来说说资深单身青年的感悟。除去环境,自身条件等客观因素。在最难脱单的人眼中,对“脱单”总是有一种误解,就是“条件好”=“就能轻松脱单”。
所谓的“条件好”,大都指家庭、工作、长相等等。这些硬性指标确实可以提高被相中的概率,但这只是“部分因素”,不能保证你轻松脱单。
如果你空闲时间都待在家里,哪怕你条件再好,长得惊为天人,恐怕该单身还是单身;如果没怎么跟异性说过话,一遇到异性就紧张得不行,那你条件再好,恐怕对方也不感兴趣。所以说“条件很好=轻松脱单”,这个想法其实说明了很多人心中的一种学生做题家思维。
学生生涯对我们的影响可谓贯穿一生。我们总不自觉地把现实生活和考试做题等同起来,毕竟上学对我们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影响大了去了。
比如,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学校,考试做对题就能得分,就能得到家长称赞。但现实世界比考试做题复杂得多,1+1不一定等于2,很可能等于20,也可能等于0 。很多人有做题家的思维影子,总以为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一定能解决。就像有些人动不动就说“女人拜金”,实际上他们就是把恋爱问题简化成赚钱问题,觉得妹子不喜欢自己,完全是因为自己太穷。
但问题是,哪怕这种人再有钱,不尊重别人的想法,不把异性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去对待,是不会有人真心喜欢他们的。
或者评价标准也非常单一。什么样的人才算优秀?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幸福?按理说这样的问题,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答案,但拥有做题思维的人,只会用几个非常狭隘的标准来定义别人——就像考过研的,都知道“李永乐老师”,不少人都好奇,“这么牛的人为什么要去做高中老师?”
在他们眼中,读书好就应该升官发财,当个高中老师简直屈才了。但他们一听说李永乐老师一年能赚上百万,又纷纷释怀了,“我就说呢,这就讲得通了”。
在他们眼里,赚钱多的,就是比赚钱少的幸福;考上985的,就是比一般学校毕业的能干;在大城市生活的,就是比在小城市生活的舒服……
因为在学校中,评价一个人的主要标准就是看成绩,谁分数高谁就是优秀,导致不少人的评价标准也非常单一。但问题是,在现实社会,评价标准是非常多元的。你在一线城市一个月1万8,不一定就比在小城市拿5千块的公务员要舒服;你上985 211,别人混个普通本科,但他有一技之长,早早入行甚至开工作室,也不代表他就一定比你差。
说了这么多不着边际的,就是想说,当你觉得“条件好=容易单身”时,本质上是在觉得:“我不是已经做对了答案了吗?怎么还是拿不了分?”问题是,生活并不是一张只有唯一答案的答卷,并不是你填下某个“标准答案”就能拿分。哪怕你做对了所有事,也不一定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很多人想脱单,标准都是按一个套路:身高、相貌、年薪...... 但问题是,他们真的希望伴侣拥有的特质吗?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总是煞有介事地列一堆堆无关痛痒的条件,如果对方不符合硬性条件,就把对方踢掉。
而能顺利走进亲密关系的人,往往是活明白了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忍受对方的其他缺点。
你可以回想一下那些曾经吸引过自己的异性,他们身上到底有哪些共同点,然后一一列举下来。这些共同点,很可能就是你所期待的伴侣的特质,也是他们身上最能满足你核心需求的特质。找准自己的核心需求,就意味着你能放弃别的无关紧要的需求,集中注意力去寻找最适合你的伴侣。
同样,你要发展自己身上最突出的一个优势,做出别人所没有的亮点。如果你是男生,别人都在比学历工作,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幽默,让你的生活更多彩;
如果你是女生,别人都在比长得好看,你可以提升自己眼界,用能力来让别人另眼相看。
所以让自己变得特别稀缺,才能让异性的注意力停留在你我身上。
祝你我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