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提点不同意见。。。
其实不完全是苏式教育的原因。苏式教育给我国高等教育建成打下了基调,我国1952年引进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这套模式成型于30年代苏联快速工业化时期,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单一化,高精度”的现成“螺丝钉”,以及用从基础教育阶段的高强度,高竞争教育来保证人才产出比。。高等教育呈现职业化趋向。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后发性的国家,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成上,尤其是改开后,我们是“先有行业,再有专业”,我们有这类行业需求,而国际上又有这个方向的学科经验,于是我们就学习过来,专门为这个需求建成一个学科,比如90年代计算机,电子工程等技术刚开始挤入中国的时候,我们是将这块行业一点一点引入,积累一点再开另一方向,这种学科建成造成某些本科专业分得比较琐碎。而某些传统,长期停留在学徒教育模式的行业,在学科建成时候,也是一点一点地科学化,技术标准化,慢慢建立起来,故而也会导致学科建成很琐碎。。目前,是历史遗留问题。
而我国教育开始大类改革其实更贴近于德国式高等教育理念,即19世纪洪堡大学延续的教育精神,加上我国自身情况进行本科专业整合,开始专业大类招生。而这种专业整合和新时期各行业分工的协作紧密和专业知识融合,提出了复合人才的市场要求有关。。而美式的通识教育是最近才开始慢慢实验的,而美式通识教育建成于1945年耶鲁大学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本质是因为二战后欧洲移民增多,为了统一学生学制产生,而并不完全是市场原因,美国市场经济一百多年,大部分时候还是普通的,早期英式本科阶段学科分法,就是分大方向不分小方向的招生。通识教育是应对教育新生态的改革,公立通识教育更晚,本世纪初才在加州一些学校改革,州立系统至今还是早期英制教育分法
因为中国大学过去是苏式体系,而现在正在经历从苏式教育体系向美式教育体系的转型。
苏式教育体系的目标是为本国计划经济体系创造合格的劳动者。由于计划经济的目标、规划都十分明确,因此各种人才的需求都是明确的。在此条件下,就可以比较好地估算需要哪些种类、多少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大学教育因此可以实施“定向培养”。既然目标职位已经大致确定,大学培养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因此专业就可以分得更细。
美式教育体系的目标是为本国市场经济体系创造合格的劳动者。由于市场经济时常是混沌的,教育主导者常常难以在事前就摸清市场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因此专业宜粗不宜细。专业比较宽泛,就意味着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就比较宽,容易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找到工作。
中国这些年正在向美式教育体系转型,但受限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等等问题,这个过程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