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专业摄影人,但是有几点想法。
总结这是样:滤镜app是商店里的成套搭配好的大批量产的衣服,后期软件可以是高级定制的唯一一套贴身礼服。 滤镜app 是快餐店的猪肉饭鸡肉饭豆腐饭, 后期软件 是饭店大厨从原料开始问你口味。但是前者是建立在后期的基础之上的简化和推广,滤镜app好比写好的程序,人人都可以拿来用,效果也不错,但是没法自由发挥;自行后期是自己把各个模块放在一起写程序,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控制度——可以用来表达,而不只是记录和好看。所以滤镜绝对无法代替专业的后期软件,对专业人士来说,不自由,不够用。但是滤镜app是无数前人摄影师的最讨喜和常用的经验总结,是专业对于业余的贡献。
首先要区别题主说的图片处理和滤镜app。图片处理,比如snapseed,其实已经接近电脑上用的后期软件比如PS或者LR,只不过功能没那么强大,处理没法太细致或者复杂,但是还是要求使用者自己调整比如对比增加47%,亮度降低39%等等。而滤镜app,比如以前的instagram(现在听说也可以调滤镜效果强弱了,但是我还没有升级 =.=),是提前设置好了几种后期效果,比如提亮,比如高反差,比如偏红,适用于人像,风景等各种场合,然后让大家自己套用。
Instagram流行起来之后,我下过很多其他的滤镜app,发现那些滤镜根本没法用,效果完全没有instagram自然或者美观,别的不说,就说微信发朋友圈,也是可以给照片加滤镜的,那里面的滤镜效果和instagram天差地远,选一圈儿下来基本还是原片儿好看。所以我虽然没有调查过,但是从此感觉原来instragram的几款滤镜,必然是精挑细选,由专业人士总结技巧和经验做出的适合最多图片,出来效果最讨喜,有特点又不过分夸张的总总参数组合。
大部分日常照片分为几类,各自的特点有一般情况下适合的后期效果,比如小清新人像就是过曝+色偏,单独的静物可能是高反差+暗角等等,但是没有之前专业摄影师的探索和尝试,这些滤镜就不会产生;没有现在和之后专业摄影师的探索,这些滤镜就不会发展和更新。但是有了这些滤镜,不会让普通人成为专业摄影师,所以我觉得专业人士应该对这些滤镜app感觉自豪,这是他们对世界的贡献。而对于我们业余人士,这些可以说是专业人士对我们的指导,有时候我自己后期是会参照喜欢的滤镜的方向去调整。
但是如果你是认真爱好摄影的,或者不是平时随手发个朋友圈微博,那么摄影作品还是要自己去后期。因为摄影其实和音乐绘画文章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可以不是真实还原,而是艺术表达。所以你的后期代表了你想表达的情绪和想法,而套用量产的寥寥几种滤镜是无法做到的。
比如这张图原片是这样,有些浓烈过头,也很单调
后期之后变成了这样,有柔和的色调和更丰富的层次变化,也更符合我预想的感觉——阳光透过花瓣让花瓣变得透明,天气很好,风的味道很清淡,世界很安静。
比如这张图原片是这样,猫咪正好在舔爪子,阳光斜射,猫咪右侧有轮廓光,
后期之后变成这样,title是 lazy afternoon,更有下午阳光洒下来,软绵绵懒洋洋的感觉。但是这个非常像instagram上一个滤镜效果。
再比如这张照片原来是这样,色彩平淡,背景普通而且有点杂乱,
后期之后变成这样,主体突出的不能再突出了,而且有悬浮的感觉,能表达我想的那种唯此一朵,如琢如磨的意思(虽然后来看颜色调的太重口了)。
(图片均为原创
MicroWolf / 500px)
这些都是后期很基本的技巧,还没用PS添加像素,蒙版等等,只是LR拉拉曲线调调曝光。你可以不喜欢我的调法,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些没法通过一键滤镜来实现。我这种业余的尚可通过后期进行这些改动来改变图片风格和基调,更不用说专业摄影师,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商业产品了。所以滤镜不会所谓的抢专业摄影师的饭碗,也不会把一张烂片变成大片。
所以滤镜app是大众的和快餐的,详细的后期是自我的,自由的。不是说大众和快餐不好,只不过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是不同的选择。
另外知乎有不少专业摄影的牛人呀
@姜弘宇 @夏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