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you be a survivor, or a statistic? Choice is yours!
伪生存迷也来凑个热闹答题。现在那个最高票的答案里,对于未开战时的部分说得有一些道理。比如当你感觉到国家关系局势紧张的时候,屯点物资以备战时的不时之需。但是被核弹袭击的具体时间,你是不可能知道的。不然咱们大家早就躲回乡下老家了。而且作者犯了一些基本常识性的错误。比如:
“热空气的密度大会下降”——热空气上升这不是小学常识吗?而且核爆的热量是以脉冲形式释放出来的,热空气是什么……
“即便是夏天也要穿上厚重的衣物防辐射”——拜托如果 γ 伽马射线两件羽绒服就能挡住,那核武器还能叫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么。
所以我着重来讲讲,城市被核弹轰炸之后求生的具体步骤。(本文中假设的核弹爆炸当量为 10,000 吨 TNT 当量,和广岛的那颗差不多。)
首先来说,在爆炸发生很短的时间内,国家会立刻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一级战备。所有部队会待命备战。战斗机准备升空,导弹准备发射。并且像灾区派出救援部队。爆炸24 小时后搜救行动基本开始。但主要集中在搜索空旷地带的受伤人员。48 小时进入屋内搜索,逐栋建筑物搜索幸存者。72 小时,所有救援装备已到位。临时医疗点设立。
但是别指望着靠别人在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
爆炸的瞬间,会产生比阳光还强烈若干倍的光线。这也是核爆的一个明显标志,毕竟大部分人的常识中是不存在自己的城市被核弹袭击这种情况的。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是核爆,做好准备,能够大大提升你的生存几率!当然,核爆中心0.4公里的范围内,会产生555万摄氏度的热脉冲,能够蒸发所有有机物。如果你在这个范围内……但是在距离核爆中心区域两公里以外的地方,你有90%的生存几率——如果你做对了所有的步骤。
核爆瞬间过后
尽量用衣物掩盖所有皮肤,防止辐射灼伤。紧接着,立刻背对着核爆的方向趴下,越低的地方越好。如果你在车里,跑出来趴在地上。如果你在家里,尽量往地下室跑。然后准备接受爆炸的冲击波吧。趴在地上,双手护住后脑勺,同时张开嘴巴防止耳膜和肺部爆炸。这种感觉就像一列火车从你头上开过一样。
如果你离得比较远,核爆的强光依然会十分刺眼,冲击波仍然很强烈。但你有20秒左右的时间寻找掩体!如果无法进入建筑物,站在厚实的墙壁旁,准备接受冲击波。
核爆时形成的蘑菇云里边,含有大量的辐射物质和粉尘。在爆炸之后20分钟左右,粉尘就会开始落下。所以把握住这段逃生的黄金时间。最佳的逃离方向为垂直风向逃离。观察风向时不要看地面的乱风,要观察大楼的旗帜识别风向。逃离时,汽车的空调拨到车内循环模式,尽量减少辐射物进入车内。
一个大家经常忽略的影响是,核爆会导致爆炸点五公里范围内的空气离子化。会造成大量电磁脉冲喷射出来,基本上就像一道迅速的闪电一样,造成电子仪器和通讯设备失灵,包括手机、电脑、通讯基站、汽车和飞机的点火装置(可能你得学会手动短路发动汽车)。——突然想起了大刘的球状闪电
如果你的车还开在路上,这是你发现天空中开始落下大量辐射尘埃,不要心存侥幸,立刻进入掩体。大量落尘会导致地面伽马射线水平迅速升高,数分钟就会致人死亡。
在寻找掩体的过程中。远离任何墙壁,因为它们很可能在冲击波中受损已经摇摇欲坠了。同时还要小心爆炸、火灾、裸露电线等各种风险。这个城市已经不再你是熟悉的样子了,集中注意力,活下去!
选择掩体
厚实的地下室是首选。记住躲进去之前门口做记号,以便救援人员搜救。在门口用水清洗身体,清除可能粘上的污染物。α 阿尔法、β 贝塔射线较弱,只有在辐射物附着在人体的时候才会有危险,通过清洗就能去除它们。如果你身上有烧伤、刮伤,清洗伤口并换上干净纱布。你不会想让这些辐射物进入你的血液系统的。
脱掉所有可能被污染的衣物。没有必要穿厚实的衣服,因为再厚的衣服在 γ 伽马射线面前也像一层纱一样。但长袖长裤还是必要的,赤裸的皮肤接触到辐射物质依然是很危险的。
进入掩体之后,尽量用胶带报纸封闭通风口等,防止辐射尘埃进入。一个密封良好的地下室能够阻挡90%的辐射量。安心呆在这里,等待救援。人在不进食的情况下能活7-10天。不喝水也能撑3-5天。所以放轻松,等待救援。
如果你不幸没找到地下室,进入高楼,越高越好。但不要接近顶层。因为屋顶也会积累大量落尘,辐射很强。所以至少要与顶楼隔两层楼。
另外窗台阳台也会累积辐射尘埃。整栋楼内的辐射其实都是处于较高水平的。所以要找最远离建筑物外缘的房间,没有窗户的房间更好。进去之后,找厚重的箱子、装满了纸张的文件柜、厚实的桌板,堆在四周墙壁上。另外,门是阻挡辐射的弱点,用厚重物堆出一个L形的阻断。
这个时候,你自己的防辐射工事也已经完成了。在准备掩体的过程中,也可以顺便收集食物和水源,以及干净衣物。接下来就安心等待救援。
整个逃生过程中,你都要时刻警惕,最可怕的东西是辐射。所以尽量减少离开掩体的时间,减少自己暴露的机会。总不能我们核爆都挺过来了,过两年得癌症死了吧!
本文根据 Surviving Disaster 系列视频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