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植物中所含微小RNA能够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血液和器官组织,然后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高? 第1页

  

user avatar   luo-hen-wu-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问题刚提出来的时候,还是挺轰动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颠覆了我们固定的思维方式:

外源的的核酸假如能在进食者体内发挥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需要克服很多因素:

  • 外源核酸在经过消化道时也首先要具备逃避胃部的强酸性环境和RNase的机制。
  • 假如能顺利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或细胞,除了要时刻逃避RNase,还要躲避人体强大的免疫机制。
  • 假如,以上过程都能侥幸过关,最终到了靶标位置,要知道任何有功能的mRNA或siRNA要发挥功能,必须在效应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中有足够的积累,任何药物都是有剂量效应的。
  • 如此大量的吸收和富集miRNA不可能是靠随机的渗漏。如果该现象普遍存在,那么在进食者体内必然会存在一套相对严密的保护和运输外源miRNA的机制。

以上的假设在被证实之前,这个问题都是值得怀疑的。

---------------------------------------

最近刚发表了一篇针对这个问题的文章(biomedcentral.com/1471-),是Monsanto旗下的机构发表的

  • 作者重新在多个动物和昆虫样本和组织中检测到了植物的miRNA,发现miR168确实大量存在于动物的sRNA数据库里面,但不是全部。
  • 但是他们检测动物的饲料,包括玉米或水稻的种子,却发现miR168 并一定不是含量最高的,但是到了动物体内却富集起来,原因不清楚,还有待研究。
  • 另外,他们也重新在NCBI的NT数据库,包括动物,真菌,细菌以及病毒,blast具有代表性的植物miRNA,没有找到完全匹配的序列,因而也他们排除了从宿主或是微生物来源的情况。
  • 然而他们在进行昆虫为食的试验中发现,一些只吃双子叶植物的昆虫也检测到了大量的单子叶类型的miR168,于是他们便怀疑单子叶的miR168是通过非植物源污染产生的

于是最后他们也吐槽了,植物miRNA不能排除是不是吃进去的,但是至少不是普遍存在的。好像这个问题越来越有趣了,拭目以待吧。




  

相关话题

  「研究称人类最理想身高为 168 厘米,太高或影响寿命」这一报道是否可信?有没有科学依据? 
  什么是 A2 蛋白质牛奶,是不是还有 A3、A4、A5......? 
  为什么动物几乎一致地进化成拉的屎是臭的? 
  菌丝系统是什么?菌丝系统真的像互联网一样在森林土壤下传递信息供养森林吗? 
  有哪些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科学实验? 
  胆固醇在细胞膜上是不是不对称性【细胞膜的生物特性】,别马,认真回答? 
  呼吸链是唯一产生ATP的机制吗? 
  噬菌体真的这么厉害吗?细菌会不会进化出杀死噬菌体的抗体? 
  乌鸦那么聪明却绝迹于城市与乡村,它的智力优势为什么没有给它带来相应的生存优势? 
  河鲀为什么不会被自己毒死? 

前一个讨论
怎么躲避核武器?
下一个讨论
「先父遗传」是真是假?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