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甲方来说,艺术性是第三才需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第二考虑的是如何有效率地把核心信息传达到客户那儿去。无论多么恶俗粗暴。当艺术性对效率有损害的时候,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牺牲掉艺术,哪怕它多么惊世骇俗。
比如这就是个很好的范例:
千万别找设计师做寻猫启事……zt还有一个童话故事
总之,类似“高上大”这种模糊需求,是设计师对甲方一切仇恨的根源。
甲方的逻辑很严密:我不喜欢这个设计。什么?你说我不懂艺术,好吧,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可问题是我的大部分客户像我一样不懂艺术,我得确保他们能看懂。
这其实还是一个市场营销最永恒的问题:你的一切行动,是否对准了客户需求。甲方都是遵循这个思路行动的,而且希望乙方也这样,当然,同时兼顾艺术性更好。如果不能兼顾,那就直白点吧。
如果可以把key message用红漆直接刷在客户门前的话,我想大部分甲方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干。
这是我们在审稿时第二需要考虑的因素。
那么,作为甲方,我们第一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呢?
是我们自己的安全。
要知道,甲方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而且是一群各怀鬼胎和KPI的家伙。
一次比稿的选择,往往不是取决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是方方面面的关系方,(自从小布什以后,我们喜欢称之为stakeholder,利益攸关方)
即使可以自己拍板做决策,也会尽量让所有stakeholder都involve进来。市场部、品牌管理、PR、设计需求的owner,各级老板,还有各级老板很赏识的一些和项目无关部下。一间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都是人,才开始一页一页放PPT做讲解。相信我,光是协调会议时间,就足以要人命,两次。
更别提邮件往来,要放更多的人在loop里面,让他们都看到整个讨论过程。
往好了说,这叫做集思广益;往阴暗了说,这叫风险均摊。
曾经有些年轻人,凭着自己高明的艺术天赋,武断拍板选择方案。然后在执行落地期间遭遇了重重指责,随时可能有一个人跳出来,说你当初不这样那样,让他流下悔恨的泪水。
所以最安全的做法是把大家都拉进来。最终的稿子,可是大家都看过的哟。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可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哟,你当时在会上为什么不说呢?
可问题是,每个人都会发表意见。有的意见来自业务人员,觉得这个设计不能满足客户需要;有的意见是个人口味上不喜欢,有的意见是觉得这个设计很好,但是有风险,我们尽量平庸也不要冒险,否则擦屁股的是我又不是你们。甚至有的意见,是觉得我必须得提点什么意见,否则岂不是太没存在感了?
众口难调,众说纷纭,会有无数的意见罗列出来,每一个都必须予以重视。最终大家疲惫不堪心力交瘁,耐心也差不多磨光了,只好彼此做出妥协,摊开双手说行了我看就这样吧,一个一个离开会议室。所以最终形成的意见,往往不是精益求精的修改,而是一个多方都不满意但都勉强妥协至少没有人觉得被忽视被得罪的方案。不是皆大欢喜,是皆不生气。
东东枪曾经说,他打算组建一个“我就样”协会,全称是“我看就这样吧”协会。一听就知道,他一定遭遇过什么。
为什么甲方没有审美,为什么会对乙方提出匪夷所思的修改意见,为什么要反复地提不停地改?
这就是根源所在。
PS:
每次我和乙方沟通,都会把这些话先讲给设计师听。虽然不能让他们的工作量减少,甚至不能减轻他们被反复折磨的痛苦,但至少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折磨……
我对乙方坚持四个原则:1 永远和颜悦色;2 出初稿和最终稿时,我会坐在设计师电脑旁当面审稿,用全屋人都能听见的声音赞美说设计的不错 3 需要频繁修改时,先痛斥本公司颟顸无能意见荒谬,一起抱头痛哭,然后擦擦眼泪说咱还得干啊。 4 每次去设计公司都带瓶饮料给他,带两瓶,如果是她。
一个设计师跟我说过:其他甲方是国民党式的,拉壮丁让设计师拼命干活累死拉倒;你是共产党式的,会拍肩膀说你是主人翁你是先进生产力劳动最光荣,但该催的活一点不少反而更多。
用几个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第一个:我回我们山东老家的时候,我妈专门问我一个问题:三精双黄连口服液里那个老头说了两句诗,第一句我们全村人都没听懂,你知道是什么?我说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然后我问我妈,为什么你这么关注这个广告,我妈说,这个广告里那一对老头老太太,太排场了,我们以后要是老了,能长成这样就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用我们自己的审美标准绑架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广告要面对消费者,在这里你不能认为昆曲、芭蕾舞、和二人转有审美高下之分。
第二个:这是台湾著名设计师包益民在TEDxtaibei上的演讲。
这个美妙的logo,叫爱巧克,是一家咖啡店的,但是它最后倒闭了。
包益民自己反思,它为什么倒闭?他的结论是,logo的好坏根本无法影响这家公司倒闭与否?
这个恶俗的logo,大家都知道,但是全台湾营业额226亿台币(05年)。
包益民说这是全世界最丑的logo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甲方并不那么在乎设计的美丑,因为设计的美丑对他们的生意影响没那么大。
第三个:是叶茂中讲的。
那些小而美的文艺店,仿佛穿着木屐的日本女人,迈着踢踢踏踏的小碎步,在销量和规模上总也没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在上海开了六年之久的老麦咖啡馆依然只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淘宝上能写出“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白马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的文艺服装店步履不停,尽管好评率达到99.69%,但销量实在没怎么涨上去,这就是文艺与商业接轨的窘境。
……(此处略去800字)
“很高兴遇见你”有一个很有故事的名字,更有一个很有故事的老板,但在品牌落地上却有些无力——从进门到吃完饭,我没有感受到一丁点有谁很高兴遇见谁的意思,大家都闷头各吃各的饭,跟其他餐厅没什么区别;服务员腼腆的可爱,仿佛开一个玩笑就能落荒而逃;那笨重拥挤的木质椅子,有种上学校不能随便乱动的赶脚。“很高兴遇见你”仿佛只是一个飘在空中的口号,根本落不到实处。这肯定不是“很高兴遇见你”的初衷吧!
无论是服务,还是店内设计,都是一个品牌的组成部分,就让你的品牌从骨子里文艺起来吧,让消费者切切实实感觉到:很高兴遇见你,文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民群众不能光看“文艺”两个字就能吃饱的,文艺青年也要吃喝拉撒睡。
第四个:是魏武挥老师跟我讲的
他说豆瓣这帮人,你跟他谈钱他觉得你俗气,你不给他钱他觉得你小气。
(以下文字跟魏老师无关)
拥有8000万注册用户的豆瓣,2012年营收差不多1亿人民币(没有确切数字)
做美女主播的YY2014年财报显示营业额为36亿人民币
然后各位也可以比较一下文艺的荔枝电台和粗糙的喜马拉雅用户数的区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哎,我也不知道说啥好了。
第五个:其实甲方很多市场部的人都是从乙方过去的,你们感受一下……
我是个快消品的甲方,
6年甲方经验,4年乙方经验。
说我们甲方审美差的,请私信我。
因为我们真的真的真的很需要一家做稿子美上天的乙方。
知道我每次怎么看稿子的吗?
嘴上说着还行,心里CNM。
BRIEF里面说稿子要年轻一点,就TMD赤橙黄绿青蓝紫全糊上去。
BRIEF里面说稿子要高端一点,就是尼玛用黑白俩色,明星就放个大脑袋,也是黑白两色的,制作出来的堆头,放两盆黄花,直接能拜了啊。
BRIEF里面说必要元素一个logo、一句slogan、一个产品demo,就是尼玛把这三个元素摆上去,换上不同颜色的背景,就告诉我这是不同的设计方案。
老娘PPT排的都比你专业。
BRIEF里面说做一个促销主题海报,不是黄底红字,就是红底黄字,再加一个幼稚儿童简笔画,满满的乡镇风。
我tm的每次都想,把这些设计全部做成T恤,全部送给我们可爱的设计尸,你丫敢穿出来上街,我就敢出街!
不要说我用的是街边打印店,我家两个代理商,全部是4A,纯的。月费也大几十万的。
除了审美,还要吐槽现在乙方的工作效率,
包装改个字,用2个工作日,最后还把完稿里其他对的文字,改错了!
交稿时间永远是在半夜,还是后半夜。
老娘白天早晨8点半上班,累死累活晚上下班后,勤劳的乙方上班了。
白天静悄悄,到了半夜,跟打了鸡血似的,
亲,麻烦看一下,这样修改对吗?
亲,请尽快回复修改意见哦~
亲,logo的文件用哪个呢?
我......
说真的,现在很多传统4A公司,说自己忙,自己累的,
活该!
中午上班,上班后先去吃饭,吃完饭醒醒神,聊聊天,看看最新的时尚潮流网站,刷刷抖音,
然后,弄杯咖啡,才开始工作,再看时间,已经是正常人快下班的点了。
一干就到后半夜,开着灯,抽着烟。
抱怨着干广告真他妈累,死也不让儿子干这行。
交一个自己看得过去看不过去的稿子,
AE赶紧接着发给客户,看看表,
嗯,在今天内交了,OK!
我想说:有的乙方
你们真的忙吗?
你们是不是只关心今天有没有完成客户要的东西,
从来没有关心过给的东西质量到底行不行??
还有一点,
现在的广告公司,20几岁就动不动是这个总监,那个总监。
刚毕业一年,就是个AM。
连最基本的品牌概念都不懂。
刚刚要求乙方写一个新产品的产品概念。
所有的消费者洞察,产品概念一毛一样,
就TM给我写个不同的不痛不痒的slogan,或许连slogan都称不上。
最最最最无法忍受的是,给我提炼的产品卖点,是我这个产品最最最最最弱项的地方!!
然后,过了几天问我概念写的怎么样?
我当时就忍不住了,直接稀里哗啦指出了错误。
结果,那个所谓的客户总监,直接不回了!
有专业能力的,你有脾气,我服,
这种既无能又有脾气的,我去你妈!
合作了4年,现在已经准备解约了。
现在传统的广告公司,早就不再是以前那样了,
现在少有人去对创意较真,去对策略较真。
有的只是完成,没人追求完美。
以上吐糟,仅针对某些公司,非全部广告公司。
我相信,还是有好的广告公司的!
========让我发作品的可以散了=========
我确实想过要不要把奇葩的稿子发上来,
想了想还是算了吧。
犯不上为了较真惹一身麻烦。
毕竟我们乙方除了工作质量差点,人本身又不坏。
买卖不成仁义在。
=======又一个分割线,心累==========
楼下评论基本上就是甲乙大战,偶尔也会有丙方冒出来。
乙方在骂甲方时间给的不够,需求说不清楚,钱不到位。
答:1.请问给一个月的创意时间和提案时间,有多少乙方是最后几天熬出来的?
2.brief说不清楚?请问客户部是做什么的?有多少需求经过实习AE转达时,早就不是客户需求了?不理解客户需要的内容,为何不主动电话沟通清楚(担心乙方不理解,基本上都是我们主动要求电话再brief一遍),为何不找一些参考便于双方理解(基本上这个工作已经变成甲方的工作)
3.钱不到位,不好意思,一年近千万的纯月费,你们要多少是多呢?
当然,很多甲方也存在问题。
1.甲方思维在于市场与销售,乙方思维在于消费者,双方沟通的时候,相互都是鸡同鸭讲的感觉,因此,一部分时间我都要充当“翻译”工作。
2.甲方的时间要求很紧急,某些时候确实存在,因为市场的变化非常快,很多项目都是临时确定的,设计确定后,还要延展、制作物料、下发区域,所以创意的时间我们只能压缩,因此,要求代理商既要快速反应,又要保证质量,我认为,这是选择代理商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当然还有一部分甲方,乙方称为“明天见”的甲方,一个全案策略,3天就要,那叫扯淡,我部门存在这样情况的,乙方向我投诉,我一般都会先教训我们内部人员,毕竟我也在乙方待过,知道一个全案策略需要多久的时间,一个年度主K需要多久的时间。
另外,需说明,这个答案本身就是个吐槽贴,
戳到了一部分甲方的痒点,以及一部分乙方的痛点。
双方共勉之,不必太当真。
借这个问题,谈谈我眼中的甲方乙方。
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甲方奚落乙方的“千般不是”?乙方吐槽甲方“白天不懂夜的黑”?…...
那甲乙双方,势必如此泾渭分明么?
其实也不然。不但不势同水火,反倒是共生关系,各取所需,也各有所长。
甲乙双方,我都待了一些时日。毕业后师从『前西岸奥美』公关总监,后跳槽到甲方,但还是以广告人自居。
就以带着『个人偏见』的视角,谈谈甲方乙方。
1.乙方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能。有操守、有追求的广告人,也应该站着把钱挣了。
有乙方吐槽甲方不专业,只会瞎提需求。但如果甲方处处专业,又干嘛花钱请乙方?乙方本该是类似『顾问』的角色,帮助甲方解决问题,甚至带着客户共同成长。
诚然,这个圈子并不干净。很多乙方跪着,也挣了个满盆钵底。
有的乙方,拿虚假传播数据欺骗甲方。
但骗客户是个死局,数据造假,生造概念。短期内能获得客户认可,但长期只会把自己绕进去,需要不断以谎言来弥补上一个谎言,团队也干得不开心。
也有甲方、乙方,有着无言的默契。甲方默认了乙方的刷数据行为,因为甲方也有leader,老板对他们下达了传播数据的kpi。
只是基于数据造假获得的短期认可,终究只是恶性循环,不是正途。
也有乙方,不论对错,处处迎合甲方。
在甲方大方向出了差池时,乙方不及时指出问题,反而鼓励甲方这么做,结果导致更大的问题。
以广告片拍摄为例。我有个给甲方拍广告片的乙方朋友,前段时间一味听甲方意见,甲方提出了不合理要求,也不坚持专业意见,导致甲方对最终的结果很不满意,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复盘下这个事情。
那个客户,当时着急出个广告片。就自己带着脚本找到我朋友,让照着脚本拍,问我朋友能不能接手?
我朋友说没问题。但这个脚本有很大问题的,那个客户不是很懂基本的“视听语言”,算是自己YY了一份脚本。
而一条广告片的拍摄,在前期策略、创意概念、脚本阶段,花费的时间是最多的。这部分时间也是绝对不能省的。前期大方向都没达成共识,贸贸然执行拍摄,只会出现更大的差池。
在谈下这个单子后,我朋友提出了专业化的意见,但客户坚持己见,朋友就轻易妥协了。
最终才陷入了双方都感到不满的死胡同。
在我看来,我那朋友要承担更多责任。既然客户给钱了,帮客户纠正基本的常识问题,本是应有的义务。
在广告行业,有诸多问题。也真的有客户极其不专业,不乐意听取合理建议,甚至对你严丝合缝的逻辑,选择视而不见,却又偏偏是愿意给钱的甲方。
对着这种自己挖坑但给钱的金主,有的乙方选择数着钱,就地把客户“埋了”。
这自然不是一个有职业操守的选择,但在商业上,也无可厚非,毕竟企业盈利,无论如何是摆在首位的。
但我依旧坚信,乙方如果真的将作业做到极致,也能拿到话语权,甚至还能夺得挑客户的选择权,而非谁给钱,谁就是爸爸。
搬运一句李3水先生的原话:“相信广告仍然充满创造者的魅力,市场不会被段子手征服。我们还是最早的那一批骑士,不能因为大家现在都开上汽车而遗落了骑士精神。你可以用铁马征服更快的速度,但你始终还要明白人类生来为何钟爱驾驭,我们希望把这个简单原理重新带回新的时代。”
这几年,圈内也有越来越多,站着把钱挣了的乙方。
比如,近些年,涌出的一些创意热店,类似李3水的W团队,北京的芝麻西瓜......走了小型化、精英化路线,在创意视觉部分,远超同行业。
这类公司,一点也不缺客户,也压根不是乙方跪求甲方,反倒是甲方排着队求乙方接单。(当然,如果金主的钱足够到位,还是能随时“插队”的。)
何以如此?因为广告公司,作品是一切。说到底,你是拿作品、案例说话的,有洞察、有绝佳创意概念、或者证明有实效的作品摆在甲方面前,是你,也自然会心动。
2.在甲方能不能当广告人?
能。
首先,我很感恩自己在乙方的经历,虽然很辛苦。
我是大学刚毕业就去的公关公司当AE。当时第一个参与的项目,是2013年快乐男声的微博、贴吧传播,工作第一天,正好是周五节目播出的夜晚,要守着电视,创作引导舆论导向的内容,当天工作到很晚,直接睡在了公司。
而且因为是跨专业求职,也缺乏给自己背书的作品,有的只是对广告公关行业的一腔热诚,刚毕业拿到的初始薪资极低,只有3000元。
只是虽然苦,依旧感谢那段经历,感谢带领我的引路人,让我能系统学习营销体系:
能在刚毕业时,就有站在策略的维度去思考传播问题的意识;
能在当时就理解如何才算的上有洞察的文案;
能在当时就坚定“做广告的一定是个终身学习者”的信念,对各类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并乐于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
能在当时,就能像吸星大法一样,在万事万物中都学到些什么,认可草木竹石皆是知识......
但在乙方,还只是拥有了这些意识,具体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是有不少距离的。
而对于广告,我是坚定的顿悟派,不断积累,有朝一日或可顿悟,专业技能突飞猛进,而非循序渐进。
就像心学大师王阳明,格物致知不得其法,后在龙场悟道,走了知行合一的新路子。
而我“悟道”,是在甲方。相比乙方,甲方更有大局观。广告教父奥格威如此形容广告:to sell ,or noting.在甲方,更容易有这个意识,广告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更赚钱,是要切实解决企业遭遇的问题。
虽然目前是在甲方,我给自己的定位也依然是广告人。
我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小型的公关公司。同事有创意概念、互动营销、合作提案等策略、创意方面需求时,都可以找我。
当然同事也可以直接找乙方,但我有不弱的专业能力,整合内部资源,输出的作品也不弱于多数乙方,在公司内部,我也时常和乙方厮杀创意。
也有不少项目,是同事确定了乙方,来找我对接,毕竟我懂专业,我对接,更可能出好活。
在公司内部做出些许名气后,更多同事都找到你,这时,你烦恼的就是,该接哪些活儿,该拒绝那些活儿......(维持作品的一贯高水准,才有个人品牌效应。)
这种将自己定位为公司内部公关公司的思路,也算得上个人品牌营销策略。
这种策略下的传播目标,不只是卖公司产品,也是在卖自己的时间,是在不断追求,如何让自己单位时间更有价值?
3.一个广告狂人,如何卖出单位时间的绝高估值?
我认为有两种路径。
一种,是在专业领域做到极致,甚至锤炼出了个人风格,比如许舜英、李欣频、湖南台文案一姐“吴梦知”......
这类人,我称之为“九级搬砖工”。
意思是,无论耕耘的领域多么小众,只要做到极致,在行业内就会特别值钱。
我朋友认识一个在发布会现场布置网络的。关于如何让发布会现场的wifi信号更好?他做到了业内极致。这是个极小众的需求,但非常多的企业以绝对能吓到你的高薪在“挖”他。
为何会如此?因为他在某一领域,做到了极致,他能提供,他所在领域,最优质的解决方案。
这种人,就是九级搬砖工。
另外一种,是你有多项技能傍身,每一项算不特突出,但都懂那么一些,综合能力极强。
这种模式也极为可取,并且适合大多数的人。毕竟当九级搬砖工,需要足够的耐性去钻研某个领域,有时,还需要一些天分。但做复合型人才,就相对简单些。
比如,你是个懂视频剪辑的文案,你可能的一个方向,就是在B站做UP主。我有朋友在B站鬼畜区小有名气,他告诉我,他有个做鬼畜视频的朋友,一个商业单子,报价15W起。
以上两种,路径虽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都能让你的单位时间更加值钱。
文/斜杠青年「剧评小王子」。 终身学习者/广告人/独立影评人,知乎专栏《草木竹石皆知识》作者。 微信公众号:「剧评小王子」(ID:jupingxiaowangzi)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有圈子的地方就有乐子。
年少的我以为我不会追星,不会相信了解星座,不会在一个满是不确定的地方找确定。
事实证明,青春期以后的我叛逆了过去的自己(好耶~)把这些个都试了一遍。
圈子再烂也有乐子(也不是很烂hh)
下一次想试试在猪圈里打滚(无端联想)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