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留学杂记,不定期更新】
3. 拖着辫子的留学生
对于每个中国留学生来说,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Hartford)都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1872年,平均年龄仅十二岁的120名幼童从上海出发,辗转来到此地,开始他们的留学生涯。这批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被称为留美幼童,英文报纸称之为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
他们以哈特福德和临近的春田(Springfield)作为基地。在当时,这里是美国的工业重镇,以军工、汽车业闻名,著名的春田步枪便是出自这里的兵工厂。
留美幼童的发起人容闳盼望这批学生在几年的学习后,能够进入临近的耶鲁大学学习工程技术。因为当时耶鲁新设立了工学院,是美国少数有工学院的大学。
小留学生也不负所望,有22人考入耶鲁大学。但由于清朝官员认为幼童的价值观受到侵蚀,加之美国兴起排华运动,留美幼童计划于1881年提前终止。
真正完成学业的只有两人,其中一人便是毕业于耶鲁大学铁路工程系的詹天佑。
值得一提的是,有位叫梁诚的留美幼童,后来出任驻美公使。他在与美国协商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过程中出力甚多。这笔钱用来筹建留美预备学校,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
时至今日,留美幼童留下的踪迹已难寻觅,只有容闳先生的墓仍在哈特福德近郊的墓园。墓前还有一块石碑,作于1972年,是时任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蒋彦士题写的。
石碑上写道:“先生…乃我国学生留学美国之第一人,回国后力主遣幼童留学国外…开我国派遣留学生之先河,而中美文化交流亦以此为嚆矢。”
虑及1971年的重大国际事件,这块石碑在国际关系领域又有着别样的意味。
当年的留美幼童固然已成历史,而纪念留美幼童百年的石碑也成旧闻。甚至哈特福德、春田的工厂,都早已搬的搬、撤的撤。
今日仍有无数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比起当年的幼童,可真是幸运太多了。
1. 列克星敦的枪声
初到剑桥时,就注意到周围有个镇叫列克星敦。当时也没往心里去,毕竟美国地名重名的实在太多了。后来听同学说起来,才知道这个列克星敦,正是“那个”列克星敦。当然有必要抽空去看一看。
列克星敦的战争旧址已经被改造为观光步道,同时也是义勇兵国家历史公园。一条大约八公里的步道,把两百多年前留下的遗迹串联起来,让人重走当年的战争之路。
说是遗迹,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文物。大概是某位军士曾经住过的房子、某次交火发生的地方、停留在十八世纪的墓碑。当然,还有随处可见的美国国旗。
步道的终点,是康科德镇的义勇兵雕像。他右手拿枪,左手拿着农具。雕像下方刻着充满民族自豪感的诗句:“这里曾经是农民战斗的地方,全世界都能听到他们的枪响。”
有外国同学问起来,中国有没有类似的遗址公园,我着重讲了讲中国的红色旅游景点。从这个角度看,中美两国的相似之处可能比不同之处还多。
2. 普罗温斯敦小镇
波士顿东南方向的小镇普罗温斯敦有三件出名的东西:鲸鱼、龙虾、艺术家。
早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这里的原住民就开始了捕鲸的历史。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后,捕鲸业更是迅猛发展。到了十九世纪,普罗温斯敦成了本州最富有的城镇之一,按船舶数量能排到前美国的前五名。
不过现在,捕鲸业早已被禁止,唯一剩下的活动是“观鲸”,即带着旅游者到海上去看鲸鱼。普罗温斯敦一变成为保护鲸鱼的环保活动的宣传重镇。
至于龙虾,则很容易理解了。波士顿大龙虾盛名在外,普罗温斯敦作为大波士顿地区伸入大西洋的半岛上的小镇,不论是龙虾质量还是烹饪水平,都没得讲。这里的龙虾馆不算什么高端餐厅,就和路边大排档一样,随随便便就是一餐。
真正让这个小镇到今天仍然散发活力的,是集聚于此的艺术家。普罗温斯敦的艺术家协会成立于1914年。现在这里有艺术学校、教室、博物馆,更重要的是在短短一条主干道上,就有超过40家画廊。
这些画廊往往设在两三层的老房子里,每个画廊专门展示某位或者三五位艺术家的画作,这样每个画廊都充满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各自之间绝不相同。
这些画作也不太贵,大部分都在几百美元之间,看起来卖得也不错,不少画作旁边都贴上了红点。就像是普通人装修新房,会买回去摆在家里的那种。
有一点让我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也是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五月花号”的故事,少部分人知道“五月花号”的殖民者在普利茅斯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
但可能绝少人知道,“五月花号”的殖民者在到达普利茅斯之前,先经过了普罗温斯敦。按照当时的习俗,他们先跳上普罗温斯敦的礁石庆祝。
与此同时,这群殖民者眼见新大陆在望,就在普罗温斯敦旁边,在“五月花号”的船舱中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这也被认为是美国殖民者最早的成文政治性文件。
后来西奥多·罗斯福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关于“五月花号”的纪念碑,成为了当地的地标,但游客就远没有龙虾店那么多了。
感谢波士顿这座美丽的城市。
以下就是我们平时日常的生活(超多图预警,图片来自Google)
偶尔周末我们会约在harvard square门口的starbucks见面
逛逛harvard yard
在widener图书馆上自习
有时候一起去H mart买点亚洲食物
有时候会约在MIT主楼旁边的路口见面
也曾经遛进过这栋著名的奇葩建筑
一起去过著名的圣三一教堂
体验一下看起来高大上的prudential
天不冷的时候可以从上面copley square一直溜达到chinatown,排队在这家南北风味吃龙虾
也曾经一起在查尔斯河的harvard bridge上欣赏波士顿夜景
在Tremont St的电影院看电影
在Symphony听音乐会,学生票25刀全年,mit学生免费
离哈佛医学院不远的mfa(哈佛mit学生均免费)
有时可以去Trader Joe‘s采购一番
也曾经在harvard ave站附近觅食然后搭绿线转车回家
新年时在public garden有巨大的圣诞树和新年烟花
我租的房子是类似这样的
其他:平时走路25分钟上学,周末出行主要依靠地铁红线和绿线。
慢吞吞的绿线
红线harvard站
此外昨天是今年的第一场暴风雪,在风雪来临前要注意屯好粮食咯
感谢这座城市带来如此多的回忆与美满。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