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向网友发问这些专业问题,大多会去[某台湾大学BBS]、FB、Dcard。那这些台湾流行的论坛,相比于知乎都有哪些缺陷?逼得一些台湾人得上知乎?
台湾流行的论坛中,FB 最为 decentralization,会有相当多同主题重叠的社团,不少人想要自立山头。比方说,搜寻「机器学习」社团,限定「公开」社团,就会出现这一大串性质相近、主题笼统又不明确的社团(如下图):
当中有不少人泛滥的一文多贴,大部分社团到最后都没在管理,也不关闭,沦为浪费注意力的死水角落。
[某台湾大学BBS] 是台湾早期的高素质论坛,因为最早只限台大、政大两校学生使用,素质运作整齐好一段时间后才对外开放(由于某些原因,现在又紧缩到只给台大新生注册帐号),因此逐渐混乱。[某台湾大学BBS] 官方是学术单位,不是商业利益驱动,所以到后来变得落后(有持续改进,但远跟不上时代)。
跟知乎差异最明显的地方是,经常出现“一个关于数学的问题”这种语焉不详的标题(如下图),表示发问的人没有办法认真浓缩摘要自己的疑问,这种劣质发问者在台湾被斥为「伸手党」或「伸手牌」,很少人会出言纠正,台湾的各种论坛都很容易被这类劣质问题淹没。
圈起来的,就是 [某台湾大学BBS] 上标题过于简短,摘要不良的劣质发问。
知乎不是没有这样的问题,但知乎的功能比较进步,有「公共编辑」可以集思广益,让其他看不下去的人出手修改;加上中国大陆人多,大陆人从小容易被埋没在群众中、被忽略,养成了「要用心让别人看见」的意识,写问题也会比台湾人更认真。
[某台湾大学BBS] 官方无推荐系统:另一个原因,是 [某台湾大学BBS] 文章排列是根据时间新旧,不像知乎有推荐系统,优质文章不如知乎容易被看见。部分客户端有实做自己的推荐系统,但总不如官方做的强大(可是官方没客户端、也没做推荐系统)。
[某台湾大学BBS] 官方无回应追踪系统: [某台湾大学BBS] 的回文追踪不像知乎有通知,需要手动刷新,这部分也是某些第三方客户端有实做,但客户端会换、会跨装置、設定會洗掉,还是不如官方做来得舒服周详(可是官方没没做)。
上述这两点,造成高知识分子聚集的 [某台湾大学BBS] 却无法形成有效的闭环讨论,没办法像知乎这样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逐渐辩论出一个越来越完善的结论,许多问题重复出现,最后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答案上互相撕逼。
[某台湾大学BBS] 是如同印度的联邦制,各自为政:另外, [某台湾大学BBS] 是各版有自己的版主,自立版规,这对新手来说难度高,极不友善,一不小心就踩到红线被禁言几个月。另外,不时有某些版主暗中输送利益爆发的纠纷,造成全版禁言停摆,使得 [某台湾大学BBS] 作为一个公共论坛的可靠性、实时性降低。
再来,[某台湾大学BBS] 是半实名,没办法像知乎的匿名回答有这么高的保护性,因此也埋没了一些原本可能会出现的优质回答。
[某台湾大学BBS] 发文不能禁止回覆、不能删除留言:这对一个论坛有什么坏处?这会导致你越有名气,发文就越如履薄冰,一个小错误很容易被反噬,或者你的商业对手也会上去攻击。造成大量好评的文章往往必须先经过“zzzq”的自我审查筛选,越能写出优质内容的人越是投鼠忌器,无异于累进税率般的打击主观能动性。
知乎也有自己的審查,有一条不是那么清楚的线,但这个隐形的规范起码是跨版块、跨主题的、通用的,有经验的网民容易拿捏,学会了就放诸四海皆准。[某台湾大学BBS] 就蛋疼了!每个版都有自己的 zzzq:
Dcard 是台湾自主的论坛,主要是针对 90 后,算是代替了一部分 90 后大学生原本使用 [某台湾大学BBS] 的需求,所以我不太熟。就算人在台湾上 Dcard 还是觉得载入网页很慢,所以一直不太有兴趣使用。
根据我用过的少数经验,Dcard 主要是满足大学生社交,而不是深度知识交流。
我的看法是不能。台湾人群体性格有根本上的毛病。
这种毛病的好处是下限高,坏处是上限低。下限的问题可以靠类似「知乎瓦力识别」或「小管家」这种机制控管,但上限低就是「空、缺、少」,不能靠平台帮忙了。
細節我写在这篇:
建议追更,想到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