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某考研党,天天4点起床,背英语单词看政治看专业课上培训班,坚持锻炼,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十几个小时,每天就睡5个小时。
这个叫做战术上的勤奋。
然后你问这个考研党,你为啥要考研呀,考上研之后打算怎么做呀?
然后考研学霸微微一笑,说:我也不知道为啥考研,我妈让我考的,考上研之后我也不知道干嘛,大概考博吧。
这个叫做战略上的懒惰。
====
战略上勤快而战术上懒惰——我们说这个叫做“眼高而手低”。
战术上勤快而战略上懒惰——我们通常形容为“优秀而无用”。
这在大公司很常见。
每个人都在忙手头的事情,忙到经常加班,忙到家人整天抱怨,忙到外人说这家公司真有狼性。但是做出的东西呢?运营有可能是在卖贴吧伤天害理,销售有可能是在开外卖黑作坊,HR 有可能是在为了「价值观」开除同事。KPI 都达到了,但公司的脸呢?
这在创业公司很常见。
有的创业者喜欢在咖啡店不停地见投资人、喜欢在半夜加班发朋友圈、喜欢点评天下所有热点产品,但就是不愿意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项目是不是靠谱、账上钱还够不够用、该去哪找更多牛人来。
这在知乎很常见。
只会如饥似渴地看「30 岁前赚到 100 万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如何白手起家挣到一百万?」「你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赚到的?」,狠狠点个赞,然后一条一条地去模仿,根本不去想这些答案是不是靠谱、方法是不是适合自己。
这在许多人的人生规划中很常见。
抓紧挣钱吧,挣钱买房,买完房娶媳妇,娶完赶快生小孩。特别努力,非常拼命,一辈子就过去了。但是要问他们为什么买房、为什么结婚、为什么生儿育女,他们也只能说,大家都这样啊。
这在直男中很常见。
「我送花了、我送可贵可贵的花了、我冒着倾盆大雨给你送可贵可贵的花了、我冒着倾盆大雨在楼底下边喊你的名字边捧着一束可贵可贵的花了......我这么努力追你,为什么还不喜欢我?!」
雷军是一个绝顶聪明,并且足够勤奋的人。
但是这两点,还不是雷军成功路上最重要的保证。
雷军1987年考入武大计算机系,两年修完毕业所需要的学分,接下来开始写软件赚钱了。
聪明、勤奋,在此时的雷军身上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据说为了尽快完成学业,雷军甚至把每日的时间分割成以半小时为单位,每日十几个小时的详尽学习计划。
这个时候的雷军,在校园内外如鱼得水,但他并没有意识到,80年代末的中国,恰好是计算机软件的兴起期,就像一片肥沃的新大陆,只要随便撒点种子,就能满载而归。那是独立程序员的黄金年代,机会到处都是。
涉世未深的雷军被兴奋包围着,于是还没等毕业就投入了创业之中。
1991年,雷军和几个朋友注册了一家软件公司,选择从汉卡入手。汉卡这种产品,兴起于80年代中,没落于90年代中,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电脑性能低下时提升中文处理速度而出现的,需求大,利润高,一张汉卡毛利可达几千元,并且还没有跨国公司竞争。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计算机公司都是从这个市场里发展起来的,比如联想、方正、金山、巨人,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汉卡品牌。
别人能赚大钱,雷军相信自己也能够办到。
但是现实很快就泼了雷军一盆冷水,他们生产的汉卡并没有卖出去几套,仅仅半年之后就破产了。为什么以前成功的雷军忽然就迷失了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以前的成功,是因为那都是定制化的程序设计,在小众市场上为客户一对一的服务,抓到一单是一单,但是赚不了大钱。现在的汉卡,市场大,竞争激烈,联想等大品牌早已垄断市场,你作为一个后来的创业者,总得有什么创新和过人之处吧。
然而并没有,雷军的汉卡只是一款仿金山的寨品,强调性价比,这样很容易就陷入了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中,市场上总有比你更狠的价格杀手,将你拖到筋疲力尽。
中国市场上有太多的这种商品,不是通过创新来获得竞争力,而仅仅是在低层次上比拼价格。
在这种商业环境下,中国货成了山寨品的代名词,摧毁了低端的西方工业,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在中国成功,就是比价格。
其实真不是。即使是联想,在今天已经不被看作是一家具有创新力的企业,但在他诞生的那一刻,却是实实在在的创新龙头。联想之名,就是因为他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第一个推出了具有“词汇联想功能”的中文输入汉卡,以此突出重围,在前三年赚取了1200万元的利润,一举奠定行业的龙头地位。
雷军没有想明白这一点,贸贸然的进入,不管如何努力,失败都已经是难免的了。
1992年,创业失败的雷军加入金山软件,凭借着他的天赋与努力,一路升到总经理的位子上。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雷军无疑是成功的——他通过十六年的努力,终于将这家老牌软件公司送上了IPO之路。
这十六年,金山尝试了几乎所有的软件产品类型,有知名度,有美誉度,被誉为中国民族软件的代表,光环罩身,但悲凉的一点是,金山就像是堂吉诃德故事里的那个可笑骑士,在巨人微软面前,永远都处于弱不禁风的状态。
本来并不是这样的。
在1993年之前,金山的WPS汉字处理软件一直是市场的主宰者,业界的翘楚。但此后,随着windows视窗系统的流行,基于DOS平台的所有软件都没落了。金山也曾经尝试投入巨资研发新一代的产品,这便是雷军领衔的盘古组件。只可惜,这款产品花光了金山几乎所有的积蓄,却最终以失败告终。
金山屡败屡战,WPS版本不断升级,从WPS97,到WPS OFFICE,功能一直在向微软看齐,然而声音终究是越来越小了。
雷军有多努力,每个人都看在眼里,他十年如一日的加班至凌晨,获得了全行业的尊敬,并且被送上了“IT劳模”的敬语。但金山的日子还是过的很艰难。
对于金山的产品,你可以挑出无数的刺,比如盘古组件缺乏“所见即所得”功能,技术落后,盗版问题,美术设计问题,宣传问题,等等。但核心,其实只有一个,在软件的大众消费领域,当微软已经通过成熟的平台产品占有了垄断利润,并且日益扩张细分市场的情况下,留给竞争者的生存空间已经微乎其微。
这本来就是一场不平等的战争,两者占有资源的差距实在过于巨大,任何一个不信邪的挑战者,都将被市场规律抓的遍体鳞伤。
但雷军不是堂吉诃德,他并不盲目,并且善于自我反省。
1998年,新浪、搜狐、网易等互联网新贵窜起,这带给了雷军巨大的内心冲击。那些创业者们不可否认也是努力的,但他们的付出只是短短一瞬,光芒就完全遮盖了前辈们。
在不同的奋斗方向上,努力与汗水的收获完全不成正比,甚至可能是失败的推进剂。
雷军决定改变。
他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创办仿亚马逊模式的卓越网,第二是仿网易模式的网游转型。
卓越网也是从卖书开始起步,主打精品策略,亦步亦趋于亚马逊的进化脚步,但是始终未能实现盈利,于五年后甩手卖给了亚马逊。
金山游戏发展自单机时代就颇有知名度的“剑侠情缘”游戏,嫁接了网络游戏的模式之后,终于赚到了扎扎实实的一桶金,将金山送进了IPO的成人礼堂。
两次尝试,有得有失,总的来说得远大于失,如果没有及时向互联网的转型,老迈的金山很有可能已经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不过雷军仍然很不开心,据周鸿祎后来回忆——
“金山上市当天夜里,雷军叫上我和中关村一些朋友,在乡谣酒吧喝酒。他当时还送了我一个礼物,一台日本索尼的数字相机。我觉得他长吁短叹,特别不开心,我这人情商差,对别人的情绪感受不是很敏感。那天晚上的情形,我记不得了,事后是别人告诉我说,他准备离开金山了。”
雷军的痛苦,在于他的目标和现实的差距,他足够聪明、努力、谦虚、律己、追求完美,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帮助他达致卓越,与同时代的BAT,甚至三大门户比,金山都远远的落后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他渴望知道答案。
离开金山后,雷军做了一个自由投资者,海阔天空。
这段经历是雷军人生的转折点,正是因为退了一步,不再陷在产品细节里,站的足够高,他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金山虽然转型及时,但他的每一步,其实仍然是在追逐浪潮,看到别人做电商和游戏赚钱,于是自己也跟着去做,虽然凭借着勤奋略有小成,终究只是滔滔大潮中的一份子,无法拉开与其他竞争者的差距。
而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往往有着更长远的目光,他们看到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第一个跳出来去干这件事,等别人来赶浪潮的时候,他的护城河已经修起来,成为新一代的巨人了。一次成功的人生抉择,其价值远远大于日夜奋战不息的执着和努力。
这段反思过后,雷军发明了风口理论,也说出了这句名言:“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雷军真的脱胎换骨了吗?
或许有,也或许并没有。小米的成功,确实是雷军对智能手机普及浪潮的远见所带来的,如果没有那段时间站在高处的思考,“MIUI+高通”的模式不会出炉,高性价比线上抢购的模式也不会出现。正是这些让人尖叫的创新,带给了雷军第二次的人生飞跃。
但是此后,我们熟悉的,过去的雷军又出现了。
他每天通宵达旦的工作,孜孜以求于战术上的雕琢。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小米每次产品发布会展示的PPT、海报,都会被反复修改上百次,雷军会仔细研究每一个条目、文案的用词,他不希望出现任何的小差错。这种事无巨细的参与,使得雷军的日程事务高度密集,眼里总是布满血丝。
这正是金山时代我们熟悉的雷军,而不是投资人时代多看,多想,善于发现机会的雷军。
也因此,2013年之后,我们就很难看到小米的创新了,来来去去都是那三板斧,其对性价比的沉迷,门槛也很低,友商们一下子就学会了,于是产品和价格都泯然众人,不再令人兴奋。
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销量下滑了,危机已经出现。这一次的困局,其实和20年前创业时做汉卡,在金山时做软件都是一样的,当你不再具有独特的竞争力,战略迷失,再多的努力也是枉然。
雷军,是时候抬起头来看看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低头努力固然重要,然而及时的抬头看看这个世界的变化,或许才会发现更精彩的人生。
说透了,无非六个字——得其位,当其职。
再直白点讲,大半创始人和CEO在自己没想清楚该怎么办或看不清路的时候,都会选择钻进很多细节和执行事务中去,怀揣的则是多少是一种“我要以我在执行层面的发挥来掩盖我在战略和定位上的无能”又或是“我没想明白没关系,但不能让兄弟们看出来我没想明白”的心态。
这种心态,往往对团队会成为毒药。
——————2016.04.12更新——————
昨天我又写了一篇文章,现在看来就是对雷军说的这句话更具体的解释。现全文摘录于下:
1.
在互联网圈混久了,作为一个产品和运营,有一种情况是比较常见,且常常会令人无语的——
假想一下,某日,你正在专心思考一个问题,突然间,你老板在微信上给你甩过来一个东西,大概标题是 “如何 0 成本增加 10W 粉丝”、“我是如何 3年 内做出千万用户的” 这一类的东西,或者更有甚者,直接给你甩过来一篇 10W+ 的文章,然后说这个不错,你来牵头,我们也学习下人家的模式来搞一下。
请问,此刻你的心理阴影面积是不是巨大的?
尤其是,如果此时你跟老板说这个可能做不了啊,老板们瞬间就会回过来:为什么人家可以做,我们就不行?
更尤其是,如果你发现,你老板给你转发的那个东西,根本连基础都完全不对等,用户类型和典型场景都完全匹配不上。
举个真实的典型例子:
我有个朋友,她们做旅游类产品的,她老板经常会在半夜三更的时候给她甩过来一些看起来很牛逼的案例,比如某微商团队搞了个活动 1 天内拉了好几万用户,或者是别人做了个萌宝大赛搞了好几万粉丝啥的,然后跟她说:这个牛逼,我们学习一下,需要的话,我给你和这个活动的策划拉个群。
每当此时,她心里总会有数百头草泥马飞驰而过。
2.
我曾经在知乎回答过一个 “怎样看待’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的问题,在那个问题下,我的一部分回答是这样的——
我发现,大半创始人和 CEO 在自己没想清楚该怎么办或看不清路的时候,都会选择钻进很多细节和执行事务中去,怀揣的则是多少是一种 “我要以我在执行层面的发挥来掩盖我在战略和定位上的无能” 又或是 “我没想明白没关系,但不能让兄弟们看出来我没想明白” 的心态。
这个回答或许有点儿不中听,但事实上,我确实发现有很多老板们(尤其以创业公司为甚)的典型状态正是这样的——
一方面,他们关于很多事情并没有想清楚,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和业务发展的方向和重心应该在哪里,也不知道想要让用户量翻个 5 倍 10 倍的话,这件事应该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达成;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焦虑,以至于,他们总会满世界去看各种牛逼案例,并且看到一个感觉不错的,就不加判断分析地想要让自己的团队去学习去模仿。
这样的创业者,在面对一个自己没太想清楚的问题时,往往会有类似这样的期望——什么时候进来一个神人,给我吭哧吭哧几下就把数据搞上去了,这事该多好啊。
这样的创业者,也总是喜欢关注一些新的模式、概念、风口、热点,喜欢满世界去参加各种讲座活动,满世界去瞻仰学习各种互联网思维餐饮、大数据、革命性的熟人社交 APP 等等。
但他们可能唯一没有做,也没想到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几个用户或几个团队成员,认认真真地了解研究一下,到底这群用户们的需求和典型应用场景是什么?以及,到底团队成员们当前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和困惑是什么?他们又对于工作有些什么样的诉求?
再 NB 的想法和假设,真正到了实现层面,也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用户、需求和场景这三要素上面,对于做产品和运营,这是常识。
但恰恰是这个常识,很多人并不知道。
3.
在过去 4年 里,我自己创过业,进入过一个大公司内部参与过一个所谓 “战略级” 的项目,也到别的创业公司扮演过一个合伙人的角色,前前后后跟过 3-4 个老板,也带过近百号人,这几年下来,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
身为一个创始人或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假如一件事或一个问题,连你自己都没有想清楚它的解决路径和根本逻辑,就凭空希望此时可以找到一个大神可以帮你全面摆平和搞定这件事,这往往是不现实,也不靠谱的。甚至,不客气点讲,这样的心理,其实是一种推卸责任式的不负责的心理。
这就好比,假如我来管一个产品的运营,我只是纯粹一拍脑袋想要 100W 用户,但,具体这 100W 用户到底可以怎么来,100W 这个数字是否真的切实可行这些东西我都完全没搞清楚,只是一味就跟我的团队说:“老子年底就要看到 100W 用户,别的我不管,你们去实现吧” 这样的状态的话,我很难想象真的会凭空冒出来一个人帮我把所有那些我没想清楚的事情全部搞定和完成。
即便真的冒出来这么一个人可以帮你解决上面所有这些不清楚的问题,那在他面前,你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你又如何能够在他面前服众?
所以,其实我还有另一个很深的感受——
身为创始人或管理者,可能只有你对于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已经想得很清楚有了很深的理解,此时再找人来配合你实现,才可能更靠谱更可行。
好比还是上面的假设,我还是想要 100W 用户,但我已经很清晰的知道,我的存量用户市场有 1000W,所以 100W 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数字。且我已经经过分析明确知道,通过 ABC 三种渠道可以精准触达到我的目标用户,甚至是,通过跟其它同类产品的对比,我已经清晰知道了,在我们的目标用户中,假如能够优先搞定某一类用户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增益,此时我只是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沿着这条路径和方向去把事情落实下去执行好的话,你会发现,我可能更容易找到这样的人,且我的 100W 目标可能会更易于达成。
此外,身为一个团队管理者,我总是会跟我的每一个团队成员去花时间聊一些如下的问题——
在我对于他们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相对清晰之后,我会知道,对每一个人,我该给予他们哪些挑战、帮助和指导会是更合适的。
要知道,对每一个团队成员,既不应让他们长期呆在舒适区,也不要直接大跃进式的一把就把他们拖进深水区——那会很容易让他们无助溺水的。
所以,假如我的团队成员当前都是 1-2年 经验的新人,我绝不会贸然不管不问地就把 “100W 用户怎么来” 这样的问题直接甩给他们。那对他们已经不是挑战,而是伤害。
也所以,假如你身为一个领导,整天都在转发那种牛逼案例给自己的团队,但却不给他们任何具体的帮助和指导的话,或许你应该反思一下,又或是认真跟你的团队聊聊,你转发的那些东西是真的会给他们一些启发和帮助,还是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茫然?
4.
另外,坦白说,我还挺害怕那种满嘴概念、模式,每天满世界跟人聊天胡侃,但具体的落地执行路径啥啥都说不上来的创业者的。我觉得,恰恰可能是这些人,是最喜欢把那些牛逼的案例转给团队成员的。
但也恰恰是这些人,可能因为过于关注概念、模式,而完全忽略了更应该关注的东西:具体的业务、团队,还有用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说,希望大家都可以少谈些概念、模式和融资,多踏踏实实关注和研究一些产品、运营的原因——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当你每天都在大量关注概念和模式,你必然会缺乏时间去关注你的团队和用户。
而你的团队和用户,才是你的根基,你的未来。
文末送大家两个小福利,关注「有瞰学社」公众号,可免费获得: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