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王猛是汉奸的,我只想问问 ,苻坚和东晋那几位大爷摆一起你选谁?
自己找工作找钱多待遇好的,出国留学肉身翻墙,对古人就拿汉奸大帽子扣的。收智商税收红眼了吧?
说透了王猛也好,诸葛亮也罢,早死一千多年了 ,他们历史地位也不是知乎这几位能动摇的,无非是吸粉忽悠变现呗,有意思吗?
王猛身为汉人,效力胡族,不过是有才无德,失却民族大义之人,又怎配比诸葛亮这等华夏千古圣贤?
苻坚以刘备自诩,称王猛为其孔明,并封之为【武侯】,君臣cosplay其乐融融。
然而,如果诸葛孔明效力的是胡族君主如乌桓蹋顿、鲜卑柯比能之流,那么哪怕和历史上完全相同的能力和业绩,其后世名声和历史地位得打多少折扣?相信谁都明白,只怕百不存一吧。
“华夷之别”从来都埋藏在从古到今无数人心中,并不是嘴上说不在乎,就当真不存在的!
王猛身为汉人,效力氐族前秦,却在历朝历代都没有被当做汉奸批判,这是因为记述当时历史的《晋书》,是由唐朝政府官修,其历史观念,已经是南北朝后隋唐时期,胡汉民族大融合后的产物。
唐朝李姓皇室本身也融合了北方胡族的血统,几位皇后如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都是鲜卑人或其后裔。而且李唐之先祖,一样有效命胡族政权如北魏、北周的历史。
因此,以唐朝人的历史观念,对于效力胡族政权的著名人物,如王猛、张宾、崔浩等人,非但不加深刻批判,反而会相当程度上肯定其功业,赞叹其能力。
而宋朝以后,儒家倡导的封建君臣观念,在品评人物时占了主流,判别忠奸不再看其效力于那个民族,更多是看他是否忠于主君,不仕二主。
因此,如范文程自始自终效力大清,是所谓“纯臣”,清朝皇帝表彰他“元辅高风”;洪承畴曾仕明清二主,便成为是清朝皇帝看不起的“贰臣”;而吴三桂先投降满清,最后却反叛,便是最最该死的叛逆。
于是,同样是帮助胡族入侵华夏、屠杀汉人百姓,本来同样遗臭万年的三人,便因君主臣奴的传统观念,而在清朝史书盖棺论定时分了三等。
王猛出生时,晋朝已经衣冠南渡,如果按封建君臣观念,他已经并非晋人,此后又至始至终只效力于苻坚一个主公,前秦一个国家,自然成为应该受表彰、而非被批判的忠臣。
然而,这绝不是说,王猛当真就没有明显的汉奸行为。事实上,王猛大权在握时,已经数次领军进攻汉人政权东晋和前凉,掠夺人口,攻城略地。
公元366年十月,南乡之战,王猛和杨安率军两万,攻打东晋南乡,晋荆州刺史桓豁出兵援救,王猛退兵途中,掠走汉阳万余户汉人而还。
公元367年四月,枹罕东之战,王猛进攻前凉,初战败于凉将杨遹,次战大破凉军,俘斩一万七千余人,继而擒凉将李俨、阴据,并甲士五千,夺占袍罕。
而当东晋北伐慕容氏燕国时,王猛也积极出谋划策,派出援军,助燕抗晋。到王猛死前,东晋的梁州和益州(汉中和四川)都被前秦夺取,原本附属东晋的前凉也仅剩下一隅之地,向前秦臣服。在针对东晋和前凉的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时,王猛可曾有过半点所谓“民族感情”?
凉州本为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汉人百姓赖以避乱的一方净土,匈奴前赵政权和羯人后赵政权,多次进犯凉州,都被当地军民奋力击退;正是王猛这个汉人,悍然带领胡族大军入侵,夺取凉州五郡,令其元气大伤,最终毁灭了这个世外桃源,更让诸胡部族杂居其间;
此后前秦帝国土崩瓦解时,凉州诸胡部族便趁势起兵,血腥混战数十载,形同人间地狱,这难道不是王猛不可推卸的历史罪责么?
王猛出生时,东晋固然已经南迁,然而当时统治中原的羯人后赵政权,皇帝石虎到其亲信大臣,仍然习惯性将北方汉人称为“晋人”而不是“赵人”。因此以当时观念而论,天下所有汉人同样还是晋朝的子民。
不妨看看出生、成长于沦陷区的辛弃疾,可没因为南宋丢弃中原,就心安理得去当女真人的走狗,以金国人自居,而是锦帆渡江,终归汉家正统,为南宋一代词宗名臣。
对比辛稼轩这等千古无双之国士,王猛宁不羞乎?
后世更有张弘范,出生时南宋已经南迁了百年,可是他效力于蒙古而挥军灭宋,照样是遗臭万年、后世唾骂的汉奸。
——自管仲孔子定华夷之别以来,中华统绪不绝如缕,从无在宋明时为人唾弃的汉奸罪行,在两晋时就不算的道理。
东晋虽然门阀当道,世家掌权,历史上不也有陶侃、刘牢之、刘裕等寒门英杰,一样能够出人头地么?
此时执掌朝廷大权的桓温,一向爱才若渴,鄙薄高门废物,不以门第取人。他肯折节下士,和此时一届布衣的王猛面谈良久,正是爱惜其才能。
王猛如果对东晋的政治现状不满,那么就顺理成章去辅佐有“不臣之心”的桓温,推翻司马氏更建新朝,也是很好的青云之路。
明明有这样投奔汉人王朝,并得到重用的机会,却非要弃而不顾,难道真是王猛内心深处效忠司马氏皇族,鄙薄桓温的“不臣之心”么?相信谁也知道,这是个一点也不好笑的笑话。
诛心而论,无非就是在本身能力很强的桓大司马手下,王猛绝不可能得到苻坚给予的那种滔天权柄,只能作为部属辅佐,而这是权力欲熏心的其人所不可接受的。
氐族前秦政权从兴起一直到覆灭,苻坚从没有真正抛弃氐秦权贵与诸胡部落酋长,和真正华夏王朝那样,毫无芥蒂地全面重用汉人官员。王猛的权势虽大,却仅仅只代表他个人被苻坚所信重。
那么,又如何相信这么个汉人参与政权程度,甚至远不如后期满清的政权,竟能实现所谓“民族平等”的盛世呢?
王猛投身前秦这样的政权,为其发展扩张殚精竭虑、披挂出征,当然只成就一己之功名,而根本没有考虑过汉民族的未来整体前途,诸如“幸逢明主,平定天下乱世”云云,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贴金罢了。
很多人都听说过王猛临死前,竭力劝说苻坚,不可攻打东晋的故事,因此以为他当真是“心怀汉统“。事实上,他遗言的立场和出发点,完全就是为了为苻坚好,绝不是什么心存华夏。
作为一手打造了前秦帝国庞大国家机器的总工程师,王猛清晰地知道,一旦自己不在,以苻坚的能力根本不能让其持久运转,只因该国根基不牢,扩张太速,内部潜藏多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完全就是建立在泥沙之上。
果然苻坚不听其言,吃完了几年老本,一场“投鞭断流”的南征,成了成语笑话制造机,淝水一败即帝国土崩瓦解,身死国灭,更为天下笑。
其实王猛最应该感激的,正是谢安、谢玄、朱序们,是他们力挽天倾,拯救华夏社稷,没有提前九百年就上演神州陆沉,积极效力胡族,为其鹰犬的王猛,才没有因此落得个元之刘秉忠、清之范文程一般的身后名。
华夏夷狄之争,是中华自古即有,从管仲孔子,一直到岳武穆,文天祥到朱元璋,绝非如某些 “反汉逆种”口口声声,说是什么“西方近代泊来产物”。
李白:【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因此,我们后世华夏子孙对王猛,也包括同时代张宾、崔浩等同一类人的批判,并非是非理性苛责古人。
正因为在汉人复兴的隋唐时期,官修《晋史》对张宾、王猛此类人没有加以彻底清算,令之遗臭万年,后人唾弃羞与为名;这种轻民族气节而重个人功业的历史观,很快就被安史之乱时残酷的现实打脸:
积极为安禄山出谋划策的叛军谋主严庄,灵宝大战全歼二十万唐军的叛将崔乾佑,雍丘之战围攻张巡的叛将令狐潮,不都是一群毫无气节、投效胡酋的汉人么?
唐修《晋史》中这一观点延续下来,更让后世无行士人,只需不曾食汉家天子之禄,规避了君臣名分,给胡族政权卖命便毫无道德压力。
于是才有了韩德让、刘秉忠、范文程等才高德薄之人,纷纷以张宾王猛们为榜样,自诩无双国士,以个人功业为重,以民族大义为轻,积极投身到胡族政权,替他们殚精竭虑谋划,与华夏王朝为敌;未来蒙元、满清入侵,神州两次陆沉,上亿生灵性命沦丧,发端之一正源于此,于华夏民族可谓【遗祸千秋】。
ps:有一小撮人长期混淆视听,硬是将历史上某些胡族统治者和侵略者的民族血统,如石勒、石虎等人,当做其黑暗统治与民族压迫的护身符,把一切对其罪行的批判,都乱扣上“大汉族主义”“破坏民族团结”之类帽子。
这些人对历史上华夏文明先民的悲惨遭遇,毫无悲悯之心,对胡族统治者在证据确凿的累累恶行,或不愿细看,或曲意粉饰,而一见到心怀正义的历史爱好者批判此类凶暴行径,就立时按捺不住,进行不负责任的攻击,恐怕这些人才是真正褊狭的逆向民族主义者。
或许他们的本心,便是自以为如张宾、王猛一般有无双才智,却不幸身为“寒士”,在所谓“阶级固化”社会没有“上升渠道”,因此日思夜盼天下大乱,好乘势而起飞黄腾达,才会对将晋朝王公贵族的大杀一通的石勒们满是赞许,对身为汉人却积极辅佐胡族君主的张宾、王猛之流心神往之。
至于在天下大乱,生灵涂炭,造成的无数黎民百姓死伤,在这些后世张宾眼中,只是成就个人功名的不值一提数字罢了。
对此类人,同胞们,要万分警惕啊。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他的目的可能不单用拳形容招式类型,我想更多的是在表达庐山本身的霸气。庐山升龙霸在圣斗士的所有必杀中,其实是很特别的。
一览圣斗士所有必杀技,名称里带有拳字的屈指可数。仅限原著的话就星矢和魔铃,暗黑天马,撒加,加隆和一辉的幻拳系。即便算上动画版的原创,也少得可怜。
闪电光速拳,钻石星尘拳之类的都是中文翻译的名字,原本可没有拳字表述。
这些必杀技中,庐山龙派那就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因为这是唯一用地名来命名,圣界独一无二的必杀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丽的庐山大瀑布,或许只有这个霸字,方能体现出它的宏伟。
在这五个人当中,紫龙的修行环境算得上是非常优越的了。不用忍受死亡皇后岛,仙女岛和东西伯利亚那种鬼天气,也不用像星矢那样成天遭一群欧洲人翻白眼儿。
但紫龙获得圣衣的条件并不轻松,理论上说是最难也不为过。让瀑布逆流是何概念,尤其是如此宏伟的大瀑布。这可是打破宇宙定律的行为,忍一忍就过了是明显行不通的。
而在紫龙打出决定性的一击时,也并没有什么燃烧小宇宙之类的描写。反倒是通过童虎在旁边讲述着李白的诗咋咋地,貌似是在提醒紫龙面对的是何等雄伟之物。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无疑是在大大的高捧庐山瀑布之壮景,而霸字就是为庐山而生。所以庐山升龙霸不仅是必杀,也是对庐山本身的一种赞美,用拳就显得格局小了。
再换个角度看吧,其实从发音上也能知道霸与拳有着明显的优劣。日语发霸的音时,嘴大张成「阿」型。反之发拳的音时,最后嘴得闭上发出「嗯」的音。
要知道这搭配的是升龙这个词。可以对比下街霸中升龙拳的呐喊,升龙是上升音调,而最后的拳发音要闭嘴,音调有个下降趋势。
升龙霸就不一样了,霸的「阿」音可迎合勾拳轨迹持续上升,发声与姿势同步,哪一种更有气势,更有劲儿,就不言而喻了吧。所以升龙霸始终比流星拳吼得给有力。
任何武打片中都会听到,哈,哈,哈,不会有人在过招时发出嗯,嗯,嗯的音。
突然还想到个类似的,机战 OG 系的修罗众的福尔康(爱称)的最终必杀。
他的一般招数命名九成以上都是拳。但神化后的最终必杀,最后是上升多段乱击,并且打斗极为华丽。此时的招式名没有定义为拳,而用的是破,真覇…猛撃烈…破……
破的日语发音口型与霸一样是「阿」,并且前面的烈字有一个促音,呐喊时会给人一种蓄力攻击的感觉,听着就霸气。
为必杀取名其实挺考验品味的,要的不单是华丽。不但要朗朗上口,呐喊时最好能配合动作达到统一,才能效果最大化。
话说回来,车田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彰显庐山的霸气,那升龙霸完全不用如此命名,这与其他招式不统一。平白无故就这招用地名,难道不觉得很特殊么。
触龙之逆鳞,受龙之天罚,诸如逆鳞升龙霸之类的名称,个人觉得也并不是不可行。非要用地名,只能是有其他目的。
至于是否如此,就只有车田自己才知道了。
用中文吼必杀千万别用普通话,得用那些不需翘舌,不分前后鼻音的方言最佳。比如川渝方言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信可以试试。
至于为什么,请参照以下回答: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消极怠工是消极怠工,但是可以把国防部长丢死牢里,可以自己派税吏去刮地皮,哪个君主立宪的皇帝有这么潇洒?
很多人担心诸葛没这么多粮,其实并不难解决。
首先蜀汉账面人口虽然只有百万左右,但实际上诸葛亮主政时期四处搞基建,每隔两三年出兵数万北伐,动不动就是从山区开凿道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至于织造蜀锦、开矿、炼铁等在当时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想象一百万人口能够支持这样的劳役强度。
别的不说光是越过数百里山路向陇西、渭南运送五万人以上军事物资,包括生产、运输、设施维护等等大宗项目所需动员的人力,保守估计也得是二三十万人脱离生产,尤其是第五次北伐,都在人家家门口屯上田了。
诸葛亮南征北伐的这区区十年,南征一次,北伐五次,还要大力开展生产建设,要动员这么大规模脱产人口,绝不是一个区区百万人口的小国所能承受。
所以我认为应该还有很庞大的“隐性人口”也被纳入了组织体系:
首先自然是各本地士族豪右控制的人口,表面上不属于国家管辖,但徭役赋税分摊到这些大家族大地主后,国家势必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其次是南中诸夷,诸葛亮南征取得胜利后,大量人力物力被蜀汉利用,甚至借此编组了一些军队。
再次陇西羌、氐等族,在蜀汉夺取阴平、武都之后与这些部落建立了更稳定的联系,也能获取相当可观的人力补充。
此外,蜀汉原有统治区内,本就有一些蛮族部落存在,后出师表中提到的一些少数民族军队损耗,可以作为佐证。
因此,蜀汉的实际控制人口可能是户籍人口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只要不作死把大量新增人口拉去集中在一处,完全有可能就近解决粮食供给。同时把这些人打散纳入原有的屯田体系中来,以军法治之,还愁你们敢不自己种地?怎么,我大汉将士的刀不利乎?
如果真如题设一般天降百万大学生,估计丞相要笑死:大不了停上三五年不去北伐了,先把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人力组织去屯田,把汉中填得满满的。。
什么,你们都是高材生,所以不去?不好意思,大汉帝国不养闲人,一年内不能自力更生的,全部绳之以法。既然给你好好的土地,你不肯耕作。那我大西南有得是山区、矿藏、盐井等着你来开发,那些栈道、山间小路可是经常要派人维护的,实在不行,交给南蛮好好“教育一下”,说不定你们还能织蜀锦去创收。。
啥?你说你知道未来?——丞相表示,能打出去才有未来,老夫现在需要的是兵、是农民、是工匠,能提供生产力和战斗力才是大汉帝国的栋梁之材。
至于你们所谓的管理、文化,不好意思,老夫自己就是管理大师、文化宗匠。老夫麾下僚属,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的管理人才?还用你们这些顶多管过几个学生干部的所谓学生会主席教?
你们说的那些“先进理论”老夫更不感兴趣,也没那火星时间攀几千年科技树!老夫就问一点,你能给我把连弩改进成那个所谓的机枪不?就算你们说的蒸汽铁牛造出来了,又怎么开出祁山、走向长安?你说能?那好,赶紧去冶铁、炼钢、铺铁轨!
你们不是说老夫寿止五十四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啊!
还不快干活?等兴复了汉室,再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