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国内 IT 公司 leader 以上就不怎么写代码,而据说 Google 的 Jeff Dean 还写代码?到底哪种情况好呢? 第2页

        

user avatar   yu-san-g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技术leader最重要的职责,明面上是组织团队用技术手段对公司的经营做出贡献,暗面是要保证技术团队的生存。

在国内it公司,要保证一个团队的生存,他第一要做好向上管理,跟踪分解领导战略,频繁汇报进展,隔三差五拿出让领导出去能吹牛逼的东西;第二要做好部门协同,与业务部门共同进行业务创新,打造亮点,让业务侧有人为他说话;第三要创建和运营技术团队运作机制,一方面保证交付质量,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团队稳定和员工成长;第四还要处理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各种会议,约谈,喝咖啡,规划,总结,复盘,竞品分析,行业研究……

你觉得做完这四件事,这个所谓的技术leader,还有多少精力能用来写代码?话说回来,他就算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写代码,有助于保障团队生存和发展吗?

国内技术leader不写代码的原因很简单,公司不够专业,导致他事儿太多,本来应该好几个岗位做的事情,一个人都得兼顾(尽管很多时候是低水平兼顾)。实际上如果一个技术leader整天写代码,那他多半是“本职”工作(其实好些事儿本来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但没办法)做的不到位,而不是能力强。


user avatar   benjamin-lee-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业务线的技术团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以之前阿里国际化电商的团队为例,老板懂业务会攒局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深入任何一个技术栈。这个团队是19年一波人从淘宝转岗过来的,复制了淘系的用增框架,当时的一级主管在项目还没落地的时候是一起写代码的,二级主管则完全是把自己当产品用。不得不说,大家“业务先赢”的策略,不论是向上申请到更多的年终奖和晋升名额,向下给团队成员更多安全感,都是很有用的。至于技术,只要不是rocket science, 确定排期和优先级以后实现的问题就是一线大头兵考虑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这些公司特别擅长短平快的微创新,在增量放缓以后就开始以侵入用户体验来增加自己的KPI。

前几年也是从淘系起源吧,出了个pop layer,也就是应用内置弹窗,从此以后一大波人找到了提高用户转化率的抓手,在各个app和web端大肆投放pop layer,养活了挺多团队的,但是用户体验非常差。

去领英以后发现,技术基本不再背负业务增长的KPI,能看到内部很多对于系统架构的优化。同样的Java技术栈,我很惊讶这里竟然不再是国内Spring那一套了,也不像阿里花个20年升级到jdk8,就再也不敢升级了。Spring是很优秀,优秀到我习惯了它是空气,可没想到竟然有人想要替换空气,并且这个行动5年前就开始了。为什么?因为在领英的业务体系下spring显得笨重且不灵活,当可以改进的地方多了,就有人提出了全新的框架来替换。这里的框架并不是国内那些公司所谓的框架,阿里内部封装的框架不计其数,难用坑多且大多只是简单对开源技术的包装。领英的框架是真正全方位的优化,并且会推出专门的学习课程,先视频讲课讲原理,再有sample code的Lab实操,最后结合已经到生产环境的代码让你像在学校学习一样完全掌握。从一级主管到二级主管都说非常支持我们对于技术的探索,如果觉得工作不具有挑战性欢迎随时沟通。更重要的是每周有两次和一级主管一对一交流的时间,会聊业务、技术、成长、晋升、考核、生活、爱好等各种话题。相同的内容,我在阿里的时候,只有到我提出离职的时候,主管大吃一惊下才抽出时间跟我聊了一个小时。以人为本应该怎样践行可见一斑。

在阿里的时候,看到内部消息中间件MetaQ的研发文档说,MetaQ团队当时也是在领英的Kafka开源以后有所借鉴,这其实就是国内公司最常见的情况。而领英作为一个做职场社交的公司,全球员工不过两万多,也是靠业务吃饭不是靠硬核技术,但是就我见到的内部技术氛围和创新含金量来说,已经秒杀阿里。

再说说项目管理,阿里的项目管理基本为0,还停留在原始的农耕时代。一个产品的提出先有产品设计是正常的,但更多是技术为了自己这个财年翻倍的业务KPI压力提出的一堆短平快创新。要不是每个代码变更需要自己在AONE平台上创建需求,恐怕很多都是直接开搞。哪怕是一个稍微正式点的项目,流程是产品评审->技术评审->实施,看起来挺正规是吧?其实根本没有固定的进度追踪仪式。要是重要的话产品三天两头找你拉通对齐,不重要的话自己琢磨。当时入职了新的PM,该PM风风火火出了一套新的项目管理形式,也就是要到AONE上怎么怎么操作,怎么更新,然后拉了一个几十人的会告知大家,结果没隔几天就没人再理这些流程了。

上面是很真实的国内互联网大厂现状,可怕的是在那个环境下看不到一丝改进的希望,哪怕是我自己当时也觉得大家都这么忙了怎么可能还引入一套项目管理程序增加大家的负担?并且你知我知一段时间后没有人会在意,直到去了外企才打开了思路。这就是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的差异。外企也不是纯过程导向,外企的Manager会非常非常忙,这点和国内截然不同。国内大都是想混上去管人做人上人,手下有人给你压榨了就不用担心被优化了,而外企Manager的角色是要去做一个规划者,需要你规划好产品和手下的人,有大量的精力放到这上面,并且需要承担整个团队产出的结果责任,因此自愿加班的也是很多的。总的来说,外企的管理者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流程(正是因为流程化,可以部分避免由于老板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造成的问题)需要他们实践。

外企大多是Agile开发,非常重视仪式感,会有专门的PM拉站会,项目开始的时候规划好一堆JIRA ticket,然后每天将todo, in progress, resolved的状态标记好,并且PM需要了解各个ticket有没有blocker(卡住进度的东西),如果有的话,会不会对下一个sprint(两周为一个sprint)产生dependency,并且会联系到责任方看能不能提供其他帮助。看到了吧,PM的核心在于督促和让你专心做自己手里的事儿,其他统统交给他。比起阿里午饭后2小时候午休,晚饭后遛弯再慢悠悠地回工位开始写代码,外企8小时不到的工作时间下效率高了太多。Agile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一个scrum团队成型后,可以让不同职务的人并行前进,每个人都专心于当前手里的JIRA ticket,开发写代码,测试测试,PM跟流程,产品出方案。这样不会像阿里一样,每个人都在思考怎么做所有的事情,比如测试天天思考搭建自动化平台,该测的业务却叫开发自测,开发除了开发还得绞尽脑汁思考产品。而实际情况还要夸张很多,阿里往往开发测试产品运营甚至UX都在思考怎么提高同一个KPI。

上面说的项目开始前规划好JIRA tickets,这在领英就是一个staff engineer(P7-P8)的要求,即你对这个系统非常熟悉,并且有看到全局的能力将任务拆分下去让更基层的工程师能够独立完成。如果没有和老板的沟通,根本不会认识到这些问题。你要做manager的前提就是你要先成为staff engineer,而在阿里大多数人哪怕升到P8了估计也是业务能力牛逼,和技术无关。

尽管老说外企怎么怎么样,其实我更认为这是现代化企业的形态。那就是职责分明,企业架构需要演变到缺谁都能正常运转,而让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责任就是最好的办法。而国内这些所谓大厂要求所有人都要背负同一个KPI的情况下,仿佛被判了无期徒刑,各个累得要死,花了很多精力在招聘、调研、PPT上,自身的技术基本没有什么成长;老板只想着招新人来带来业务输入,哪怕新人一年半年就离职也无所谓,让工作变成了折磨,实际不过是为低下的管理水平买单罢了。(只针对业务团队的开发工作体验哈)

在离职前几个月正好我们部门空降了个技术P9,发了匿名问卷,我也提交了基本如上述的一些看法,很快就收到全员消息,大致意思是:尽管不同岗位的人承担同一个KPI,但总有一个借东风的问题。具体你对这个项目贡献了多少还是看你自己的付出,实打实的进步别人蹭不到。让大家还是踏实思考怎么提高KPI。搞笑的是问题根本不在于谁蹭谁的功劳,而在于分工混乱。你进来就让我干招聘和调研的工作,怎么不面试问呢?反而翻出82年的题库问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有什么区别,打着阿里技术的旗号招了一批又一批韭菜。家安在杭州或者小公司过来的自然是拼了命给你干活(是真的能卷),但凡有点能力愿意搬到其他城市的都很快就走了。阿里没有神话(哪怕是19年口碑巅峰),hc多的时候管你是三本二本,只要能干活且听话就招进来。

总有阿里的老人对内外网对公司的抨击不屑一顾,觉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阿里给你的教训是很有价值的,殊不知只是将一批又一批的少年变为恶龙罢了。公司不对人性的弱点加以限制,反而高举末位淘汰的鞭子让大家挤得头破血流,实在是管理层尸位素餐不思进取的表现。微软摒弃361以后股价连连新高,别人玩剩了的玩意儿这里被当成了宝。处处反映着管理层生怕不能压榨最后一滴剩余价值的心理。

所以总结一下答案就是,国内大多数是进行微创新,老板思考怎么进行,怎么快速推进,怎么拿更好的结果,怎么不给自己设边界远远重于技术的迭代。国外同样进行微创新的公司,由于公司组织和绩效考评相对合理,分工明确,不用时时刻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因而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深耕。


user avatar   mli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Jeff其实不算tech leader了,他现在掌管google reseach,手下好几千人吧。不过他确实还是写代码。上周去google visit,订的会议室在jeff工位边上,至少我在那里的2个小时他一直在跟人pair coding(另一个人似乎是sanjay)。


不过jeff算异类,属于精力特别好的类型。我觉得不能当作正常例子使用。只能是学习的榜样。


过去一年我聊过很多40岁上下的senior 工程师,有些title还挺高,intel vp啊Samsung xx部门 chief scientist之类。但感觉下来,不管你能管多少人,职位有多高,如果不能坚持写点代码,那很有可能技术上会落伍。也许讲大方向头头是到,但如果问点稍微具体点的问题,那就只能蒙了。


我认识的不怎么写代码的老大,要么是更擅长管理而非技术,要么是太忙导致没时间写码。前者可以理解,但后者我倒是觉得浪费时间在一些也许不重要的事情上了。


user avatar   mcbi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管写代码#

谁耐烦给你们画一堆图写一堆文档。

直接写代码最快最简单好吗。

打腹稿的时候直接自己就写好了,先跑通了原型再开会。

原型没跑通之前,老子自己对业务模型也没想明白,vision都还没有,开什么鸟会?

开个会算算所有成本一小时几万几十万美元,净闲扯皮。

商量个球啊商量,没得商量。

下面这一帮也一样,你有什么好点子,拿出原型来跑给我看。

老子不看ppt。

想做到做不到那叫退而求其次,做得到不去做这叫自误。

一个真正伟大的开发项目在实质上只能是写核心代码的人主导的。其它“职位更高”的“领导者”只不过是高级服务员。

以上。


user avatar   guo-zhong-ming-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Jeff Dean自己不写这些核心代码,那么世界上也许就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更好的答案了。

刚好自己最近就在写谷歌Sanjay Ghemawat的 tcmalloc的对标代码,做自研C/C++内存分配库,对标的是Google Tcmalloc库(Google著名的大牛Sanjay Ghemawat开发,Jeff Dean的搭档,The Google File System的第1作者,也是著名的MapReduce论文的第2作者),写得非常艰难。主要难在性能优化,谷歌这两位大神的代码虽然是十多年前的作品,细读下来,各种corner case的细节上,包括各种技巧的把握上,每一处细节都不浪费开销,一个内存分配库硬是几万行代码没有什么地方有硬伤,这就是顶级程序员最厉害的地方,这部分代码比那个时代同期的几个内存分配库性能高出几倍,挺传奇的。顶级程序员的功力,一般程序员给他再多时间再多人力,怕也是很难实现如此高性能的内存分配库。

近十多年,IT行业的软硬技术进步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考虑尽量用全部最新的软硬件技术,也许能快一些。目前正在写的自研内存分配库,已经完成的代码已经比tcmalloc库快了,重点是新增自动支持NUMA按cpu node分组分配内存(尽量分配近端内存,近端内存比远端大约硬件上延迟时间低三倍),自动支持hugepage2M/1G(自动将hugepage切成小片分配,访问速度更高),支持C++11中默认16byte对齐,SSE指令更加完美的支持。其它目标是更稳定平滑的内存申请释放时间开销,更小的内存碎片,更小的内存浪费。

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做,中间有其它一些小产品开发,所有代码均从头开始写,主要思路是尽量多使用CPU硬件新特性,一点一点覆盖掉tcmalloc库的功能,最核心的代码已经写完,还剩几处corner case,小规模测试中,在启用hugepage 2M的场景下大规模小字节块有接近一倍的性能提升,其中大部分来自于hugepage 2M的带来性能提升,所以计算机硬件本身的提升是根本,算法艰难的改来改去只带来了小部分的提升,测试16字节1000万条内存申请后再依次释放,平均每次申请13ns,每次释放7ns,每次申请+释放总体在20ns, 对比tcmalloc大约35ns。后续正式版弄完后,会放出一个二进制库的评估测试版,以及写一篇小文章简单介绍一下主要优化。一句话总结就是软件更好的支持硬件新特性,带来了性能提升。


user avatar   zhang-tang-tang-38-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大多数公司的技术领导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向上管理、架构设计和项目管理,写代码可能是其最简单也最不重要的职责。

国内大多数技术写的代码,都是民工砌砖一样的代码,在整个技术框架、方案确定的前提下,只要是个合格的程序员,基本都能写出来,顶多是快点慢点,优雅点lowb点的区别,最后也可以通过CodeReview坳回来。

而国外很多技术大牛写的代码,是开创性的代码,就像是艺术家在搞创作,这种情况下你带太多菜鸟反而拖后腿,不如自己一个人搞,或者几个大牛合作搞。


user avatar   jason_wang_20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个技术管理者,说说看法,国内的公司管理者是干嘛的?

其实通俗点讲,重要的职能有下面几点:

1.能搞得定人,怎么通过HR招到自己团队需要的人;怎么快速的让新人能上手干活;怎样营造气氛,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怎样留住能力强,蠢蠢欲动的年轻人,这些都是管理者需要搞定的人事;

2.能搞得定事,上级领导交办的事情,怎样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全是自己团队的任务容易,但是如果涉及到很多跟外部单位,或者其他部门,完成任务就没那么容易了,沟通协调必须做好;

3.能搞到项目,怎么把价值高的项目能拉到自己团队来做,让手下的兄弟能有学习成长的机会,狼多肉少,这个得自己不断去争取;

3.能搞得到钱,手下兄弟们辛辛苦苦加班,完成了一项任务,很出彩,领导不给奖金怎么办?年轻的兄弟成长很快,但是人力决定只给他加薪5%怎么办?带团队跟打仗一样,没有真金白银谁会长期跟你卖命,必须能搞到钱;

所以,情商不高,没有两把刷子,这些事一件也搞不好。

至于会不会写代码,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就我的经验来看,大多数时候授权放手比自己事必躬亲好的多,仗着自己经验多,天天指点江山反而会招来很多人反感。


user avatar   a-ke-20-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lin-gua-niu-51-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morgan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巴黎场完整版视频:

bilibili.com/video/av14

(直接从知乎看只能看前段)

会翻墙的话有Youtube完整版:

youtu.be/uO8iFfVuUmA

------------------------------------去年有幸在巴黎看了一场久石让指挥的Ghibli工作室演奏会。而那晚成了我终生难忘的一晚。

我很早之前就把武道馆的录像看了不下一百遍。学习听做家务听,因为真的太喜欢了。我最喜欢的便是演奏魔女里的小提琴。真的太好听了。在武道馆拉小提琴的大叔便成了我的最爱之一。还有呀,天空之城里吹小号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号吹成这么样的。语言形容不出来。对啦还有拉龙猫的大提琴的一个小胖子,大提琴的声音的力量,低沉,有力。可惜他们三一个都没来。来的是久石让,他女儿和欧洲这边的乐团。

即使是这样,演奏会上的歌一出来,我便起鸡皮疙瘩,然后一边觉得很欣慰很幸福一遍止不住得哭。那个音乐里的世界便是最美好的了吧。这不,我打下这话眼里又有泪水了。

我买的票比较靠后,所以久石让我也没看清。可是整场都能感受到大叔的可爱。大叔会一边笑一边上台。

票一张差不多两百欧,人民币大一千多。即使这样,我仍然觉得超值。嗯。那一晚的音乐能温暖我很多年。我看过很多演唱会,Coldplay, Maroon 5, 苏打绿等等(大部分都是Mainstream). 大部分也都是那个月狂热一下,然后就没了。而久石让的Ghibli音乐会,听完的心情,听的时候的满足感,与再听的满足感,回味无穷,都是现在所有Pop不能带给我的。

那晚,大部分时间也是我和男朋友手牵手看完的。有着一生我最爱最爱的人,还有难忘至今的音乐。那个晚上,真回味。




        

相关话题

  怎样看待雷军在红米品牌发布会上亲自 diss 华为:你们才是「PPT 手机」,有现货卖吗? 
  如何看待一些大学生说 3 天学会了 Java? 
  一家IT培训机构说工资不满6000块不交培训费,请问靠谱吗? 
  如何评价Google的两年经验的程序员声称自己年薪(base+RSU+bonus)25~30万刀? 
  大一计算机专业不参加ACM就没前途吗? 
  岗前培训要收费,说是上岗之后在分期返还公司,这种事靠谱吗? 
  传统工科行业的工程师是否已经沦为新时代的农民工,被金融和 IT 行业完爆? 
  和程序猿谈恋爱是种怎样的体验? 
  雷军提问:未来几年,科技领域会有哪些重大突破?将会为哪些行业带来新机遇? 
  为什么国内 IT 公司 leader 以上就不怎么写代码,而据说 Google 的 Jeff Dean 还写代码?到底哪种情况好呢? 

前一个讨论
汕头未来会怎么发展?发展之路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手泡水久了,手指肚会皱?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