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就像一些大人,遇到灾难时,会把生存机会留给孩子一样。也是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一种体现。
酒池肉林快活乡,纸醉金迷脂粉阵。
青楼之中浓妆艳抹的风尘女子,手拿一个琵琶,咿呀咿呀的唱着艳曲:“十八摸” 。手执一杯酒,在一众男人中游走,秋波流转,媚声道:“大爷,来呀!来呀!让奴家好好侍奉与你,快活快活。”
双腿张开一丝不挂香闺生暖红帐飘香。春宵之后,再无真情,有的也只是虚与委蛇。有钱是大爷,没钱一边滚。
抑或是陈圆圆这般的红颜祸水,有着倾城颜,奈何多舛命。英雄皆愿得美人而后快,可温柔乡向来是英雄冢。如吴三桂般一代枭雄也会冲冠一怒为红颜,将汉人大好江山送与满清铁蹄之下,引得世间大乱。
世间众人眼中:婊子无情,窑姐无义。再怎么美貌也不过得到一句狐狸精,再怎么有才不过是祸水,终究是世间最低贱的下九流。
殊不知妓女一丝不挂是为了生存所迫,世人衣冠齐整却多虚伪之徒。仗义每多屠狗辈,欢场也有奇女子。
其中有柳如是这样的才女,才貌双全而且重气节。明亡之时,愿以身殉国,比那降清的士大夫诸人强了不是半点。东林领袖钱谦益,不如妓女柳如是。
有谢玉英,陈师师这样的重义女,柳永一生穷困潦倒,死时一贫如洗,只有东京群妓记着他,群妓合金葬柳七。
有杜十娘这样的痴情女,只想觅得真心人,被薄情郎李公子所负之后,怒沉百宝箱。
也有梁红玉这样的女中丈夫,与夫君韩世忠一起指挥军队,抗击金人入侵。
而这部电影,讲的是另一个关于妓女的传奇。
1937年的南京,一个如同炼狱般的城市里头,到处都是大屠杀,除了被血红染满的废墟,没有其他的颜色。教堂是唯一安全的地方,冒牌神父、女学生、妓女、国军军官在命运的牵引下聚于一室。
慢镜头下,她们一出场,就成了众人眼光焦点所在。十四个浓妆艳抹身着艳丽旗袍的女人第一次妖娆地进入了教堂时。一种不同于小家碧玉的野性为这部电影添上了几分张艺谋擅长的大红大绿的色彩之美。
约翰神父眼中的妓女们,风情万种,艳光四射,有着独特的女人魅力。他毫不掩饰对妓女玉墨的好感,甚至想与之上床。
李教官眼中的妓女们,是仅剩的温暖所在,所以他将重伤的浦生交与照顾,只希望她们能给浦生最后一丝温暖。
女学生们眼中的妓女们,就是一群害人的狐狸精,与她们争吵,不允许她们用自己的厕所,只因觉得她们都是一群不正派的女人,书娟也对玉墨充满了敌意。
片中这么几个情节,注定让人记住这群不凡的妓女。
豆蔻一直照顾着伤重的浦生,骨子里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弟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妓院拿琴弦,只是为了给伤重的浦生听到最后的琵琶曲,以完成他的心愿。残酷的是,这么一个小愿望也无法实现,最后和同伴香兰被日军轮奸蹂躏致死。
“我们替你们去,替姐姐好好活。”剩下的 十二位妓女与一位男扮女装的小男生踏上了赴宴之路。明知可能赴死,还是替一群女学生赴了日本军人设的局。为他人放弃生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妓女们与女学生有矛盾有冲突,也有互相救护。妓女们为了女学生舍弃生命,一步步的心理历程诠释的很清楚,没有让人有那种矫揉造作之感。除了人性中善的一部分压倒了恐惧,更多的是虽沦落风尘,尝尽世间疾苦,骨子里的侠义精神却一直没变。仗义每多屠狗辈,欢场也有奇女子。
而此片中最出彩的镜头之一,就是妓女们在赴日军圣诞宴会前合唱的那曲”秦淮景“,歌声中的她们美艳的不可方物,她们的青春,除了柔情,更多的是热血和侠义。
商女也知亡国恨,教堂绝唱秦淮景。
严歌苓原本小说中的妓女,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地替女学生去死的,但是连她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应该替女学生去,这背后并不是贪生怕死与舍生取义的逻辑,而是极为深重的委屈,张艺谋把妓女们的委屈拍没了,所以我觉得他拍的不好。
说两个故事。
张自忠曾经被世人污为汉奸。最后为了自证清白,以牺牲性命为代价,洗刷了名誉。
让子弹飞里,六子为了自证清白,剖腹惨死。只为了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粉」。
古来今往,被逼到绝境里唯一能让人多看你一眼,多想一想的,除了命,没有其他。所以有「以死证清白」「以死明志」。因为除了死,没有什么,能洗脱身上挥之不去的道德枷锁。
这里的烟花女子也是一样的。我满眼看去,只见悲壮,未见其他。人都死了,身后事不过做给活人看,两张嘴皮上下一动,几滴眼泪撒过,世人给个「奇女子」的名,就好像能将自己的罪洗的一干二净,仿佛予了那些污名下的人莫大的恩赐一般。
烟花女子还有别的选择吗?自己主动去,还能留个名声。就算不去,那些「学生」难道不会逼她们去吗?就算到了也没去,难道不会背一辈子的「贱人」「婊子」的骂吗?
不过「吃人」而已。旁人一边赞颂着这份牺牲,一边打心眼儿里觉得理应如此,天经地义。浓妆艳抹,也掩不了烂透了的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