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科技发展和宗教其实没有必然联系。
实际上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科技发展是否有利可图。当科技发展无利可图的时候,只有贵族因为兴趣而自主的科学家,以及一些闲暇时喜欢搞搞研究的官员等等在做研究。这种研究的速度和系统性都是很差的。
历史上第一次能主动推动科技发展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技发展有利可图。因此,整个社会第一次有意识地开始推动科技进步。
比方说,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性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就是专利制度。现代专利制度是在哪里起源的呢?是15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而威尼斯,恰恰是欧洲资本主义起源最早、最发达的地方。
所以说,什么小国纷争、什么控制松懈、什么荣耀上帝,这都是不靠谱的原因。资本主义第一次给予了所有人一个创新的动力——科技创新往往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富有。在资本主义之前,是几乎没有这种好事的。
资本主义和主动创新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国两次步入资本主义的进程都被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打断,而中国的地理情况也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地中海实在是一个太过巨大的优势),因此欧洲首先产生了资本主义,也就首先开始了系统化的科技创新。
首先说第一个,为什么东方文明的科技史远没有西方科技史丰富。
其实东西方一样丰富,只不过西方在一开始就有很多人不迷信权威,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一直延续下来,比如“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说的。而中国类似的观点,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仅仅是作为尊师的看法,后来韩愈的《师说》里面也说了,“师不必贤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个却作为文学上面的经典,而没有作为思想上的经典去影响别人。
然后就是行动,布鲁诺宁愿被烧死,也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伽利略虽然表面屈服,但是本身却并不放弃自己的看法,而东方人在科学方面就缺少一点自己的主见,或者说有主见的也没有被当回事。
东西方真正拉开差距的时候,其实是古登堡发明印刷术之后的事情了,由于西方人的“实用主义”的思路,以及不迷信权威的方式,在知识传承壁垒打破之后,更能利用现有资源去研究提高,而东方的“学而优则仕”则限制了人们在自然科学和发明创造方面的进步。
然后说第二个,为什么缺乏大辩论,缺少对自然科学的广泛兴趣。
这个要说到东西方政体,东方崇尚大一统,基本上读书人的目标都是从政,实在不能从政,就当个幕僚,再差一点的是当个教书匠,在大一统的思路下,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远远比不上“货与帝王家”的效果,而且封建帝王为了长治久安,宣扬“君权神授”,也不待见那些讨论“地球是圆的”的那些人。西方的教会也是这样的态度。
中国并不是没有大辩论,在什么时候呢?春秋战国,群雄混战,小国寡民却有很多的思想,人多了反而没主意了。而欧洲几乎都是小国家,混战了几百年还是小国家一堆,这里面不同的思想经过碰撞,自然有一些新玩意传承下来。
第三个,东方文明没有受到宗教对部分科学的严格拘束,反而少有重大发现。
其实东方没少受到宗教的拘束,不光有佛教、道教,还有儒教,对比一下西方教会,你就知道东方的发明家该有多不容易了。
写了很多,但是因为不严谨,还是匿了吧,谢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