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题主说游牧民族“只吃肉不吃菜”,这是对游牧民族一个很普遍的误解。
草原牧业的产出,明显弱于农耕经济。这决定了游牧民族不可能过上“只吃肉”这么高消费的生活标准。
以蒙古这个最典型的游牧民族来说,实际上,明清两代,普通蒙古牧民的生活质量,比中原汉人更差,主食是炒米和各种奶制品(包括奶茶),顿顿肉的生活是不存在的。
蒙古人说喝奶茶,你不要单纯认为就是喝茶,那是吃饭。把炒米和各种奶制品放到热奶茶里搅拌,弄成一碗糊糊,当饭吃。
藏民的奶茶和糌粑类似。糌粑就是炒熟的青稞面,合熟酥油揉成的油面团子,就着奶茶喝。
至于题主担心的“是否易患脂肪肝高血压之类的疾病”。答案是基本不会,尤其是底层贫困蒙藏民,一天就有一二顿奶茶、两个糌粑团子吃就不错了。虽然这东西李友很多乳酪成分和油料,但是架不住吃的少。
一天就两顿饭,饭里面再没点油水,真顶不住。
游牧和渔猎民族的生存空间,都具有物资无法自给的特征:当地某种物产非常丰富,比如牛羊牧群、马匹或者人参貂皮,但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须品又严重缺乏,迫切需要与外界展开物质交换。通过向明朝称臣纳贡,部落首领拥有官爵身份,还拥有得到朝贡回赐和马市交易的资源。既然他能提供物质交换的渠道,带来财富,他就能在本部族内吸引更多的族众,或者在姻亲、会盟等部落活动中占据优势。
你愿意交易,咱们可以换,你不愿交易,那我就抢,否则我的生活会因为缺吃少穿受影响。这就是高度依赖物资交换的生存状态作用下,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形成的民族性格。其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与采取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农耕民族迥异。
如果说游牧民族有什么和饮食有关的疾病的话,其是最常见的是氟化牙,是长期喝奶茶导致的(来自中国南方生长和制作的砖茶,都是在夏季采摘茶树的粗老叶,经过发酵工艺加工,含氟量过高)
感觉直呼上,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误解却不少。
这么说啊,包括“游牧民族”这个称呼,如果你们真有机会去接触游牧民族的话,你们会发现:游牧民族,并不愿意总是游牧,他们也喜欢定牧。
总是迁徙生活,并不利于部族的日常生活和繁衍生息。
只不过,草原畜牧业的单位经济产出,明显弱于农耕经济;而草原自然带的生态又比农耕/农林自然带更加脆弱。
草场如果过度放牧,会退化,所以牧民也很早知道轮牧的道理。因为草原自然带的生态又比农耕/农林自然带更加脆弱,所以草场轮牧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农田轮耕的频率。这是造成游牧民族必须频繁迁徙游走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然灾害、部族冲突等等原因,即和草场相对脆弱的生态、频繁的轮牧有关,同时也是轮牧制度等产生的结果。
如果有一块地,草的长势永远都很好,牛羊啃不完,你放心,游牧民族才不肯迁徙呢。如果这块地上的云彩降水还特别多,远远超过每年400毫米的降水量,那么游牧民族肯定也知道哦啊种粮食,采取农牧兼作的方式。
游牧民族之所以不能当农耕民族,不是因为他不想当,而是他生存的环境只适合放牧,难以实现农耕导致的
1,游牧民族是否吃蔬菜
古代的哈萨克人是否吃蔬菜不清楚,清末民国时期的哈萨克人吃蔬菜。《伊犁往事》中提到三区领导人去塔城阿勒泰视察时,哈萨克牧民招待他们的羊肉汤里有萝卜和甜菜,抓饭里有胡萝卜和白菜的内容。《塔兰奇史》也提到北疆(包括巴湖东部)的维哈牧民吃野菜的内容。
游牧民族是季节性换场地,并不是每天都要搬家,所以种点简单蔬菜是没问题的。山地草原牧民和春秋换场牧民还种一些粗粮。
2,游牧民族是否吃肉
如同古代中原人饮食结构有阶级区别一样,游牧民族也是有贫富差异的,贵族部落首领顿顿有肉,底层牧民每天有肉是做不到的。
但是,也没有其他回答说的那么惨,虽然做不到顿顿有肉天天吃肉。肉类摄入量普遍高于单纯的农耕民族,尤其是寒冷的冬季不吃肉是熬不过去的。
可能大家有个误解,底层牧民的主要肉来源不一定是牛羊马肉,打猎狩猎可能是更重要的来源。清末民国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基本挨家挨户样猎鹰,冬季很多时间都是在狩猎打猎。
饮食结构确实不怎么健康。当然了在工业化之前大部分人都是以吃饱饭为奢望,所以谈不上什么饮食结构影响健康的事情。
通过蒙古贵族的表现来说:痛风是很常见的,饮酒过量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致死非常普遍。
最要命的是饮酒的问题,很少有贵族意识到“过量饮酒”是一种恶德。这是生存环境所导致的。
窝阔台汗,有极大的可能就是喝酒喝死的,直接影响就是蒙古人放弃了继续向西攻略欧洲。
窝阔台饮酒无节,因常致病,其父屡责之(成吉思汗不愧是成吉思汗,还是睿智的)。其兄察合台素为窝阔台所敬畏,曾遣侍臣一人监之,每夕饮不得过若干盏(察合台也不愧是管法度的)。窝阔台不敢公然逆兄命,然饮时易大盏,监者亦不敢拒。耶律楚材数谏不听,乃持酒槽铁口以献曰:“此铁为酒所蚀,尚致如此,况人之五脏耶?”(这招好比可乐里泡鸡蛋……)窝阔台悟,乃少减。…………是年12月,出猎五日还至鈋铁铎胡兰山,进酒欢饮,极夜乃罢。翌日卒,年五十六岁。
拖雷有一种说法也是从中国返回蒙古时,“狂饮致疾,越二三日死。”
另外蒙哥汗据拉施德所说,也是在军中痢疾横行的情况下仍然饮酒,结果病死。
可能这些他们三人的另有死因,但蒙古人嗜酒成瘾的事实确实被众多民族记录了下来。当然这是古代了,现在的话肯定没有这么严重,另外现在蒙古聚会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劝酒,所以说大家都自己估摸着量来,很少出现那种内地我很厌恶的劝酒文化。这点俄国人也一样,不知道是不是从蒙古那里学来的。
另外去过内蒙的朋友应该对他们那里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有很深的印象,“奶食”也是蒙餐的一个特色了吧。
而且炒菜用荤油比较多,炒个青菜放凉了,油一凝结,菜都是立起来的……
总得来说相比起汉族的饮食,游牧民族是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老这么吃,身体的负担有点重。如果喝酒也喝得多的话,肯定不太健康。
在历史上正常的人类社会,初中生的年纪通常就已经是进入打架斗殴生产生活的主力年纪了。更别说生孩子了。
只是我们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强行给这个年龄的人口安排社会任务和标准而已。
你要想初中生不以早恋满口脏话不学习为荣,就得付出克服基因天性的巨大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上的投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