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为贵。
1925年,全国初中加上中专的学生人数不到20万。参考资料:
http://www. hprc.org.cn/pdf/DSYJ201 003000.pdf2012年,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约51.7万人,博士研究生录取约6.7万人。参考资料:
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研招调查报告)如果按照民国时期中国4亿人,2012年中国14亿人来计算,(粗略估计)
民国时期的初中文化水平占国民比例约相当于2012年研究生占国民比例,
而且按物价折算后的年收入,民国时期的初中文化水平的人也和2012年的硕士毕业生基本相当。
可以想象民国时期的本科生稀有程度,收入水平和受尊敬程度。
遍地文盲的时代,出过留学回来就有教授职位,拿300大洋的月薪,可以在北京买四合院。
高中文化就算知识分子。
不过,黄金时代的回忆只是小部分人的,大部分学生还是存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因为当时的工农业产业不行,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分子。
不成立。
如果你是个理科知识分子,姿势水平很高。你的实验室有世界上最好的仪器设备,你从全国乃至全世界招收最有天赋的学生,你可以随意和国内外同行交流心得。而在民国,你没有任何发挥空间,只能去国外。
如果你是个工科知识分子,姿势水平很高。你可以主导建设世界上最壮观的超级工程——横跨海峡的大桥,如风似电的高铁,截断巫山云雨的水坝。而在民国,你连足够的钢材水泥都没有。
如果你是个文科知识分子,姿势水平很高。你可以从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任意调去史料,可以跟随考古队前往崇山峻岭之中实地勘探,可以在互联网上引经据典,启迪民智。而在民国,闻一多就是你的榜样。
如果你是个商科知识分子,姿势水平很高。你可以从世界五百强中寻找最好的合作伙伴,你的商品行销全球,当你在海外的办事处受到战争威胁时,会有军队保护他们撤离。而在民国,你连帝国主义的倾销都抵挡不了。
这叫黄金时期?还不如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