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有一些专注于武功的,疏于文治。
有一些擅长文治的,又欠缺武功。
似乎乍一看隋文帝、李世民,都是上上之选。
但事实上,这两位都对其王朝都有一些难以察觉的坏影响,并给最终的覆灭埋下了远因。
宋仁宗诚然是位好皇帝,不过他一翻身一主意,摸索了一辈子,还是没找到想要的路线。
永乐杀伐太重,得国不正,而且经常先动手再动脑子。
简单说,以上几位,任内虽然国力强盛,但都没有达到那个朝代的巅峰。
宋朝对外先天性残疾,注定了苦逼的宋仁宗无缘文治武功俱臻鼎盛的伟大荣耀。
其他几位在夺取帝王之位的路上,杀了太多人,严重破坏了国内经济生产。
之后的一切政绩,都是对破坏的弥补与善后。
他们是创业之君,并非中兴之主,开创了一个了不起的局面,但并没有将其推上顶点。
最伟大的帝王,必然要内不愧于百姓,外不辱于敌寇。
太平盛世,兵锋锐利,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四夷慑服,吏治清明。
并且将那个王朝的基业扩展,并为之后的长期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以外,最好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体恤百姓,真正的了解社会面貌。
个人浅见,汉宣帝符合这个标准。
首先,他是历代帝王唯一登基前蹲过大牢的。这背景就很牛逼。
其次,他是少数在民间长期生活过的帝王,来自群众中间,对现实世界有很深的体会。
在汉宣帝任内,汉朝达到了其巅峰,是历代最强盛的时候。
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加强对官僚的管理,严格规范执法标准。
轻徭薄赋,多次减免田租,大力推行赈贷,减轻百姓生活负担。
对内,是标准的百姓安居乐业,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人民生活富裕,一个劲说赶上好时候了。
并一改孝武帝狂轰滥打的政策,联合乌孙,分化匈奴,挑拨离间,招降纳叛。
汉宣帝朝,呼韩邪单于多次入贡,因边塞长期无寇,减卒十分之二。
从孝武帝时期滚过来的超级生猛老头赵充国,连打带骗,狂抽各部羌人,羌人投顺。
对外,汉宣帝时期彻底扬眉吐气,很大程度了维持,并扩大了孝武帝时期对外的战果。
也是在此时,郑吉经营西域,打败车师,正式确立汉朝在西域的权威。
并成立西域都护府,出任第一位西域都护。汉朝对西域在此时才有真正切实的政治影响力。
刘向的评价:“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之时,亦以遭遇匈奴宾服,四夷和亲也。”
这是超过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
如果说有遗憾,唯一的遗憾就是汉宣帝没抓牢对后代的教育问题。
让别有用心的儒生们影响了刘奭这倒霉孩子,直接种下了西汉末年动乱的种子。
当然我最欣赏他的还是故剑情深,尽管身登大宝,也没忘了结发之妻许平君。
是个很有情义的好爷们。
后来搞政治清算时,虽然掀翻了霍氏的大船,但评麒麟阁十一功臣,依然把霍光排第一。
办事儿也是进退有序,张弛有度。
再加上生活俭朴,性格平恕,道德操守也无可挑剔。
综上所述,在汉朝历史贡献最大,最大限度地推进了一个帝国王霸之业的发展,汉宣帝当之无愧。
与其他朝代的贤明帝王相比较,也毫不逊色。
个人推荐汉中宗孝宣皇帝,可为历朝历代最伟大帝王之一。
汉高祖刘邦。
在秦末那个连年战乱,十室九空的时代,打拼出一个“天下稍定”的局面。在之前五个半世纪所有重建天下秩序的企图在一代人之内失败的历史进程之后,创造出一个延续了四百年,中间只被打断一次的王朝。
无论他是怎么实现的这个目标的,为了什么目的实现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规律都使这种成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生灵无谓的损失。
虽然本身军事才能有限,却能驾驭韩信、周勃、陈平、萧何,英布等天下英才。同时也和项羽、冒顿、章邯等人正面较量过。
病危的时候听到英布起兵造反还自己上阵砍人。
他死前,只用一席话语,安排了几个人(这是他特长),就保证了自己死后整整一代人时间政权运转的方向:
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可能时间久远了看不出来,在很多成就上,连本朝太祖都比不上刘家老四。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