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知乎 给推荐到新浪微博了,所以修改一点,显得正式一些。)
从我自己的观影体验来说,120分钟左右的电影是最合适的时长。
一是观众的生理周期,人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的时间也就是120分钟之内。
(我个人的最高纪录是在电影院里连看《指环王》三部曲连放,大概11个小时。中间自然是各种昏睡,完全是一个体力活儿。)
二是成本核算,120分钟以内的电影能够在成本和票价之间形成一个平衡。
三是经济规律,超长的电影不是没有,但票价很难就因此卖的更贵。除了要考虑到观众的消费习惯外,制片方也要考虑到自己的成本风险。
(顺便吐个槽,《金陵十三钗》的最低票价是40,也就是说观众买票的价格最少是80,张伟平的理由就是我的片子长而且有大明星大场面所以要卖的贵。这个理由其实挺牵强的,因为高投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影人次,而不是为了提高票价。按照这种逻辑,《阿凡达》的票价该定多少钱呢?虽然电影票价是一种市场行为,但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说,这种最低票价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的会是整个产业链。受影响最大的就是今年火爆起来的团购网站,因为之前的团购电影票都是按照最低票价35来计算的,现在就会出现需要观众加钱才能看的情况,对于电影院的经营者来说会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而且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不是生活必需品,这种价格上的变化会对观影人次造成什么影响,还需观望。我期待今年贺岁档的观众能够迎头给他一棍。)
从创作角度来说,90分钟的电影一般是特定类型的影片才采用的形式,主要是恐怖片、青春片等不太在乎故事形式的类型。正常的电影叙事规律一般都要120分钟左右。这是好莱坞经过一百年的摸索,以及和观众的反复互动后才总结出来的规律。
yolfilm 的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19544/answer/13359947
从历史和产业角度来说,yolfilm说的 15分钟 就是“一本”的概念。从发行和放映角度来说,一部电影当然是最大限度利用放映拷贝的长度是最合算的。所以,90分钟就是6本,120分钟就是8本。88分钟没问题,但91分钟就太浪费了,制片人一定会要求导演剪掉1分钟戏,因为可以省一本拷贝的钱。对于大量发行的电影来说,总数就不小了。
虽然现在已经是数字化时代了,但从胶片时代沿袭下来的传统是很难也没必要立刻被改变的。因为电影行业已经从叙事、制作、发行、影院终端等各个环节都适应了90分钟或120分钟的时长,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