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弄明白日本古代的权力构成。
最初的天皇,本质上只是“大和”地区,也就是关西的统领。公元3世纪开始,大和王权逐渐向全日本扩张。但日本古代交通很不发达,加之日本地形狭长,山地也多,很容易形成封闭领国,这就使得日本的封建社会是一种拼图状,一直到明治维新中后期才彻底解决。所以扩张的时候,大和王权主要是靠了皇族外放成员(后来形成了各家族)与各地区大家族融合来完成。
日本古代经常能看到这种场景:要征服(或稳住)一个新的地区,皇族就会有一个成员脱离皇族为臣,然后率军出征,之后就留在当地了。比如平清盛的祖先平高望,最早就是高望王,脱离皇族身份以后前往上总国(千叶县中部)当官,然后与当地的豪族联姻,逐渐形成了坂东平氏。
外派多了,地方政权逐渐强大起来,风头自然会盖过京都。所以从1179年平清盛囚禁后白河法皇开始,关西一带就再也没有出过大势力,相反,越是边境地带,越容易凭借着对外贸易而强大起来,形成足以颠覆中央的力量。平清盛靠着日宋贸易起家,源赖朝靠着东国武士团的辛勤起家,双方各自形成了队伍。
那为什么不废掉天皇呢?个人认为还是投入产出比太低。
在镰仓幕府(1192-1333)初期,天皇并不完全是个摆设,各地民政依然捏在公家手中,所以幕府即便干掉了天皇,也要重新建立一个完全一样的机构管理民政。而且同时,为了统治原有的武士团体,还要再设立一个机构专门管理武士。由于武士基础并不在京都,而在关东,这么一来,幕府就需要同时运转两套班子,以镰仓时代的技术条件太费劲。
总体而言,镰仓时代的动员能力非常差,因此当整个国家开足马力应对13世纪蒙古入侵之后,没过几十年就只能靠着盘剥底层武士来维持运转,于是镰仓幕府在二号家族——足利家的反戈一击之下土崩瓦解。
1336年开始,由于日本在政治上分成了南北朝,足利家的首脑足利尊氏(1301-1358)不得不在京都与镰仓同时运转两套班子,一边应对南朝势力,一边管理关东足利家的龙兴之地。南北朝时代于1392年结束之后,这种制度在一段时间内达成了稳态,足利家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也基本架空了天皇,个人认为,如果这个时点能够持续一百年左右,天皇真的有可能被足利家所取代。
但问题在于,足利家在京都与镰仓的两套班子很快起了矛盾,东西矛盾剧烈非常,加之继任的几位将军办事太急,激起了混乱的战国时代(1467-1603)。
1603年,德川家康(1542-1616)在关原之战中取胜,开辟了江户幕府,由于战国时代关西一带几乎完全被摧毁掉,所以这一时期的公家最为虚弱。但在当时,德川家康的主要敌人并不是公家,而是丰臣家,于是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将丰臣家纳入自己的体系或者干脆瓦解。
但两边最终还是交了战,1615年大坂夏之战结束之后,德川家康终于战胜了丰臣家,一统天下。
那为什么这时候不废天皇呢?其实与丰臣家有关。
丰臣秀吉由于非高级武士出身,无法开辟幕府,只得加入公家体系,成为关白。但在德川家看来,正是这一举动使得丰臣家沾染了京都公家的脂粉之气,丧失了武家的质朴风范;更远一点的足利家也是因为长期在京都生活而导致动乱。而且如果要颠覆天皇取而代之,为了稳定京都,势必又要开两个幕府,这样又会导致足利家的问题,重新回到战国时代。
所以德川家康的想法很简单:留下天皇,但剥夺除皇家祭祀之外的一切权力。
整个江户时代,日本人只知将军,不知天皇。甚至1853年黑船来航时期,美国海军将领佩里先后来了两次,居然也只听过将军,却根本不知道还有天皇。
天皇都这么没能力了,废了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日本在戰國時代之前,一直是以天皇為中心的氏族社會。公卿(文官),武士(武官)等貴族基本上都是天皇的一族。那時候史書上常見的姓氏如橘,源,平,追到根源都是某個天皇的兒子,因為兄弟太多所以封個地分出去的支系。天皇就是這些貴族們的正宗,本家。在那個貴族支配的年代,大家也以擁有天皇血統為榮,也是自己支配權力的根本。
幕府將軍起源自鎌倉幕府的源賴朝。幕府的成立(或是說武士的抬頭,這要提早到平清盛掌權的時代)是武士和公卿爭奪政治權力的結果。原本政治權力只有公卿能夠參與,武士只是公卿的打手。源賴朝成立幕府的背景就是想遠離公卿影響力大的京都,而在鎌倉(自己的大本營)設立有武士掌權的政府,把公卿架空。對於全日本貴族的共同中心/老本家的天皇當然不敢碰,碰了大概立刻全日本的武士會立刻和幕府翻臉,把他剛成立的政權推翻吧……。
這裡補充一點,雖然日本的大化革新之後學習了很多中國的政治制度,但是到明治維新之前都沒有成立像中國一樣的高度中央集權政府,骨子裡還是封建制的社會(這裡的封建制和現代中國講的封建的意義不同,是像中古歐洲那樣的領主封建制)。幕府和各地的領主武士不是中央集權式的君臣關係,而像大領主與小領主的關係。各地領主擁有自己的武力,將軍自己的武力只限於直轄領招來的軍隊。
在鎌倉幕府垮台,日本進入南北朝時代,南朝北朝各擁天皇混戰了幾十年後,天皇的光環褪色很多。結束南北朝分裂的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大權在握,內外權威直逼天皇。他對外接受明朝的冊封稱日本國王,對內使用只有天皇能用的紋樣,行使原本只有天皇能做的法事,雖然後世沒有直接的證據留下來,但看來義滿是很有取天皇而代之的意思(他死後朝廷還送上太上天皇的名號)。不過成為第四代將軍的他兒子跟他不和,在他死後把他訂下的種種規矩全廢了,天皇還是天皇。
在室町幕府末期,幕府衰敗而天下群雄並起,日本進入戰國時代。這時將軍和天皇家都因為收不到稅而過的很慘,京都的公卿們過的更是三餐不繼。戰國時代的一個特色是下克上,槍桿子出政權,各地的新興大名(領主)都不是什麽名門出身(到戰國後期,真正源平出身的大名大概只剩下島津,北條,佐竹這幾家)。雖然他們在全國各地割讓混戰,也不管天皇死活,但成名之後還是必須幫自己捏造個族譜(比如說織田信長號稱平氏出身,德川家康號稱源氏出身),來幫自己做一個掌權的大義名分。雖然這些新興大名早就沒把天皇放在眼裡(或者說,根本不清楚天皇有多偉大),但是天皇的血統還是社會上受人尊崇的地位象徵,也還是統治領地的正當名義。
真正把天皇家扶回萬人尊崇地位的,是豐臣秀吉。由於秀吉是貧民出身,而且大家都知道得很清楚,完全沒有捏造族譜的餘地,他沒辦法設立幕府(因為幕府按規矩是只有源氏能開)。再者,由於他貧賤的出身,即使在他掌握天下之後,也還是有很多人面從腹背,心中看不起他。秀吉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抬出大家遺忘多年的天皇,以提高天皇權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地位。他不開幕府而走平安時代的舊制,由天皇賜姓豐臣就任關白,走出自己的路子。
秀吉死後天下由德川家康統一,成立江戶幕府。雖然家康和秀吉不同,並不禮遇天皇朝廷(而且干涉朝廷內部事務),但秀吉一代苦心重塑的天皇地位已經深入人心,德川代代的將軍也不能怠慢。到江戶末期,反幕府的大名/浪人以尊王(天皇)攘夷之名為倒幕的大義,維新成功之後成立明治政府,讓天皇回到1000年前的地位。但也因為明治政府廢除階級制度,統治階層和天皇的血緣關係斷絕,天皇轉向為更宗教性的存在。不過這是別話,在此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