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文盲遍地的民国,每一个有学问的人都显的那么突出,在这群人中,如果你学问再高一些,那么你可能就成了大师了。但是在现代这个大学生满地走,研究生博士生泛滥的年代,要想突出是那么的不容易啊。
你说民国大师懂数国语言,强学博记,学富五车……但问题是在中国这个年代,找这样的人还不容易吗?中国有14亿人啊!强中更有强中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因为大师的标准已经突破天际了!
----------------------------------------------------------------------------------------
我上面的说法有失偏颇,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就是当时最天才那一部分人的行业选择。
在各种人口基数中,天才的比例是一定的,而且这些天才一般都流入当时最有前途/挑战性/受尊重程度高等的行业。
清末到民国这段时间,最有前途的行业无疑是读书考科举,于是绝大多数最尖端的天才进入了这个领域,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后的灿烂光辉。
民国后,最有前途/挑战性/受尊重程度已经变成理工科和金融业,这几个行业包裹了中国绝大部分尖端天才,而写书著文?
大部分情况下钱途无亮啊,有多少才能突出的人愿意从事这行业?
大师这个词用烂了,叫学科带头人可能更准确一些。
原因其实很简单(为啥有那么多人写那么多废话),就是时代,社会环境有巨大变化。之前科举制度,教育体系完全不同。民国改为与世界通行体制对接,相当于整个教育和学术体系空白,几乎所有学科都是开创性的,留学回国,占坑即可。所以会出现20多岁回来就当教授,甚至直接当系主任的现象。某些冷门学科直到抗日后还存在这种现象,比如季羡林就是德国拿了博士,回来就是正教授,很快又当了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历史上类似的时代有春秋战国,出现了诸子百家,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学问都是注释这些人的著作。国外也有所谓轴心时代的说法。还有文艺复兴。
现代物理学也是1900年前后那一代人建立起来的,最直观的就是著名的索尔维会议,几十个人排着队领诺贝尔奖。
IT历史上,盖茨和乔布斯都是出生于1955年,在20岁左右创立公司。
时代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