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还有哪些技术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不能够短时间超越的技术领域? 第1页

  

user avatar   yishui-zhe-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研仪器设备,差距比光刻机还大。

听过一句话么?

中国制造在西方国家的商场里,德日制造在中国的工厂里,美国制造在中国的实验室里。

这家美国公司叫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是全世界最强的科研仪器设备提供商,位列2020年世界500强第380位。

你要是想做生物、医药、材料方面的实验,一定逃不过赛默飞的设备和耗材。

有些东西全世界只有赛默飞能做。卖给中国的价格极其离谱,并且中国还买不到最好的。

不仅买不到最好的,数量也有限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大学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均的现状,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整个科研体系了。

那么,中国有公司做么?

没。

能在短时间内赶上么?

不能。


多说两句,各行各业的实验室都是不同的,所用器材耗材也是千差万别,我讲的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

有一句话叫,中国的实验室用美国的仪器耗材发表美国的期刊论文。

这叫什么,这叫中介么?

别怪我说话难听,这就是现状。


user avatar   wang-xing-wang-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说一句,已经被删除的那份北大国际战略研究院的报告里面是这么说的:
「以美国为对标,中国在技术上形成了多数领域“跟跑”,少数领域“并跑”,极少数领域“领跑”的基本态势。」
「实际上,“中国超越美国”“中国持续落后于美国”“中美齐头并进”的局面在各个(细分)领域可能同时存在。
目前,中国可能主要在通信技术、港口机械和轨道交通等领域领先于美国;
在生物技术、农牧育种、精细化工、工业软件、芯片制造、医疗设备、民用航空发动机等(细分)领域,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较大;
在脑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包括中美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调动资源,以竞争领先优势。」
报告的备份可见:
从回答里引用的最新研究的数据来看这个判断还是准确的。

这个问题勉强算是知识产权法范畴(跨国专利比较)。

专利技术的数量容易比较 ,但是很难衡量不同专利的质量优劣。

从专利数量上来说,中国的专利增量已经超越美国,并且和美国拉开了两倍以上的差距: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度报告,2019年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322万件,为十年来首次下降,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4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的美国主管部门收到专利申请量的两倍以上。

如果从年度专利增速来看,中国也已经拥有领先美国十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优势:

那么这能不能反映出中国和美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实现了趋同甚至逆转了呢?

我想还言之过早。

学过知识产权法——尤其是专利法——的朋友都知道,专利里面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例如发明;也包括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良提高效率的实用新型,还包括外观设计这种不怎么和技术实力强相关的类别。

这就导致如果直接从专利数量来评价一个地区的科技水平,就存在严重的估计偏误:一个地区完全可以以量取胜,通过申请大量的对技术创新毫无帮助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自己的专利库。

同时,即便是发明专利,由于专利法审查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标准门槛都比较低,一件只是单纯将实现步骤改换、调整实现结果的“发明”也可以获得专利。

因此,想要准确评价跨地区的科技水平差距,就一定需要一套评价专利质量的指标。

这样的指标注定是充满争议的,因为所谓创新就是在争议之中诞生的。一项新技术或新理论之所以是新的就是意味着它此前没有被别人设想过,因而诞生之时也难以立即被人理解。这就导致真正的科技创新是有时延性的,今天的一项新技术或许要在十几二十年之后才能被人正确评价。

同时,尽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从业内从业人士口口相传的经验中获得直观认识,比如从事输配电行业的从业人员就非常清楚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冠绝全球;而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的朋友就感觉到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绝对优势;然而,这样的认识是存在严重的同温层偏差的,正如盲人摸象一般。这样的经验只在特定的行业内部具备指导意义。

因此,现行通用的评价专利质量的主要标准还是专利引用量,因为专利引用量相当于是业内人士之间的交叉评价,受评价高的专利被同业界人士引用的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专利引用量的标准化处理又使得我们可以在较长时期尺度上直观地观察专利的影响力走势,一件在十年内不断被引用累积一百次的专利肯定是比一件在诞生当年就被引用一百次的专利更可能是基础技术层面的创新,因而可以受到更高评价。

基于此,香港中文大学的宋铮团队给出了一个评价专利质量因此也是技术水平的基准指标。

Hanming Fang, Zheng (Michael) Song, Yiran Zhang, An Anatomy of the Patent Quality: China vs. US

注:这项研究还没发布,链接暂时打不开

这项工作主要是基于专利引用量构建了三个指标:双向取得专利的后续引用量(the forward citations standardized by dual-listed patents);两国专利文件中的新术语(the technology gap based on new words);跨国知识转移(the cross-country knowledge transfer)。

专利的跨国比较存在制度上的难点,因为不同国家间的专利颁发标准不同。用双向取得的专利来评价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为被评价的专利同时在美国和中国都经过了专利审查;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领域内出现的新术语可以被视为技术创新的尝试,如果这一术语能在后续研究中不断被引用,那么这一新术语就可以被视为真正的创新;

跨国知识转移也就是两国之间谁引用谁的专利文件更多,这可以被理解新知识从高到低的流动。因而知识转移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评价两国间的科技水平差距。

基于这一指标体系和他们建立的从1985-2020年间的专利数据库的测算:

1、美国的专利质量总体上是中国的两倍,但中国追赶的速度很快。

2、1996-2000年这一时期,中国专利文件上有16.72%的新术语早就在美国的专利里出现过;到2011-2015年,这一比例大幅下降到7.34%。

3、中美两国之间的知识转移现象绝大多数都是从美国转移到中国;但是2001年之后,中国在极少数工程领域,例如输配电技术、电子通讯和基础电子元件制造技术等,形成了对美国的知识逆流。只是这一比例相当微小,2017年时从中国流向美国的知识仅占中美两国知识转移总量的1.1%

从上述测算不难看出,我国虽然已经在专利数量上超越美国,但在质量上和美国还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利灌水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这可以从中国大量的R&D研发经费的流向上找到合理的解释。

同样是宋铮团队的研究,他们构建了一个企业间随机交互的内生增长模型,因此来测算中国的R&D研发经费的错配现象和扭曲状况。

在2007-2012年间(这个年份的数据可得性更高),中国的R&D投入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带来3.6%的年均增长,然而错配和扭曲现象的存在使得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效率低于台湾地区

这是因为大量的企业为了获得科技补助把本来不属于补贴范围的技术换了个标签就去申请了经费。这样的骗经费企业大致有三分之二

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靠少数的成功企业(例如腾讯和联想等)超出一般企业12%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拉动的。

这一研究即将发表在经济学顶刊Econometrica。

From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Where Is All that Chinese R&D Going? (with Michael Koenig, Kjetil Storesletten and Fabrizio Zilibotti), forthcoming,Econometrica

事实上,这一结果也和复旦大学陈钊、刘志阔团队的研究结果一致:

他们探讨了中国对符合条件(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给予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15%)这一重要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研发投资(R&D)的影响。

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R&D投资的增长,其中约三分之一(36.8%)的R&D增长来源于企业将行政费用重新标注为研发费用,也即重标注“Relabeling”。(其实就是把杂七杂八的各种支出打包成研发支出来骗税收减免)

这项研究也发表在经济学Top5的顶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

Chen, Z., Z. Liu, J. C. Su´arez Serrato, and D. Y. Xu (2021). Notching R&D investment with corporate income tax cuts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1 (7), 2065–2100.


user avatar   theimag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应该判这么重,无良媒体煽风点火。




  

相关话题

  国外对中国制造的压制,是否代表对国货实力的一种恐慌? 
  如何正确看待小米把在印度的商店招牌换成了made in India ​​​? 
  有哪些视频瞬间,让你看见中国科学技术力量的强大? 
  你对中国制造业未来的走向怎么看? 
  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讲,转型智能制造需要什么条件? 
  国外对中国制造的压制,是否代表对国货实力的一种恐慌? 
  中国制造业的明天在哪里? 
  手机格局的今天是否将是汽车格局的明天? 
  继中兴芯片之后,美国还会有什么比较好的牌可以打? 
  中国制造业为什么利润这么低?还要砸碎多少外国的产业壁垒才能掌握议价权呢? 

前一个讨论
如果俄罗斯倒退回40年前的状态,会对当今世界局势造成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希特勒的妻子爱娃·布劳恩?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