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手机格局的今天是否将是汽车格局的明天? 第1页

  

user avatar   ren-jian-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不能弯道超车不知道,不过汽车行业未来确实是要经历一次的变革,而且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变革规模和深度恐怕是很大。

首先目前的汽车大的发展趋势总体上来说是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两个趋势是很明显的。

美元和石油价格挂钩导致石油消耗量大的国家必须要大量的美元,一定程度上这促进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区域性大国对此都是不满意的,所以对于减少石油消耗量从而对美元釜底抽薪十分热衷,尤其是中国和欧盟,这两个政治实体都想用自己的货币替代或者部分替代美元,所以他们对推动电动车极为热衷和积极,而且这两个地方的市场也是很庞大的,起到的带领作用不可忽视,另外电动车本身不产生排放对环保有一定促进作用,美国对此也并不排斥。再一个电动机性能相比传统内燃机更好,效率高重量轻价格低廉加速快响应速度快,即使不完全采用电动也会部分采用电动改进车辆性能。

智能化主要是自动驾驶和将汽车接入互联网两个方面,自动驾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汽车的用户体验,而接入互联网一方面是智能驾驶必须得技术之一,另外也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善用户体验,如果说电动化还有一部分政治驱动的话,智能化则是纯粹的技术驱动。

电动化目前来看主要的技术难点都集中在电池上,很遗憾的是电池属于化工领域,传统汽车厂以前极少涉足,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传统整车厂在电池方面几乎都是一片空白,现在虽然很多厂家都在积极补课,不过毕竟电池不是什么新兴领域和技术,跟传统的化工企业相比整车厂差距较大。所以未来基本上可以预见电池的核心技术和部件是不会在现在这些整车厂手里的,电机也是类似,不过毕竟是机械领域的,所以还好一点,另外就是电控系统,这个是整车厂的长项。

所以在电动化领域,电池作为未来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传统整车厂只能把这方面的利润蛋糕让出去。而且核心零部件一旦被垄断很可能导致产品的差异化降低,这样对很多本来就品牌特色不明显的整车厂打击更大。

智能化领域整车厂面临的困难更大,毕竟智能驾驶系统目前来看硬件上虽然还是依赖汽车厂熟悉的传感器和控制芯片,但软件设计上整车厂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的竞争,特别未来的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智能驾驶需要的芯片和算法会更加复杂和先进,这方面互联网企业无论是人才库还是经验都远优于整车厂,特别是当需要用到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时候。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都是垄断地位的,整车厂短期内是难以改变这种格局的。

还有一点目前互联网企业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他们也没有传统车厂的包袱,在未来可能面对的烧钱大战方面恐怕弹药和经验都更丰富。

电动化的变革只是哪个赚得多哪个赚的少而已,顶多也就是谁做大谁做小,应该还不至于天崩地裂。但智能化这个是真的要命,一旦在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上落后了会形成用户体验的巨大差距,类似于手机里功能机和智能机那样,功能机做的再好面对智能机的时候也是没什么招架之力,油耗再低再可靠耐用行驶起来再高级也比不过看看书打打游戏睡一觉就到目的地,一旦这方面被互联网企业先拿下,那么现在的整车厂往好了说也就是个代工厂而已(就像富士康),混的不好可能代工厂都没法做。

智能化的另一方面就是和互联网接轨,狭义的方面是汽车具有联网功能,广义的方面是汽车要融入互联网经济创造的方便快捷的商务模式和扁平化的沟通结构,这个对整车厂但是没什么特别危险的,顶多是对经销商有比较大的影响。

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两个变革是重叠在一起的,整车厂在用户体验和核心技术两方面都面临极大的挑战,这就像上面是铁锤下面是铁砧,能挺过去的汽车厂要么变成铁锤的一部分,要么真的得有浑身铁打的硬实力。

不过整车企业现在还有时间,毕竟他们有钱也有路子,一方面花钱丰富人才库攻关核心技术,一方面游说政府设立法规障碍阻挡新技术,抓紧时间迅速转型。

弯道超车这么说并不合适,你看让康师傅业绩雪崩的不是白象而是美团,汽车领域以前的玩家就是那几个整车厂再加上一些零部件企业,现在这个牌局里还得加上电池企业、互联网企业等,他们不需要有多么丰富的汽车方面的经验,只要在他们本领域里足够强大就行。

至于弯道能不能超车,还是得看你这车行不行。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相关话题

  高端车型上越来越多地配置空气悬架,空气悬架的可靠性怎么样? 
  你人生中第一辆电动车是哪款? 
  新能源车客服回应十一假期外出充电难,称「加快布局,暂时没有更好办法」,新能源车长途出行问题该如何改善? 
  都说燃油车有操控感,那电动车到底有没有驾驶乐趣? 
  如何评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复兴号」动车组的工业技术?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访问特斯拉美国工厂,马斯克陪同参观,此举传递出什么信号? 
  对如下机油保养公式如何评价? 
  红旗汽车会是昙花一现吗? 
  如何评价雷克萨斯UX的设计? 
  如何理解「我爱国,但是我不买国产东西」? 

前一个讨论
迈腾后车标380TSI是怎么回事?
下一个讨论
从汽车原理的角度来分析,对于现阶段的车辆驾驶员来说,我们通常说的“踩油门”踩的真的是油门么?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