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家长是不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很平庸? 第2页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家长是不是很难接受自己很平庸?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那天晚上崩溃的吐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汗颜,那天在专业老师那边上课效果不是太好,又不能将焦虑传递给孩子,所以就有这篇的抱怨。

让我弱弱解释下,首先,没天赋不等于不喜欢。我曾经跟老公说过如果没有弹琴可能她就是班级里的小透明。现在的她是班里学校的小大神,是永远的文艺委员。她喜欢并不是完全为了讨好家长或者老师,从开始枯燥的基本功谁都不能说是喜欢,当她往后面弹懂得很多在音乐中才能体会的东西,已经是融入和贯穿她的整个生活了。她的师兄今年考到顶尖附中,她跟着去见师兄的老师,以前在学习视频中见到的那些大神和演奏家,她更想要去接近他们。她的老师对她说只要不是上到顶尖,或者从事教育或者录音等等不一定是完全靠演奏,没多少人是演奏走得出来的。但是如果不是自己弹奏到那个水平,你的情感就不足以去理解它和欣赏它。所以到了这种程度不是说能放弃就放弃的,她自己也不会愿意的。可能大家对琴童不是很了解,他们考附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说大神都在附中。学得很多东西对于普高生考普通大学都够了,很多专业老师是不会把学生当成小朋友的,所以在北京老师那边学几套曲子,以后就算不走附中也能掌握几首比较高的专业曲子。

至于奥数,我们对她说走专业的话我们可以放弃奥数。那个老师是讲得非常好的奥数老师。我对于课程的认识在于在里面获得什么好处,老师监督做每日计算,其次它的提前教学可以作为课程预习,还是打开了一定的思维。在学奥数前学校数学掌握的不算太好,学了奥数有种降维打击的功效。如果六年级上期我们要去考附中的话,现在有很多东西是学了的,不至于落下功课。一周一节也不算太多,她的同龄人单奥数一般是一周两节到三节,一节模块一节刷题。一般的父母到了五年级还是想去试下掐尖。第一种天生的,五年级接触奥数很快就上手弄懂,第二种可以通过后期刷题,也能取得不俗的成绩。而我们基本是放弃,她除了怕考奥数以外,她是不反感上课的。对于她来说并不是让她在外面玩疯跑能让她开心,所有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做完她心头都慌的。

性早熟是这样的国家制定的治疗规范,是八岁前rf发育,十岁前初潮来,女孩成年预测身高不足150才干涉治疗。咨询几个专家,她说如果没得特殊职业需要,比如跳舞运动员等等他们是不建议干涉的。会造成肢短肥大啊,激素紊乱这些都是不可控的。

以上为焦虑妈妈更新解释

————————————————————————


突然单纯的想回答这个问题,我和老公一个高校教师一个公务员生活在二线城市,在孩子二年级前,我们都觉得幸福,她漂亮可爱听话,甚至我妈都说我居然有这么乖的小孩。其它家长遇到的那种不认真做作业或者弹琴有障碍的小孩完全没得,做作业从小就一丝不苟,弹琴能坐两三个小时,真是那种比较听话的小孩。

然后后来遇上了奥数,因为小升初要考奥数,我早早为她把学而思报起,然后调查哪个老师好,还做了一系列攻略,准备从初期的陪读到后期刷题,找哪个老师都做好详尽的准备,然而事与愿违,我在努力却发现她真的思维存在问题,我换了无数种方法却不能让她理解,尤其是几何。我自我安慰我们至少能那么早学也能稍微的领先一点吧小,但当三年级大部分身边的小孩开始学学而思了,很多很轻松就考进了勤思,我感觉像傻子一样酸酸的,这么久我们两个的付出算什么。等孩子到了四年级,都要准备刷模块刷题的时候,没一个机构愿意接她,她参加考试基本都只对一到两道题。我真心不知道怎么办了,而且在学习中我发现她的背诵课文真的慢,很明显很多小孩在回家不到半小时后就已经背完课本发视频了,我们小孩直到快睡觉前都还在背。孩子也比较爱好,心气也比较高,经常要花费太多时间。

当我发现她奥数不行,我和她爸爸就商量,要不转一门特长,不然小升初真的没希望,想着她从小练琴就很乖,到今年差不多六年时间,老师教的不错,她自己也愿意练琴,在二线很多权威差不多每次都是前几的成绩,她们老师也准备让她去考一下音乐附中。孩子既然有需要当家长当然全力支持又怕埋没人才,花大价钱去北京参加比赛找老师,结果在全国比赛排到快两百名了,完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进入专业学习后,发现手太软支撑不够,指尖硬不起来,手指不均匀,改正很久没看到成果。交着昂贵的学费在同级小孩中没有任何优势,看不到希望,不能说她不努力,除开学习的时间她都在练琴,寒暑假都是五六小时,平时都两三小时,她的成绩完全靠时间堆出来的,很多不怎么练琴的小孩手指硬有弹性,上琴就差不多了,我们要靠自身去用力支撑出来,这样灵活性又不够快不起来,乐感也怎么样,协调也不好,本来安慰自己刚进入专业学习什么都不好,结果平时比她差的那些通过学习而且不怎么练琴慢慢超过了她。对孩子来说已经是最后的尊严还被打击的一无是处,看着家里昂贵的钢琴(专业学习视唱练耳)和昂贵的课程完全看不到希望。而且由于我工作原因我几乎是里面最敬业的家长之一,虽然不算本专业的家长,我记录的笔记本都几大本了。现在是进退两难,接着下去考个大学没有问题读附中好像没那必要。每一次选择都在纠结,这些年没有怎么出去玩,所有的时间都来练琴了。

随着她长大让我真的很难过,八岁就开始发育十岁月经来,在同龄里像个异类,现在快11岁月经来了一米五都不到,原先一直去看医生监视骨龄,但家里的医生又不让打抑制性发育的针,八岁又刚好卡在正常线上。我们从八岁开始拼命的跳绳,平时一千个,假期三千个控制饮食,好像也不可抑制的到时间就来月经了。学校跳绳比赛都拿了几个冠军了唉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剽窃不知名网友一句话:人成熟的过程就是,认清父母很平庸,认清自己很平庸,认清子女很平庸。


user avatar   chang-si-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我的理解音乐天赋是最容易发现也最难改变的天赋之一

是难以用努力去弥补的

如果孩子在十岁前(我怀疑这还是往大了说)没有彰显出过人的音乐天赋

不要去走音乐这条路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皆生儿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吾儿愚且鲁

无灾无病到公卿

我不是自比苏轼啊。但是我很赞同他这个话。我觉得平平淡淡最好。(顺便一黑当大领导真的不需要聪明)

因为我自己童年比较刺激。小时候也认为当科学家是我的理想。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个理想只是人云亦云,没有心理上的渴望。

我10岁就开始做这样的梦——找一个温柔的老婆,生一个可爱的孩子……捂脸。

虽然不敢自比苏轼,但要说聪明我应该算是聪明。开口说话是五个月。不是学舌,是很明确的指物称名。

我奶奶总喜欢在新书发下来以后让邻居哥哥给我讲一遍,大约花费语文一下午,数学一下午。接下来这学期我基本就靠这一下午的学习应付的。

对成绩、小红花、当班长什么的兴趣缺乏。直到高中也基本不复习。就这样我还是考上了。虽然以知乎标准就是垃圾学校。

其力足以距敌,其辞足以饰非——我之谓也。这反而加剧了孤独。

到这里很多知友可能看出来了。我的性格非常有问题。很多学霸认为他学习好是因为自己优秀、聪明。但是真的,在我看来还是性格和情绪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从上大学开始我花了很多时间调节。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老婆。

她在别人眼里是好学生。但是在我眼里就是小笨蛋。但是性格无疑比我好很多。我的岳父岳母是中国传统型的厚道父母。我老婆成长的家庭就是我一直想要的平淡幸福的家庭。

所以现在我儿子大概率要比我优秀得多。他自信、乐观。深信被亲人所爱,也爱自己的亲人。

在我看来他并没有我小时候聪明。但是他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和深度都是超过我的。因为他热切积极得多。

情商更是远远超过我。

只要青春期这个坎不开倒车,他肯定会比我强。

他也会比妈妈强 ,因为他比妈妈聪明,见识广。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zhou-si-yu-1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妈从小成绩就很好,尤其是理科,80年代初高分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在没几个人见过电脑的年代,她学了计算机。

毕业后先进入研究所工作,再进入高校当老师,现在副教授职称。

她32岁生下我,也曾对我寄予厚望。给我买了许多书,成套的英语、唐诗宋词DVD,小学一年级强迫我学二年级的内容,在电脑上编代码生成随机算术题给我做,每次一百道,错一个再来一百道,反正她只要动动鼠标,电脑会告诉她我错了几道题。

然而事实是,我很平庸,我不但无法超前学习,我甚至比同龄人更落后一点。在小学人人都考九十几分的时候,我只有七八十。我没有一样兴趣爱好坚持下来,我学过书法、网球、跳舞、口琴,然而都是坚持不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最长的是学了一年的游泳,这只能算是个技能吧。

我数学很差,分清大于、小于号在相当一段时间对我来说都是个困难的事。几乎每次家长会,数学老师都要把我妈留下来。就是那种大学老师被小学老师批评的场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妈觉得有多丢脸。

由于成绩不好,我妈对我有很多怨气,再加上我不是一个很听话的小孩,所以经常挨打,被她各种嘲讽。我和我妈的关系一度非常僵硬,直到现在关系缓和,但我们也丧失了正常母女间应有的亲密互动,比如我从来不会挽着她的手。小学的时候我经常怀疑人生,我怎么有这么个妈......

后来我妈终于想通了,是我智商有问题,于是她就释怀了。从她释怀的那天起,她再也没参加过我的家长会,再也没在老师需要叫家长签字的时候签过字。所有关于我学习上的事情,全部都扔给我爸管了。我也就解放了,经常玩到晚上12点回家...当然也是因为是住大学校园里所以才相对安全。

后来我就上初中了,读的是二流的初中,毕竟我也就这个成绩,我妈对我上什么学校这种事也完全不关心了。

上了初中以后,我成绩竟然慢慢好起来了...也不说多好,就中等偏上,至少是不用再被老师请家长的水平。其实我也没有多努力...但是在没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学习确实更愉快。同时初中以后,我也没有再上过任何课外补习班。但是我看了很多课外书,写了很多文章。这点是有赖于我爸,他是个靠写文章吃饭的人,所以我得到了一点熏陶。

后来我没参加中考,直升进入一所二流重点高中。进去以后,心里还是有点不甘的,努力学习了一波,高一期末全市统考的时候还进了区前100名。当然我妈的内心是毫无波动的,她一句表扬的话也不会说。

高一结束面临文理分科,其实我当时文理都还可以。但是我妈非常真诚的劝我选文科,因为她觉得我这个智商是学不下理科的。当时我听她又嘲讽我,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毅然决然学了理科。

但是我也并没有把大部分心思放在学习上,我该玩就玩,该谈恋爱就谈恋爱。因为谈恋爱成绩下降了很多,但也是保底一本线。

后来高考正常发挥,来到现在的大学,纯理工科的学校。其实我妈心里面已经非常满意了,因为她觉得以我的能力是读不了这个学校的......

虽然我妈也是个老师,但是在教育上,对我负面的影响占主要部分...准确来说是差点没毁了我...还好她及早的认识到我是个平凡的人,否则我可能会在她的打压之下持续的厌学,自卑,彻底对学习失去信心。

另外,我觉得每个小孩智力开始迅速发展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就是所谓的“早开窍”和“晚开窍”。所以家长需要多一点耐心。这世界上没那多天才,也没那么傻子。比如我可能就是属于智力发育比较滞后的。

最后,希望能以我的亲身经历警示各位家长们,不要太过于望子成龙,这样往往有负面作用。人生同时也是场马拉松,不在太在意一时的成绩。

愿每个小孩都能快乐成长...


user avatar   naj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冬天,送儿子去学游泳。教练问我,你有什么期待?我说开心就好,不用太大压力,学不学得会都没有关系。
起初的两节课,教练的确如此,陪着儿子打水仗,玩水球,泳姿学的没比狗爬好多少。我问儿子,你开心吗?儿子言笑晏晏,说开心啊,很好玩。

第三节课,教练告诉我,这样他教不下去了。刚从省队里退下来的小伙子,这样的教法让他非常难受。他说,姐,你就让我安照自己的方法教一次,行么?

看到教练那么帅,我鬼使神差的说,好。

儿子之前有过一点基础,教练让儿子用脚打水,他拿泡沫棍在后面假装追打,然后又直接带到深水区练习,然后把我轰出去了。

一个半小时后,我看到儿子以极其飒爽自由泳的姿态游了半个来回。看到我过来,他迫不及待而又兴奋的对我喊,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我是不是很厉害?!

那一刻,我没有问他是否快乐。因为征服困难获得前行的成就感,已经在他脸上写满了无与伦比的满足与幸福感。这是不同于刚开始浮在表面言笑晏晏的快乐,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感的兴奋。

我先生毕业于top2,某东高考状元。年近四十,从我19岁认识他到现在,每一天都在学习,行业深钻。每次我总觉得他做的很好了,他就对我说,他没有达到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他希望能改善和改变所爱领域的现状,他希望能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然而,他对儿子真的没有任何要求,他常常对儿子说,第一名一点也不好玩,老怕别人超过你。

可是,他会要求儿子做每一件事情都全力以赴,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足够有效,足够努力。

我女儿截然相反,偷懒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哥哥亲亲抱抱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上体操课单杠做的不好老师说那就去玩平衡木不用继续练习时,她也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先生常常和我说,不要按照儿子的进度来要求女儿,要降低对女儿的期待值才能平常心对待,他送女儿去kiwi幼儿园每天只唱歌跑跳,坦然接受女儿到现在1-20还数不清楚。导致哥哥常常嫉妒,为什么妹妹可以这么轻松?

我问儿子,那你想要和妹妹换个生活方式吗?他想了想,说,不要,我还是喜欢这么努力的自己(๑• . •๑)

不论我们是否接受孩子平庸,都要遵循孩子自己的内心选择,你去助力他成功,需要他自己有这样的内驱和成就感。你去接受她的平凡,也是她自己就安于这样的状态,喜欢这样的舒服感。

所以,我们是否接受,对于孩子一点意义都没有,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自我,并遵循自我前行,才会带给他们更大的幸福吧。

可是,又有多少成年人找到自我了呢?

…………………………

看到很多评论,讲到了孩子的未来,性别的差异。首先非常高兴大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经历和见识来在思索,没有一种教育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教育应该是家庭所有关系的总和,也是相对一直在变化的。

其次,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女儿的教育哦,只是遵循她这个时刻最适合她,也是最愿意配合的方式,例如更多的音乐和运动,例如照顾一只小动物……让她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思考和呼吸。

……………………………

2020年4月插一句:最近好像又被顶上日报,有很多人私信我重男轻女,也在此解释一下哈,首先妹妹从两岁就去的国际幼儿园,不论是学费还是家庭教师的费用,其实都比哥哥的支出高很多。

其次也是年龄不同吧!写文章的时候妹妹只有三四岁,现在大一些了也有自己喜欢的,并愿意花时间沉浸枯燥练习的项目了,孩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阶段尊重她自己的节奏吧!


user avatar   jinning-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均值回归理论告诉我们,优秀的父母,孩子们能够超越自己,甚至于达到自己的水平都是小概率,自然无情的扔骰子,让下一代平均值回归整个人群的中值水平。

弗朗西斯高尔顿,达尔文的表兄弟,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这么优秀的家族乃是人类之光,应该发扬光大,提高人类的平均智商。他就是优生学的创始人,后来希特勒的人种净化理论就是从他那里得到启发的。

他引入了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各种禀赋遗传,最后却发现了这个均值回归理论,简单说就是父母都聪明,孩子可能比一般人稍聪明,但是比父母差一些,父母都比较笨,孩子可能也比一般人笨,但是比父母聪明一点。冥冥中仿佛有个引力,把大家往中间拽。每出现一个极值,下一个就荡回去。身高也是如此。

甚至连科学研究里面也脱不了回归分析,变量收缩到均值。

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无法预测回归的频率,幅度,每一次都是“上帝在扔骰子”,有时候,优秀的父母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一切都是命运的捉弄。

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败犬们的哀嚎: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user avatar   li-bu-xu-fa-tan-hua-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家长们不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平庸。

而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阶层降格。

平庸是什么定义?

本题里有很多答主已经举出了自己的例证。

父亲母亲TOP2C9,小孩子一个普通一本就算平庸了么?可是算一算全中国十几亿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有多少呢?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

10%不到的人读过大学(含大专),这些面一本不到二本人数的1/3,如果算上三本大专的人,也就是说能考上一本的人,至少在学历方面傲视全国97%的人。

这样还能叫平庸么?

那你要看和谁比啊!

在人人211、985的知乎这就是平庸,在那些TOP2C9父母平日所处的生活圈子里,这就是平庸。

终于轮到我拿自己来举例了,我父母退休前是一个大型设计院的工程师,全院8000多名职工,中高级职称以上80%,就说他们一个处的孩子吧,小时候大家一起参与单位互相之间的联谊总归认识的,由于大家同时入职,关系好的同事也差不多就是那些,大家孩子的年龄也相差不大。

我就记得我们小时候参加单位里的年会,大人们喝酒聊天,我们小孩子一旁嘻哈打闹玩。

这一帮二十几个孩子里。

我考了个211本科,算是学历最差的,我印象里年纪最大的那位哥哥是211本科,C9的硕,其他小伙伴有考上TOP2的,有厦大的,有中山大学的,有复旦的,也有出国藤校拿到奖学金的,只有一个小伙伴最后高考落榜,复读考了个甘肃工业大学,他老爹在处里整个人都萎顿下去了,那个精神状态完全就是一步步挨着等退休,看不到人生还有一丝梦想的光芒。

你觉得自己的小孩平庸,自己感觉焦急,是因为你明显的感觉到,如果自己的小孩继续如此“平庸”下去,在他成年后是无法保障保有你这个阶级的生活水准与人格尊严的,我们先不说这种感觉准不准。

在你身边的同事一天天讲着他们的孩子上的是哪个学区,学的是什么兴趣班,有没有进学校的高级班?学校的升学率是多少?你心里难道能没有一丝波动?你难道没想过日后他们的孩子有多大几率考上高中考上大学,而你自己的孩子有多少?

别的不说,我小时候,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读书也蛮随便的,但是当我听说本地的中考升学率不到45%,区重点初中都有40%的人考不上高中的时候,我产生了深深的惶恐。

55%的淘汰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成绩只要不够拔尖,中等成绩稍有失误,可能高中,未来的大学就和你彻底说88了。

父亲,母亲是个大学生,孩子却是初中毕业学历?她未来能做什么?现代社会一个初中学历的能做什么?我根本不敢想象,这根本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不,这样的结果我绝不能接受!

所以我绝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至少我不可能接受她连高中都考不上。

人是一种社交动物,我们焦虑不一定是我们本身焦虑,而是这个社会推动我们焦虑,作为家长,作为曾经的孩子,我们怎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的成长?真的是只盼望她健健康康长大就好了。

可是,你能接受她的社会地位降格么?能接受你是一个白领她要去外面风吹日晒做体力劳动者么?如果你足够强力,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官二、富二,这样他衣食无忧,可是你更要焦虑,看看周围那些足以接班的优秀孩子们,如果我孩子“平庸”的话,那恐怕就要富不过三代了吧?

心态足够好家底足够厚的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无需去参与那些残酷的竞争。

又或者本身就出身底层的家长,比如上回在我家做瓦工的夫妻俩,带着他们学龄的孩子在那辛苦的干活,他两个孩子在那打闹,我就随意问问为什么不去上学?瓦工夫妻俩羞涩的笑了一下: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上学不好好读书光闹事被老师赶出教室,长大后就跟我们学手艺吧,每天也不少赚。

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我们既无力让孩子完全避免未来残酷的竞争,我们也不可能任由我们孩子阶级降格。我们我们用双手创造生活,我们和心爱的人培育孩子,我们把我们能给孩子的一切都给孩子,只希望:

至少他们将来过的不比我差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初我被我爹一脚踹到长途大巴上送到隔壁省去上中学的时候

一脸无奈的问我妈:都说孩子像舅是吧?

他怎么不像他大舅啊···


我小舅:=-=!你们够了!


用我爸的话说,你像你大舅吧,多好啊,你像小舅吧,你又没他那本事。


可能是因为祖上的传统

在我家孩子成绩死活上不去之后,拉丁舞绘画书法武术跆拳道钢琴都白瞎以后


我心情就很平静了

:没啥,孩子一般都像舅,孩她妈你别生气了,实在气不过你就正月里带孩子去剃个头吧····


我小舅子:=-=!




        

相关话题

  儿子早恋,拿走女朋友的第一次,女方父母知情后要求赔偿一万,该怎么做? 
  如何评价孟照国事件,如果是假的,那这个故事的意义又在哪儿? 
  如何看待女孩觉得父母偏心弟弟,起争执后报警?多子女家庭中,父母该如何「一碗水端平」? 
  重庆一高校体育课引争议:热身跑五公里,三公里限时 15 分钟,学生吐槽「又不是体育学院」,你怎么看? 
  在养育小孩这件事上,如何成为一个洒脱、不焦虑的妈妈? 
  妈妈以前收走我所有的压岁钱,我俩约定成年后归还我。现在我二十多岁了,她还是不还我,怎么办? 
  夏朝的存在在史学界有争议,缺少确凿的物证。为什么中小学课本里仍然描述它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朝代? 
  女孩穿露腿裤坐地铁被同车厢老人教育「以后不要这样穿难看死了」 ,老人的做法合理吗? 
  如果你上幼儿园的孩子,被老师说不听话,你会觉得是自己孩子问题,还是觉得是老师的问题? 
  教师的学历不如学生家长,教师该如何调整心态? 

前一个讨论
数学经常考接近满分的人,看待数学是什么样的心态?
下一个讨论
假设神在人类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全人类十分钟脏话成真的能力,会有什么后果?





© 2025-02-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