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生活中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其实是由基因决定的? 第1页

  

user avatar   xun-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其实你喜欢一个人是受基因影响的。(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基因是影响因素之一)

有个很好玩的东西,叫做“genepartner”,大致是利用基因去相亲。

不记得是在哪个记录片里面最先看到的,大致是说发现了免疫系统不同的人会有很大的概率相互喜欢。

纪录片名称:national.geographic.naked.science.whats.sexy

谢谢

@谢昀辰

当时他们的实验是让一群打篮球的男生在操场上尽情发挥,最后拿着他们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放到实验室,标上序号,让不同的女孩子去闻,选出她们认为气味最好的一件衣服。(好吧,讲道理我觉得汗水味都很难闻╮( ̄▽ ̄"")╭)

之后他们再将女孩子和相应序号衣服的主人匹配,发现他们的免疫系统不同,而且相比于其他人更容易喜欢上对方,解释是这样不同免疫系统的人生出的后代会有更好的免疫系统。

现在这个技术已经上市并有相应公司了,下面是网址:genepartner.com/index.p

其中的截图:


大致是说:

为什么基因的契合度很重要呢?

因为基因高度契合的人会让我们与他们擦出火花。这是因为当我们的免疫系统与他人和谐契合的时候,我们的机体将会产生反应。基因的契合将导致:

增加形成长时间的成功关系的概率;

更让人满意的性生活;

更高的受精率。



鄙人才疏学浅,麻烦大神们斧正了,谢谢~^ ^


user avatar   polyhedr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國人習慣晚上洗澡,而西方人習慣早上洗澡。

因爲ABCC11基因,中國人有90%左右在其上的rs17822931的位點是TT基因型,就行表現出乾耳垢、少初乳、不容易有狐臭。而西方99%的人這個位點是CC或CT基因型,表現爲溼耳垢、多初乳、容易有狐臭。

狐臭(underarm odor)就是腋窩下在出汗時,尤其是夏天,會散發出強烈的氣味。其原因仍然是因爲ABCC11基因表達的轉運蛋白負責腋窩下的大汗腺的細胞分泌脂肪酸類物質。這些脂肪酸本身氣味並不大,但對一些細菌是天然美味,它們降解的產物是一些小分子的有機物,就是狐臭的根源。對於乾耳垢的人來說,因爲腋下脂肪酸分泌少,細菌也長得慢,可能哪怕幾天不洗澡也不會有狐臭。但對於溼耳垢的人來說,在熱天,可能只需要半天狐臭就會出現。因爲狐臭的味道不是人體自己分泌的,而是細菌降解所致,因此避免出汗,或對腋窩的清潔防止細菌的滋生都是能夠有效防止狐臭的產生的。洗澡不僅能去掉氣味本身,也能除掉附生在腋窩的細菌,而細菌繁殖起來還是需要一定時閒的。我注意到,中國人通常都是晚上洗澡,正好除去一天的灰塵乾乾淨淨睡覺。而歐洲人卻一般都是早起洗澡。我想歐洲人的溼耳垢比例可能是個重要原因,如果晚上洗澡而早上不洗,晚上腋窩的汗液在上午也許就能讓細菌長起來而造成狐臭了。

全文見此:

人類學雜記--29. 耳屎、初乳和狐狸精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在基因的指导下,从受精卵生长成为具有40万亿—60万亿个细胞的「大型生物」,可以说基因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到了微末环节。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这也和基因密切相关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广告词。但是在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疑惑:

我外婆、妈妈都有灰指甲,我也被感染了,但是我爸爸就没被感染上。(当然我学医之后都给治好了)

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就是命中注定。

1996年,美国西奈山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只要父母辈有一人患有灰指甲,子女就一定有人会被感染上,这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1]也就是只要有了相关的基因就一定是容易被感染的。

这可能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2类分子-HLA-DR有关,HLA-DR分子是人体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可以引发或抑制 T(辅助)细胞反应,进而产生抗体。巴西的研究人员对12名甲真菌病患者和10名对照组进行了分析:

  • 在所有患者中均发现了HLA-DR52型,但是对照组中没有发现;
  • 在对照组中均发现了HLA-DR53型,但是在患者中没有发现。

所以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的原因之一是基因导致的本身对对应的真菌防御力不足。

你能不能喝可乐,也写进了基因里

可乐被称为肥宅快乐水,也伴我走过了很多快乐时光。

去年3月刚解封时候,我买了一瓶可乐犒劳我自己,结果可乐一下肚,心脏却像要飞出来了一样。

经过查论文发现,可乐里面也含有不少咖啡因[3]。这大概就是我心慌的原因。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的 Robertson 博士[4]发现:年轻人摄入250mg咖啡因后肾上腺素和去加肾上腺明显增加,而这两者可以明显增加心率和血压。

但我们都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对咖啡有反应,这里面的差异就在基因:

  • ADORA2A 基因变异的人会放大咖啡因对人体的兴奋作用,因此会感觉到咖啡因的影响更强,影响时间更长[5];
  • 由于遗传原因,某些人CYP1A2这种肝酶较少,降解咖啡因的速度较慢,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咖啡因并将其从系统中消除,这使其影响更加强烈,持续时间更长[6]。

还有研究发现,CYP1A2酶少而代谢咖啡慢的人,咖啡摄入量与非致命性心梗风险增加相关。[7]

其实不仅是咖啡因,我们对很多食物/饮料的耐受性都与基因有关,比如牛奶、酒精等。

想了解自己基因对常见物质耐受性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卡片测试一下~看看这些食物/饮料,你能不能豪饮。

基因如此重要,了解我们自身的基因有哪些意义呢?

1.祖源分析

这是基因分析的一个非常常见的应用,如下图是我在基因宝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来,我同时具有北方和南方的汉族血统。

2.遗传特质

可以看出来,我有乳糖不耐受、咖啡代谢弱、酒精代谢强等多种特点。

这也和平常生活中的感受一致,不过虽然基因显示我能喝酒,我也不能喝酒的,因为我有高血压、脑出血家族史。所以对于这个结果也需要多方面分析的。

关于咖啡代谢,选择的位点就是之前提到的CYP1A2,这里也有专业团队提供的详细解读,让普通人也能更好地理解结果,也有提供专家咨询入口,可以得到更个性化的建议

3.用药风险提示

对于这个检测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比如我咖啡因代谢慢,在服用含有咖啡因的药物时可能就需要比其他人更注意量了。请在用药前咨询医生或者软件内自带的专家咨询。

做这么多项目仅仅需要一点唾液就可以了,操作方便、无痛,点击下面卡片可以直接参与。

基因宝也会让专业医学和遗传咨询团队为检测结果提供解读。

需要提示的是,基因仅仅是风险提示,不代表必然会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其他风险因素以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大家也需要理性看待。

参考资料:

[1]Zaias N, Tosti A, Rebell G, et al. Autosomal dominant pattern of dist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 caused by Trichophyton rubrum.J Am Acad Dermatol. 1996;34(2 Pt 1):302-304.

[2]Faergemann J, Correia O, Nowicki R, et al. Genetic predisposition--understanding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onychomycosi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05;19 Suppl 1:17-19.

[3]Voskoboinik A, Kalman JM, Kistler PM. Caffeine and Arrhythmias: Time to Grind the Data. JACC Clin Electrophysiol. 2018, 4(4): 425-432.

[4]Robertson D, Frölich JC, Carr RK, et al. Effects of caffeine on plasma renin activity, catecholamines and blood pressure. N Engl J Med. 1978, 298(4):181-186.

[5]Hans-Peter Landolt. “No Thanks, Coffee Keeps Me Awake”: Individual Caffeine Sensitivity Depends on ADORA2A Genotype. Sleep. 2012, 35(7): 899–900.

[6] Patrick Sulem, Daniel F. Gudbjartsson, et al. Sequence variants at CYP1A1–CYP1A2 and AHR associate with coffee consumption. Hum Mol Genet. 2011, 20(10): 2071–2077.

[7]Cornelis MC, El-Sohemy A, Kabagambe EK, et al. Coffee, CYP1A2 genotype,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JAMA. 2006;295(10):1135-41.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爱情是稀缺品?其实喜欢上某个人可能是命中注定的!

一、“闻香识女人”也是一种爱上对方的理由。

是什么为我们带来了人生的另一半?是因为什么特殊的缘分么?还是因为长得特别帅、特别美呢?

其实,以上原因都有可能,毕竟爱情是个很复杂的事情,不过,有一个潜在的因素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那就是:TA 觉得你特别好闻。

1995年,瑞士端士伯尔尼大学的克劳斯维德坎博士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也就是著名的T 恤衫实验。在该研究中,他们找到了伯尔尼大学平均年龄约为25岁左右的49位女学生和44名男学生,大家彼此并不认识对方。接下来,他们给这些男生们发放了棉质T恤并让他们穿上。再收集这些男生的T恤,将其拿给49个女生闻,并让女生对这些T恤味道打分选出各自最喜欢的T恤味道。结果,这些女孩子对于不同人的T恤评价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欢的味道,或者觉得自己选择的味道更像自己男朋友的体味。所谓“闻香识男人”就是这个意思了[1].

而这背后,其实是和一个基因MHC有关,全名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系列基因群的统称,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而该系列基因,也是科学家们认为和气味识别相关的基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的MHC基因分型结果显示,MHC差异越大,女孩子感受到的味道越愉悦。

女孩子们通过识别与自己MHC差距较大的异性个体,可以保证与之结合产生的后代拥有多元的免疫力,产生更强壮的后代。

所以,就像歌里“想念你的味道”等,其实,人类喜欢上对方,一种原因是喜欢上对方的味道。

有自身基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入口测试下~看看你的基因“闻起来”有多迷人

二、不只是爱情,体味也是

其实,不同人偏好的味道不同,而决定味道本身的,其实也和个人基因有关。

体味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于由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更确切的是该基因538位碱基决定的,这个位点一突变,会导致我们的汗腺分泌发生改变,从而减少了体味。

事实上,这个位点上,东亚人拥有的非常少,与之对应的是,国外人大量拥有,尤其是非洲某些地方,这个位点几乎人人都有[2]。

可以看到,中韩基因上的G等位点是最少的,对应中韩的体味是最轻的。


带来的结果就是,东亚人的体味其实非常的小,而国外人的体味则更大。

三、甚至对食物的喜好也可能和基因有关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食物,这一向是被认为个人口味的问题,不过,为何每个人口味会不一样呢?其实可能也和基因有关。

典型的是香菜,喜欢吃香菜的,觉得香菜味道好,而不喜欢吃香菜的,据说觉得香菜有股肥皂味。

而研究人员通过对人群的筛查,发现,是否喜欢吃香菜,其实也和基因有关。具体的说,是和人类11号染色体上的一个OR6A2基因有关,该基因是人类的嗅觉感受器之一,对醛类化合物非常敏感。而香菜里的一种重要味道来源就是醛类[3]。

所以,如果这个基因上存在差异,那么就会造成不同的人对于香菜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通过上面这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基因对人的影响,事实上,从基础层面上来看,人类从一颗受精卵发育到完整的个体,基因处于绝对关键的地位,决定了绝大多数基本特性。

而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基因的总体解读,以及二代测序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基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就带来了基因检测的应用。

目前基因检测主要分为诊断级别和消费级别的。我们一一来介绍。

首先是诊断级别的。

顾名思义,主要用于临床诊断,而具体的说,又可以分为三大类。

1)预防为主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会发现一些致病的突变,而这些突变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存在于我们体内,给我们带来了风险。

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个体携带有这种突变,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了。一方面及时关注身体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体检筛查,做好预防。

2)临床诊断

很多疾病的症状看起来都很像,就像头晕可能有100多种原因导致,比如血压,比如感冒,比如脑损伤,还有可能是精神的缘故。这就导致医生也很难进行鉴别诊断,甚至容易混淆。而一旦发生了误诊,错误治疗就不说了,耽误了治疗的关键时期,那就损失惨重了。

而基因检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措施。

3)精准治疗

治疗的效果与很多因素相关,排查外在的原因,人与人之间治疗的差异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盲目的使用药物,可能造成药物并不适合患者。

上述是基因检测在医用中的使用,不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更容易接触到的是消费级别的检测。

消费级别和医用级别,主要区别包括四方面

1,意义不一样

医用检测的目的是直接针对医疗方面的检测,要实现医学的目的。而消费检测则更倾向于个人兴趣,且更多的是针对日常的一些需求,比如获得祖源、健康管理等。

2,检测方式

医用检测一般是用的外显子组或者全基因组检测,甚至针对某个基因直接检测。

而消费级别则是往往采用芯片,精心挑选一些研究相对明确的位点进行检测。

3,检测深度

医用检测一把检测深度会较高,而消费级别则要相对浅一些

4,费用

医用级别检测相当昂贵,动辄几千上万,而消费级别就要便宜多了,百八十块就可以实现。

正因为如此,相比于医疗检测, 消费检测已经走入了万千百姓家,其内容也是我们很多人熟悉的,比如常见的就包括:

1,祖源分析

祖源分析是基因检测的最常见的功能,之前国际上大火的23andme就是做这个方面的,而现在国内的基因公司基本上都可以分析,比如下图是我个人在genebox的基因检测结果,可以看到,我是北方汉族。

2,个人健康管理

消费级的基因检测目前主要是芯片级的,比如genebox最近就研发出了国产基因芯片,可以让自己能够更方便的定制。

而这种位点选择本身是已有相关研究的,这样可以根据已有研究对这些位点进行判定,具体又可以分为许多细节性的东西

如上图所示,这是我的基因检测结果,可以看到涉及到了营养饮食、运动减肥、皮肤护理、健康风险、用药风险等一系列内容。

以饮食营养为例,上面提到我有两项两点基因,点进去,发现是下面这种情况

分别是乳糖不耐受和酒精代谢,以乳糖不耐受为例,所谓乳糖不耐受,是只小肠粘膜乳糖酶缺乏而导致的乳糖消化吸收障碍,具体表现就是,喝牛奶后容易导致腹胀、腹泻、腹痛等现象。

而主要相关基因是MCM6,该基因指导合成乳糖酶蛋白。

在基因检测报告中,也有该基因,检测的是两个SNP的位点,分别是rs4988235和rs182549.这决定了我本人其实和大部分国人一样,需要注意不能单次大量喝牛奶。

再比如皮肤管理里,个人有五个两点,其中基础肤色是象牙白的。

点进去看一下,是如下三个位点

分别是SLC45A2基因上的rs16891982,TYR基因上的rs1042602以及基因间区的rs1834640.

基础肤色是只没有因为光照而晒海的前提下原本的皮肤颜色,因此,来到紫外线强的昆明,我得注意做好防晒,这样才能保持较白的肤色。

类似的内容还不少。而且,对于我这种本身就是从事基因研究的人来说,基因宝还提供了数据下载,这样我可以自己亲自来研究基因,甚至和不同人比对了。

当然了,我们必须指出:基因只是决定了一些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所有,人还会受到发育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不能用基因来解释一切。更别提我们当前对基因的认知还相对较浅,所以更不能因此就机械的认为是基因就会有某种现象。

此外,即便发现了风险因素,也要明白,有风险并不代表必然发生,只是一种有效地分析和预测手段,具体还要结合病理检测来增强判断。

不过增强下对自身的基因了解总没有坏处的,测试的入口在这里,点击卡片就可以了

1 Wedekind C, Seebeck T, Bettens F, Paepke AJ. MHC-dependent mate preferences in humans.Proc Biol Sci. 1995 Jun 22;260(1359):245-9.

2 Martin A , Saathoff M , Kuhn F , et al. A Functional ABCC11 Allele Is Essential in the Biochemical Formation of Human Axillary Odor[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10, 130(2):529-40.

3 Eriksson N , Wu S , CB Do, et al. 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J]. Flavour,1,1(2012-11-29), 2012, 1(1):22.

4 Easton D F , Narod S A , Ford D , et al. The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BRCA1. Breast Cancer Linkage Consortium.[J]. Lancet, 1994, 344(8924):761.


user avatar   sokit-la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特意去查了一下这篇文章并粗略看了一下 Physical and neuro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reproductive onset and success

本文中并没有“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这样的表述。

实际上,文章中描述的是一些基因影响了生理特征(比如青春期启动时机)或者个性特征。而这些基因在人第一次性行为年龄的差异中起到了作用。也就是说,基因通过影响生理特征和个性特征从而影响了人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

文章也强调他人既往的研究中将第一次性行为年龄的影响因素局限于社会因素(家庭,教育,宗教等等),这项研究只是补充了基因这一影响因素。

另外,文章中多次提到一些相关,但是,相关不等于因果。

也就是说,媒体报道的“很大程度上决定”这样的表述是欠妥的。

回答得很粗略,抱歉。




  

相关话题

  现在中医学生毕业后无法治病,给大一新生有什么学习建议?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笑春教授呼吁用 CT 取代核酸检测,不能轻易居家隔离,有科学依据吗? 
  青草的气味和西瓜的气味一样吗? 
  如何看待女子人肉占车位,车主却强行倒车占位? 
  什么才是真正的冷血? 
  最近要买洗衣机,BLDC无刷电机与DD直驱变频电机哪个好? 
  做静脉麻醉下的胃肠镜安全吗? 
  人体植入芯片(尤其是定位追踪和想藏个存储介质的),一般都植入在哪些部位? 
  为什么明朝大清闭关锁国后亡国,反而日本闭关锁国200多年后开国就变成世界强国? 
  为什么有「剩女问题」?为什么许多优秀的中国女性,还找不到对象? 






© 2024-11-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