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大部分生物不能像海蛞蝓、蜗牛那样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归因于演化。你可以考虑“某个时刻,一种动物全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会怎么发展:

  • 传代过程中,一部分个体的若干基因和/或相关的增强子会偶然地丢失或损坏,其中一些变异会导致个体有一套生殖系统没正常发育或压根没长出来;
  • 若“残缺”个体剩下的一套生殖系统可用,它们能够和这物种的雌雄同体个体配合产生后代,且至少有一部分后代会继承“残缺”的性状;
  • 这样的“残缺”个体,可能因少了一套生殖系统而节约食物、长得更健壮并简化内分泌调节,可能将更多的材料与能量投入剩下的一套生殖系统、产生更多生殖细胞,这有概率导致其求偶能力增强、一次产生的后代数量更多、繁殖期延长等情况;
  • 于是,“残缺”个体和雌雄同体个体配合产生的可育后代的数量,有概率超过雌雄同体个体之间配合所产生的,种群中这样的“残缺”个体的占比可能会徐徐增加;
  • 缺少一套生殖系统的“残缺”个体可以和缺少另一套生殖系统的“残缺”个体配合产生后代,二者都能借助上面谈过的机制在种群中徐徐增加。随着时间流逝,这两种个体的占比更是可以左脚踩右脚地堆起来;
  • 这样一来,种群从雌雄同体变为“大部分是雌雄异体”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题目的表达是不准确的。

以数量看,大部分地球生物是病毒,大部分细胞生物是细菌,它们的结构还没有复杂到分雌雄、搞受精的地步。

以生物量看,大部分地球生物是维管植物,维管植物里以活细胞计算年平均生物量最大的可能是玉米,这是个雌雄同体、既能异体受精又能自体受精的物种。

只在动物范围内讨论的话,按数量,大部分动物是线虫,那可是有一大批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和自体受精都行的家伙。按生物量,拥有大部分动物生物量的节肢动物确实以雌雄异体为主,但这范围已经变得如此之小,“共同祖先在演化过程中像上面谈过的那样简化了结构”即可。




  

相关话题

  到底什么是科研,看了多篇论文之后又如何写一篇论文呢? 
  人类赤手空拳有可能单挑过成年老虎吗? 
  仅从进化的角度,一夫一妻制是否延缓了人类的进化? 
  (修改版)为了缓解城市地面交通的压力,制造一种新的交通设施,称呼为:智能化的空中网格交通。是否可行? 
  为什么我父亲是o型血我是AB型是什么原因? 
  地球没有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菲律宾潜水是否有几率碰到湾鳄? 
  《自然》报道二甲双胍可逆转生理年龄,意味着人类有望「返老还童」吗? 
  如何设计一种捕食巨犀的巨型陆生肉食哺乳动物? 
  能不能科学地解释一下屁能传播多远? 

前一个讨论
红楼梦后四十回为什么会丢的那么彻底?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人类不进化出更多的器官?





© 2025-02-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