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建议在WIFI环境下阅读。
他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对王之王”对穿肠。
也是《食神》里面的唐牛。
也许你还不知道他另一个身份。
他是“小强”之父。香港编剧、导演、绿叶演员、主持人谷德昭。
谷德昭受姐姐推荐进入香港电影圈,被高志森带入行做编剧。
在高志森拍《92家有喜事》的时候,他作为跟场编剧,先是负责周星驰、张曼玉那条线的编剧。后来毛舜筠看到他们那场戏经常拍得夸张又搞笑,就用一只鸡腿收买了这个“肥仔”,让他想她和哥哥那条线的戏;再后来大嫂吴君如也抢着要他编剧。就这样他和这些大牌明星结下了友谊,尤其是和周星驰。
谷德昭在93年帮周星驰写了《唐伯虎点秋香》的剧本。其中有一场著名的比惨的戏,面对死了一家六口、十级肺痨最后连旺财也突然死了的强大对手,周星驰从地上捡起一只被踩死的蟑螂,哭起了“小强,小强你怎么了小强”,惊天动地、感人肺腑。
这场戏其实是谷德昭在巴士上看到两个年轻人踢完球后比谁的脚更臭而想到的。至于那个蟑螂为什么叫“小强”,谷德昭说在香港很多家庭里都是喊最亲的小弟叫小强,所以周星驰当时的悲痛也不算太无厘头哦。
因为《唐伯虎点秋香》是谷德昭私自接的剧本,后来高志森知道后,谷德昭被扫地出门,这也促成了以后他与周星驰的多次合作。于是有了后来的《破坏之王》、《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
下次再用这张图,要知道原作者是这个肥仔哦。
1995年,受杜琪峰赏识,谷德昭自编自导了处女作《呆佬拜寿》。在电影中谷德昭不仅展现了他一贯的喜剧天赋,在虐狗方面也表现出超常的才华,里面的爱情桥段简直酥到炸。
大概是才子多情,所以谷德昭虽然人不靓仔,但在香港圈子里却能桃花运不断吧。
之后谷德昭又先后导演了《大内密探零零发》、《玻璃樽》、《行运超人》、《嫁个有钱人》等作品。
他和彭浩翔合作编剧的《买凶拍人》,是香港不可多得的黑色幽默喜剧。谷德昭也凭这部电影获得了当年的金紫荆奖最佳编剧。
作为编导演主持方面都有才华的多面手,谷德昭很像王晶、岑建勋。
新婚不久的岑建勋和谢林,摄于第十三届金像奖颁奖礼。
但是王晶、岑建勋在很多电影中都做过主角,其他像郑丹瑞、张坚庭这样的也是如此,但谷德昭从来都是只做绿叶,从电影配角演员上来讲,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牛了。
像这样的人,还有刘以达。刘作为达明一派的成员,香港著名的音乐监制,却热衷于在电影中跑龙套。有空再扒了。
————————————8月23日更新——————————————————————
像评论里说的,刘以达就算一动不动,都能让人发笑。
最早认识他,是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里,他演马小玲的爸爸,一个软弱的挫男,但是弹得一首好吉他。后来了解到他和黄耀明的达明一派以及他们的《石头记》等作品,也了解到他现实里是个非常前卫跟风流的人。
但是对刘以达的印象也仅停留在此。
直到有一次因为郑则仕看一部电影《三个受伤的警察》,片头看到音乐监制是刘以达。片子看一半,我草!我草!我草!配乐神了,跟整个电影的氛围、色彩太搭了。
去听《三个受伤的警察》原声碟,瞬间有种曾经错过一个世界的感觉。
尤其是“僵”这段。
<iframe frameborder="no" 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width=330 height=450 src="//music.163.com/outchain/player?type=0&id=98093047&auto=0&height=430"></iframe>
《麻木》专辑里有一首《流星》,刘以达的迷幻和王菲的嗓音特质搭配在一起的效果,这前奏我想听100遍。
原来刘以达90年因为音乐理念与黄耀明分道扬镳后,又短暂组织过刘以达与梦的组合,建立“刘以达官立小学”工作室,在实验音乐方面越走越远。
再联想他在电影里的形象,刘以达就像一个分裂的人。在电影里你看他就像一个一动不动也能引人发笑的傻佬,但在电影外却是一个思想冷峻充满智慧的前卫音乐人。
人的外表和内心,几人能看透呢?
不管怎样,看过他那么多电影,笑过很多次。祝达叔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年轻的自己。
跟刘以达相似的在电影里只跑龙套的音乐人,还有卢冠廷,圈里人称他“卢卢”。(黄霑大神就不说了。)
——————————一些想说的题外话————————————————————
谢谢点赞同感谢的各位朋友。真的写下来,才发现自己进了一个坑,一个大坑。
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大神太多了。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啊~
人人有想法,人人找事做,缺人了就自己上,不会就现学现卖,全都练就了十八般武艺。没有这些为电影勤恳奔忙、默默付出的人,哪有这样星光璀璨的时代呢?
一想到这样,干脆继续往坑里跳吧。
希望这个答案能发挥一个望远镜的作用,让喜欢电影的人看到:
在银河深处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闪亮的星星。
————————————————————————————————————————
香港影坛还有些红过也沉沦过的老戏骨,垂垂暮年仍然发光发热,出演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人物。在见证香港电影传奇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成为了传奇。
下次就讲下“银坛铁汉”,永远的“探长”曹达华吧。也许周五补充。
—————————————8月24日更新————————————————————
评论里有人提到葛民辉。他的软硬天师是香港很红的乐队,也导演过几部电影,做过主持。
然而......
葛民辉虽然经常在电影里跑龙套,但是同期他主演过十几部电影,知名的就有《天才与白痴》、《超级整蛊霸王》,《买凶拍人》等,1995年还凭《三个相爱的少年》获得过金像奖影帝提名。
所以葛民辉不符合题目中“基本上不断地在演配角,很少演主角”这个限定,这里暂时就不能说他了。把更多文字留给那些热衷于跑龙套的牛人吧。
————————————————————————————————————————
言归正传。
上次说到“华探长”,这个在80年代开始就一直热衷在电影里跑龙套尤其是扮演“探长”角色的可爱老头子。
为什么要急着讲华探长呢?
因为我觉得他是个真正热爱电影的电影人,一个活出了人生趣味的男人,一个真正的“明星”。
一、戏里:
曹达华1916年生于广东台山,15岁就因为喜爱电影跑到当时的中国电影之都上海闯荡,在“月明影片公司”跑了几年龙套。
1936年,20岁的曹达华受到当时香港名导演关文清的推荐,到香港发展。从副导演和演员做起,一直到1939年,华叔才第一次做上男主角,距他入行已经过去8年了。
在这之前一年,即1938年,他和朱琦华结了婚。
八年,华叔从龙套演员做到男主角;从主演做到走红,华叔还要再走十年。
1949年,曹达华和姐姐创立“友侨影片公司”,并投资建立“友侨片场”。同年,由友侨投资并由曹达华主演的《逼虎跳墙》大为卖座,华叔也因此片中的演出被港媒封为“银坛铁汉”。
他同时也参与到《黄飞鸿》系列电影的演出中,饰演梁宽。关德兴(黄飞鸿)、曹达华(梁宽)、石坚(奸人坚)的铁三角一红就是16年,《黄飞鸿》系列电影拍了70多部。
曹达华与石坚,一正一反,是电影中的老搭档。
在《黄飞鸿》系列走下坡路的时候,曹达华在1964年又凭《如来神掌》征服了整个东南亚,如来神掌的武功让港人为之神往几十年。
22年后,在《运财五福星》中,曾志伟还要华叔出绝招“如来神掌”。
40年后,周星驰在电影《功夫》中让袁祥仁售卖《如来神掌》的秘笈。
在《摩登如来神掌》中,华叔还配合华仔以“龙大侠”的身份震慑住了元华的“第九层天残脚”。
据刘德华回忆,那时家里在片场附近开茶室,经常有片场的演员来买奶茶。但曹达华、于素秋这样的大咖是不会亲自来的,只会让人打电话订。所以那时很小的他就经常守着电话机,只为能第一个接到电话,然后送奶茶过去,好亲眼看一看曹达华、于素秋这些大明星。
成龙也是因为看曹达华、于素秋这些人的电影,喜欢武打,才由父亲带到于占元的戏曲学校,从武生做起,慢慢进入电影圈的。
70年代后期,粤语片式微。在粤语片时代,曹达华最后的银幕形象经常是一些头戴礼帽、穿着宽大风衣的探长角色。
因此在80年代后,老年的曹达华经常被邀请在一些电影中扮演探长角色。此后10多年,“银坛铁汉”变身成了《最佳拍档》中的“曹探长”,《五福星》系列中的“华叔”。
二、戏外
曹达华一生开戏院、拍戏,不知与多少女演员合作过,但闹过绯闻的只有一个,就是于素秋。于素秋人称“秋姐”,是于占元的大女儿,洪金宝、成龙等人的大师姐。在七小福还在摸爬滚打的时候,于素秋就是香港影坛的大姐大了。
在电影《逃学威龙》中,吴孟达的角色叫曹达华,叶德娴的角色叫于素秋,就是调侃两人。
现在来看,曹达华与朱琦华相依相伴60余年,所谓华叔与秋姐的绯闻,也不过是因为他们经常扮演“银幕情侣”,香港媒体制造的噱头罢了。
曹达华生活中的另一件轶事就是关于他曾经好赌成性。据他回忆,以前拍片的间隙喜欢去澳门玩,一开始玩21点经常赢,后来就上了瘾。那时赌场的侍应生见到他都舍不得下班,“因为我当时赌完以后一出手就是给他们五百元小费,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一百二十元”。
据传曹达华输的最惨的一次是一夜输了三百万港币,第二天要出动全家找地产、物业文件来还债。那些年华叔到底输了多少,现在不得而知了。但是华叔1953年创办的皇宫戏院,在1965年作价五百万卖掉了,主要用途就是用来填平赌债。
按照当时侍应生的月工资计算,三百万需要他们做足25000个月,2083年才能赚到了,普通人别说十辈子了,20辈子也困难。
90年代末华叔回忆那段大起大落的经历时说:
“想起1964年那段日子,日夜在澳门新花园赌场,将自己所有现金、物业、片场、戏院,最后还有太太的私房钱一百万元,还有尖沙咀两个住宅单位,全部输掉,加起来计算,到今天约值三亿三千万。”
“最后只换回赌场的一张VIP卡片,真是不值得。”
在97年的电影《精装难兄难弟》中,陈百祥饰演牛达华,就是暗指曹达华。电影中重现了这段逸闻。陈百祥自己也好赌,两度破产,人生几起几落,扮演这个角色真是再好不过了。
自己的片场和戏院输光,还要动用老婆的私房钱还债,曹达华那时真是混蛋到死。但是朱琦华没有离开他,华叔后来也没有再赌,两个人算是荣辱与共,同富贵也共患难了。
2000年,朱琦华病逝,2007年,华叔也以91岁高龄安然离世。
两个人从1938年结婚起,到2000年,一共携手走过62年的时光。
曹达华一生爱电影,拍电影,深受圈里人和香港影迷爱戴。直到90年因朱琦华生病,他才移居伦敦专心照顾爱侣,此后虽然短暂回港跑些龙套,但终因年事已高,身体不便而息影。
他有四个子女,全部住在海外,他老后总感叹自己后继无人。另有四个契子女:米雪、陈宝珠、安德尊和万梓良。
粤语歌《难兄难弟》曾唱到:“没人没人能做到,这一生都趣味。”
华叔现实里不知道怎样,但在电影里,他做到了。他用一生给影迷制造了乐趣。
2003年,华叔和石坚被金像奖授予“专业精神奖”。下图为刘德华为华叔颁奖。
2007年,华叔离世。
生前他说,喜事一定要大办,丧事没必要,烧了撒一把骨灰进大海,简简单单。
多说两句。
2003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是气氛最为压抑的一届。不仅是因为那一年SARS肆虐,还因为在五天前,“一个歌王,我们永远的影帝,哥哥,张国荣先生离开了我们”(曾志伟语)。
那届金像奖的司仪是最难当的,但曾志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他说“我地屋企有事,我地唔可以自乱阵脚。”
他看到那么多医生那么敬业的在一线救人,“今晚这场秀,一定要办。”
所以这个时候授奖给曹达华是最合适的。
15岁跑龙套开始,70多岁跑龙套结束,说一生献给电影不为过。
曾大红大紫过,也平平凡凡过;曾千金散尽,也伉俪情深。
不管境遇如何,人生起落,始终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家人,能赚钱,也会花钱,做人不拿架子,和圈里小辈打成一片。
所以我说:他是个真正热爱电影的电影人,一个活出了人生趣味的男人,一个真正的“明星”。
香港电影里的老戏骨很多,华叔这样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牛人”,可能只得一个。
——————————————七夕的分割线————————
除了曹探长之外,香港电影还有一位特别有名的警察,就是陈警司。在『逃学威龙』等多部电影中都能看到他。
长袖善舞的陈警司
陈警司大名陈欣健,在拍电影之前,还真的是干警察的,年纪轻轻就做到警司的位置,是警队对外宣传的红人。可自从导演梁普智找他做过一部警察电影的顾问之后,他就看上了电影这一行。
1976年,粤语片皇后萧芳芳刚刚结束在国外的深造回到香港,她找来梁普智准备拍一部针砭时弊的新电影。梁普智推荐了陈欣健做编剧。于是就有了『跳灰』——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作。
已过而立之年的陈欣健此后正式跳出呆了11年的警队,进入了电影圈。
张家辉也是当了五年警察然后去电影公司跑龙套的,熬了20年才当上影帝。但陈欣健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能力在组织和协调方面。除了在电影中当当陈警司,他也学着编剧,编而优则导。他另外是香港的金牌司仪,主持过多届金像奖的颁奖典礼,像阿梅这样第一次给金像奖当司仪的咖,都是由他带着。
也许是陈欣健长袖善舞,交友广阔,也许是他的警队背景,他很早就做了香港导演协会永远名誉主席,金像奖副主席。
90年代初以后,他渐渐转向高管工作。和许冠文合开过工作室,在李嘉诚的新城电台做过总裁,临危受命,3年时间让新城扭亏为盈。
90年代,也许是港英政府心不在焉,也许是他们想给大陆留点麻烦,社会管理松弛,香港黑社会猖獗,连成龙也自曝被人用枪指过。但坊间流传香港艺人里只有两个人黑社会不敢动,其一就是陈欣健。
另一位呢,是张敏。
胆色俱佳的『龙五』
在『唐伯虎点秋香』里,华府杂役9527小朋友终于能够晋升为书僮,华夫人为他取了个名字,叫华胜,9527忙说当不起,于是起名华安。
这是谷德昭的恶趣味。
因为当时的周星驰还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叫板、哪怕是调侃他的老板。他的老板叫『华胜』,向华胜。向华胜的哥哥叫向华炎,是新义安的话事人;向华炎夫人的内侄是吕乐,就是『五亿探长雷洛传』里雷洛。
而张敏是向华胜的女朋友。
兜了一圈,还是不得不提那个经典的配角『龙五』——向华胜另一个哥哥向华强,现在中国星集团的当家人。
其实向华强一出道是当主角的。只是那些电影我也没有看过,看过也可能忘了。
1976年,向华强、向华胜两兄弟开了一家电影公司,叫『永胜』。两个人就像一个草台班子弟弟当出品人,哥哥自导自演。只不过拍一部,扑街;再拍一部,还是扑街;接二连三,实在觉得赔不起,『永胜』这个草台班子也就垮了。
到1984年,香港电影百花齐放,市场一片大好,他们决定东山再起。思前想后,觉得之前的失败是因为公司的名字取得不好。
当年邹文怀创立『嘉禾』,本来是想叫『永联』,胡金铨说这名字不好,像赌场一样,『嘉禾』多吉利,像禾穗一样茁壮成长。不管是不是名字的原因,总之『嘉禾』制霸香港几十年。
向氏兄弟开始觉得『永胜』不好。本来嘛,拍电影,多文艺的东西,又不是黑社会抢地盘、干群架,『永胜』显得太莽撞了,刚而易折,怪不到红不了。于是改名『永盛』,取永远茂盛之意。
悟道的向华强把公司名现在改成『中国星』大概也是一样的道理。以前的『永盛』全是赌啊、黑道啊、屎尿屁啊,太不符合社会主义形象了,于是摇身一变,『永盛』又变成『中国星』,多红多大气。
当然向华强也不至于太迷信名字,他总归琢磨出自己可能不是当主角的料。于是去当配角,这配角还一定要有情有义、有胆有谋、有形有身手。
然后就有了『龙五』。量身打造,低调奢华。
很多人认为『永盛』是黑社会,实在是埋没了王晶和周星驰两位开荒大将的功劳。要靠黑社会撑场子,『永胜』的草台班子也不会塌了,能够在香港电影黄金年代异军突起,『永盛』见风使舵,发掘市场喜好的本事还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魄力都是非常厉害的。
在向华强想当打戏明星的时候,有一位武打片中的当红炸子鸡却不想当演员,改行当导演,还走的是文艺路线。他就是人称小宝的尔冬升,尔冬升有个亲哥哥,叫秦沛。
————————————8月26日更新————————————————————
勤勤恳恳的配角——秦沛
“秦沛”是李翰祥给他起的艺名,取“勤勤恳恳做配角”之意。
秦沛、姜大卫、尔冬升是亲兄弟,他们的母亲是红薇,满人,正黄旗,所以三兄弟都能讲一口地道的儿化音普通话。秦沛(姜昌年)、姜大卫(姜伟年)的父亲是严化,别名姜克琪,是40年代香港的红小生。但是严化英年早逝,红薇后来又改嫁制片人和导演尔光,生了尔冬升。
李翰祥是尔光提拔起来的导演,跟严化渊源也颇深。他跑龙套的第一部电影《满城风雨》,就是严化主演,严化对其很照顾。张彻呢,生涯第一部剧本是严化主演的《假面女郎》。
李翰祥和张彻后来成了香港电影届的泰山北斗。前者擅长让女人脱衣服,以“风月”闻名;后者擅长让男人脱衣服,以“阳刚”著称。李翰祥后来在台湾拍戏遇到了严化的长子姜昌年,就带他到香港发展,看他老老实实,就取名“秦沛”。想当然的,在李翰祥手里,秦沛只能在这些“风月片”中做配角,最终秦沛在邵氏混得不开心,辗转流离了几家电视台。张彻后来在香港发现在香港做武行的姜大卫,感念故人,直接让这个小武行当主角,最终也把他捧成了大明星。
秦沛的同母异父弟弟尔冬升后来受楚原赏识,在古龙电影《三少爷的剑》中一炮而红。但这个人的志向不在表演,他觉得当演员不能发挥自己的想法,后来转行去做编剧和导演。弟弟有想法,做哥哥的鼎力支持,从此秦沛因小宝的两部电影拿了金像奖两届最佳男主角,也成了外人眼中弟弟的“带刀侍卫”。
1981年,秦沛和姜大卫合开电影公司。第一部影片就是由秦沛当出品人,尔冬升化名尔小宝做编剧,两位哥哥主演的《猫头鹰》。《猫头鹰》被普遍认为是后来无厘头喜剧的鼻祖。
然而这部电影中的无厘头趣味并不受当时香港观众的待见。尔冬升真正为人所承认,还是1986年自编自导有充分自主权的处女作《颠佬正传》。秦沛凭借此片获得第一个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许多人现在可能记得的,是梁朝伟在电影当中演了一个神经病。
1994年,《霸王别姬》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入选金像奖,尔冬升的第二部电影《新不了情》成了大赢家,收获了6个奖项。其中就有秦沛的最佳男配角奖。
在上台领奖时,秦沛望着台下的弟弟说:“真系没估到能拿奖,阿Kent哥,秋生,个个都做得好好。如果真系因为我得到奖,我相信得到奖的应该是我细佬,呢个奖,是为佢拿的。”
(注:阿Kent是郑则仕,他和黄秋生分别以《重案组》、《溶尸奇案》提名最佳男配角。)
秦沛11岁和姜大卫跟着母亲改嫁,12岁时有了小弟尔冬升。虽然在事业上没有两个弟弟出彩,但是秦沛一直勤勤恳恳。除了电影外,还在电视中塑造了87射雕的“铁木真”等经典角色,至今仍然活跃在银幕中,算的上演员榜样;他在尔冬升创业时一直保驾护航,就像小时候保护着自己爱读书的弟弟,称得上大哥典范。
戏里戏外,秦沛无愧于观众与家人。
————————————————————————————————————————
暂时更到这里。
给喜欢香港电影和香港明星的人推荐一本书——《香港有个荷里活》。正版也就26块,网上的折扣价可能只有十几块钱;文字不多,一天就能读完。
作者通过对二十多届香港金像奖的回顾,勾勒出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前世今生。一些影人影事信手拈来,三言两语之间,人物呼之欲出。这本书饱含对明星的喜爱和对一个时代的唏嘘,是我所不能比的。
这个回答虽然只有1000多个赞,却让我涨了近600关注,受之有愧。喜欢这个回答的话,点收藏就行了,为保证质量,还是不定期更新的好。
想看更新的人可以把你想看的人物私信给我或留言在评论中。
因为香港人登岛了,
讽刺的是,
几个港D分子率先登了岛,
紧接着,
美分突然跳起了忠字舞,
港D突然变成了民族英雄,
媒体的加油炒作,
U型锁的神秘助攻,
上层神仙们趁机斗法,
都让事件变得无法控制,
在日本国内,首相鸠山由纪夫被骂为“日奸”,
鸠山由纪夫被迫辞职,
亚元成为一个笑话,
中日韩三国自贸区彻底化为泡影,
理由很简单,
一个强大的东亚联盟绝对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人既然能用一袋洗衣粉灭掉一个国家,
当然也能挥挥小手,就让东亚掀起一场风暴,
见到前辈鸠山由纪夫的下场,
年轻的安倍晋三被吓得尿了裤子,
立刻摇着尾巴讨好美国人,
从亲华派变成了反华派,
并积极参与到TPP的建设中来,
后来韩国又来了一个亲华的总统朴槿惠,现在还关在监狱里,
这几年能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能拍好几部电视剧,
实际上,美国人一直通过香港来搞一些大事情,
现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