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参与过两个项目目前,不算太大,10到15万平米,造价都是6亿左右,当然6亿只是自施部分,一个是移动国际信息港,一个是东方金融中心。
什么体验,一个字,累。
大项目意味着什么,一个是工程体量大,参建单位多,穿插作业多,危险源多,而且项目投资越大,工期掐的越紧,压力也越大;另一个是就是关注度高,对做工程来说,是一大弊端,大项目会被内部领导,甲方领导,区建委,市建委,城管,环保局,消防局,甚至建设部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例如在做移动信息港这个项目时,被两百多个公司参观过,住建部副部长来过,移动副总裁更是隔几个月来一次,为此临建投入达千万级别,项目管理人员一度达五十多人。当然这个项目因为是创建筑和结构长城杯金奖,鲁班奖,北京市安全文明样板工地,leed金奖,所以被各组专家轮着检查也是正常。当然好处也显而易见,这个项目盈利8000万,管理人员分成也不少,一个点10万。
如果说移动这个项目因为争创奖项和战略合作关注高的话正常,但是金融中心这个项目就是真累,超高层,120米,地下五层,地上27层。当初项目测算时盈利才3个点,完全是赔本赚吆喝,只为以后合作打基础。金融中心作为一个只争结构长城杯金奖的项目,基本每两周被建委和公司检查一次。工期更是从合同上的800多天压缩到了500多天,硬生生压缩了一年。同时工期违约金每天万分之三。
金融中心这个项目,总包管理人员18人,核心现场管理人员6人,你敢相信,我一个人管钢构设计对接,现场,幕墙,防水,回填,二次结构,主体资料,核心筒五天一层,钢构紧跟,同时我们还要接标,根据公司分配任务写技术标,一般一个项目分一个标,方案,计划,布置,措施不要太多,你知道被1000多页word 支配的恐惧吗!当然成长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二答分割⇟
看来兄弟们比较关注成长
东方金融中心这个项目,我从桩基就开始跟,而且每个分项算主管之一,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得都逼着自己去学习,慢慢得,越管越多。我觉得工程是一个很男人的行业,接触的基本都是男性,大型机械,粗犷的轰鸣,细致的误差,想刚开始毕业,我会上发言,都要准备一下,怎么说,轮到自己,都有一种被老师点名的感觉,次数多了以后,现在完全无压力。稳了不少。你交流的既有民工,又有千万身价的老板,既有班组长,又有公司领导,可以说什么人都会接触,曾经内向的我也慢慢开朗起来。
对于刚毕业的兄弟们,一定要主动点,多跟前辈去现场,多看图纸规范,分配你的任务越多越好,成长也会很快。我之前觉得工程就是钢筋模板混凝土,随着管的越来越多,我发现这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行业,要会的东西太多,要保持向上的心态很重要。
每个项目盈利一般会三七分成,项目上分三成,这三成项目上按比例分,项目经理一般20-25个点了,以此类推,最少的一般1个点。一个好的项目,项目经理分两三百万很正常,施工员也能分一二十万。
个人公众号,月自明。我随便写,你随便看。
“小心点,千万小心点,多查一遍没毛病,尼玛别出漏子,尼玛我这边别出漏子,尼玛出了漏子也别是我这边。”
反正我检查遥Y9到Y11还有T2的某部件的时候就这个心态……
具体这玩意多少钱不知道,但这几发出了事不是钱的问题……
参与的都是不大不小的项目。03年至今基本都在参与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的一个标段金额从早期的3000~5000万,到如今的十几个亿,金额越来越大(主因是标段划分越来越大,次因是货币超发、物价飞涨)。
参与项目建设,最大的感触就是看尽世间人生百态。几年不见,一个开拖拉机的臭小子可能因缘际会,变成开大奔的千万级老板。几年不见,一个叱咤风云的掌管几十亿资金的大老总,却变成监狱中的阶下囚。几年不见,当年通车剪彩的省长书记,如今已经进了政治局。
人生无常,工程也无常,我的体验。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我外公在世的时候,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大约在90年代,他出了书,不过出书是不赚钱的,而且是花钱的,自己出的书买下5000册,然后送人。
有段时间,我家听到有出版社跑来说帮咱出书,跟卖保险一样,都当成骗子。
从在知乎上小有点名气后,我也收到了10多家出版社邀约出书。
我肯定不比我外公更出色,但是感谢知乎,我得到了更便利的环境,有机会通过分享观点,把自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场人,打造成一个有些许名气的知友。
我为什么不去投稿?
因为地位是不对等的。
出版社是高高在上的评判机构,而我只是数百人,甚至数千投稿者中的一个。
出版社为什么要选我?
即使如今,我小有名气之后,和出版社在一起聊的时候,我都会发现,有些出版社,虽然认可我有近40万关注者,能写出万赞回答,但是我的思维方式他并不理解,甚至并不认可。
比如,我写过:
这些诸如“光努力没意义”,“要保持跳槽心态”,“有实力也不能涨薪”的非主流观点,很多报社的编辑是不认的。
如果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投稿者,编辑看到这种文章或许会说:
这人是傻X愤青吗?
然后把我的稿子扔到垃圾桶里。
事实上别说我这种文笔根本不入流的写字人,就算是沈从文这样的大家,在上世纪20年代北漂的时候,投稿也是屡屡被拒,甚至到没钱吃饭的地步。
沈从文的翻身,是从认识郁达夫和徐志摩开始的。
但通过知乎这样的平台,我接触到了多家出版社,认识了很出色的志同道合的出版人(求这位出版人不要气我拖稿)。
即使是那些并不算理解我观点的出版公司,也愿意坐下来了解一下我和我的文章,原因无他,就是知乎上近40万关注者,让我有了和出版社平等对话的地位。
如果你的工作本身就是行业里顶尖的水平,比如北京三甲医院某科室主任医师,那大概率全国和你同等水平的也就不到10个人,你手里有硬技能,是不怕别人发现不了你的。
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职场人,普通的供稿文青,你如何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至少知乎给了这样一个平台。
对于我来说,知乎就是我的「郁达夫」。
有一个答主提到过,供稿给别人,多是要受制于人的。
觉得你写得不够细致,或者是没有突出他们想要的内容,或者是不符合他们刊物的风格,都不得不改。
别说一个投稿人,就算是广告公司的文案专家,还不是“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恋”。
在这种时候,我们只是刊物、客户或者出版社的生产线上的一个棋子,为人所驱使,就算是挣钱,也多半得跪着。
而有了平台则不同。
在知乎写作,给自己写字,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出版社或者杂志看得上,那自然看对眼,一拍即合。看不上,至少我们也不用低声下气去求。
有这么一个写作平台,其实撮合了意气相投的写作者,也撮合了企业和知友。
我给IBM写过人工智能对于职场领域的影响的稿件。
写得很开心,IBM从头到尾都不干涉,只是提供了案例给我,而我恰恰很需要有价值的案例完善我的文章。
相比乙方文案们,我幸运多了。
前不久,有幸去 @西门子中国 分享我自己在知乎的写作历程,和西门子同仁聊起来,大家很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也是外企背景,B2B业务背景出身吧。如果是B2C业务的杜蕾斯,真不一定喜欢我的风格。
我这样写字的人,多少有点酸气,跪着赚钱,心里别扭。
我是写职场的,所以在职场这个领域多啰嗦两句。
未来的企业会更扁平,更平台化。人才会有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这对我们职场人是好事,但是需知,最好的资源,不见得能够找到最有能力的人,但很可能找到很善于打造个人品牌的人。
能力强,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需要通过平台,告诉别人,想别人展现你的能力。
而我从知乎一位同仁那里了解到的数据是:
知乎的人均访问时长超过1小时。
须知,相比直播、视频、音频以及图像来说,文字是最抽象,对读者理解能力要求最高的平台。
而知乎的用户愿意在这个平台上一打开就花上一个小时。
一个礼拜前参加一场B2B营销峰会,作为主讲人分享了我发展知乎个人IP的故事。
在场有化工行业领先的外企白领,有数字化行业的经理人,还有软件领域的专家……他们都对知乎充满了兴趣,感觉这里是一个能够逐渐打造个人品牌的地方。
我相信这是职场的趋势。
出版社和雇主,本质上是一样的。
想要拥有平起平坐的对话权,我们就需要打造出靠谱的个人品牌。
更不要说,知乎(互联网)的影响力远在出版社(传统媒体)之上,我的文字在知乎就有超过4000万阅读量,我自己也很庆幸,放在10年前,我根本没有这种机会。
从过往来说,我每个回答阅读量大约在5万左右。
希望看到这篇回答的三五万小伙伴们,现在立即开始,找准一个领域,开始在知乎为自己的个人品牌码字吧。
我们一起加油。
公众号:「瞎说职场」
我的职场live:
推荐更多千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