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民党最大的弱点其实很简单,就是椅子(seats of parliament)不够。“有多少椅子能干多大的事”这是一个民主政治国家的通例,这个最大民主国家也不例外,如果不认识到什么是民主国家,那么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弱点”。
本回答还是很烧脑的,没有基本政治概念、逻辑思维一般的小伙伴。真心劝你打住别看了,我只能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
(1)———— 民主政治中立法权力来源
在民主政治中,一个政府能使用的权力,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立法权力(legislative power),重要的法案在议会中投票,议会通过并实施该法案,以此行使权力;第二部分是行政权力或者说是非立法权力(nonlegislative power),领导人往往通过行政机构直接行使权力。对于重要的改革来说,可以说是一定需要第一种立法权力来通过重要法案,莫迪组建政府以来最重要的两个改革分别是破产法统一改革和税收统一改革,都是立法权力推动的政策;而废钞令则属于第二种行政权力推动的政策。
一个政党如果当选了,并且组建了政府,那么就可以行使第二种行政权力,但是却不一定能实施第一种立法权力。因为法案需要在上下议院通过,那么只有执政党同时能让上下议院都支持自己的法案才可能成功,所以立法权力的关键在于上下议院的权力分配,也就是说在上议院和下议院都有足够多的议席(seat)才能够成功推行法案,有多少椅子干多大的事。
举例:美国总统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有上议院和下议院同时两个议院,理论上如果本党全员支持特朗普的政策,特朗普可以推行任何只需要半数通过的政策。
如果一个政党在议院的席位占比超过一半,一个政党超过了其他所有人,他就可以让所有党员投本党法案,在绝对意义上可以通过任何立法,那么就是所谓的“绝对多数”(absolute majority,有些国家可能要更高)。如果一个政党在议院的席位是最多的,但是不足一半,这时候想要组建执政政府必须要其他政党支持,这时候就是“相对多数”(relative majority)。
所以民主政体常常发生一个比较糟糕的事情就是“朝小野大”,执政党在议会占少数,在野党反而是议会第一大党,那么实际上如果在野党执意反对,执政党所有的立法法案可能都不会通过。
举例: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民主党作为少数党往往不能推动法案。
但是这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悬浮议会”(hung parliament),不管是执政党还是在野第一大党都不是议会多数党,那么执政党想要执政必须组建政治联盟形成“联合政府”,这种情况下事态会非常复杂。执政党想要推动一个政策需要政治联盟内部其他政党的支持,而在野大党要想反对也要盟友支持自己的反对态度。这个时候小党的影响力会大大的放大,往往可以左右执政政府是否垮台,或者是左右执政政府能不能推动法案,或者小党就足以在议会击毙法案。
举例1:最近英国选举中,英国保守党虽然是第一大党,但是下议院不过半,于是形成了“悬浮议会”。这时候第一大党保守党可以尝试组建政府,第二大党工党也可以尝试。最后工党放弃组建执政政府,保守党和小党组建联合政府,这时候小党可以影响大局。
举例2:在1996年、1998年、1999年三次总选举中印度人民党都是第一大党,但是三次都只有30%的席位,也就是三次都是“悬浮议会”。前两次印度人民党试图组阁,但是失去小党支持迅速垮台,也就是小党可以使得执政政府直接垮台。
举例3:在2004-2014年,印度国大党是第一大党,由于不过半数形成了“悬浮议会”,依靠自己组建的政治联盟UPA(United Progressive Alliance)来组建执政政府。在2012年以后国大党和执政政府的小党关系恶化,几乎所有改革都陷入停滞,是当时印度经济一落千丈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小党可以左右执政政府的政策推行。
所以理论上,民主政体中总统制的权力过大,很容易发生政府独裁等问题(总统制国家只有美国成功存活下来了),但是实际运行中并没有那么简单。总统制国家也要受限于“椅子多少决定能干多大事”的基本规律,所以总统制国家总统虽然强势,但也仅仅是在自己是多数政府的情况下。
因为“椅子多少决定能干多大事”这个事情,所以民主国家如果想要集中权力,是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的,他们是怎么做的?
举例1:法国本身是半总统制度,先选举总统,再次进行国会选举。如果总统本党是国会第一大党,那么总统本人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两种权力;如果总统本党不是第一大党,那么总统一般会挑选一个多数党的领袖当总理,这时候拥有议会多数的这位总理才是实际领导人,总理本人还是同时有行政权和立法权两种权力。所以不论如何法国最高领袖总是有着两种权力,甚至关键时刻总统可以随意解散议会,在以前总统任期甚至是7年,堪称“帝王总统”(这种半总统制对本人能力要求太高,称职的法国总统本人必然要是一个“伟大父亲”)。2017年法国选举中,马克龙担任总统,同时建立的新政党是议会的绝对多数党,堪称山崩式胜利。
举例2:加拿大本身是议会制,下议院多数党组建执政政府。加拿大民主政治有两个根本性的优势,第一个是由于效仿英国体制,实际上上议院基本不会驳回下议院的提案,也就是说总理只需要应付一个议院就行了。第二个优势是虽然下议院多数党就可以组建政府,但是实际运行中“相对多数”的政府往往会迅速垮台,也就是说如果选出来的是一个“相对多数”,这个没有下议院统治权的政府必然会垮台,执政政府最终必然是“绝对多数”政府。所以结果是不论如何,最后执政政府都会同时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这两种成功集中权力的民主体制成功集中权力,并不是违背了“椅子多少决定能干多大的”的规律,而是用了更好的制度设计。“有足够多椅子”才能当政府,而不是普遍的“有相对多椅子”,这样一来执政政府总是有权力推动立法。
到了这里,已经基本讲清楚了民主政治下“椅子多少决定能干多大事”这个基本规律,但是实际运行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往往民主国家同时有两个议院,所以事情复杂的多了。如果是英国、加拿大这种实际只有一院运行的国家,事情会简单的多。可以说在立法问题上,英国和加拿大的体制有先天性的优势。
普通的民主国家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总统本人的政党仅仅在一个议院有多数地位,那么法案依旧很难通过,一旦执政政府并没有全面掌握议院,那么他所有的立法政策都必须建立在和在野党协商沟通的情况下才能成功。
在制度设计中,比较糟糕的一种情况是,上下议院的功能高度重合,就会导致执政党非常难以施展权力,例如意大利,执政内阁频繁倒台。另一种糟糕情况是,议会中党派过多,很可能引发政治混乱,总体来说两个大党统治政坛是更加稳定的。不幸的是,印度本身上下议院就是功能高度重合的,同时今年来上下议院党派林立。
(2)———— 印度本身的4层权力机构,两个一体两面
首先谈这个问题,读者先对印度本身政治基本架构有一点了解,请阅读 天涯明月刀:真实的印度政府真的像媒体所说那样弱智么? 。其次对印度两大执政党的特性有基本了解,请阅读 天涯明月刀:印度的国大党和人民党有什么区别? 。
在默认你已经了解印度基本政治情况的情况下,我就跳过基础知识了,直接讲一个关键概念——印度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权力是哪里来的?
因为本身至少有四级权力单位——总理内阁政府、上议院或者叫做联邦院、下议院或者叫做人民院、地方邦一级内阁政府(实际上地方的邦一级还有自己的议会)。
先讲解总统内阁政府和下议院:
每5年印度进行一次总选举,实际上是下议院选举,由下议院绝对多数的党组建政府政府。假设出现了不足半数的情况,也就是“悬浮议会”,下议院第一大党和第二大党都可以尝试组建政府,由成功组建联合政府的政党执政。在1996年、1998年印度人民党作为下议院第一大党两次组建的联合政府垮台,此时是第二大党国大党组建的联合政府;在1999年、2004年、2005年都是当时的第一大党组建的政府。
所以实际上总理内阁政府和下议院本身是一体两面,绝大多数情况总理本人同时控制内阁政府本身和下议院。
再讲解地方政府和上议院:
每5年进行一次邦选举,胜利的党组建邦内阁政府,这个内阁的领袖是邦首席部长,基本的组建政府和总选举基本上一样,当然也会有“悬浮议会”的情况。
上议院本身的议员诞生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总统任命,总统本人掌握了12个上议院议员任命资格(一共245个,总统是执政党的话优势很大)。第二种方式是各个地方邦的组成立法选举委员选举上议院议员,上议院议员的名额基本按照每个地方邦的人口比例来分配,在实际选举中基本上你在这个邦的议院比例决定了这个邦的上议院名额你能获得的比例。
举例:北方邦大概是2亿人,按照人口比例在上议院有30个选举议员的名额(2/12≈30/250,30是约数,非实际数字仅仅用于讲解),人口少的邦都固定为1个席位。在北方邦本身的议会有400个议席,印度人民党控制了320个,也就是80%,那么基本上最后的上议院印度人民党就会是30*80%=24个,也就是本地席位比例基本等于上议院比例。
例外:在2016年的上议院选举中,由于两个政党相互争斗,出现了所谓的“cross vote”,碰巧印度人民党一个代表反而当了上议院议员。。。当然了,这种美事大概10年一次。
补充1:上议院议员任期6年,每2年替换其中1/3,同时总统重新任命12*1/3=4名议员。印度人民党2017年在北方邦选举赢了80%的本地议会席位,那么不会立刻多24个上议院议员,而是在2018年、2020年、2022年每一年北方邦撤换10个议员的时候,每次多8个议员。
补充2:虽然2018年是1/3替换的上议院选举年,但是实际上2017本身也有小型的上议院选举。例如2017年7月28日-8月18日结束印度进行了10个上议院议员的替换选举,本次选举中印度人民党又多了一个席位。此次小选举印度人民党历史性的与国大党并列,成为了印度上议院第一大党,也就是40年来第一个同时在上下议院同时是多数的政府(上议院相对多数,下议院绝对多数)。这个昨天刚结束的事情,竟然国内没有任何消息,可见中国对印度了解之少。(Indian Rajya Sabha elections, 2017)
由于总统任命的12个,虽然数额很客观,但是只占了极少数部分。所以基本上,上议院议员都是地方选举产生。由于上议院议员和地方议会议员比例高度重合,所以实际上地方政府和下议院政府也是一体两面。
所以实际上,印度四层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两个两层,最高的总理内阁和下议院的权力是一体两面,地方的政府和上议院的权力也是一体两面,所以印度的权力实际上是两部分组成的:由普选组成的下议院和内阁政府、地方政府选举生成的上议院。
也就是说,简化的说印度的行政权和立法权同时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同时存在两个立法权力机构和两个行政权力机构,一个行政权机构归中央政府,一个行政权机构归地方政府,一个立法权机构归下议院,一个立法权机构归于上议院。同时中央执政政府同时拥有一个行政权机构和一个立法权机构,地方享有一个行政权机构,同时也会自动生成一个立法权机构。
复杂的情况是,还要考虑到地方政府本身的立法权和行政权也是分离的,地方邦也存在议会,但是实际上基本上地方执政政府大部分都是同时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更复杂得情况是,地方邦也可能同时有两个议院。
(3)———— 印度政治历史、当前政治气候
在我之前的两个文章的科普中,基本讲了印度的政治历史,这里重新梳理一下。
印度在最开始是国大党一党独大,虽然权力本身分散在多处,但是实际上印度所有的政治机构都是国大党控制的。当时的10大邦都是国大党控制的,所以上议院也是国大党控制的;当时总选举国大党一般能控制65%左右的下议院席位,也就是说总理也是国大党的。所以虽然权力机构多,但是其实四层机构都是国大党控制的,也就是当时根本没有现在的问题。
由于国大党施政不善,70年代80年代印度人民在地方邦选举中普遍投票给了地方政党,也就是说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割是这时候发生的,于是上议院开始出现了“悬浮议会”。
国大党治理国家越来越糟,连全国总选举都不投国大党了,国大党的席位从原来的350跌到了150个了(下议院一共550个席位),连绝对多数都不是了,结果下议院也出现了“悬浮议会”。
如果民主制度如果不考虑被推翻的话,最糟糕的情况是“悬浮议会”的话,那么印度诠释了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最糟糕的事情——印度两个议院竟然同时出现了“悬浮议会”,竟然连续出现了30年!
连续三十年的两院“悬浮议会”,印度没有崩溃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毕竟印度发明了一种新的政治方式,那就是联盟执政。由于长期的“悬浮议会”存在,印度形成了以“联盟”为单位的政治运作方式,在90年代这个方式非常糟糕,10年内换了8届政府。到了1999年以后,联盟执政方式运用逐渐成熟,后来的3任联合政府都没有崩溃,成功运作了16年。其中国大党领导的联盟叫做UPA,印度人民党领导的政治联盟叫做NDA,所以现在媒体叫莫迪政府为NDA government,便是因为其本身是整个联盟都参与政府组成。
然而印度成功诠释了什么叫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请问您听说过联合执政也能出现“悬浮议会”的情况吗?
实际上最近30年从来没有一个执政联盟能在上议院超过半数以上,现在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领导的NDA在上议院是第一大势力,有245个席位中的89个席位,也就是说只有大概35%的席位,竟然还只是一个“相对多数”政党。也就是说只需要下议院“绝对多数”就可以执政的印度政坛并不需要上议院”绝对多数”。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印度政府执政党其实都是两个议会的“相对多数”,甚至是还可能不是下议院的“相对多数”(1996年、1998年的国大党政府都是下议院第二大党),但是只要联盟组合成的联合政府领袖同时是下议院多数党/多数联盟的领袖就可以。
所以说有这么几种糟糕的情况,出现在印度了。
1 下议院没有任何党派过半,出现悬浮议会,同时上议院也是悬浮议会。这时候下议院有第一大党和第二大党。第一大党和其他政党组成联盟试图组建政府,成功在下议院占有多数,于是整个联盟是下议院的“绝对多数”。执政政府本身可能是上议院的第一大势力、也就是“相对多数”,也可能就是第二大势力,甚至是第三大势力。
这种情况下政府十分容易跨台,在1990-2000年发生了多次政府跨台,印度人民党在这种情况下1996和1998年两度垮台;在1999年以后基本不会出现联盟垮台的情况了,1999-2014年间这种联盟-下议院绝对多数一直成功运行了16年。
2 下议院没有任何党派过半,出现悬浮议会,同时上议院也是悬浮议会。这时候下议院有第一大党和第二大党。第一大党和其他政党组成联盟试图组建政府失败,没有在下议院占有多数,于是第二大党组建政府,第二大党领导的联盟是下议院的“绝对多数”。执政政府本身可能是上议院的第一大势力、也就是“相对多数”,也可能就是第二大势力,甚至是第三大势力。
可以说印度政治气候的乱象完全是国大党治理无能,这导致了人民信心丧失普遍寻求本地政府支持,新党派如春笋崛起,国大党本身江河日下。于是多个因素汇合起来形成了当时的混乱局面。归根结底是国大党治国无方引起的,地方上的人民都相信自己地方上的政党能解决自己问题,而不是中央政府,才导致现在的僵局。
而印度人民党,或者说所有的印度党的问题都在于虽然能控制得了下议院,但是怎么能控制上议院呢?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怎么能获得全面的立法权才是印度所有执政党面临的最大问题。
(4)———— 2014年选举以来印度人民党的现状
印度本身民主制度堪称所有成功运行的民主制度里面最混乱的之一,虽然能比意大利、日本这种长期缺乏最高政府的情况要强一点,但是实际上也算是比较糟糕的。这种情况下,印度能搞出来现在的经济增长、经济成就,可以说是值得刮目相看。
就算这么糟糕的政治情况,加上落后的医疗、教育、法律情况下,印度的经济增长还是比一党专政的越南高出1%,可想而知本身印度的经济能量真的是深不可测。
到了2014年,晴天霹雳,印度人民党大获全胜,成为30多年第一个在下议院拥有绝对多数的政党,共有282个席位,占比52%。整个执政联盟NDA共有339个席位,也就是62%,这一历史性的成就意味着,内部高度团结的印度人民党政府实际上可以让任何一个莫迪的法案在下议院得到通过。
政党联盟破裂无力推进改革、电信腐败案严重、经济低迷打击了国大党的威信。最后两年治理国家像翔一样的国大党彻底垮了,仅仅获得了获得了44个席位,也就是仅仅有下议院的8%。曾经缔造了印度、彪炳史册的国大党彻底成了一坨翔。
虽然印度人民党在下议院已经可以说是无敌了,但在上议院依旧处于绝对劣势。在2014年印度人民党只有50个不到的上议院的席位,加上联盟也仅仅60个,也就是占上议院还不到30%。当时JD的领袖、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库马尔和莫迪翻脸,拥有10个席位的政党JD直接走人,更是让印度人民党蛋疼不已。国大党虽然已经是翔了,但是上议院是两年才选举1/3议员的。所以这让国大党这坨翔还有喘息的时间,虽然印度人民党势力大,但是依旧要很长时间才能努力统治上议院。
在2015年,印度发生了政治地震,印度人民党虽然不可一世,但是在德里和比哈尔邦都选举惨败。德里是首都,结果印度人民党惨遭地方政党血洗;比哈尔邦就是之前翻脸退出NDA的库马尔所统治的邦,库马尔击败了印度人民党的势力,虽然印度人民党赢了930万个选票,库马尔领导的JD只获得了641万,但是两者分别获得了53和71个席位,也就是印度人民党失败了。当年在第三大邦比哈尔邦和首都德里的失败,非常大的动摇了莫迪和印度人民党的威信,人们普遍认为地方分割化会继续进行,没人觉得莫迪能拿下上议院了。
但是到了2017年,莫迪本人看来是时来运转了,简直是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
在3月份,印度的5邦选举中,印度人民党大获全胜,一下拿下了2亿人口的超级大邦北方邦,取得了30年未有的胜利。这可以让印度人民党在未来6年内,在每一次上议院选举中都让印度人民党拿到7个席位。
7月22日,印度总统选举中,印度人民党的候选人成功上位,由于总统实际上控制了12个上议院议员名额,每2年换届选举可以提名4名上议院议员。虽然提名议员应该是各行业专业人才,但是总统可以无耻的全都任命印度人民党的党员。这样的话,印度人民党一共可以在未来3年多获得5个上议院名额。同时印度总统拥有强行通过任何法案的“最终决议”,也可以在关键时刻解散邦政府宣布进入“总统治理”,或者在最危急的时刻宣布“紧急状态”使莫迪进入全面独裁状态。
8月18日,也就是昨天,上议院的小型选举结束,印度人民党再次获得1个席位,国大党失去2个席位,上议院两大党均拥有为57个席位。印度人民党成为接近40年以来第一个同时拥有上下议院多数的政党,虽然是下议院的“绝对多数”+下议院的“相对多数”。
8月19日也就是今天当天,曾经脱离NDA的、第三大邦比哈尔邦的执政党领袖和首席部长、在2015年击败印度人民党的库马尔正式重新加入了印度人民党旗下的政治联盟NDA,这个7月27日就传出来的消息终于落下实锤了。印度人民党完全一扫两年前的失败,又将一亿零三百万人口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下。这使得NDA的上议院席位又增加了10个,可以说如虎添翼。
至此印度人民党领导的NDA拥有89个席位,成为了上议院最强大的势力。尽管如此,莫迪本人依旧不能在上议院为所欲为,国大党领导的UPA依旧拥有63个席位,其余接近90个席位掌握在各种地方政党身上,很多政党虽然已经被印度人民党彻底撸下来了(例如北方邦的所有地方性政党都完蛋了),但是依旧得到5年以后才能彻底滚蛋。
(5)———— 印度人民党何时能获得上议院多数?
要想问印度人民党什么时候能成为上议院绝对多数的领袖,就一定要知道印度人民党本次崛起始于什么时候,只有这样才能认清印度人民党的权力基础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可能以为是2014年大选中莫迪的崛起,这是很普遍的观点,但是是错的,答案是2012年。
2012年是彻底改变印度命运的时刻:在次贷危机后印度政府通过大量投资试图稳定经济增长,短暂高潮后2011开始陷入低潮,2012年就陷入到了全面的经济不景气中,经济增长是新世纪新低,通胀高企,汇率狂跌。同时当年发生了6亿人的大停电事件,当年电力缺口达到了最大的8%以上。而那时候英联邦腐败案、电信腐败案极大的重创了执政政府和辛格本人的威信,辛格竟然自始至终不愿意追究电信部长的责任,因为电信部长本身是印度第二强邦泰米尔纳德邦的政治领袖,试图追究执政联盟内部的地方性盟友会导致灾难性后果,辛格不愿意失去他的支持,于是辛格和国大党一时间臭名昭著。
当时国大党控制的UPA发生了普遍的内讧,小党不愿意支持辛格进行经济改革,经济改革全面停滞,这使得经济更不可能好转了。
既然世道混乱,那么就只能期盼英雄改变一切,远看天边,印度人民党就出现在眼前,这股让失势已久的印度人民党再次崛起的强运始于此。在2012年以前,曾经辉煌无限的印度人民党领导的NDA仅仅统治了29个邦的5个(考虑伪邦的情况下)。到了2012年,印度人民党获得了新的一个邦;2013年,又获得了新的一个;2014年不仅印度人民党全国大获全胜,在地方上竟然一口气获得了5个邦的统治权(同时有邦退出了NDA统治),自此印度人民党一下子统治了11个邦,成了印度地方上最大的全国性政党。
印度人民党的惊人崛起还没有结束,虽然经历了2015年的惨败。2016年印度人民党又获得了3个邦的控制权,2017年重新获得了3个邦的控制权,再加上比哈尔邦首席部长重新回到NDA,也就是说此时2017年7月28日起,印度人民党一共控制了全国的29个邦的18个邦,12.1亿中的8亿以上的人民(2011年统计,现在估计人口为13.4亿),一线大邦除了两个以外全部在印度人民党统治了。
印度人民党统治了印度人62%以上的邦,以及68%的人口,自尼赫鲁时代以来前所未有这种总统、总理、下议院、地方邦的权力高度集中,被称为“saffron wave”——藏红花浪潮。印度人民党的旗帜是藏红花,这就是印度人民党的浪潮,实际上并非是莫迪塑造了印度人民党,而是强大的印度人民党选择了莫迪,莫迪如果想要成功,必须要印度人民党在整个印度政坛取得全面成功。
在印度一个重量级法案要想通过并且实施,需要下议院和上议院半数通过,并且得到半数邦以上的同意。当今的印度,莫迪的法案可以在地方和下议院畅通无阻,独独无法在上议院横冲直撞,便是因为上议院反对党的完全不合作态度。
实际上,一旦上议院反对党转向合作,任何改革都可以在莫迪意志之下推行。很多中国人不了解印度说:“地方邦怎么会任由中央政府统一财政,他们又不傻”,问题是实际上印度有足足18个邦在莫迪的控制之下,地方不可能对莫迪的改革造成什么阻碍。
另外有人有误区是,罢工之类的对印度打击很大,会放弃改革,这是不得不说是误区。像本次税收改革,所有民间抗议都不会影响到莫迪的计划。什么一亿工人罢工、农民抗议、地主老财抗议,这种纯粹读历史书读傻的言论,在中国广泛流传,实际上莫迪唯一害怕的是来自上议院的狙击(实际上无论民众怎么反对,下议院都会通过莫迪的任何法案)。迫使莫迪放弃土地征收法改革和劳工法改革的不是什么抗议,而是在上议院国大党的绝对不合作,即使莫迪三次改变了自己的方案,国大党也不会放开通行的道路。而莫迪最重要的高难度改革是破产法和消费与商品税收法案,前者统一全国七部各不相同破产法,后者统一各邦税收体系,都是要走议会,最终莫迪在政治筹码交换的情况下,才让国大党退步。
而对于土地改革法案和劳工市场改革法案,这个影响数亿人的法案,无论如何国大党都不会让开道路,莫迪必然要通过夺取上议院“绝对多数”地位才能顺利推进法案。
按照现在普遍的计算,不考虑预测未来地方选举印度人民党的得失(也不可能预测,有可能印度人民党失去几个邦,就彻底没戏了,反之获得了一个卡纳塔克邦就稳了),结果如下:
2018年上议院选举,印度人民党领导的NDA大概会从89个进一步增加到100个以上。
2020年上议院选举,印度人民党领导的NDA大概会从100个以上进一步增长到了115个以上。
考虑到总统提名的5名上议院议员完全可以无耻到全是印度人民党党员,到了2020年印度人民党领导的NDA几乎可以继续增长35-45个名额,也就是可以达到124-134个左右,超过了245的一半123,成为了“绝对多数",此时印度人民党才可以说可以高枕无忧的推进彻底变革。
实际局势实际上对印度人民党更加有利,地区性政党中的AIADMK,BJD,TRS, YSRCP,INLD虽然不是印度人民党下的联盟NDA的一员,但是实际中,作为支持政府的一派(back-government),他们总是选择支持印度人民党的政策。这几个政党共有26个上议院名额。
如果到2018年的上议院选举以后,那么印度人民党会成为上议院单一大党,上议院的潜在支持者大概拥有130票以上的支持,也就是说印度政府只有2018年以后才有能力进行根本性变革,对于仅仅剩下半年多任期的莫迪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搞大规模改革,所以必然会拖到2019年以后,甚至选择2020年取得全面权力以后再做出史无前例的改革措施。
问题在于莫迪所承诺的是2022年实现新印度的愿景,留给莫迪的时间不多了,要想在5年实现所谓的“新印度”是没有任何可能的。莫迪相信一旦他获取全面权力,就可以全力推行各种关键改革,这必然使得印度成为经济大国。然而,这里存在两个重要问题。
首先留给莫迪的改革时间太过短促,可能仅仅是2019-2021年,2019年莫迪需要处理重组政府等事情,这样子仅仅有2年时间改革。其次,这种改革的效果显现要非常长的时间,到了2022年很可能莫迪现在做的GST税收改革才刚刚显现出效果,他所做的全面改革,起码要到他的第三个任期才可能出现积极效果(2024-2029年)。如果莫迪先生能三度担任印度总理的话,那么他执政的绝对时间,可以堪比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两位印度的伟大领袖。
无论如何,2022年不会出现莫迪所说的新印度,即使2022年的印度的面貌会大面积革新(按照现在的进度,到了19年大概可以普及厕所和村庄电力了),但是不足以支撑他所说的理想。
莫迪作为一个以发展为纲领上位的领袖,民众会不会再次之前对他失去耐心?这是一个噩梦性的结果。
虽然他2019年获得连任是100%的,但是他要想做出突破性改革,必须要有上议院的全面权力,也就是地方上的权力根基扩充。民众对莫迪失去耐心,虽然不会让莫迪失去大选,但是如果民众一旦在地方驱逐印度人民党邦政府,那么莫迪将会失去获得上议院“绝对多数”的那么唯一的一瞬机会。
即使这个机会仅仅是两年都足以莫迪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再失去多数地位也就没有关系了。但是一旦在此之前,民众驱逐莫迪政府——2018-2020年这个时间段,足以使得莫迪丧失“绝对多数”的机会。虽然莫迪依旧可以和那5个小党合作,尝试用加减法死扣那一两个名额尝试达到半数,不过莫迪的梦想很可能就这么成为泡沫。
还有印度人民党控制下的NDA本身实力强大,占有半数以上(123以上)或者至少接近半数(110以上),莫迪许诺的“新印度”才可能梦想成真。
现在莫迪已经占了先机,印度总统的胜利使得莫迪切切实实可以获得12个上议院议员的名额,自命不凡的库马尔的突然回归让印度人民党突然多了10个上议院名额,甚至现在在联合外部小党盟友的情况下有可能在上议院取得半数,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从三年前印度人民党仅控制60个不到的上议院名额,到今天为止的89个名额,印度人民党在上议院影响力几乎翻了一半,一切看起来都更加有可能了。
(6)———— 小贴士
本来还想写几个有意思的东西,但是想想太麻烦了。。。18号19号突然蹦出来两个重量级改变实力对比和现状的事件,弄得大半都得重写了。
仔细想想,最近印人党的胜利可以让时间轴为半年以前的、对印度人民党的所有预测都当废纸,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以下几个小问题,如果评论区有人想知道为什么我就写吧
1—— JD的库马尔在2014年为什么退出印度人民党领导的NDA?当然如果你看了我之前的答案,应该知道库马尔也是一代奇人。
2—— 莫迪当时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3—— 印度人民党为什么要大力扩充党员
在2014年印度人民党执政后,他的全国发言人夏斯特里说:根据统计,印度国会选举需要9000万选票才能胜选,因此如果能达到1亿党员,将党员转化为选票,就能够巩固执政地位。这才是印度人民党在2014年11月以后大力扩充党员运动(expansion of the base)的根本原因。
在近几十年来历次印度总选举中,其中议会第一大党获得的选票比例在25-35%左右,最低的执政执政条件是25%。而印度选举中大概有60%投票率,所以在历史上来看最低只需要9000万张选票就可以组建政府。
在2014年总选中,投票人数共有54000万人左右,印度人民党得票17100万,得票率约为31%,获得下议院席位中的52%;而国大党得票10700万,得票率为19%,获得下议院席位8%。而2014年印度人民党按照党员数量计算为印度第一大党,共有3500万党员,国大党则仅为2000万党员。所以印度人民党有理由相信将党员扩张到1亿人,可以大幅度巩固印度人民党的政权稳定。
实际上在2014年很多投票给印度人民党的选民,可能单单是因为莫迪的存在,本身并不是印度人民党的成员。在扩员运动中大幅度吸收这些新成员,可以保证增加自己选民基础。即使他们不是组织紧密的党派一员,但是只要新党员中客观数量的选民在总选举中投票给印度人民党,就很可能不断夺取政权,从而打造长期政权,从而实现一党执政的梦想。
在2015年印度人民党已经将党员扩充到1.1亿以上,增长了两倍,但是印度人民党依旧不能放心,因为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在传统上印度人民党被认为是一个极端印度教主义政党,要建印度教徒独大国家,这一身份认知严重限制了印度人民党发展,大量的穆斯林、基督徒、锡克教徒等等都不会支持。由于印度教本身对落后种姓的歧视,很多在印度教体系下利益受损的落后种姓也不愿意支持印度人民党,这导致长期以来印度人民党的形象不佳。
所以长期以来印度人民党被认为是北方地区的一个高种姓精英支持的政党,而印度人民党的支持者很多是印度本土的中上等种姓、海外商业精英、小企业主。为了弥补自身的选民基础缺陷,印度人民党大力提拔低种姓进入高层,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莫迪,同时采取了贴近低种姓人民实际生活的关怀政策,这使得印度人民党在整个北部印度和西部印度站稳了脚跟。
印度各邦(包括伪邦)执政党分布:黄色为印度人民党控制的邦,浅黄为印度人民党盟友控制的邦,蓝色为国大党,红色为各个地方政党。
印度地理分布图,印度人民党主要统治的地区是西部、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对南部和东部影响力非常小。
由于印度人民党极少控制南部和东部各邦,所以印度人民党在2015年完成扩员运动后便将主要目标放在东部和西部上。相比之下,虽然国大党已经衰落,但是由于长期的纵横印度政坛,本身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基层组织,这是新兴的印度人民党所做不到的;同时由于有南北矛盾问题,南方各邦对印度人民党印象很差,根本不屑于支持北方出身的印度人民党;而南部和东部两个共产党的势力也很强大,他们总是反对莫迪所推动的游击经济改革,也是深受痛恨已久的眼中钉。这种情况下印度人民党两个扩张计划就出炉了。
第一个为东部扩张计划:在2017年莫迪下达指示,要在东部进行扩张,主要目标放在不受印度人民党控制的西孟加拉邦和奥里萨邦,尤其是西孟加拉邦为重中之重。西孟加拉邦的首府加尔各答曾为英属印度总府,是传统上印度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中心,但是经过共产党、本土党派、官僚主义治理已经彻底歇菜了,即使如此人口多大一亿的西孟加拉邦有极大的政治意义。现在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为地方党派出身的班纳吉,是印度第一大莫迪反对派,同时作为印度国内广泛的左翼阵线的一员。彻底歼灭西孟加拉邦的地方势力,有利于大大集中中央权威,推进右翼经济改革计划。
在最近几年印度人民党已经逐渐在东部扩张了影响力,在西孟加拉邦南部逐渐崛起,但是依旧不足以获得地方选举多数,这一次扩张就是要在2019年时打击西孟加拉邦的本土政党,并且最好在之后的地方选举中撸下来,实现地方控制和中央集权的两个目标。
第二个为更加雄心勃勃的南部扩张计划:印度人民党主席Amit Shah力主推进南部5邦的扩张计划“南方使命”(“South Mission”),在这一计划中印度人民党将要在南方五邦进行党员扩张,并且要努力保证在最近南方的卡纳塔克邦选举中获胜。一旦控制了班加罗尔所在的人口多达6000万的卡纳塔克邦,不仅有巨大的政治意义——足以确保2020年印度人民党成为上议院绝对多数党,这个新兴的印度经济中心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改革意义。
现在在南方各邦中,印度人民党仅仅在卡纳塔克邦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他各邦影响力都约等于0,想要在这片真空中崛起恐怕需要漫长的时间。
洋葱呀!洋葱的价格就是印度人民心中衡量政府好坏的秤。
印度去年种植了83万公顷的洋葱,产量达1356万吨。在印度,洋葱的价格直接关系到11亿人民的日常生计。
在2012的一年多里,印度的洋葱价格一路攀升。2013年10月和11月,一些地方的洋葱零售价格高达每公斤100卢比(约合人民币9.83元),而在“洋葱危机”发生前,其价格是每公斤20卢比(约合人民币1.97元)。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约有3.5亿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处在国际公认的贫困线以下,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1.25美元。已持续一年多的“洋葱危机”让印度百姓叫苦不迭。
印度总统莫迪宣誓就职,1个月后,由于担心国内洋葱价格上涨,政府下令禁止将洋葱廉价出口。4年前,为了预防街头抗议,当时的印度政府甚至一度完全禁止洋葱的进口和出口。恒生银行的印度首席经济学家班达里说,“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人们都相信,时不时地,洋葱价格的上涨会成为重要的选举议题。”比如在1998年,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失败,人们普遍将原因归结于洋葱价格的上涨。班达里说,洋葱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和每个印度家庭的生活密不可分。“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所有印度菜肴都有洋葱这一味原料。因此,普通人对于洋葱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
2013年8月22日,印度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民众手持总理辛格的照片和洋葱,抗议洋葱价格飞涨。
2013年10月洋葱库存告急时,印度向中国和伊朗寻求援助,讨论通过进口,抑制洋葱价格的过快上涨。
以上就是印度著名的洋葱危机。
而且印度人只爱吃印度产的洋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2个吃葱国——中国和印度,距离如此之近,然而却互相吃不惯对方的洋葱。
印度嫌中国洋葱味道太重,中国嫌印度洋葱味淡偏甜。
所以呀,期待下次印度来一次洋葱革命吧。
曾经就这个问题跟我妈讨论过。
我说我这么要强这么独立,怎么可能找得到对象,现在男生都喜欢软软的什么都不懂的瓶盖都拧不开的笨笨傻傻的妹子呀,比如我表妹那种╮(╯▽╰)╭
我妈说:其实吧。。。。。如果我真的是那种什么都不会,什么事情都要你爸来做的女人,你爸早就跟我离婚了。
我妈的意思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那种温温软软的妹子会很讨喜,但是过日子,如果什么都要依靠男方,短时间可能还好,几年过下来,早就烦了。而且生活中那么多事,那么多问题,如果女方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要添乱,这日子要怎么过。
像我妈这种女人,不仅自己工作上家庭上都可以处理得很好,还对我爸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爸能在学校不用趋炎附势巴结领导,甚至还可以因为校长不公平的对待直接拍校长的桌子跟校长对骂,还一点事都没有继续当先进当优秀教师,年年带重点班,教书教的好是一方面,跟我妈在教育局工作不可能没有一点关系。
(因为曾经也有个老师跟校长有矛盾,后来被找了个借口调到农村的学校去了,而我爸骂了校长这么多年,从来没谁敢把他怎么样,顶多是没有升职的机会了╮(╯▽╰)╭)
我爸真的是典型的书读得迂腐了的那种人,特别清高,完全不懂变通,因为看不惯他们年级组长,他们年级的活动从来不参与。有一次他们校长开会碰到我妈,就跟我妈说,x老师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啊,不合群。我妈回来根本都没给我爸说,就偷偷告诉我了。
而我妈就是那种像水一样的女人,什么地方都可以淌过去,石头扔下去也只是泛起一点涟漪,包容我爸的一切,呵护着他的自尊心。而我爸也知道我妈很有能力,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特别尊重我妈,偶尔闹脾气都像在撒娇。曾经有别的老师说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相敬如宾。
我一直觉得理想的夫妻关系就应该是这样,就像《致橡树》里那种,我跟你肩并肩站在一起,不依附你,也不会攀附你,更不会一厢情愿的奉献或者施舍,我们共担风险,共享繁华。
真羡慕啊。
真想找一个我妈那样的人。
========================分割线=========================
看评论感觉好像大家都觉得我母亲罩着我父亲,我父亲高攀了我母亲的感觉。
可能是我表述的问题吧,其实,你们想,我妈这种人,会去找那么特别废的男人过一辈子么╮(╯▽╰)╭
我爸当年高考,是全地区数学单科第一,总分第二的成绩考的重本(那所学校现在也是211,985),整个人心高气傲的不行——但是通常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被人打,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
四川人嘛,娱乐活动就是打麻将打牌,我爸其实打得很好,因为他记得住牌!他能算牌!这简直就是外挂嘛!但是他很少打牌,一年中可能就过年那会陪家里亲戚玩几把。平时的娱乐活动,除了守着电脑打无比幼稚的小游戏,他没事,就!做!高!考!题!
市面上大部分教辅资料,都可以在他书架上找到。
我相信大家在读书期间对那种强迫学生补课的老师都是有了解的╮(╯▽╰)╭但是我爸他呀,最讨厌补课,每次有学生家长找他给孩子补课,他都给人家说:上我的课,课上四十分钟认真听就可以了,不需要补课。
他教的班,数学成绩从来都是年纪第一第二。
学生都很喜欢他,大概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讨厌一个:不拖堂,不骂人,不补课,有耐心,好脾气,认真教学,不请家长的老师。【我爸比学生还讨厌拖堂,下课了比学生跑得还快】
跟之前那个校长的矛盾也是,那个校长总是喜欢搞个大工程,从中牟利,完全不在教学上花功夫,所以我爸特别讨厌他和那几个学校的中高层领导,才不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的。
后来校长被双规了,判了十几年,中高层整个换了一拨,我爸又开开心心的去参加教研活动了╮(╯▽╰)╭
春天桃花开的时候还会跟他们去爬山。。。。。。。ORZ
说这么多其实想说我爸是个特别认真特别聪明的人,绝对不是不会社交的书呆子那种。
应该说,我父亲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真诚,不做作,不媚俗,没有太多的欲望,不关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的理想主义者。用我妈的话说就是象牙塔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
而这个象牙塔,很大程度上功劳要归我妈,我妈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全市的所有中小学校长啊主任啊都很熟。可以说我妈把社会阴暗的那些东西,挡在了我爸看不到的地方。
这点真的太难得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妈就是太宠我爸了,一直都是那种,出了事也没关系,我帮你想办法、帮你解决,再顺便嘲笑一下你 的那种。
然后我爸就是有点傲娇的那种,其实可心疼我妈了。我妈做了什么菜,问他好不好吃,他每次都说一般,还行这样,但是到外面去吃饭,他每次都说,还没你妈做的好吃(≖ ‿ ≖)✧就是这么口谦体正直。
最后附上致橡树。我啊,是真的觉得这种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并肩前行、共同成长、精神上的契合 是最理想的相处模式了。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