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卫的价格主要体现在药品的研发费用上。诺华的药品平均研发费用大约是40亿美元,格列卫算费用高点100亿好了。可这种药的售价折算下来要五万美元一名患者。仅仅在中国,就有五百万潜在患者可以吃这种药,扩大到全球,有一千万之多。也就是说,这个药按目前的价格,其潜在销售市场高达五千亿美元! 格列卫的造价从印度药的售价来估计,其造价仅为售价的二十分之一以下。就算诺华将药价降低10倍,销售仅覆盖到5成销售市场,其销售额也达到四百亿美元,并能保持120亿以上的毛利润! 然而诺华没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要做到覆盖五百万人市场规模的生产能力,其需要投入大把资金。即使从长远看,这样的投资会产生巨大的效益,依然不会有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 道理很简单,现在的产能和价格,足以保证诺华的利润。大规模扩大产能后降价,虽然看起来总利润增加了,但是却增加了投资风险。总利润的大规模上涨,则会给诺华更大的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试想,如果诺华仅仅依靠一种药物就能稳定保证120亿美元的毛利,那么这个公司的利润毫无疑问将压倒其他一切公司。这时的舆论会如何看待诺华? 最后,就算诺华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扩大的产能占据了市场。然而大规模扩产也意味着技术的大规模扩散。这对诺华来说显然不利。
最后说下,格列卫的巨大潜在市场,使得其价格哪怕降低十倍,也是一笔巨大无比的买卖,还有巨大的利润。这个如此利润之大,以至于其研发费用与之相比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说,高价药用来补贴研发费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其不选择扩产能降价是有原因的。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他不追求短期的利润最大化,更不会考虑患者的需要。诺华是一个诞生与小国瑞士的企业,他追求的是长久而稳定低调的捞钱。这与中国企业那种有利益就想办法扩大在生产的思路完全不同。瑞士是个小国,没办法保护他的某一个企业长期攫取数百亿美元的利润。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
试想下,如果格列卫的专利期还有十几年,几百亿美元规模的利润市场在这,这笔利润回归美国,在美国国内会带动数千亿美元的GDP。这么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结合美国制造业的现状,会有哪个美国政府不去认真保护这一市场,会不去向印度施压攫取利润?
事实上,如果是美国人,那么扩产能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这是美国政府急需的。扩产能降价,则意味着开拓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降价十倍,一盒药还有1200元RMB,相对于3-4百左右的造价,至少有120美元的利润,一个患者一年就是2800美元!我们不说其他市场,单说中印市场。对中国,1200一盒,一个患者一年不到3万块钱,换回一个劳动力,这在中国是合算的,绝大多数患者是愿意且有能力掏这笔钱的。一年28800块钱,这药就有进入医保目录的可能,如果国家补贴药价中的一部分,那么在国内几乎所有能吃的患者都会选择吃药保命。中国市场充分开发,这就是上百亿美元的利润规模!
而对印度市场,印度格列卫的价格5-6百左右,效果稍差。那么如果美国政府强力施压,并且同意以政府出面向诺华施压,专门向印度提供售价110-120美元左右价格更低的格列卫。相信印度政府也不会强顶施压,无视知识产权生产仿冒的格列卫。这就一方面保证了格列卫在印度市场的销售,另外能保住印度格列卫走私至国外所占领的市场。这对诺华和美国政府又都是有利的。美国政府向国内企业施压,诺华降低了保命药的售价,也有利于美国政府与诺华企业形象的提升。
另外,由于诺华充分开发了市场,扩大的产能,而药品售价也不高。一旦专利过期,其稍微降低售价至800元左右,依然可以保证一名患者1400美元左右的利润。而此时其他的仿冒者如果要仿制,依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仿制出来的药价格上也不会比诺华制药便宜太多。对于患者来说,既然吃了这么多年诺华的药,价格也贵不了几百块钱,而药效上诺华更有质量保证。作为患者,继续选择诺华的药更为明智。那么诺华依然能在专利过期后保证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市场,这又是对诺华非常有利的。
怎么看待?这种话他要是敢当着我的面说,我就敢当面打爆他的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