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大于中国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代的粮食其实是一种工业品。比如说河南的人均耕地其实比全国人均耕地要低不少,产量主要来自合理的灌溉排水,农机使用,种子改良,肥料施用等投入。

所以说光指望耕地是没有意义的,除了耕地这个生产场所外,粮食生产还需要大量工业原料的投入。而能保证工业原料供给的,只有得到保障的自由贸易。

粮食安全之本不在耕地,而在于自由贸易。


user avatar   wanglei-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安徽工作过一段时间,整天在大别山里转悠,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饶,到处是灌溉沟渠和大大小小的水库蓄水池,在老乡家吃饭,五六个人满满一桌子饭菜,咸货、野猪或者麂子或者野鸡或者咸肉锅子、豆腐、青菜、米饭+锅巴,也就一百块钱,多少年了没涨过价,可谓民风淳朴,木耳、冬菇、霍山黄芽、麂子、野猪、石斛等等山货是每次进山必买的,从相熟的老乡手里买还便宜一些,比从市场上买能便宜一半,老乡比我们这些城里人健康,也富裕,家里基本都是盘龙柱或者罗马柱的二层小别墅,青壮年有出去打工的,也有在家种植山货的,老人在家帮忙,每年收入好的三四十万,差的也有十来万八九万,是人均,桃花源也不过如此吧。

但是,历史上,大别山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年代,是非常好的兵源地,金寨县号称将军县,出了以洪学智为代表的近百枚将星,数十万子弟兵,这在湖南四川以外的地界可不常见,为什么,因为这是个能穷死人的地方,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缺盐缺水,即使不考虑土匪、恶霸和地主等人祸,这里的自然环境也基本不适合人类的大规模聚居。

从穷山恶水到好山好水,改变这些的,是一项发起于大跃进,横跨三年自然灾害,完成于1972年,中途被点名要求下马,当地干部和群众自发咬牙硬挺的,真正伟大的,艰苦卓绝而又充满战天斗地豪情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晓的伟大工程,淠史杭自流灌溉工程:

这项工程,我以前也不知道,直到在我乎上关注了马前卒同志,以下为局部引用,详见

作者:马前卒 链接:zhihu.com/question/2732

在毛主席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的伟大号召下,安徽人民先后在大别山区修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五大水库,拦蓄大别山区上游来水,减轻淮河干流防洪压力。五大水库的修建,拓展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治水思路,为综合利用水资源,彻底解除江淮丘陵地区的旱涝灾害,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作出了战略决策,决定兴建淠史杭沟通工程,连接五大水库,沟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自然河流,建设完整、系统、科学的灌溉网络。1958年6月,淠史杭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

1958年8月19日,灌区工程总指挥赵子厚在淠河灌区渠首横排头开挖第一锹土,拉开了淠史杭工程的建设序幕,百万安徽人民开始了建设淠史杭工程的伟大征程。当时,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资金困难,技术匮乏,材料短缺,安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卑不弃,坚忍不拔。面对原始的施工工具,他们开展技术革新,创造了专攻切岭工程的“洞室爆破法”,发明了专攻“麻僵土”的劈土法,研制了垂直运输土工具“倒拉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了工程建设中的千难万险;面对短缺的建筑材料,他们无私奉献,自制炸药,自建水泥厂,捐献木料,保证了骨干工程和重要建筑物的建筑用材;在1958—1972年14年间,他们胼手胝足,肩挑手抬,艰苦奋战,以铁锹、十字镐、独轮车等原始工具,大干4亿个工日,开挖了2.5万公里渠道,完成近6亿m3土方,建成了横跨江淮、沟通三河、造福皖豫的特大型灌区,创造了新中国水利史上的人民丰碑。



水脉图和地形图对照,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结合山区水库和平原灌溉网,沟通不同水系的自流灌溉项目。这个工程主体也是靠人力和农业社会的物资完成的。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也实在没有多少工业物资可投入。

1958年,入夏以后,连续70多天无透雨,塘坝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死,500多万亩农田成灾,尚有152万亩不能下种,全区有200万人投入抗旱。

1958年8月19日,淠史杭工程开工典礼在六安县苏埠镇南5公里的横排头隆重举行,这里曾是当年徐向前创造“苏家埠48天战役”大捷的战场,而今为了创造建设新中国的奇迹,六安人民再一次在这里誓师,向大自然宣战。中共六安地委第一书记杜维佑为典礼剪彩,专员兼淠史杭工程指挥赵子厚发布开工命令,挥锹破土。

开工初期,国家没给一分钱,地区财政也拿不出钱,所需物质基本上靠群众自筹。据统计,在一、二两个工期,群众自筹石料14.22万立方米,木材2.16万立方米,树材22万多棵,圆竹65万公斤,毛竹12万多根,旧钢铁437吨。开山炸石,没有炸药,就发动群众刮墙土熬硝,自制土炸药。没有水泥,就自建了三个水泥厂,用石臼舂,用碾子碾,石料破碎以后,用筛子筛,用手工搅拌。木料不足,许多群众把家中盖房子的木头、门板都献出来了,有的甚至把给老人准备的棺材都拆散抬到工地。11条干渠全面铺开,最高上工人数达67.8万,民工们挑着粮食和铺盖,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工地,每个民工一个工日补助0.25-0.5公斤口粮和一毛钱菜金。

下图是当年的施工场面和奖状。



淠史杭工程的影响有多大呢?

中国淠河、史河、杭埠河3个毗邻灌区的总称。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千米。灌区水源来自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梅山水库和龙河口水库。总库容66亿立方米。该灌区于1958年开工 ,1959年开始灌溉农田,以后逐年续建配套,1987年干渠以上工程完工,支渠以下工程还在进行。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包括: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渠首枢纽工程,7级渠道的2条总干渠,11条干渠,19条分干渠,总长1384千米;1.3万条支渠、斗渠、农渠,总长2.26万千米;大小渠系建筑物6万多座;中小型调节水库1066座和21万口塘坝,有效库容12.3亿立方米;抽水站、补水站总装机容量14.1万千瓦。该工程实现了40万公顷农田的自流灌溉,实灌面积达58万公顷,并解除了淠、史河下游的洪灾,减轻了淮河干流的洪灾。.

四五十万公顷农田从旱地变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这个说法貌似不容易形成直观概念。我们可以和名声更大的都江堰灌区(不只是都江堰枢纽)对比。到1950年的时候,都江堰灌区修了2000多年,总灌溉面积是18万公顷(解放后扩建到60万公顷)。这还依赖于川西极有利的地形。淠史杭工程用14年时间在贫瘠的大别山外围搞了三个都江堰灌区出来,不依赖电力的自流灌溉面积也相当于2个都江堰灌区。效果不言而喻。

灌区枢纽之一,颇有都江堰的味道

灌区图片

灌区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大大改善了皖西、皖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区域内的灌溉面积由兴建时的12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万亩,粮食年产量由兴建时12.3亿公斤提高到目前的50亿公斤左右,灌区17个县(区)有7个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正常年份提供的商品粮不少于18亿公斤。淠史杭灌区是安徽乃至全国的粮食主产区,它以占安徽1/10的土地面积、1/6的耕地面积、1/5的有效灌溉面积生产1/4的粮食产量、1/3的水稻产量,奠定了安徽粮食主产省的重要地位(河南效果另计)

这个伟大工程在中国并不出名,一是因为那个时代类似的工程太多,二是恐怕宣传部门的脑子出了点问题。外地人不知道淠史杭灌区可以理解,连为此贡献了70万劳工,并受益良多的六安本地人都开始淡忘,这时间未免还是过的快了一点:

淠史杭不能被淡忘

淠史杭似乎被淡忘

(2008年)11月20日下午,在人头攒动的六安市解放路白云商厦门口,记者就“你知道淠史杭工程吗? ”随机调查了数十位市民。一位女大学生一脸惊讶地回答:“什么淠史杭?我不知道呀! ”一个刚上学的小朋友更是一脸茫然,而两位家住淠河边的女孩子,也连连摇头说,“从没有听说过什么淠史杭,”不能不让记者感到惊讶。在一些年长的市民中,也有近半数根本不知道淠史杭工程,而能对淠史杭工程稍稍了解得详细一些的市民,还不到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在几天来的调查中,记者发现,不仅仅是年轻人,甚至一些大学里的教授对淠史杭也不了解。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何加大宣传和推介,让老百姓都能认识和了解淠史杭工程的历史,以及其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增强节约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已显得非常迫切。

最后把题目圆回来,这和印度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印度有漫天神佛,有遍地活佛,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有超级稳定的经济和意识的阶级结构,有葬归恒河的无上幸福,所以他们现在年年饿死人还在粮食出口,我们没有这些,我们有毛主席,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


user avatar   chun-guo-xue-x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一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

  答:根本原因在于印度农业的工业化远不及中国,印度农业水平和中国农业水平的差距,就是两国工业化水平和水利建设的差距。

  这里必须澄清一下:虽然现代农业实质上就是化学农业、钢铁农业,但是,我这里所讲的“农业的工业化”并不仅仅是某些人所理解的单纯农药、化肥、农机等的增长。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包括对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破坏和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建立。它以工业发展为基础却又不仅局限于工业发展,所以工业化提升的是整个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社会。

  农业发展的4个基础:基本完善的重工业体系、完善的农科技术研究推广体系、完善的农田水利体系、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最终都只能在工业化过程中或依靠工业化来实现。

  具体到其中对农业有直接影响的,工业化至少应包括化工业发展、含良种推广在内的农科研发推广、农机农膜普及、农民识字率等等,尤其是对旧的农业农村体系(如宗族制度、种姓制度、地主制度等)的摧毁和破坏也必须列入其中。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我就多次亲眼见识了老农因为不识字而用乐果(或其它杀虫剂)去治纹枯病(或其它病害)的事。投入少、要求低、成效高、见效快的杂交水稻,印度自1987年引入制种技术起已30多年,在6.6亿亩水稻播种面积中杂交稻仍仅占6.8%。而中国仅用十余年时间就已在全国所有适宜地区全面推广;越南在与中国和解后也仅用了20年左右。当然,结果就是:越南一方面亩产冠绝南亚和东南亚,另一方面每年要从中国进口10亿美元种子,8亿美元化肥,3亿美元农药。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地主对农村农业发展的制约远超人们想象。

  所以,上世纪中叶以前的印度和中国都是标准的农业社会。

  所以,现在的中、印并不是“工业化相差不太大”,而是相差很大。个人观点,如果说中国农村的工业化进度为60~70%,印度就是10~20%。


  反对 @夏风 “印度农业差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和土壤”的观点。

  @夏风 特意提供了一篇文章《印度的绿色革命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印度的绿色革命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网 以证明他的观点:印度人努力过,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限于气候和土壤仍不如中国。

  但是,我认真看了该文章后却有不同的见解。对比了下该文章中的数据和“绿色革命”同时期的中国数据:

  印度:“1965-1966年度(绿色革命开始时)印度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为0.72亿吨,绿色革命成功后的1983-1984年度,其粮食产量实现了翻番,总产达到1.524亿吨,增长111.7%。”

  中国:1965年1.95亿吨,1983年3.87亿吨,增长99.1%。

  印度增长111.7%,增长0.804亿吨:中国增长99.1%,增长1.92亿吨;姑且算印度小胜。

  再看看各子项数据:

  1、灌溉面积

  印度:“作物灌溉面积由1965~1966年度的3090万公顷,上升到1983~1984年度的5420万公顷。作物灌溉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百分率由19.9%,提高到了30.4%。”

  中国:1983年有效灌溉面积4464.4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7%。

  还是吐槽一下,如果印度的作物灌溉面积真的都是“雨能排、旱能灌”的有效灌溉面积,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印度的复种指数为什么如此低。

  2、化肥。

  印度:“从绿色革命前后化肥用量的变化来看,印度全国的化肥总用量从78.5万吨(N57.5万吨,P13.3万吨,K7.7万吨)增加到771万吨(N520.5 万吨,P173万吨,K77.5万吨)增长了近9倍,印度化肥进口量从41.3万吨增加到362.6万吨”最高的旁遮普邦每公顷化肥用量达到了127.8kg。

  中国:1965年194.2万吨;1983年1659.8万吨,全国平均每公顷的化肥用量133.5kg。

  印度增长882%,增长692.5万吨:中国增长755%,增长1465.6万吨;姑且算印度再小胜。

  3、农药。

  印度:“1954年印度的农药产量仅为432吨,1970年达到了2600吨,绿色革命成功时已上升到了55000吨。”

  中国:1952年0万吨,1970年32万吨,1983年33万吨。

  4、农机。

  印度:只有些零星数据,如:1983年“以电为动力的灌溉水泵数目达到了397万台”;拖拉机“到绿色革命成功时的1984年,年生产能力达到76173台”,以最高年产量乘以20年来计算,估计全印度约有拖拉机150万台。

  中国:1983年灌溉用水泵597.7万台,大中型拖拉机84万台、小型拖拉机275万台。

  5、农技推广。

  印度:也只有些零星数据,如:旁遮普农业大学“每年举办农民培训一般说来250次以上,培训农民超过8000人,从而以“亚洲最大的农民培训中心”而闻名”,“农业大学从1966年的6所增加到1984年的23所”,以这两个“最大”的数字计算,每年培训农民18万人。其成绩为:“作物高产品种的覆盖面积由1966~1967年度的180万公顷, 增加到1983~1984年度的5374万公顷,同期高产品种覆盖率(高产作物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比率)从2.3%上升到53.7%。其中,水稻高产品种覆盖率从2.5%上升到52.7%,小麦从4.2%上升到78.6%,高梁从1.1%上升到32.1%,珍珠粟从0.5%上升到45.8%,玉米从4.1%上升到32.6%。”

  中国:1975年基本每个省都建了农业大学,并在省、地农科院之外,以县办农科所、公社办农科站、生产大队办农科队、生产队办农科小组,组建了“四级农科网”。全国共有1140个农科所,26872个农科站,四级农技人员1100多万人。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从“四自一辅”(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以国家调剂)到“三有、三统一”,再到“地提、县繁、社制”(地市制原原种,县制原种,社制生产用种)的良种更新提纯推广体系。其成绩为:50年代末以矮脚南特等品种为代表的水稻矮杆化,70年代以桂朝2号等品种为代表的水稻中杆化,1976年以后以汕优、岗优系列为代表的“三系杂交稻”,以及七三单交、掖单、农大、小偃等系列品种推广为代表的,水稻、玉米、小麦的良种化,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水稻品种的数次全国大替换,在其它因素支持下,每次都将水稻全国平均亩产提高了20~30%!

  各种农作物的新品种覆盖率数据没找到,但就我个人的经历看,90年代搞普及杂交玉米时我在最偏远的山区都已经完全找不到真正的原生本地品种了,农民所谓的“本地十代种”就是以前推广的“墨白”等良种,代专家们搜集育种材料只能到凉山里民族地区去搜集,而水稻育种材料更是根本找不到了。不谈耕作制度改革和化肥、农膜等的推广,仅就品种而言,据我为写论文所查阅到的资料,我所在的这个偏远山区县在上世纪50年里普及性推广种植的品种就达到了近80个。

  6、此外,《印度的绿色革命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中明确提到“依靠科技进步,是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和@夏风 的回答一样,其中旁遮普邦也被屡屡提及:“全国平均每公顷的化肥用量由4.5kg增加到了43.4kg,增长了8.7倍。而绿色革命成效最显著的旁遮普邦,同期每公顷化肥用量从6.3kg增加到了127.8kg,增长了19.3倍,这也是该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旁遮普邦和哈里亚那邦的村庄通电率达到了100%”“绿色革命期间,旁遮普和哈里亚那等邦成效最为显著,而比哈尔和奥里萨等邦收效十分有限。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一致,进而导致了农民对新技术及其作用的认识上的差距。”。由此看来,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的单产远高于印度平均的原因并不是“气候和土壤”,而是“农民对新技术及其作用的认识上的差距”。否则根本无法解释同处于印度河-恒河平原的旁遮普邦和比哈尔邦之间农业水平的巨大差异。

  7、综上所述,从上面的“农技推广”等各子项数据看,印度所有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在这一时期的增长和改善,及在1983年的指标,与中国相比较几乎全都要差一大截,仅化肥增长率(也仅限于增长率)是略好。然而印度在这一时期的粮食产量增长率却略高于中国,而且自建国以来印度粮食产量增长率也是跟中国相当。

  努力小而成绩高,至少增长率成绩高,这也证明了在有了科技和工业手段之后,印度农业生产条件确优于中国。


  我的观点:

  1、在上世纪中叶以前的印度,虽然其工业优于中国,但从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就业、文盲率等)来看,仍然和中国一样是农业社会。

  2、在农业社会,印度的农业生产条件肯定不如中国。但是,印度农业的问题主要是因光、温、水资源过多且不能被利用而造成的麻烦。

  3、当工业化之后(请一定要注意这个前提!),这些麻烦可以用科技、工业手段解决,其光、温资源可以被更好地利用之后,印度农业生产条件肯定优于中国。

  (所以说印度潜力巨大真不是吹的)

  4、比较而言,印度的光、温、水资源过多却因自身工业化不足而无法利用造成的麻烦,肯定是中国的光、温、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解决起来更困难。

  5、1952年的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已达到农业社会的天花板,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农业起点高于印度,也正因如此,即便在工业化的支持下,每进一步都须更艰辛的努力。

  6、解放后的中国,靠自己工业化和水利建设上的不懈努力,在光、温、水资源均不如印度的不利条件下,取得了远高于印度的农业成绩。

  所以,印度和中国农业水平的差距,就是两国工业化水平和水利建设的差距。

  (注意,原问为: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一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但我的回答是“印度和中国农业水平的差距,就是两国工业化水平和水利建设的差距”。因为耕地总面积印度比中国多1/3,农村(户籍)人口印度比中国多1/3,粮食(谷物)总产量按不同口径中国却反是印度的2.2~2.5倍,农业总产值中国(9647.72亿美元)同样是印度(3916.72亿美元)的2.5倍,也就是说就总体农业生产水平而言,两国的差距与粮食生产水平的差距是一致的。)

  全面地概述农业发展条件,至少应有这几个要素:工业化水平(农科研发、农技推广、工业能力、劳动者素质、农村社会结构)、农田水利、地理条件(地形土壤气候)、农业发展策略(由国家发展策略、战略环境、基础条件决定),都将对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构成(如:种粮耕地比例)有或大或小或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完全不区分国家具体情况,甚至在经济作物占比差异很大的国家间比较“耕地总面积的平均单产”,并以此来证明什么,就是个笑话。例如:埃及和以色列荷兰,中国和巴西阿根廷,等等。

  另一方面,中国、印度的农业相关的发展策略、战略环境、基础条件非常相似,都是“人口巨国”且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中国1.35亩、印度2亩)、充满自信的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因为这些基本因素,中印的农业模式与加拿大巴西这种大规模种植油菜大豆出口的农业模式,和以色列荷兰美国日本等国的农业模式有了本质区别。所以,中印农业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正确合理的农业发展策略只能是:尽力稳定农村,提升农业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粮经比例,自已解决吃饭穿衣问题。所以,中印农业水平差异的原因就只能在“1、工业化和水利,2、地理条件”,这两者之间了。


  而你们的观点是“中印粮食产量差距的主因是土壤气候”。但是:

  1、农业归根结底是对光能的利用,光、温的提高就意味着光合作用效益的提高。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各种劣土如砖红壤、冷浸田、死黄泥田、白鳝泥田、烂泥田都完全可以改良成肥田沃土,所以在工业化的前提下,光、温条件好是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在这一方面,印度优势巨大。

  再补充两个基本概念:

  生长期: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同一地区的各种作物的生长期不同,一般以指候均温≥10℃的天数衡量。如长江以南的农作物生长期一般在8-10个月,东北地区一般在4个月左右。

  生长周期: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如玉米一般为95-130天,水稻一般为100-240天。作物生长周期长短主要取决于品种、积温、光周期等,同一品种通常越冷生长周期越长。

  虽然现代农业科技可以通过选育耐寒品种、地膜及温室育苗等等手段来保障作物生长所需的积温和光照,但即便不考虑成本,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2、如果要谈印度土壤差,也必须了解:中国类似长三角、华北平原、成都平原那样的耕地不足8亿亩,更多的是土层仅10多厘米厚的坡耕地,年降水不足300毫米的盐碱地,无霜期不足200天的高寒地。建国以后,采用掺入石灰、沙(或粘土)、矿渣等,以及深翻、晒田、客土培肥、修筑梯田、合理灌排、洗盐排碱等手段,中国已经改良了砖红壤、冷浸田、盐碱地、沙化和石漠化等各种劣质耕地5亿亩以上。在土壤科学技术指导下,有目标、针对性的采用技术手段改良农业土壤后,已经可以较经济而快速地改良劣质耕地。例如砖红壤每年亩用10~20公斤石灰,高端点加上钙镁磷肥,5~10年就有很好的效果。科学合理用肥是应对“土壤肥力差”最有效的手段。

  3、如果要谈印度气温高导致化肥分解快,也必须了解:这个问题只要在施用尿素时深施覆土,水田深施到还原层就能解决,更高端一点就是在尿素中添加氢醌等脲酶抑制剂;另一方面,分解快也就意味着肥效快,在工业化之后化肥可以充足供应、合理施肥的情况下,这也是印度有利条件之一。也必须了解,中国仅仅为了部分解决年积温低的问题,每年就要消耗4、500万吨的农膜及(育苗移栽的)秧盘等等。

  4、如果要谈印度分雨季旱季降水过于集中,也必须了解:印度水资源优于中国, 印度:水稻种植面积4400万公顷 全球第一 其农业干旱区的标准是年降水小于400mm,而中国宁夏最湿润的地方也只有300mm。印度水资源真正的问题是水库等水利工程太太太……太少且不配套,无法蓄洪济旱。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并且降雨集中在6-9月份。其他时候基本没有降雨,这个没错。但是,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的绝大部分以及海南岛都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顶多就是有点程度差异,否则德干高原就不会被列为热带季风气候而应是热带草原气候。可为什么就成了“采用我们的灌溉设施是不能保证他们旱季灌溉的”?

  无非就是旱季蒸发量大吧?!中国人又不是没遇到过,仅有小型水库和塘堰不行,那就建大中型水库,建遮蔽式的水窖,建“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建梯田增加土层厚度、改良土壤墒情,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人总是把别人的水利工程想象得太难,却对中国的水利工程难度不以为然。请去看看红旗渠,中国人的水利设施也不是充话费送的,中国的山区县谁没几条“小红旗渠”?

  @季辽 你们说“德干高原很平。平地没有修水库的条件”,可谷歌地球上粗略一数,德干高原已建有十多个大型水库。只不过数量还不够,最关键是缺乏毛细血管那样的水利网络系统而已,所以官方的全印灌溉面积比例也不到40%。而处于比德干高原更平的平原上的旁遮普,靠庞大的灌渠网与众多的管井实现了灌溉面积占耕地65%,这就是它单产能力压全印的原因之一。

  5、@夏风 贴了张南亚和东南亚5月9日土壤湿度图,并备注:“不利水稻”。但是:

  A、印度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沿海地区,而这些地方水资源非常丰富。而德干高原以种植棉花等耐旱作物为主,是印度重要的棉花产区,其经过风化形成的肥沃黑土适宜种植棉,又称为黑棉土,号称世界最好的棉产地之一。2017年印度棉花产量630万吨,超过了中国的61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其种植面积是1180万公顷,中国是335万公顷;而亩产50千克皮棉的棉田总耗水量为 300~400 立方米,亩产100千克皮棉总耗水量为450立方米左右。印度这种低水平种植才是对水资源的浪费。

  B、泰国水稻生产分成雨季(湿季) 和旱季2个季节雨季从5月到10月;旱季从11月到次年4月, 属于跨年度种植。其播种时间主要取决于灌溉条件。头季稻( 雨季) 中的低洼雨养稻田5~6 月播种, 有灌溉条件的稻田7~8 月播种。因而收获期很长,有的地方品种迟到12月才收割。二季稻(旱季) 一般在12月下旬播种, 次年3~4月收割。泰国水稻生产概况与杂交水稻发展现状 证明旱季对水稻的影响并没你们臆测的严重,尤其是有灌溉条件的地方。

  印度泰国都是上千年的农耕区了,虽然局限于生产水平无法高产,但通过调整耕作制度和选择品种,早已经针对当地长期气候的特点和规律有了应对办法,而且农作物各个生长时期需水量也不同,即便是水稻在分蘖期也要晒田,所以请不要低估农业的可塑性,和对非极端的长期气候环境的适应性。

  请告诉我,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水利设施齐备,有什么工业化不能克服的因素在限制印度不能改良土壤?不能科学合理施肥?不能蓄洪济旱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合理问题?有什么工业化不能克服的因素在限制印度不能充分利用光、热、水优势,限制其不能提高复种指数?


  你说得很对:“一个观点能够正确的前提,起码不能有明显的漏洞”

  你指出的我的观点“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说建国前印度的工业化比中国还好,而且没有战乱破坏生产,但印度的粮食产量仍然不到中国的一半。另外,旁遮普邦的工业化水平也肯定不如中国,但他的亩能比中国高”,我前面全都已经解释过了,你并未对我的解释再提出异议。

  但是,现在请你解释:同处于恒河-印度河平原的旁遮普邦和比哈尔邦土壤气候基本相同(热带季风气候,仅旁遮普邦南缘有热带沙漠气候),众人谈到的印度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季节性高温、干旱等,旁遮普邦都较比哈尔邦更严重,但为什么旁遮普邦农业水平反较比哈尔邦高得多?土壤更差(按@丁丁历险记提供的资料基本都是沙地),降水更少(560和510mm),寒流影响更大(1984年底气温降到1度),季节性高温灾害严重的旁遮普邦却是全印农业水平最高?

  你之前的解释“印度洪涝灾害多的邦即使是施肥其效果也肯定会差于旁遮普邦(所以旁遮普邦农业优于其它邦是因土壤气候)”证明不了你的观点。洪涝灾害多不正是因为水利设施不足?施肥效果差不正是因为农技推广效果不好?这不正是因为工业化差而导致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典型?正常结论应该是农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兴建水利,加强农技推广吧?!

  事实上,你提供的《印度的绿色革命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就已经有了答案:“绿色革命期间,旁遮普和哈里亚那等邦成效最为显著,而比哈尔和奥里萨等邦收效十分有限。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一致,进而导致了农民对新技术及其作用的认识上的差距。”。文中的数据也充分表明旁遮普邦与其他邦相比,在工业化(农技推广、农机电力、化肥农药等)和水利上有相当大的优势(个别指标甚至超过了同期中国的水平),而且这就是旁遮普邦农业水平远高于印度平均的原因,你为什么对此视而不见???

  请把你的观点的漏洞补上。


  说到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是被绝大多数人忽视却又极为关键的一点,它是一个关联很多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基本一直在干这个并且评高级职称的论文也是这个所以感触颇深。

  就以杂交水稻为例,人人知道袁隆平,但袁隆平成功的背后是什么?谁知道始于1965年盛于七十年代50多万人次参加、常年育制种面积超过10万亩的“南繁”?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不容怀疑,但是,袁隆平只是无数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者中的一员而已,“野败”是李必湖发现的,应用最广的“珍汕97”不育系是颜龙安培育的,“明恢63”恢复系是谢华安培育的,杂交粳稻是杨振玉培育的(袁隆平是籼型杂交稻),现在使用的数百个杂交稻品种和因口感、品质、气候等原因仍大量栽培的各种常规良种稻更是无数聚光灯外的农科工作者培育和推广的……并且,杂交水稻的推广只是建国后的三次水稻品种大更新中的一次(另两次是推广矮杆和中杆稻);并且,水稻之外还有小麦(品种更新和杂交品种推广)、玉米(替换小米和杂交品种推广)、油菜(高抗高产“双低”品种推广)、高粱等等;并且,良种之外还有化肥、农药、农膜、农机、耕作制度改革……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个人认为,就中国而言,自1949年至今平均亩产增加的300公斤中,单纯化肥因素约占30%(±10%),单纯良种因素约占20%(±10%),单纯水利因素约占10%(±5%),单纯其它因素(包括高厢垄作免耕轮作预留行间套作肥水管理在内的耕作制度改革,和农药、农膜、农机等)10%(±5%),多因素综合作用(包括化肥、良种、水利、农膜、农机、农药、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改革等)因素约占30%(±10%)。一家之言,欢迎探讨。


  你们很多错误观点都来自于对农业一知半解而想当然的臆测。

  例如:用两省(邦)的行政总面积代替耕地面积来做分母计算粮食单产,并由此判断旁遮普邦的农业水平高于江苏省。

  例如:一边是“以色列甚至滴灌技术都用上了,粮食单产还是被埃及秒杀”,另一边却以“出口的都是高附加值产品……怎么算都是种花赚得多”为荷兰辩解。荷兰可以种花以色列就必须种粮食?

  例如:“中国在70年代就基本完成水利设施的建设了,实际上印度的条件良好的地区在80年代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时期的水利建设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地区不是印度人不想建水利,而是成本上划不来”请教一下,这句话有什么依据?有什么数据支撑?

  例如:试图用2005年中国和2017年印度的化肥使用量“都是”5000万吨,而2005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是4.8亿吨,2017年印度是2.5亿吨来证明印度气候和土壤对农业不利。然而,印度的5000万吨是商品量,实际上2005年的中国使用了4766.22万吨化肥(折纯量),2017-2018年度印度使用了2675.3万吨化肥(折纯量)。

  最关键是,把农业的发展想得太简单,以为只要化肥使用量提高了,产量就必定同比例增长;以为和打游戏一样,只要点了某个键所有NPC就会了某个技能。所以,因泰国没象越南一样进口中国化肥和良种,就认为我的分析不合理,就在问我“你不觉得这是在侮辱泰国人的智商吗?”。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你们却仍然仅仅盯着单纯的农药、化肥、农机等,就连直接影响到化肥农药使用效率和新技术新品种普及的农技推广、农民识字率你们也从不关注,更不要说其它了……

  泰国人均GDP是越南的3倍就证明泰国的农技推广能力一定很强?

  没有农技推广,泰国人怎么能知道、能获得、能正确应用优秀、适宜的良种和化肥???

  《泰国水稻生产概况与杂交水稻发展现状》 泰国水稻生产概况与杂交水稻发展现状

  《泰国的水稻发展状况及战略:水稻生产、科研、大米加工》 泰国的水稻发展状况及战略:水稻生产、科研、大米加工_土地资讯_土地资源网

  杂交水稻不足2%(比印度的6.8%还差)就不说了,推荐优良品种有55个(包括引进、杂交、常规各类别),但当前使用最主要的几个品种却依然是RD6(1977育成)、KDML105(1959育成)、SPR60(1987育成)、RD23(1981育成) 、RD10(1981育成),是个什么鬼!?!?要知道,中国每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至少都是百多个!极少有品种用上20年。我这个县在上世纪50年时间里,规模推广种植、更新的各类品种就达到了近80个!连印度在1965-2017年也引进推广了1100个品种。印度:水稻种植面积4400万公顷 全球第一

  尤其是KDML105 ,是1959年从泰国地方农家品种中系选出来的,但是再优秀的品种长期种植,也会出现品种退化严重,产量、品质、抗病、抗逆能力下降等等问题。居然5、60年后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居然没有更优良的新品种推广普及,这充分证明泰国农业科技和农技推广水平之弱。

  所以,从这两篇文章看,泰国农业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在于:1、农技水平差(如:优良新品种不能快速推广,不能科学合理施肥),2、农田水利差(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仅占20%左右)。

  事实上,

  只有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才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可以建成大量的大坝、渠道,无数的沟、池、井、窖,构成农田水利网络来蓄洪济旱。

  只有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才有强大的工业提供廉价的塑料薄膜与塑料水管,廉价的化肥和农药,廉价适用的农业机械。

  只有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才有源源不断的抗逆高产的新品种被育成,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被研发,而且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是完全适应于当地的农业生产的。

  最关键的是,

  只有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才有高素质的农民,化肥和农药、农机能被科学高效地使用,各种新品种新技术能被快速、有效、普遍地推广!

  所以,印度和中国农业水平的差距,就是两国工业化水平和水利建设的差距。


=========================

=========================

  补充:

  就“耕地面积”而言:

  1、美国宜耕地面积1.9~2.0亿公顷,常年统计耕地面积1.6~1.8亿公顷,高于印度的1.6~1.7亿公顷和中国的1.2~1.3亿公顷;但是美国有大面积耕地休耕(主要为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加上其它原因休耕或放牧的,不需任何措施即可恢复为农田的休耕地面积合计约0.2亿公顷上下),统计在耕的耕地面积大至与印度差不多或略低。所以视具体年度和统计口径差异,可以说各位“辟谣者”都没错。

  2、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2013年12月30日发布)的结果是耕地面积:13538.5万公顷(203077万亩),但是后面有个尾巴:“目前我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2亿多公顷,折合约18亿亩”。另一方面,农业上统计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4~25亿亩,考虑到复种、间套作情况,耕地面积应为18~19亿亩。

  中国目前的耕地面积为多少? - 中国目前的耕地面积为多少?

  补充几个基本概念:“粮食单产”

  粮食全国平均单产在农业上常用的有两个口径,“耕地总面积的平均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平均单产”,区别在两个单产计算的分母不同。分母换算公式为“耕地总面积”*复种指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经作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此外还有种不太常用的:“粮食耕地面积的单产”,区别在计算的分母是“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面积”。以中国为例,在解放后因工业发展所需的经作用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逐年下降,1950年为88.81%,1980年为80.09%,2010年为68.38%。由于这一变化,在1949年以后“耕地面积的平均单产”低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平均单产”,而且是差距越来越大,1949年以前两者大致相当或前者略高。例如:1949年粮食总产1.1亿吨,耕地总面积约16亿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6.5亿亩,“耕地总面积的平均单产”约70公斤/亩,“粮食播种面积的平均单产”68.62公斤/亩;2012年粮食总产5.9亿吨,耕地总面积19.5亿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5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6.7亿亩,“耕地总面积的平均单产”301.75公斤/亩,“粮食播种面积的平均单产”353.45公斤/亩。

  事实上,大国的平均单产水平及其增长与其工业化程度密切相关,1961—1981年,世界谷物总产量增产9亿吨,其中中国提供了1.9亿吨,美国提供了近2亿吨,其它工业国家提供了2亿多吨,拉美、非洲、南亚等其它国家依靠进口化肥等农资的“绿色革命”提供了近3亿吨。

  而现在,以各国耕地总面积计算的粮食平均单产而言(1、该指标较易获得所以便于比较;2、该指标不宜用于经济作物占比差异大的国家间比较;3、中国种粮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3;),世界耕地总面积约为15亿公顷,粮食总产26亿吨,全球粮食单产折合亩产为115公斤。其中:整个非洲平均单产折合亩产50多公斤,印度和大量出口粮食的泰国也仅100公斤左右,更不要说印尼、菲律宾等等……事实上除西欧、北美以外只有越南靠进口中国的化肥和杂交良种达到了200公斤/亩,普遍单产很低,而西欧诸国单产虽高但总产低,最终就成了:“中国+美国”以不到3亿公顷(美国不含休耕面积)占世界20%的耕地,生产了超过10亿吨占世界40%的粮食;也就是说,除中美之外的国家平均粮食亩产不到90公斤!

=========================

有人匿名@我,看了下他的回答,真以为换了个马甲就不认识了?

而且,他的问题和论点,在我的回答中早已有了解释、反驳和论证,为什么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提出?

如果大家一齐摆事实讲道理,即便是我说外行话,你有错误理解,争论一下解释一下也没什么。但是上来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玩意当然是看不懂啊!”、“尬吹”……对于这种不看文章,不看回复就乱评论的人……我也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

@丁丁历险记 要求,特在此承认:我不能为印度提供耕作制度改革方案。回答全条文如下:

1、你这实质是要求我提供耕作制度改革方案,你把耕作制度改革想得太简单了。

2、我没能力为印度提供耕作制度改革方案。

3、但是我肯定,随着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一定会有与印度工业化水平和农业农村情况相适应的耕作制度改革方案。

4、印度的耕作制度改革方案只能由印度自己搞。

5、制约目前印度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唯一原因是:印度农业科技水平和工业化水平。

我认为,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比信口开河瞎说一气好得多。

@丁丁历险记 的原话为:“以你的经验该如何在这个时候最大利用这些光热条件?种出最好的粮食?”,他根本没意识到这个课题有多大!往大了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往小了说,至少也是耕作制度改革。即使是极为了解印度农业农村情况的印度农业专家,极为认真负责地工作十数年,如果没有新的农业科技和工业成果的支持,他也未必能对数千年农耕积累形成的耕作制度作出什么有益的调整!

还不是“最大”,仅是为了“更好”、多利用一点光热,中国在上世纪仅仅把水稻播期提早1个月,就前后用了2、30年,育种、地膜、栽插和育苗方式……花了多少功夫才得以成功?还有四川80、90年代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大半失败的旱地改制,等等农业工作……你真的把农业想得太简单了……这是个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还“以你的经验”……

======

“不完整不就是歪曲引用咯”,好吧,你的问题:“既然你一直强调光热,还用到积温,光照辐射量这些数据,那我就想知道,新德里每年4到7月是最热,光照强度最高的时候,以你的经验该如何在这个时候最大利用这些光热条件?种出最好的粮食?”
我仍然、再次回复如下:
1、你这实质是要求我提供耕作制度改革方案,你把耕作制度改革想得太简单了。
2、我没能力为印度提供耕作制度改革方案。
3、但是我肯定,随着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一定会有与印度工业化水平和农业农村情况相适应的耕作制度改革方案。
4、印度的耕作制度改革方案只能由印度自己搞。
5、制约目前印度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唯一原因是:印度农业科技水平和工业化水平。


刚表扬你终于没再断章取义,篡改和曲解我的观点了,你就又双叒来了……
我明明说的是:“我没能力为印度提供耕作制度改革方案”,“即使是极为了解印度农业农村情况的印度农业专家,极为认真负责地工作十数年,如果没有新的农业科技和工业成果的支持,他也未必能对数千年农耕积累形成的耕作制度作出什么有益的调整!”,“我不了解印度是怎么利用光热资源的,也无法为印度提供耕作制度改革方案,正如你不了解农业。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农业水平的每一个提高,只能以农业科技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为基础。这也是我所有观点的基础。如果你认为印度是例外,请你证明。”
综上所述,我无法提供耕作制度改革方案的原因:一是不了解印度农业农村具体情况,二是这是个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个人绝对无法提供。
你却歪曲成了“印度的气候恶劣到你这种农业专家都无法提供一个合适的生产方案”!

以色列2/3的国土是终年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夏季平均温度34度(93℉),最高达51度(124℉),年降水20~200mm。虽然西部沿海至太巴列湖周边的狭窄区域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可达380mm。但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季,尤其夏季完全被副热带高压控制时的高温干旱与沙漠气候并没什么不同,和印度相比光热资源相当,干旱却远为严酷,本就不太宜于农业。所以罗马帝国把整个地中海都变成内海后,尼罗河流域依然是其域内唯一的粮仓。而古印度却是与古埃及齐名的文明古国,是曾为世界驯化、贡献了水稻、棉花、甘蔗、茄子等作物(或部分品系)的农业文明。以色列在其立国以前,在没有现代农业科技和工业手段支持以前,远不如印度气候宜于农业生产。

你说“是不是光资源高就一定利于发展农业?”,“印度积温高并不代表热量资源条件就一定比中国好,热资源的利用成本是你必须考虑的”

光、热资源肯定并不是越高越好,在光饱和点以下才是光照度越高光合强度(光合作用效率)越高,超出后光合作用效率不再提高。光饱和点视不同的作物和品种差异巨大,C4植物的光饱和点一般比C3植物高,热带作物一般比温带作物高,喜光作物比耐荫作物高。例如:原产温带的大豆单叶光饱合点为2.1万lx,原产热带的棉花单叶光饱和点为7~8万lx。小麦、水稻等C3植物单叶光饱和点为3~8万lx,玉米、高粱等C4植物单叶光饱和点为5~10万lx,部分C4植物如玉米的嫩叶在自然光强下甚至测不到光饱和点。此外,作物群体的光饱和点较单叶更高,小麦单叶光饱和点为2~3万lx,而群体在10万lx尚未达到饱和。这因为光照度增加时,群体的上层叶片虽已饱和,但下层叶片的光合强度仍随光照度的增加而提高,所以群体的总光合强度还在上升。赤道海平面晴天阳光垂直照射的最高光照强度通常也不到11万lx。

印度所种植的主要作物水稻、玉米、棉花、甘蔗、木薯等都是原产于热带,甚至印度本就是水稻、棉花、甘蔗、茄子等作物的原产地之一,小麦原产地两河流域气候也与之相近,印度引种栽培已超过5000年。经数十万年的自然扩展和适应过程,数千年的引种和培育过程,仍没适应热带高温和强光照的作物不可能留存,而现有的栽培作物也已进化出极为丰富的适应印度气候的原生栽培种和野生种。然而,以茄子为例:已被印度人驯化了数千年的茄子,在原产地、非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却“小如指头”,不能正常生产(@丁丁历险记 所述);对比之下,中国作为非原产地、基因资源极为有限的国家,先后培育了百多个茄子品种,从抗寒到耐热,从高产到抗逆……再加上温室等技术的保障,基本实现了全国全年都能吃好茄子。再以棉花为例:棉花的驯化种植是古印度文明农业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拥有最适宜棉花的气候和土壤(黑棉土),全境都能收获两季棉花(北部棉带4~5月、10~11月;中部棉带5~6月,11~12月;南部棉带6~7月,12月到次年1月);但因育种等农科技术太差,全印度规模种植的品种140多个(其中引进转基因品种约20个),不但种植海岛棉(长绒棉)和陆地棉(细绒棉),早已被其他各国淘汰的亚洲棉、非洲棉(草棉)也有一定种植规模,品种多、杂、差,良种的纯度和优良品性难以保持。导致印度棉花质量参差不齐,单产也仅中国的1/3。

所以,以中国和印度而言,确实是光热资源高就一定利于发展农业。

所以,可以断言,如果原产于热带的作物在印度,在保障水源、非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不能适应高温和强光照,甚至不能正常生产,一定是管理和品种选育的问题。可利用基因资源要少得多且须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温带引种地的品质和产量超过热带作物原产地,其原因也只能是原产地的农业科技(育种水平等)和工业化水平太低,而不是什么气候。

更何况,从相关论文和新闻报道来看,在雨季不提前不推迟的正常年景(注意!是正常年景,极端天气就没法讨论了),印度对农业影响最大的“高温季节”就是高温干旱叠加的5月,而农作物对高温最敏感的也就是授粉期和灌浆期,所以只要提前作物播期或培育早熟品种让作物在4月底前完成灌浆进入完熟期(棉花则是吐絮期),高温就不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或者以最保守的做法4月底就收获也不过耕地空置1个月。
从相关论文和新闻报道来看,印度耕作制度应该也是这样安排的。但是,对比中国过半耕地无霜期不到200天的情况,我真不明白你所谓的印度“热资源的利用成本”是从何谈起。

你不了解农业,我理解,毕竟谁也不是“万事通”;你不了解现代农业的改造能力和技术手段的强大,我理解,毕竟你没从事过农业技术工作;你不相信我所说的“或通过培育适宜品种以品种抗性来硬抗,或调整耕作制度(如播、收期等)来回避,或通过其它技术手段如间套作遮阴降温等”技术手段,“热带地区完全可以避开和克服高温、干旱和洪涝的危害实现两季或三季稻”,我也理解,毕竟我自己也在说“我不了解印度……无法为印度提供耕作制度改革方案”。并且,你回答中所讲述的印度落后的农业现状和其原因,我都相信并非你虚构。
但是,你所讲述的证明不了你的观点,更反驳不了我的观点。
印度落后的农业现状即使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难道就注定是合理和永恒的?
印度人虽然乐天知命、安于现状、沉迷宗教……难道就真的不需要发展?
印度坐拥庞大的热带作物基因资源库,却连原产印度的茄子、棉花等热带作物也不能培育适应印度气候的高抗、优质、高产品种,不能保障常年生产(按你所述),品质和产量还不及温带引种地,以及你所讲述的印度落后的农业现状和其原因,这究竟是证明了“印度的气候恶劣”???还是证明了印度的农业科技和工业化水平太差???
并不是我用“那套中国的理论去解释印度的农业”,而是你不明白“农业水平的每一个提高,只能以农业科技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为基础”就是如“两点确定一直线”般的公理。
否则请告诉我:印度农业发展除了依靠农业科技和工业化之外,难道还有其它选择???
或者,印度已经“气候恶劣”至农业科技和工业化都无法提高印度的农业生产水平,印度农业已经深陷绝路?

=========================

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总有些人,既没有认真看过我对各因素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分析,也没真正思考过,却在先有既定观点之后,例如:“中国南方粮食单季亩产(效益)不如北方,所以(南方的)印度粮食单产不如(北方的)中国是正常的”,之后再自以为是地四处搜集一些似是而非,自己也没看懂的“佐证”(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农田生产潜力图等)来反驳…… @中垒校尉 @绛洞花王

反驳和争辩没有错,但是,你至少要先把自己的“佐证”搞懂吧?

1、《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对全国耕地的分级有三个层次: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其中的“自然等”是评价以土壤气候为核心的“土地自然质量”,即“耕地周年生产潜力”;根据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订正后就是“利用等”;最终“根据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进行修正,评定土地经济等”。而“经济等”正是包括了“人力、物力、物资(农药化肥等)的输入”等经济收支在内的“耕地周年生产能力”,也就是直接反映耕地效益的数据指标。这三个层次的等级评定在全国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的,即:生产潜力、能力总体从东南向西北降低。

关键词:土地经济系数、投入产出水平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 豆丁网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国土资源部就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答问 国土资源部就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答问 - 中国网

全国耕地质量总体稳定(权威发布) 全国耕地质量总体稳定(权威发布) -新闻中心-杭州网

空口白牙的东西不能作为论据,所以,请先证明你们自己的论据确实无误:南方农民单位时间劳动获得的收益是不如北方农民的,“投入产出比差太远了”,而且这个差异不是因为规模化、机械化等,而是因为自然条件。

事实上南方不种粮食、不注重粮食是因为种粮效益远不如种经作效益。例如种反季蔬菜在北方就必须有温室,而南方可露地种植,其经济效益远高于北方和南方种粮的效益。所以,只要在解决粮食问题后有条件的热带地区都是充分发挥其光热优势,以经济作物尤其是热带经济作物为主,这才是你们所说的“全球农业的地域分布”的原因。

2、《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的基本方法是“以耕地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为评价单元,从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障碍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状等方面综合评价耕地地力,在此基础上,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划分”。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耕作制度,在测算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形成覆盖全国、连续的‘土地质量背景曲面’的基础上,分区域选取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因素,通过测算土地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进行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状况和投入产出水平的逐级订正,按照乘积法计算全国可比的分等指数,以此划分耕地质量等别。”

由此可见,《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的核心是“土壤质量”,而《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的核心是涵盖了土壤、地形、光温(气候)、土地利用等因素的“耕地周年生产能(潜)力”。而要谈论耕地年度生产能力就只能看《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和《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中的“耕地质量等级”名称相同但内涵不同,前者是包含于后者之中的一方面的子概念,两者是狭义与广义的“耕地质量”概念分歧,而并非“学术分歧”。完整、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东北的耕地土壤质量优良,但“耕地周年生产能(潜)力”欠佳。

所以,以《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来反对《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的人,根本就没看过两个报告,只看到只言片语就开始瞎扯。

所以

在我作如上明确解释之后,仍在胡搅蛮缠,依然是空口白牙就来个“全球数亿农民几千年实践”等等,而不是以理性的态度,有依有据地反驳或承认《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就很过分了。

真不知道,你们是有多么自信,才会如此坚定地认为:

一份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张青璞、孔祥斌等教授在内的数千农业工作者的共同成果,与你的直觉不符时,错的一定是成果?

在成果中明确提到“根据土地投入产出水平进行修正,评定土地经济等……”、“人力、物力、物资(农药化肥等)的输入”之后,仍要问“你考虑到人力成本的问题了吗?”

在成果发布10多年,并已经被农业和各方面专家广泛引用,并在成果发布会上已经明确回答了“为什么人们印象之中拥有黑土地的东北耕地质量等别不是优等呢?”的疑问后,依然毫无依据地认为:你的专业水平比专家高,考虑比专家周全,东北耕地质量等别必须是最优。

对了,提醒下,原问为: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一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但我的回答是“印度和中国农业水平的差距,就是两国工业化水平和水利建设的差距”。因为耕地总面积印度比中国多1/3,农村(户籍)人口印度比中国多1/3,粮食(谷物)总产量按不同口径中国却反是印度的2.2~2.5倍,农业总产值中国(9647.72亿美元)同样是印度(3916.72亿美元)的2.5倍,也就是说就总体农业生产水平而言,两国的差距与粮食生产水平的差距是一致的。

如果要反驳我的观点,请从单位面积年度农业产值着手而不要仅仅纠缠于单位面积单季粮食产量。

算了,看来你们的“反驳”惯例就是不看别人的文章和回复,自说自话地说一堆自以为是的“佐证”就完事。我又没收你们学费,没义务继续科普,如果还有问题请去看文章和之前的回复。当然,你们也可以直接宣布你们胜利了:“印度与中国农业水平的差距是因自然条件,印度农业即使完成工业化之后仍将远不如中国”。

你们说是那就是吧。




春过雪消: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春过雪消:地主阶级是怎样阻碍生产力发展的?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春过雪消: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

春过雪消:我国农业改革的逻辑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过雪消: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

春过雪消:就中国而言,近代到今最伟大的人是谁?

春过雪消: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一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

春过雪消: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讨厌日本?单纯因为历史?

春过雪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春过雪消: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国家一个政策或者法律,你会改变什么?

春过雪消:有哪些农业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农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春过雪消:中国整体的潜力有多大,尽头在哪里?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已经说了水利、化肥等等方面的内容,那我就说点其他的。

我爸是乡镇基层公务员。我们当地的特产是大蒜和蒜薹。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每到收蒜和蒜薹的季节,镇政府就会派乡镇干部到村里驻扎,帮助他们收蒜和蒜薹。后来,镇上建起了大蒜冷库,我爸他们在收蒜薹的时候就负责协调冷库和各村干部之间的工作,保证蒜薹及时入库。但是,我爸正式的岗位是综合治理和司法工作。

我爸工作的乡镇上以及部分村里还有农技站和农艺师。如果村民的庄稼出现了什么问题,农艺师就会过来解决。此外,上级单位每年还会推广一些更优质和高产的新种子,农技站的工作人员也会及时的把这些通知和试种的种子提供给农民。如果遇到天旱,乡镇政府还会组织农技站以及其他部门引水抗旱。

当然,农技站的存在不只是针对粮食生产的。一些畜牧方面的常见问题,农技站也可以处理。记得去年某一天,我女朋友家的小狗生病了,需要打针。但是城里的宠物医院太贵,我想到他爸爸也是公务员,就让他爸直接把狗拉到农技站看看,如果看不了再回城里。结果,农技站的工作人员直接给狗打了个针,没多长时间狗就好了。最后的花费,也不过是几块钱的注射剂而已。后来聊天的时候知道,如果农民的牲畜生病了,只要是农技站能解决的,农民的花费也就是药费而已。

另外,小时候我还有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镇政府旁边的邮局。那时候邮局紧挨着我家,我经常能看到邮局发的传单,上面写着农用物资低价购、免费送到家之类。同时我也经常能看到邮局门前堆满了种子、化肥、农药等的情况。在去村里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街边有挂着邮政标志的物资站,邮局会把物资送到这里,村民们集中领取就行了。

在说邮局的同时,还得再提下邮储银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依托邮政设立的邮储银行是目前全球拥有营业网点数最多的银行,其网点数是工行+农行的总和。邮储银行虽然有着全球最多的网点,但营业收入仅有工行的1/3,年净利润只有工行的1/6。邮政之所以这么“菜”,是因为很多乡镇、农村其实根本不适合设立营业网点,很多网点几乎不能盈利甚至是亏损的。但是,可能也就是因为有国字号的身份,邮政才能跟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电力企业一样,把网点、铁塔、电线往那些注定赔钱的地方建,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农民们也能享受到现代的生活、通信和金融服务。(我家旁边的那家邮局现在还开着,我小学认识的一个同学现在在那里上班。那个邮局是邮局和邮储合一的部门,整个邮局好像就只有一个邮储业务办理人员、一个邮政业务办理人员和一个保安)。

在这里还是上个对比图吧(随机选了河北河间市):

显然,邮政网点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分布更为均匀,很多村镇都有营业网点。工行的分布则主要集中于市内。

小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其实真的是件了不得的事情。一方面,乡镇干部对于农业非常重视,基层技术人员的存在也保障了农民的科学种植和避免病虫害,另一方面,中国倾力建设的邮政系统保证了农用物资能够送达到很多偏僻的乡村——虽然有些人一直在吐槽邮政速度慢,可对于农村那些没有车的农民来说,能送到村里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事情了。概括起来说,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和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让许多在田间地头耕作的中国农民可以享受到相对优质且便宜的农业服务。因此,尽管中国农业生产没有美国那样的大农场模式,但在精耕细作之下,中国的粮食产量仍然是可观的。当然,更不用说中国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文件,近年来还成立了农业农村部。

总的来讲,中国目前可能在基层自治的问题上还有很多要完善的地方,但说到国家整体的行政治理能力,中国不仅能甩开印度,也能甩开一票老牌发达国家。如果把这个事追根溯源,当然得说TG当年进行的彻底的土地革命以及一竿子插到底的行政体制建设。反过来看印度——虽然我没有去过印度,但至少从新闻和一些数据来看,印度政府对于基层的控制力肯定不会有中国这么强,因而许多好的农业政策和资源也就难以及时送到农民的手里。至于说邮政这样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印度就更没有了。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来说,农业生产大都是分散进行的。政府对于基层的管理能力,是决定农业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没了这些,印度高层即便想进行农业改革和推广,最后也只能是说说而已。

所以,说到农业的工业化,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化肥、水利、农业机械等等。但实际上,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同样也是工业化最重要的保障。印度离一个农业大国差的不仅仅是农药、化肥,可能更是一场彻底而深入的行政体制改革。


user avatar   180052729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吧,如果没在中国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不太能理解。现在中国这么多的粮食产量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各个方面的技术稳步发展的结果。

我爸告诉我,在杂交稻推广之前的稻种产量很低,一亩地只能打个一两百斤稻谷。我们村有个大汉,有一年收稻子,他一扁担就把一块地的稻把挑回家了(刚收割下来带着秸秆还没有脱粒的稻子),估计只能打几十斤稻谷,这产量也是可怜(经过核实,这是发生在集体公社时期的事情,不是正常状态下的产量)。

低产量导致粮食根本不够吃,白米饭只有在过年或者重要的节日才吃得到,平时吃各种菜粥,就是蔬菜煮一锅,加一把米或碎玉米粒。这应该是小农自然经济下的常态吧,据我们家姑奶奶说,过去地主家也不能每天吃白米饭。

80年分田到户,然后就换种杂交稻,种杂交稻的第一年,我家打了2000多斤稻谷,堂屋里堆满了。每家都是这样,大家震惊了,跟中了500万似的,有人夜里爬起来看稻谷看几次。我妈说看到满屋子的稻谷,心里才踏实了。她小时候因为吃不惯野菜汤,得了浮肿病,差点死掉。

现在水稻保守亩产1000斤(苏中地区,单季稻)。当然当年种地的人们都老了,后代大多不再务农,现在农田都集中到种粮大户手里耕种了,原来的农户从中分红。我家不种地以后,我妈用缸封存了1000多斤小麦,说万一饥荒来了,还能应付,存了三四年后,才意识到饥荒不会来了,于是卖给邻居喂鸭子了。

(因为有人在评论里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在中国播种率不到5%,这个数据来历我不清楚,但是我们确实播种了十几年的籼稻,所以补充一段我感受到的农作物品种的变化)

我们种过十几年的籼稻,就是袁隆平改进的杂交水稻品种,籼米确实不好吃,我小时候很讨厌吃饭,但是水稻的产量有很大的提升。(老家的农民文化不高,把籼字读成“山”音,“籼系水稻”读作“山系水稻”,是误读)

90年代后期改种粳稻,也就是一般说的大米(农民误读成“梗稻”)。我记得94年我同学家率先改种粳稻,收获后送了一些给我品尝,把我震惊了,那是我吃到过的最好吃的米饭。这种粳稻也是经过袁隆平改良的,产量和籼稻相当,比80年代以前的粳稻产量大很多。所以我不知道上面的5%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但是袁大爷显然不只是改良了籼稻这一个品种。

籼稻成熟期在10月1日前后,小时候每年国庆节都是农忙,搞得灰头土脸的。粳稻成熟期要晚一个月。

实际上中国一直在改良水稻、小麦、油菜籽等主要作物的品种,以前最怕收获前水稻或小麦倒伏,很麻烦,不能用收割机收了,只能自己用镰刀收割,累死。现在的小麦杆只有过去三分之二高,粗壮了不少。水稻也有很大变化,过去真的是精耕细作,稻种要孵出芽,搞一块小秧田育秧,等稻秧长到20公分左右再拔起来去大田里栽秧,整个过程十分繁琐累人,简直拿命在耕种。现在收完小麦连地都不用耕,直接把稻种撒在地里就行。这种变化也造成了老农民的经验失去了市场,需要新的有知识的农民去耕种。

我们这里油菜籽是80年代后才出现的,以前没有见过,老人家说以前只能用大豆榨油,十分金贵。以前的猪是黑猪,70年代以后才出现白猪。以前的鸡比较瘦小,老母鸡大概2斤多重;后来才出现了三黄鸡,老母鸡都是3、4斤以上。以前全村的狗都是中华田园犬,现在到处是串串,长得奇形怪状,中华田园犬的血统遭到严重的污染。以前鲫鱼上不了宴席,因为太小了,我们叫它鲫巴子,最大也就巴掌大小,现在鲫鱼能长到2斤重。

除了种子,从50年代起,全国各地兴修水利。我们这里本来就是水乡,京杭大运河、淮河和长江交汇处,有南水北调东线的第一站,引江水利枢纽工程,现在每天在向北方供水。

1950年,解放后的第二年,我们县就开始挖运河,我家屋后的河叫返坎河,就是当时挖出来的,灌溉半个县的土地。每年冬天都要搞“大会战”,每个村都要出劳力,去参与运河的建设,经常出现成千上万人一起挖河道,红旗翻飞,大喇叭唱着斗志昂扬的歌曲那种热火朝天的 场景。那时候生态环境好,挖河道挖出许多的泥鳅和黄鳝,黄鳝捡回家红烧,泥鳅没人吃。

到了80年代,每个村都建成了电灌站,农业用水有保障,从来没有因为干旱减产过。我小时候,暑假最喜欢在灌溉渠里捉鱼。童年好快乐啊~

还有化肥的使用。最初大家挖河泥堆肥,后来每个村组织人去工厂拖氨水,一桶一桶的运回来,相比较后来的化肥,其实氨水的肥力有限,但是比河泥要有效得多。70年代还用过一段时间的硝铵,这个玩意就是炸药,锄头敲敲都可能爆炸,但是效果很好。

80年代初,县里建了化肥厂,尿素开始正常使用了。还有碳铵也是常用的。有一种化肥叫复合肥,我估计是氮磷钾都有一点。

当时传说日本人有一种技术,从中东进口石油,油轮一边开一边加工,到了中国,就已经生产了很多的化肥,直接卖给中国。农民们很羡慕,后来学过化学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一段时期流行俄罗斯进口尿素,我爸搞回来一些,颗粒比中国产的大,据说延长了有效时间,是缓释型的,效果也不错。

农业机械的推广。最初脱粒都是人工完成 的,累的要死,许多农民过度劳作,寿命都不高。后来出现了脱粒机,效率高多了。但是我们这里收割机出现的比较晚,到90年代中期才有的,最初都是从日本进口的,我记得机器上有久保田字样。这可能和我们这里地理状况有关,我们这里属于水网地区,最初的收割机都是大型轮式的,大型收割机不方便展开,日本的机器都是小型履带式样的 ,过桥跨沟都很方便。

我们县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农机中专,培养维修和操作农机的人才,这些人才后来有很多进入了汽车制造企业 。90年代初有个全国闻名的“女神汽车”就是我们县的,生产的中巴车很受市场的欢迎 ,同时以质量不稳定闻名,本地有童谣曰:“女神女神,上路烦神”。当然因为管理人员水平太差,只想着捞钱,不想着改进生产线和提高质量,这家企业后来倒闭了,开局不错,结局非常可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机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吧。

实际上到了 90年代中期,在我老家,家庭承包的精耕细作方式已经发展到了极端,反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我见过水稻出现病虫害时,农民狂喷甲胺磷,每个星期喷一次,一直持续到收割前半个月。这样生产出来的稻谷安全性很令人担忧,很多农民把稻谷卖掉,到其他地方买米吃。(有的地方因为土壤条件不同,不需要大量使用农药),另外农民对化肥的使用毫无节制,农村水系的污染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大量的化肥水流进河流,河流富营养化,造成水藻疯狂生长,鱼类大量死亡。我小时候经常捕鱼的池塘,到了后期鱼虾全部灭亡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农技站的废弛。90年代中期为了减轻政府负担,一刀切废除了许多农技站,许多农技员被迫改行。而失去了专业指导的农民,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上毫无节制 ,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堪称疯狂。

与此同时,社会财富在快速增长,但是农田的收入并没有增长。我们计算过,种一亩地一季水稻,能够得到300元利润就很好了。再种一季小麦,每亩地一年的利润,在保护价收购托底的情况下,仍然是不可能达到1000元的。我们这里有村办企业 代交农业税,所以农民没有这块负担,后来国家免收农业税并对农田进行补贴,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一时期,80后逐渐成年,他们的父辈还在壮年,可以完成农田的工作,年轻人外出打工,这时农村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造成这种变化,主要是打工收入带来的,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就抵得上种一亩地一年的收入 。农业收入变得无关紧要了。而随着80后结婚生子,农村又陷入了一种低发展的状况,抚养子女需要大量开支,这批80后的年轻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视,这就压缩了投资农村建设的空间。随后大量人口通过买房进入城市生活,农村出现空巢化。

以上是我在农村生活30多年观察到的情况,我认为农场化经营农村是未来农村必然的趋势,此前为了社会的稳定,这项工作拖延了至少20年了,相信未来会逐步开展。

补充一点内容,都是些农村生活的记忆片段:

1991年,苏中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那一年真是灾年,五月份一直在下雨,小麦长在地里,还在麦穗上就发芽了,站在麦田边看过去一片青绿色。这个景象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农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趁着雨停的间隙把麦子收了,低价卖给了淀粉厂。幸好发芽的是麦子,因为麦子发芽还能酿酒或者生产淀粉,如果是水稻的话,一发芽里面就空了。我后来猜测,这次应该是国家保护性收购的,那些麦子实在是太糟糕了,都能挤出水,放一晚上就发热了。

另一个印象是烧秸秆。过去秸秆是农村主要燃料,各家各户都要节省着用,否则没到下一季就烧完了,家里都没办法开伙。90年代后期,农村也开始流行使用瓶装石油液化气,方便干净,秸秆就招人嫌了。

秸秆这东西吧,降解的速度很慢,一开始大家信政府的宣传,耕地的时候埋土下面,但是下一年挖出来还是完整的,影响耕种,所以干脆一烧了之,也因此出现了农忙季节的雾霾。我邻居有一次点火太早了,隔壁地里还没收割,给人家几亩地小麦烧成了灰,最后只好赔钱。

2003年国庆节假期,一般国庆假期也正好就是收水稻的时候,有一天下午,不知道是约好的还是怎么的,大家一起点燃秸秆,我在家里呛的难受,就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只见一大片农田里,黑烟滚滚,远远近近到处是火,那场景太壮观了,地狱未必有这么骇人。可惜那时候我没有相机,无法记录下这个画面。

后来不许烧秸秆了,秸秆放在地里也不行,于是很多人就推到农田附近的灌溉渠、排水沟里,秸秆在水里发酵,发出恶臭,水都变成黑的了,又形成了新的污染,但是这个并不会影响到城市居民,所以也没有人去关心了。

现在建了垃圾发电站,估计以后秸秆的回收利用可能会更高效一点了吧。


user avatar   xing-chen-72-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开地图到苏北,有条苏北灌溉总渠,1951年底开工,半年多完成,那时候没有工程机械,和2000年前西门豹治邺和李冰开都江堰一样都是靠人力挖……

没啥技术含量,印度也练一个看看(笑)


user avatar   jiang-shu-ci-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种地又不是春天种下种子秋天一定会收获,几万年来人类的农业依旧维持着最基本的五个过程:选择作物,利用水源,修整土地,保护作物,收获作物。

以这个流程来条分缕析,也许会更直白的看到印度农业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一个,选择作物。
这一点是国内比较少人关注过的,印度没有国营的种子公司——类似于中种那种,也就是说印度的种子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国际巨鳄的猎场。
至于这个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引用《饥饿》中的一段:

——————————————————————
目前,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转基因种子已经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90%。几乎没有人否认转基因种子的产出量要远高于普通种子,而且它也不要求过度使用土地(所谓过度使用土地,就是指喷洒大量农药,运用大型机械作业,迫使农民远离土地等)。
但它的潜在问题是:转基因种子的效能会逐渐降低,这也就意味着生产者要不断购买新的种子,而且他们还必须从孟山都手中购买种子,因为孟山都拥有这些种子的产权。
……
对于先进技术的资本主义式使用会产生许多其他的问题。谁改良了种子,就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对这种种子即将长成的作物的使用权,也就有权决定这些粮食的去处。一家企业决定生产最好的玉米种子来制作玉米乙醇,于是大量农民开始种植这种玉米,因为这会比种食用玉米更赚钱。就这样,某家公司就越来越有权力可以去决定谁有饭吃,谁没饭吃,食物在哪种情况下值多少钱。
……
我们的农民是因为还不了债才自杀的,这是事实。但是,他们借债并不是因为要给他们的女儿出嫁妆。好吧,确实有人是为了出嫁妆。但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要借钱去买孟山都公司的种子。”
……
BT棉是一种转基因棉花,BT是指bacillus thuringiensis,也就是苏云金芽孢杆菌,它可以产生天然的毒蛋白,有防虫害的功效,但却不是对所有虫子都有效果的。用了这种种子,就得购买相应的肥料和农药,也就意味着花更多的钱。而维达尔巴位于印度雨区,那里的气候条件实际上十分不利于BT棉的生长,但卖种子的人隐瞒了这一点,农民们都幻想着用了这种种子后能获得丰收,于是倾尽全力去购买那些种子。而且BT棉和其他所有转基因植物一样,不适合二次利用,所以农民们不得不每年都买新的种子,而身上背的债也就成倍地增长了。
蒂瓦里先生这样解释道。“我们管这叫‘瘾’,明知这事不好可还是要去做,就像抽烟喝酒一样。我们的农民对BT棉上瘾了。”
……

————————————————————————
2016年,莫迪政府和孟山都起了冲突——莫迪政府要求削减孟山都转基因棉花种子的专利使用费,并加紧扶持印度本土的种子公司,以求早日自主。
种子的培育需要众多农业科技人员的支撑,而目前印度有35所国立农科大学(含林业、渔业、兽医、园艺及奶业技术专业等),有农科类院、所250个,其中农学院60个、农业工程学院18个、动物科技学院35个、园艺学院13个、林学院18个、家政学院19个、奶业技术学院10个、渔业学院16个、食品技术及农业经营类学院16个。
作为对比,中国只找到了2009年的分类数据,普通高等学校中,农业院校83所,林业18所,《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全国地市级以上科研机构(2014年)共有1069个,部属59个,省属462个,地市属548个。
只能说,印度的人才缺口还远远不够。
人才总数永远是人口基数堆出来的。
工业人才永远是识字人口基数堆出来的。

第二点,利用水源。
说白了就是水利工程,印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接近1200毫米,少有寒流经过,水土这两个字天然的占据了优厚条件。
但水是活的,土是死的。
活水会冲散土壤,热带地区的暴雨对于农业需要的腐殖质土壤来说是个绝对的噩梦,水热不均,洪涝旱灾,在我国的历史(包括现在)也是时常出现南涝北旱的状况,但这并不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比如大禹,比如三峡,比如葛洲坝,乃至于数千年前恩泽川人到如今的都江堰。
蓄洪,济旱,死土能治活水。
但水利牵扯到了很多方面,最核心的,就是地权。
修哪?怎么修?征哪些地?淹哪些地?怎么移民?移哪去?怎么安置?工程的管理权归属于谁?工程后期的维护等等等等。
作为一个行外人我能想到的,可以扯皮争吵的问题已经多如牛毛。
一个政党内斗不堪,官员贪污横行,而且没有彻底土改的国家,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高票的答案很贴切。
论如何毁掉一个水利工程。
中国的村官说破了嘴,走断了腿,党员带头领着百姓举家远迁他乡,秭归姊不归,110多万三峡移民用祖祖辈辈的故乡沉没,换来了福泽大半个中国的三峡工程。
印度的婆罗门,刹帝利,地主阶级披上拱卫传统的皮,游行的浩浩荡荡,轻而易举的就断送了无数农民的未来。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地主阶级必须打倒。

第三步,修整土地。
我的理解是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这里涉及的问题有两个——工业,地权。
事实上,印度有一种在国人看来很少见的思想流派,他们反对农业集约化,反对机械化,认为恢复传统的小农经济才是适合印度的道路。

————————————————————————
……
“就像甘地说的,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套为大多数人服务的体系,而是一套大多数人都能够参与其中的体系,在这套体系中,农民们可以在为自己生产粮食的同时有富余来供给社会,这应该成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体系,而且这样一来,农民们也就不会再被迫进入本已人满为患的大城市了。
而在另一种模式里,有人会说农民们在田里种地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们每个月只能赚不到2000卢比,所以他们不应该继续种地了,而是应该到大城市找机会。我认为这种想法就是个灾难,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刚好相反的道路:农民们应该留在地里,而且已经到大城市去了的农民应该返回农村,靠自己种的粮食来生活,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生产,不用农药和化学杀虫剂,产品才能以公正的价格出售。”
……
“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依赖全球化’,而是‘依赖本土化’。对于一些大农户来说,他们只在乎种什么(稻米、小麦还是大豆)能赚钱,其他事情都不值一提。但是小农户什么都种,因为所有东西都可以用来吃。我们的模式是每一块地都实现自治,在直径100公里的土地上,实现耕作、储存和分配粮食的全过程。”
夏尔马提倡的模式已经在北阿坎德邦的一个小镇赫里德瓦尔试运行过,领导者是一位叫作斯瓦米·兰德夫的专家。他们按照甘地的理论,鼓励人们回到土地去,恢复印度的农业传统,同时也是对大型粮食公司农业无人力化趋势的一种反抗:“我们要鼓励人们为自己种粮食,要靠自己解决饥饿问题。正确对待饥饿问题的方式不应该是把有限的粮食在几个人中平均分一下,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赫里德瓦尔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它会告诉所有人我们的模式是行得通的。”
……

————————————————————————
以上同样出自《饥饿》。


印度薄弱的工业基础无法提供足够的,哪怕是廉价的农业机械支持,农村人口识字率的低下进一步限制了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的进程——最起码要能看懂说明书啊。
而地权是限制了印度农业集约化最重要的因素,印度的土改失败了,有关于印度地权的问题可以→
印度土改失败的原因及结果是什么?
zhihu.com/question/3057
简单来说,大地主没死,小农没赢,相反,小农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更穷了。

————————————————————————
……
社会金字塔的底层是数以百千万计的没有土地的穷人。很多人从未拥有过土地,也有很多人曾经拥有过土地,他们有的是在政治变革时期丢掉了土地,也有的是在近些年才因为债务问题把土地抵押掉了。很多人(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因为官方文件从不会记录这些数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政府手中分得的一亩三分地被大地主或资本家夺走了,也可能是被两者一同夺走了。很多奔走申诉的农民最后得到的可能只不过是往他们头部射去的一颗子弹。最好的情况也只会是法官(通常是地主或资本家的朋友,或者是已经被他们买通了)打发这些农民回家去。
……

————————————————————————
不流血,不暴力,不彻底的土改,和冷水冲泡的板蓝根一样。
乍看似乎有点用,有一些些板蓝根化掉了,杯子的水染了点颜色,但仔细一瞅,大部分板蓝根并没有化掉,反倒都集中在杯底了。
所以,地主阶级必须打倒×2。

第四步,保护作物。
化肥,农药,乃至于高射炮(人工降雨)。
想体会纯天然原生态农业的,可以去非洲,尼日利亚,尼日尔,南苏丹等,体验一下没有化肥和农药的土地能让多少人达到温饱。
施肥的肥要化肥厂,喷雾器要塑料厂,防护服要特殊服装制造,大规模施肥的农业机械更不用提,农药还需要特种运输车辆,需要特殊仓储,需要对应中毒的解毒药剂,需要研究毒理性的科研人员……
人类最古老的行业,要的东西看起来不多,再一看,想自力更生的话,要的也不少。
60年代的绿色革命,印度粮食产量翻了好几番,但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这是最后的那道步骤,留待后说。
印度需要一个工业化,而阻碍工业化的最大障碍,无疑是大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必须打倒×3。

第五步,收获作物。
这里我理解的应当不仅仅是采收,还包括运输,储存,制作。
采收,论效率,收割机可以顶一百个人。
前提是有收割机。
运输,印度的基建工程效率举世皆知。
单是一条铁路,就需要钢材,电网,砂石,枕木,螺丝钉,维护人员,一条高速公路涉及的地权,金融,工业方方面面,印度连第一步的征地都步履维艰。
储存,储存的前提是能快速运输才能叫储存,如果不能拥有高效的运输,那不叫储存,叫库存。
据各方数据,印度每年损耗的粮食达到40%。
采收机械化需要工业支持,工业要地,要识字人口。
运输的基建需要土地和工业支持,要地,要识字人口。
储存的仓库和配套的物流运输体系需要基建,要地,要识字人口。
识字人口需要学校,需要工业化来承接巨量的待业青年,工业化要地。
地主阶级必须打倒×4。

阶级阻拦了整个国家发展的时候,没有一个地主是无辜的。


最后,用《饥饿》的两段话收尾吧。

————————————————————————
“如果有人吃的不够、如果有人因为饥饿而生病或是死亡了,那是因为有食物的人没有把食物分给他们:我们这些有食物的人不给他们食物。如今的世界,生产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了人类的需求,我们全都知道是谁吃不饱饭,给他们食物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


“未来只对那些能吃饱饭的人才有意义。”


user avatar   han-dong-mi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春过雪消

既然你连最简单的温度和农作物关系都搞不懂,我只能再给你科普一下了

温差大,农作物产量增高,品质提高,这是最简单的温度和农作物产量关系

为什么北方农产品品质产量高,就是温度这么简单。

水稻灌浆最有利的温度,从来不是温度越高越好,知道为何热带地区水稻单产不如温带地区了吗?

28°开始已经对结实率有影响,32°高温已经对灌浆成熟期有伤害,这是原产热带的水稻,也经受不了这么点温度。高温加速作为的生长发育,缩短全生育期,加速衰老——也就是所谓的老的快,营养积累少,导致果实不够大,这么简单的道理种过地的人懂吧?

温度对农作物整个生产过程都有影响,绝对不是所谓的结果之后只和管理有关,请 @春过雪消 这位所谓的从事农业的工业党回去好好学习。

——————————8.15的分割线——————————

再强调一下,我这个回答不是什么专业的回答,在我眼里专业的回答应该像是这种回答

zhihu.com/question/3370

知乎上的回答,本来是没有什么要求的,从某个角度看问题,或是调侃,或是嘲笑,都是个人的自由。不过大V@春过雪消自认为自己是个专业人士,要把自己的答案当成是唯一正确的,那我就要怼你了。

我以前一直认为你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人的因素,后来发现你这个人是故意阉割资料,那就是别有用心了。比如在他的回答中

那完整的资料呢?

这就有意思了,泰国农民在雨季种植单产低的品种,在旱季种植的产品却是高产品种,是不是很奇怪?难道是说泰国的雨季不利于水稻种植? 在这里我们的大V很聪明的把后面这些数据给删除了,因为这个数据根本就没有办法用他那套理论去圆,只能生硬的造出一个旱季对水稻没有严重影响的结论,不过我看你这个结论应该反过来:雨季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我不是专家,我自己也没办法给这些数据找到完全正确的解释,我只能给出我的看法:这是泰国农民的选择,这个选择是基于什么原因,有可能是资金投入,有可能是整个世界大米市场影响,有可能就是泰国人自己喜欢吃那些单产低的产品。

大V一直说不懂我想说什么,追着问了好几次,我实在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问题大V为何看不出来,这不是很明显当生活习惯和环境会当地居民的发展方向的影响吗?

看来大V真的不懂地理,大V听到这句话很不服气啊,非要跟我辩论。那我就找些专业的文献来看看印度农业地理,这本书就是《印度农业地理》,这书里倒是提到大V口中的印度人划分农业方法

可是这本书的中国作者不同意啊

当然了还有大V还没说到的降雨量

和全国各地降雨量的对比,注意一下,阿拉哈巴德是位于北方邦,比哈尔邦在北方邦南边。两个降雨量相差近一倍的地方划为同一个气候区,我只能说大V就是不一样。

再看寒流影响印度的地方,请问大V做农业是不是要考虑寒流呢?

看看专业的书籍上是怎么讲述印度气候环境的

兴修水利,那得先知道当地的水文条件吧?修一个大坝,要知道当地降雨条件吧?要是一个土坝,晒个七八个月,然后几天时间下个半年的降雨量,你敢保证不垮坝?

那些总把灌溉当做农业万灵药的,专业人士有意见:

总有人认为印度的饥荒是粮食产量不够造成的,就应该多种粮食解决饥荒。我觉得很奇怪,那些认为印度应该多种粮食的人,为何不建议印度人把树上的猴子,天上的乌鸦,水里的鱼吃了呢?为何不建议印度人学中国广东人什么都吃呢?

实际上印度的粮食供给和中国差不多

印度的水稻单产和周边的国家相比差不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粮食小麦,这单产可是比工业化大国,农业大国美帝都要高,这数据再次说明了,在农业生产中人的选择很重要。

小麦单产排名前列的两个非洲国家,赞比亚和纳米比亚不是什么工业化国家吧?

————————————————————————————————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个回答下的那些大V们有多少是真正到印度去看过的?真正查过资料的?特别是某个所谓从事农业的工业党

竟然能够把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和恒河流域的比哈尔邦混到一起,说是土壤和气候相同,这两个地方在中国就相当于一个是河南,一个是广西。印度土壤如何,即便自己没去过,看看印度的电影也可以了解,印度的气候如何,就算没有亲身体验,网上也能查到两个邦的气候。旁遮普不仅印度有,巴基斯坦也有,而且也是巴基斯坦的粮仓,巴基斯坦人吃饭就靠这个省了,那巴基斯坦的农业水平如何??为何比印度更落后的巴基斯坦也要出口大米?为何从中国得到大量技术援助的巴基斯坦水稻单产也没有超过印度?

先说数据,我一直认为印度落后中国二十到三十年。从小麦单产看是符合这个差距的,2009年的印度小麦平均单产2890公斤/公顷,1989年中国平均2968.数据来源分别为docin.com/p-703007089.h和新中国农业六十年统计资料。

这个单产和当年中国长江以南各省份小麦单产持平。

印度水稻产量2014年是3570公斤/公顷,数据来源nyqx.xn121.com/gjzwclyb

这个数据大概落后中国30年,为什么看似更适合种植水稻的印度产量差距更大?一个原因是印度出口的巴斯马蒂大米产量较低,最低的传统品种只有2.5吨,数据来源

这个巴斯马蒂大米品种非常出名,每年产量几百万吨,出口美国十多万吨,出口价格达到1000美元每吨,这个价格比国内大米普遍高出一倍以上,这样算起来是不是产值并不比国内的亩产低呢?

更多的农业数据比较在新中国农业六十年统计资料中,从这个统计到2007年的数据对比中你可以看到更详细的数据,其中大部分数据表明印度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相比都是很正常的,大多数比中国落后,也有一些比中国好,而不是某些人想的那样全面落后。

上面这些数据只是一个结果,并不能解释原因。比如大米你只看到单产低,却没看到背后的出口价格,实际上出口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是落后国家发展都经过的过程,当年中国为了工业建设也是大量出口农产品,那时候中国人也一样有很多没吃饱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很多人从来没有真正了解印度这个国家,他们的生活习惯,我们用一些习以为常的经验套到里面,往往就不符合实际情况。比如中国修水库,修了一个水库除了能够灌溉,还能养鱼,这就能带来双重的经济利益,然而印度人基本不吃肉,更没有吃鱼的习惯,同样的投资带来的回报根本不能比。

下面是我在哈里亚纳将近半年的生活记录,不能说很全面,只是我自己对印度的一个理解角度。

1.印度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家,这是一个留有很浓厚游牧民族特色的民族。这些游牧民族的习俗到现在还体现在印度人的生活各个方面。

数据显示印度有3亿头牛,印度牛既是神也是财富,而这些牛分布在全国,既有放牧式的,更多是家庭散养。了解印度就必须了解牛在印度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要了解印度农业就必须了解牛对印度农业的影响。

和中国的传统农村那种炊烟四起的景色不同,印度的农村房子看不到烟火,看不到印度人砍柴烧火,街边的小吃使用液化气,还有些卖花生、玉米、番薯的,会用一些木炭或者木屑烤。

印度餐馆的菜单,基本分为几类南印度菜、北印度菜和中国菜,北印度菜里有个naan,和新疆的馕一个发音,也是面饼。中国菜的chaomian炒面是通用音。米饭一般就是炒饭。

2印度人真的很瘦吗?

印度人吃肉少,主粮生产也不如中国,那他们是不是满大街都是瘦子呢?

满满一车胖大婶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8598357642620928

印度的街头看起来胖女人还更多,这是因为他们的饮食结构。印度人不吃肉,但喝牛奶多,牛奶的脂肪含量比牛肉还高,易吸收,一天喝一两斤牛奶都没感觉,还喜欢高糖,所以只要你不是乳糖不耐受,很容易长胖。印度健身房多,可以和电影院相比,一个原因就是男人如果不去健身,很快就会身材变形。女的一般在家,身材发福走样不可避免,好在印度人审美还是喜欢胖的。

印度的绿色革命很多人知道,但白色革命却很少人提起,毕竟这个领域中国不擅长。但在我看来白色革命对印度人更重要,粮食不够可以从国外进口,而不吃肉的印度人,主要营养来源完全依赖牛奶,正如中国人的粮食安全一样,印度人也需要牛奶安全。

3印度的土壤是怎样的?

新德里的北部哈里亚纳邦,这个地方原来属于旁遮普邦,都是属于印度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电影《摔跤吧,爸爸》就是在这个邦。所以你看到的田地是这样的

在稻田里找块空地就是沙池,这里基本都是沙地,天气稍微干燥就和沙一样了。

即使在雨季,有那么几天不下雨,路边没有草覆盖的地方就是沙土

当然按照某些人的幻想,可以改造嘛,人定胜天嘛。然而这些沙层可不是薄薄一层,印度人的厂房喜欢搞地下室,然而即使在雨季地下室也是很干燥的,说明储水层比较深,下图为隔壁一家在建的厂房,大雨过后被水泡

隔壁的厂房已经被大水淹完了,甚至我们的厂房围墙都底下沙土都冲走悬空了,我们的地下室一样没有水,难道是印度人的地下室围墙还做放水隔离?

4印度人的地里种什么?

7月的雨季,有的地方在开始耕种,后面那排最高的是什么?刚刚经历几个月的旱季,还能长这么高,感觉是牧草。注意路边的树有保护,后面的田地里有铁丝网。

到8月的时候,有的地在种菜,看起来不怎么样

边上有种水稻的

到10月底11月初的时候,水稻收割季节。印度的田地基本上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就是为了防止牛进来,还有用围墙围起来的田地,这些都是印度种庄稼的额外成本。

就在稻田边,不知道是什么,有认识的吗?估计也是养牛用的

这是一个待租别墅的院子,估计是工人或者佣人自己种的玉米和菜,种菜技术真不怎么样。不过印度人也不会骄傲的说自己家里种了几亩地的玉米,他们只会在上班的时候高兴的说自己家里又多了一头小牛,然后拿出各种古怪味道的酸奶请我们喝。

村子里一片菜地,用围墙和铁门锁着,能看到里面有抽水机浇地

用围墙围住的耕地。

这是什么?在印度种的东西要么人吃,要么牛吃,这个连围墙都没有,可能人和牛都不吃吧。


印度的河流,雨季刚过水量已经减少了很多,不知道到旱季还能剩多少。边上有一条污水沟。这条是恒河的二级支流,直接流到阿穆纳河,不算小,但是没有看到有船,也没有看到有人钓鱼,有的印度人可以碰鸡肉羊肉,但不碰鱼。

很多人都有个错误认识,觉得天气热的地方容易种菜,其实天气热很多叶菜都长不了,温度高农作物的成长期短,还没长大就到成熟期了。害虫多,这些都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天气热的时候茄子小到手指头大,莲藕也是细得令人发指。

天气凉快了,感觉集市上卖的蔬菜都好看多了

网上也有人分析过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粮食单产对比,北方粮食要比南方单产高。


印度现在的环境非常之差,在新德里一年只有几个月时间没有雾霾,空气污染严重,在11月,最严重的时候新德里限制汽车进城。我们往北走了几十公里,一路上都是雾霾。印度沙漠就是以前开发过度产生的,而北方的两个主要粮食产地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都紧靠着沙漠之邦拉贾斯坦,如果在开发上稍有差错,再随着整个气候环境的变化,可能那里就是下一个沙漠了。

印度不是一个纯正的农业民族,在饮食上,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对牛的依赖上产生了一种反馈,牛越来越多,需要更多的地来养,而牛可以到处吃别人的庄稼,你要种地,保护自己的庄稼成本也更高,形成一种负反馈循环。另一方面,在种植业方面,印度落后的其实还不是小麦稻谷这些主粮,而是花生、玉米这些,甚至包括红薯,这些本来可以当做主粮的东西,印度人一直没有大规模种植的习惯,这些落后你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释,但如果印度社会本来就缺乏这个传统,那别的东西都是次要的。毕竟种大豆可以做出豆腐,豆油,可我养牛也可以做出奶豆腐,黄油,还可以跑过去啃你家的大豆,所以一时养牛一时爽,一直养牛一直啊。

更多关于印度的回答


user avatar   wang-kang-96-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85年,拉吉夫甘地授意昌迪加尔地方政府,研究在哈里亚纳邦兴建大规模水利设施的问题。该方案得到苏联基建工程援助队的大力支持,从立项到征地,仅用了9个月。

1986年1月,哈里亚纳邦境内爆发大规模民众抗议,参与者均为“有祖传刹帝利身份、或自认为刹帝利身份”的人。抗议民众从最初的2000人迅速膨胀的25000人,并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刹帝利起义”。

同时,印度国内的“婆罗门捍卫者”发表声明,支持“刹帝利起义”,严厉谴责政府“妄图通过水利修建模糊天赋身份的企图”,要求明确“吠舍聚集区”与高贵属民的界限,保证水利设施应用要“符合天赋身份与印度的传统等级常识”。

这场“刹帝利起义”持续7个月,参与人数累计20余万,包括印度行政官员、律师、企业主、地主等几乎所有富裕阶层。最终,迫使拉吉夫甘地放弃了在哈里亚纳邦兴建水利工程的计划。

同时期,中国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全面竣工。


user avatar   zheng-zhuang-gong-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因为印度没搞单干。单干能提高农民积极性,如果印度农业搞单干,粮食肯定大丰收,比中国多。如果印度搞改开,经济也会比中国强!

不对,印度农业本来就是单干!印度一直都处于改开状态!

哦——对不起,拿错稿了。

换个稿子。

要说印度农业既然是单干,耕地面积也比中国多,还优良,为什么产量还不如中国一半,原因就是单干对提高产量没有屁用,搞好基础才对提高产量有用,印度农业基础没搞好。

解放前几千年,中国农业也一直都是单干,可是粮食产量怎么样,中国人吃饱过吗?除了少数富人之外,广大老百姓就没吃饱过一天。

为什么神奇的单干也不能让中国人吃饱呢?就是因为基础薄弱。

首先是水利不好。植物生长离水不行,没有水就得旱死。但是水多了也不行,得淹死。所以水得合适才行。而提供合适的水,必须有水利,涝能排旱能灌。可是解放前几千年里,中国的水利怎么样呢?很差,基本没有水利。

很多人可能不服,要说中国以前搞了不少水利,都江堰、郑国渠什么的。这些水利是有,但是相对于中国这么大的面积来说,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多大作用。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不有花鼓戏这么唱么: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为什么十年有九年荒?就是因为没有水利,不旱就涝,风调雨顺的年景十不有一。解放前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水利,靠天吃饭。

中国虽然有长江、黄河、大运河等河流,水流资源也算很丰富,但是这和水利不同,是水不利。这些水能直接浇到庄稼地里去吗?不能。下大雨了,庄稼地里的水能直接排到这些大河里去吗?也不能。中间要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河流沟渠进行沟通才行。就好像人体要有大血管、小血管、毛细血管一样。人体里的大血管里的血不能直接供应给各个细胞各个组织器官,必须有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各级血管进行分配。这才是水利。雨水不能储存,都直接排大海里去了,旱季想用水的时候就没有了,这就需要水库来蓄水,这也是水利。

可是解放前几千年里几乎都没搞水利。这几千年里,统治者都干什么去了?他们的徭役不少,征的民夫也不少,都干什么去了?给他们守边,给他们保家卫国去了;给他们建宫殿建花园建坟墓,烧青铜器,烧瓷器,创造灿烂的文明去了。而他们都还口口声声说为国家富强黎民幸福。

解放后,新中国才开始花血本建设水利。那时候国家穷,也没有饭吃,建设水利的农民吃不饱,最困难的时候一碗稀饭里只有几粒米。也没有工资,也没有机械,全是人挖肩挑,真正的艰苦奋斗。经过二十多年,全国建水库八万多座,开挖沟渠无数,干渠、支渠、斗渠、农渠、腰沟、丰产沟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几乎每一寸田地都有沟渠连通。从此基本结束十年九灾的局面,没有极大的灾害就基本无忧。

你现在到农村去,会看到纵横交错的河渠,但是你千万不要认为天然就是这个样子的,而是建国后才成为这个样子的。建国前农村几乎没有河渠,也几乎没有路,只有少量天然小河流和人踩出来的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

影响农业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壤质量。而中国的土壤普遍都很差。中国是盐碱地大国。我看到一份近期的数据,中国耕地有15亿亩的盐碱地,其中较重的有5亿多亩。这还是近期的数据,40多年前应该比这个还多。我小时候,我家乡就有很多严重的盐碱地,寸草不生。到旱季的时候,上面都是白茫茫一层很厚的盐碱结晶。盐碱较轻的地方,虽然看不到白茫茫的盐碱结晶,但是也几乎不长庄稼,庄稼都稀稀落落,又矮又小。这样的田地产量能高?就是积极性再高又怎么样?过去底层老百姓吃不起官盐,就到盐碱地刮盐碱自己熬土盐吃。这种土盐里面含不含氯化钠我不知道,我只听老人们说过这种土盐咸味小,苦味大。熬土盐剩下的浓稠液体就是卤水,很苦,含氯化镁比较多,能使蛋白质凝固,有毒,是做豆腐的原料。《白毛女》里面的杨白老就是喝卤水死的。

因为盐碱对庄稼危害严重,所以建国后也对盐碱地进行了辛苦认真地治理。焦裕禄在兰考县治理的是什么?其中就有盐碱。

由于盐碱易溶于水,能随水流失,所以水利搞好之后,普遍种上了水稻,盐碱也减轻了很多,现在农村40岁以下的人都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盐碱地了,他们看到的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和旺盛的庄稼,他们会认为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而对功劳无比的水利建设,右派一直都是反对的,污蔑批判之词不绝。有的右派好拿河南驻马店水库决堤死了很多人为例,来证明水利建设祸国殃民,劳民伤财。其实他们反对的不是水利建设,他们反对的是公有制。因为水利建设是公有制时期搞的,是公有制的政府搞的,所以他们就反对水利建设了,恨屋及凤。他们说公有制政府集权专治,不懂经济建设,就会乱搞。水库决堤就是公有制的罪恶。可是水库决堤与公有制有什么关系?水库的选址与设计都是专家搞的,水库决堤与公有制有什么关系?私有制里的专家就不犯错误?私有制里的水库就不决堤?再说,能因为害怕水库决堤就不搞水利建设,因噎废食?他们不是整天喊造福人民吗?他们就是这样造福人民的?不搞水利建设,当然不会有水库决堤的事,不会有水库决堤淹死人的事,就是每年饿死几千万也没有罪恶,这就是他们认为最好的政府吧?还有的右派说,当年农民连饭都吃不饱,还逼农民出那么大的力修水利,这是不拿农民当人看,奴役农民。他们的意思是,得等农业丰收,农民都能吃饱饭的时候再修水利。他们的逻辑一直都很清奇。印度这样的政府,才是他们眼中的好政府吧,又仁慈又没有罪恶,又不犯错误。

建国后除了大搞水利建设,同时还大搞重工业建设。水利、化肥、良种、农药是农业丰收的必要因素,就像木桶的四块板,缺一不可。光有水利,没有重工业,就没有农机化肥农药良种,农业也不能丰收,效率也不能提高。所以当年中国多管齐下,一边搞水利建设,一边培育良种,一边搞重工业,以提高农机、化肥、农药的产量。到八十年代,这些产量才提高上来,才在农业上真正发挥作用,农业产量才提高。例如袁隆平搞杂交水稻就是在六七十年代搞的,到了七十年代后期杂交水稻成功,到八十年代杂交水稻才被推广开。

所以八十年代后能吃饱饭,与单干没有一分钱的关系。认为单干让中国人吃饱饭,是胡乱联系。

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中国人能吃饱吃好,中国经济能腾飞,请不要忘了前一代的艰苦奋斗。说句难听的话,不能光看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揍。中国能有今天的繁荣,都是中国前一代人辛苦换来的,而印度的前一代没吃这份苦。中国今天的繁荣可不是“单干”一个轻松的词带来的。“单干”“改开”这些词,一下子就把前一代的功劳全部抹杀,把功劳全部戴自己头上了。

奴役老百姓,指的是剥削者驱使老百姓为他们建宫殿,建花园等等供他们享乐,与老百姓没有好处。而修水利,搞重工业这些,不是为谁享乐的,而是为人民自己幸福的,这不能叫奴役老百姓。

有人还说,前三十年几乎就没有进步,没有发展,后三十年(四十年)的进步发展飞快,有目共睹。这些人请看题:

1 池塘里有一张荷叶,一天增大一倍,100天铺满半个池塘。那么铺满整个池塘还需要多少天?(答案:一天)

2 一个细菌分裂生殖,20分钟分裂一次。前两小时生殖2048个细菌,要再生殖2048个细菌,需要多长时间?(答案:20分钟)




     

相关话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赛博朋克? 
  农村没人了,粮食产量还在涨,到底是谁在种地? 
  怎么看待铁总债务5.27万亿,年利息为2600亿,疑似补贴2507亿都为还利息? 
  现代税收制度对高收入群体是否公平? 
  如何看待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中标在印度世界最大煤制化肥厂,煤气化净化标段、合成氨尿素标段,计约¥80亿? 
  当今美国战略家主张以何种策略对待中国? 
  中国人活的太累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评价中国国徽的设计?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对外用兵开疆拓土的皇帝都要挨骂? 
  如果中国体育取消举国体制,奥运会还能拿几块金牌? 

前一个讨论
大量进口粮食,会使中国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
下一个讨论
对付印度的最佳打印方案是什么?效仿当年对越两山轮战,让印度持久放血是否可行?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