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旅行时坐火车,硬卧。时间比较长,所以我就坐在了窗边看风景。
一个女生坐在了我对面,对我笑了一下,我也礼貌报之一笑。
妹纸长得好看,明眸善睐,穿着白色的连衣裙,长发披肩,一脸恬静。
我们交流起这一路见识的风景,她说想看银河,却一直没有幸能见到。
我说我看过一些,还拍了一些。她兴致很高想要我给照片她看。
我那时刚换手机,翻了翻相册,没能找到。
想起曾经在知乎发过回答,于是就打开让她看。
她惊呼了一小声,细细看完然后把手机拿还给了我。
我们恢复了安静,她拿起自己的手机在玩着,我也继续看着窗外的风景。
不一会儿,她又抬头看着我,眼睛里仿佛闪着光。
“你会画画啊?”
“啊?嗯,你怎么知道。”
“好好看啊!我也喜欢画画,可我画得不好。”
......
接下来的场景就是:
她一会儿低下头看手机,看完之后就又抬起头跟我说话。
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你喜欢做木工啊?”
“......”
“你去过那么地方啊?”
“......”
“你写的那个动物的脑洞好好笑啊”
“......”
“你拍的照片好好看,想学”
“......”
“你还会做饭吗”
“......”
“你推荐的这本书我看过!”
“......”
她每次抬起头看向我,眼珠子仿佛都像一洼泛着光的水。
眼睛里写满了对一个陌生人的欣赏和信任,还有些兴奋,脸颊显得红扑扑。
把我看得心肝噗通噗通跳着。
我想起书里写的那些场景。
一次旅行的邂逅,一个明媚的姑娘,一趟行驶中的列车,还有斜射进来的阳光,默契的交谈。
几乎所有浪漫的因素都快集齐了,我想起了所有的可能性。
突然感谢起知乎,不然如何能让一个人在旅程中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完全地认知另一个人呢?
正当我一一感谢周源、黄继新还没到张亮时。
姑娘说道:
回去我一定要让我男朋友关注你的账号,让他学学你!
嗯,那个妹纸,如果你能看到我这篇回答。
请私信联系一下我。
有一件事我一直放在心里。
你把你男朋友ID告诉我。
我要拉黑他。
几个月前的事情了。
与几个外籍工程师一起工作了半年左右吧,三个印度人,一个美国人,他们都没有汉语基础。
有一天晚上我请他们去吃烧烤喝啤酒。
当时中印边境冲突还没有爆发。
其中一个印度工程师还兴致勃勃的给我“科普”了一下喝酒碰杯的由来,说是海盗怕酒里下毒云云。
之后就从海盗展开到了国产航母下水的事情。
然后他们问我,“辽宁号”在汉语中是怎么解释的。
我一下想起曾经在知乎上看到的一篇关于日本海军命名为什么有禅意的回答。
那篇回答里,辽宁两字拆开——辽阔,宁静。
于是我告诉他们,辽就是辽阔,vast;宁就是宁静,tranquil。
然后他们愣了一小会,表示这名字太酷了,这特么才是航母该有的名字。
更新区:
接受评论区建议,把更新内容放后面了。
一更:
一觉醒来,点赞破千了,第一个点赞破千的回答,谢谢大家!
针对评论区一些问题的统一回复:
1,“辽宁”翻译是否过度解读。
辽宁目前的官方释义为“天辽地宁”,意为天空辽阔,大地安宁。“辽”翻译成“vast”,“宁”翻译为“tranquil”并无不妥。
在外籍工程师问我“辽宁”一词在汉语中的解释时,他们知道“辽宁”是一个地名,只是他们没有汉语基础,完全不清楚“辽宁”在汉语中怎么解释。
如果你问一个会中文的美国人,“纽约”是什么含义。他会告诉你,“纽”是“New”的音译,意为“新”;“约”是“York”的音译,意为“约克”。纽约就是新约克郡,这么解释有何不妥吗?
当然,我理解为“辽阔的海洋因它而宁静”,或者“它守护着辽阔大海的宁静”,肯定是过度解读,但我并没有把这层意思表达给外籍人士。我只告诉他们“辽宁”拆开后的含义,仅此而已。
第一次在知乎看到“辽宁”解释为“辽阔宁静”的时候,真的被惊艳到了,可以说真的做到了“信,达,雅”。外籍工程师在称赞“辽宁”才是航母应该有的名字时,必定是已经领会到我所理解的那层含义了——但这是他们从我翻译为两个英文单词中自己领会到的,并非我个人的误导。
但评论区最使我不能理解的是:
这是自卑到何种程度才会如此。。。。。悲哀。
不喜欢汉语可以用英文跟我对话,我能看懂的。
“差不多,大概是,可能吧”当然是汉语词汇,毕竟Almost,nearly,probably,maybe…才是英语词汇。
2,关于印度工程师的小故事。
补充说明一下,一起撸串儿的外籍工程师有4名,以他们的名字首字母代替,分别是印度工程师C,M和D(女),以及美国工程师S(女)。
在第一次“Cheers!”(这里其实有个小细节,当时我和我的中国同事碰杯前说的是“Cheers!”,而几位外籍工程师则说的是汉语“干杯!”,然后大家相视,会心一笑)并碰杯,喝完之后,工程师M问我是否知道喝酒前碰杯的来历。其实我是知道的,初中的时候就看过,但为了话题能够延续下去,我表示我不清楚。
然后M就告诉我,说你一定看过电影加勒比海盗,海盗抢来财宝之后会喝朗姆酒庆祝,又怕其他人通过在自己酒里下毒的方式抢夺财宝,于是大家就把酒倒满,喝之前碰杯,酒就会洒到其他人杯子里,这样就没有人敢下毒了。
——其实我记得我以前看过的版本是角斗士来的,怕比赛前有人下毒——总之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罢了。
不要再问我“山东”怎么翻译了,知乎上没有,我这人又做不到信达雅的程度,只能告诉他们是“山的东方”呗。
三个月前,我收到一位女知友给我发来的私信求助。
她告诉我,自己在知乎回答里贴的照片,被某公众号盗用。
该公众号有数十万粉,在发布的文章中嘲讽这位女知友长得很丑。
当我看到这条推送的时候,阅读量已经有7w了,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可以说是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后来我就在知乎写了一篇回答:
因为大家的帮忙,点赞很快就破万。
并且在热心的逻格斯律师的帮助下,向侵权方发出了律师函。
侵权公众号那边的工作人员收到消息,马上联系这位知友。
表示愿意私下沟通。
在此之前,这位知友戳他们是没有得到回复的。
最后,经历了一些波折,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
未经允许盗用这位知友照片且恶意诋毁的公众号方,赔偿了8000元人民币,并发文公开道歉。
虽然这个数字离这位知友的预期还有差距,但比起侵权方最初丝毫不理睬的消极态度。
那一刻,我觉得逛知乎还是有点用的。
从知乎学到的操作
停电了,掏出手机搜wifi,结果搜不到——嗯,不光我们家停电了
结局:破镜重圆终逃不过重蹈覆撤。此帖不再更新。
分割线
与深爱的初恋男友分手很多年,一直想念他,但没有任何他的联系方式。直到来到知乎,搜索他的真名,找到了他的账号。从此,每天默默关注他。读过他写的所有答案,看过他所有点赞过、收藏过的答案,觉得自己似乎离他更近了一点。从他的知乎账号也了解到了他从事的行业、生活的城市、微博的账号,但我从来都只是默默关注他,不会打扰他。感谢知乎能让我找到他,能让我知道他的一点点消息。He is saf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我坦诚一点,我赚到了钱。
在我写下下面这段话的时候。(下载链接更新在文末啦!iOS和安卓都有呦!)
整个故事起源于 @白诗诗 在知乎的一个回答,提到了一个抠字记忆法,用来背诵文本类内容效果拔群。当时评论区很多小伙伴表示,这个方法效果真的很好,但是手工制作网格去抠字太麻烦了,如果能制作一个app出来肯定很棒!
于是这个事情听起来变成了那个著名的梗,“我有一个惊天动地的好idea,现在就差一个程序员了!”
如果没有知乎的话。
很快 @自定义 单枪匹马搞出了一个网页版的工具,分享给了大家。
亲眼看见一个想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东西的经历是奇妙的,更奇妙的事情还在后面~
有小伙伴提出,网页版用起来毕竟不方便,要是有个手机app就好了。
那我们···就做个app?
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这个团队有四个人,我,白诗诗,自定义,还有加入我们想把这个项目做起来的项目经理 @唯宸 。
可是···我们似乎还没有手机端的程序员···
然而我们居然就这么慢慢的找到了所有人!产品经理、iOS和安卓的程序员、UI、网页、后台全都有!
有的来自知乎,有的是已经加入的小伙伴拉来的朋友,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上海、北京、山东、成都···
从用户调研,建立需求池,画原型图,出UI,到写程序~
大家一直通过网络沟通协作,在工作之余完成了所有的事情!
iOS的App Store,安卓的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91、安卓市场、小米市场,全部上线啦!
在写“关于”的文案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你们说,我一个文案,怎么就干了产品经理的活儿了呢?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app能在自己的手中规划成型,最后真的被做了出来!
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呀~
关于这个app,白诗诗写的回答的本意是学习,背诵高考古文,英语作文,或者是任何考试要用的资料,都很高效。
但是在我的视角,这个软件是有它浪漫的意义的,那就是,“喜欢的东西为什么不装在脑子里?”
你们生活中是不是也碰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好像真的很有才华,什么都懂,那些文章和句子、那些诗词歌赋,他们怎么张口就来呢?有一些好像我也读过,我也见到过,为什么我不能把它记在脑子里呢?
其实可以的啊,喜欢的古文,感兴趣的知识,觉得美好的段落句子,不如就装在自己的脑子里。
总是有那么多的软件在带我们学英语,却没有一个软件是帮助我们日常记忆的,从学校走出之后,我们明明还会遇到那么多有趣的东西可以装在脑子里,但是大部分人却已经失去了记忆背诵的习惯了。
把值得记忆的文字做成卡片,没事的时候拿出来读两遍,最后把它们全都留在脑子里,留在自己的生命里,听起来就超浪漫啊~
这也是这个软件的最终定位,一套文本记忆解决方案,一款帮助你保持学习习惯的工具,一个能分享值得记忆内容的平台。
3.0版本正在筹划中~诶呀呀~一想想就很激动了呀!!!
说到这里是不是该来一波硬广了?
一款用过都说好的高效文本记忆软件——背个X啊
你值得拥有~
————更新————
谢谢评论区的小伙伴们!嘤嘤嘤~你们觉得好真好~
不过我们确实做的不错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像大家不太知道这个app是干啥的,补充一下:
我们以前习惯的背诵方式就是对着书本纸张大声朗读或者默背,然后默写,经常念着念着就变成机械朗读了,根本没往脑子里进,因为从文字到语音这个过程我们太熟悉了,背久了大脑记忆部分其实参与的很少,就是说你的大脑在偷懒啦!
但是把文本处理一下,扣空处理成残文,在简单熟悉原文之后去背诵残文,这样面对抠出的空就不得不用脑子去联想了,就强制加强了记忆的过程,提高记忆效率。
适合背的东西特别多,学生党背古诗课文英语作文,或者各种考试要背的知识点,司考,医学等等,都行~
而且把文本做成一个一个卡片,分类收纳,也有利于整理思路随时复习。
诶呀!反正你去试一下背一首古诗啥的就知道多好用啦!
————更新————
谢谢大家的关注~鞠躬~
评论区小伙伴们提到的,图片抠字、分享功能、资料库、电脑端操作等等,基本都在我们计划内呦~估计下一版的时候就能做出来啦!
咩哈哈哈哈哈~
谢谢大家提的意见,使用中有什么想法啥的都可以再跟我说!欢迎!
再次感谢!
最后你们要的下载链接:
昨天我起草了一稿法律备忘录,发给合伙人看有无修改意见,过了半晌收到回复,全篇只略微修改了格式和两个错别字(这也是我的老毛病了),并添加了一段导言。
合伙人说,“没有别的补充就可以发给客户了”,又说了一句 “文字功底真好”。
文字功底哪里来的?还不就是每天都坚持写东西嘛。
我们每天都需要写很多东西,学生时代的大作业小论文,工作以后各类案牍之劳形,微信上热闹的群聊和安静的互道晚安,这些都是内容的创作。然而这样的写作有一个问题:很难得到大量的反馈意见。作业交上去,分数给下来,很少有老师能逐字逐句品评;工作任务完成了,一份文件从上游推到下游,也可能直接落入故纸堆里,和千万人的工作混为一体;社交圈子里,要是对别人的文法和说理评头论足,则很容易被理解为抬杠。
我们写下了文字,文字离开了我们,沉入深深的湖水。
而在知乎上,所写出来的东西很快就能得到众人的反馈,有像点赞,手动点赞这样的正面评价,还可能有或理性或耿直的负面评论。得到肯定固然欣喜,遇到有让人看了眉头一皱的评论,也可以帮助自己反省:是不是自己写东西主旨不清晰,导致意思被误解了?是不是观点本身就站不住脚?是不是因为自己屁股做的位置导致视角太过狭隘?是不是论证内容太单薄经不起推敲?是不是纯粹因为行文不顺眼,语气太找抽,导致受众难以接受?这都需要不断的试错和打磨。
我从14岁起坚持每天写作,这里的写作不单只是动笔动键盘,而是指对写出来的东西有自知,有反思,现在已经十年了。可以说,用知乎的不到两年时间,是我写作能力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虽然还不敢大言不惭说有什么“功底”,但至少算是越来越经得起推敲,这也是拜知乎所赐。
职高女教师。
某次学校员工大会刷知乎刷到了艾滋病话题,随之打开了我新世界大门。校长领导一拨换一拨唾沫横飞的做报告,我用了两个小时看完了点赞靠前的文章。
会议结束后,我特压抑觉得要来一节专题课。
回去火速备课,查资料,构思教案。一节课很快就差不多出来了。
事实证明,我做对了。当我把AIDS写在黑板上到时候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
谢天谢地,我面对一群正处在青春期的职高孩子讲毒品,性交,避孕套,同性恋,他们破天荒到没有给我瞎起哄。
谢天谢地,我让孩子们重新认识了艾滋病。
谢谢你,知乎。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