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我不认为任何人能有完整的答案。毕竟就连世界上那些最聪明的学者,都没有什么统一的理论。所以每一个人都只是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全面,也不见得真实。
我这里就说说我的看法吧。聊备一说。
很多因素都已经有人说过了。注重教育啦,大一统啦,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啦。中国的发展,我觉得应该不是当个因素决定的,大概是很多因素的共同结果。
我这里提一个我最近受人启发得到的新观点。
有一个关键因素叫做“信仰”。
这个“信仰”不是说宗教信仰,而是指“在没有坚实依据的情况下坚信某事一定会发生”。
比如说,很多互联网以及有互联网背景的创业公司就对产品和技术有“信仰”,在没有算过经济账的时候,就坚信对于产品和研发的投入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这些公司都会一开始就建立很强的产品和研发团队,并不会去计算产品和研发的投资回报率。
回到主题,中国人(或者至少大部分精英阶层)对于“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世界级强国”、“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一定也能做到”、“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是具有信仰的。
这种信仰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有很多国人对任何中国做得不如外国顶尖水平的领域都表示极大的不满。只要有什么领域做不到顶尖水平,就会有大量的国人认为一定是什么人犯了错,一定是什么政策、策略做的不好。他们并不会去真的思考“中国凭什么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做到顶尖水平”。
这个国家的人民要求这个国家必须面面俱到地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放在中国、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这都是失心疯了。
那么为什么有“信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很重要?
这是因为做很多长周期的复杂的事情的时候,对最终胜利的坚定的信任是极度重要的事情。因为在做这类事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失败,不可避免会一时走错路。所有的挫折都会让人产生出自我怀疑:“是不是那个目标其实根本达不到”、“是不是也就只能做到如此而已了”。如果对最终的胜利没有信仰,就很容易在一些挫折之后放弃了对目标的追逐,开始随波逐流了。
就像做研发。谁家做研发没失败过呢?谁家没浪费过金钱和时间呢?如果没有信仰,有可能碰到失败就不投钱了。最后也就不可能获得回报了。
不说重新振兴一个国家,就是把一个本国落后的行业追上世界先进水平,都是极其复杂、长期的事情。正是因为中国人的信仰。每当出问题的时候,大家不是想“我们果然还是做不到”,而是想“这个方法看来不好使,我们换个方法试试”。国人(至少是大部分精英阶层)如此强烈地相信“中国命中注定是超级强国”、“中国人民命中注定不输于任何其他民族”,使得长期衰败的乱世之中仍然有无数人愿意站出来“救国”。他们相信现实是错误的,是需要改正的。他们为了心中信仰的那个正确的状态敢于做出任何牺牲。
政体有问题就改政体,民族文化有问题就改民族文化,宗教不行就换宗教,文字不行就换文字。为了最终的目标,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不存在什么事情是我们做不到的”,“一时没做到一定只是因为方法不对”。当你坚信大方向没错,只是方法可能有问题的时候,就会拼了命去想各种方法,这样迸发出来的主动性和聪明才智是无穷的。
这和安迪·格鲁夫讲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其实是一个道理。
因为信仰的缘故,人们不会认为这个国家存在终结的一天,而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这个国家会永远存在下去,而且总有一天会重回世界之巅。于是在这个国家里,最高级的追求绝不是封妻荫子,而是青史留名。因为这个国家永远存在,它的历史连绵不绝,后世无可胜数的人会一代又一代地学习这个国家的历史,会一代又一代歌颂那些青史留名者的事迹。因为这个国家总有一天会回到世界之巅,它的历史才会被人重视,反复地研究。
如果这个国家在人类历史上无关紧要,或者只是昙花一现,那么是不是被记在它的历史上,可能并没多大差别。而中国因为信仰的原因就不太一样。这使得中国的顶尖精英能够有一些脱离低级趣味的追求。
有人讲一个人的死亡有两次,第一次是肉体死亡的时候,第二次是他彻底被人遗忘的时候。能做到青史留名,就相当于能够永生。这大概已经超越了马斯洛的五大需求。
那么,问题又来了。信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国人就有这个信仰,为什么绝大多数其他国家没有?
有互联网背景的创业公司之所以对产品和研发有信仰,是因为创始人们在以前的工作经历中亲身体会过产品和研发带来的巨大竞争优势与回报。
而中国人之所以对国运、国人有信仰,大概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经过了太多的变迁。各种各样的兴衰胜败、移风易俗、政治改革在历史书上应接不暇。中国不止一次从宝座上跌落下来,又不止一次爬了上去。其他国家几乎没有类似的经历。历史上的区域强国往往是兴盛一时,然后衰败下来就四分五裂,消失在历史之中,可能那个地区连主体民族都换了。
所以说,“祖上阔过(好几次)”可能还真的有用(╯‵□′)╯︵┻━┻
夏亡于残暴嗜杀,商亡于美色祸国;
周亡于强枝弱干,秦亡于酷吏暴政;
汉亡于宦官外戚,晋亡于皇族内乱;
隋亡于大兴徭役,唐亡于藩镇割据;
宋亡于国富兵疲,元亡于民族倾轧;
明亡于权奸党争,清亡于锁国自闭。
存亡兴衰历历在目,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就是一本地球文明的完全攻略……
不够是吧?
人口最多、土地广袤…
最齐全的地形、最多样的气候…
孕育古文明的长河两条独占…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由南到北沿海无数优良港口…
从东到西大江大河滔滔入海…
肥沃的黑土地、辽阔的冲积平原…
北有寒带荒漠、南边热带雨林、
往西是高原沙漠、往东是无尽的海洋…
煤炭、石油世界前列…
风能、水能世界第一…
森林资源、耕地资源总量都是世界前列…
45种主要矿产25种储量前三、12种第一…
优越的地理环境,蓝星上独一无二…
还不够是吗?
比起非洲,有着数千年高度发达的文明;
比起拉美,经无数劫难锤炼的社会形态;
比起印度,经过了几番思潮的彻底洗礼;
比起日本,有贯穿千年凝练的文明内核;
比起欧洲,有纵横半个大陆的完整疆土;
比起俄国,文武双修刚柔并济民族秉性;
比起美国,有共享文化基因的全体国民。
再想想…
过去的两百年,借助于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不对等竞争:
大陆一隅的西欧列强玩弄世界于掌心、
孤立于新大陆的美国崛起于两洋之间、
而安于内部稳定的中华文明饱受煎熬…
但义和团再愚昧,他们也未曾屈服过;
太平天国再幼稚,对外政策也不愿奴颜婢膝…
闭关锁国,仍旧让拿破仑侧目;
国贫民弱,依然拖垮扶桑倭国…
即使吃不饱饭、穿不暖衣,顶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苏联陆军、美国海空军,朝鲜战场、珍宝小岛我们的父辈、祖辈也绝不退缩……
英国借马岛余威谈香港问题,铁娘子最终也只能踉跄而走;
美国仗着航母优势介入台海,换来的是忍辱二十年后君子报仇…
最艰难的时候都熬过,步入新的世纪:
非洲战火渐熄、百废待兴;
日本产业危机、债务高筑;
俄国经济垂危、四面受敌;
欧盟内部离心、作茧自缚;
美国“左”右撕裂、霸权危岌……
时不我待…
中国内无生乱、外不敢辱,
对内继续体制改革、对外承接产业转移,
基础工业奋起直追、信息产业弯道超车,
人民币逐步国际化、产能输出各个大洲。
这背后是国人:
劳心者殚精竭虑,劳力者鞠躬尽瘁。
家国天下,为家也是为国。
一曲《歌唱祖国》举国泪目…
现在的中国,如今的我们,
又有什么理由、有什么借口、有什么脸面不变得真正强大?!
中国人的脑回路跟别的人类是不太一样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
国产919投放的时候,网上居然是一边倒的讽刺大部分设备都是进口的,中国就造了一个壳。被喷的不行的919团队没办法,只好加大国产化的比例,带动了一批产业,然后越做越顺溜,这些年看的波音都开始跳脚。
外面的人类听说自家有飞机制造厂,除了商标以外全是进口的开心的不得了,大力盛赞我们也能造飞机了。载歌载舞喝啤酒,后面的事不重要。
你说怎么会强大不起来。。。
因为中国家底足够厚,厚到中国人自己都无法想象的程度。
走社会主义路线的国家多了,但是能坚持走成功的现在还有谁?社会主义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后发国家而言,但是走任何路线都有一个底子问题,底蕴资源不够,半途而废也很有可能。
别的先不说,只看晚清,都已经败家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是靠卖各路小弟藩属,大清就撑了三四十年,割让边疆,变卖祖产又让大清续命到了1910年。
从鸦片战争以来,这如同共和国历史一般长的七十年时间,大清就是靠卖国活着。卖国固然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但是这也侧面说明这个国还能卖上价,同时代美国印第安人当印奸就是没啥出路的,因为你没啥可卖的,殖民者想要直接抢就行了,顺便还能消灭一些原住民人口。
在被其他国家群体降维打击的情况下,大清还能维持住中国领土主体不变,保持中央政府合理存在,这已经是一个奇迹。大清这种屡战屡败的老大帝国,最终没有亡国灭种,实在是祖先庇佑,给子孙留下了足够的败家空间,不至于直接硬着陆,要知道同期的奥斯曼就已经是身死道消了。
中国物质财富在晚清民国两代基本被卖光,中国三千年积累财富一扫而空,国家破产,内忧外患,赤贫遍地。这是一个极悲惨的境遇,但是中国的精神财富依然存在,唐诗宋词元曲,四书五经,儒释道经典都在,近千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各族人民的国家共同体认同仍在。这些共同的文化遗产激励近代中国人团结,反抗,奋起,而不至于如印度般沉沦。
中国毕竟不是一个如阿兹特克文明,印加帝国这种石器时代文明,也不是古印度古埃及这种松散部落联盟,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帝国史,两千年大一统王朝史,身处封建社会顶峰的文明国家。
中国文明很发达,尤其是政治文明极为发达,中国人在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上的成就,甚至要高于中国的科技发明。
现代西方玩的一套东西,经济基础变了,但是政治的基本玩法还是中国人熟悉的一套,科举制,文官制度,监察制度,权力制衡,中央地方关系,甚至民主投票制度等等现代国家立足根基的东西,中国人都玩过。
晚清时期中国人不懂的是如何把这套玩法安装在工业社会之中,让它适应和促进国家发展,而一旦中国人跨过了工业化社会这一关,接下来绝大多数问题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类似答案。
中国近代的屈辱是丧权辱国的屈辱,但也更是天朝沦落的屈辱,如果中国是一个一般的国家,近代史的屈辱感就会削弱许多,因为这种屈辱是历史常态,比如越南,缅甸泰国,这些中国天下里的三流政权,一直是处于弱势儿子地位,西洋人来了也无非是换了个主子而已,被打一顿的确屈辱,但是历史上挨打多了,也不显得很突出。
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眼里自己是天朝,是天下中央,是文明中心,是世界球长。1840后突然沦落成三流国家,割地赔款,这能忍?这不能忍。
欧洲人看中国的近代史情节就很不理解,也经常拿这种情节diss中国,说中国人过于矫情。因为在他们眼里,你中国再不济也长期有藩属国,朝鲜更是拖到甲午战争才离开中国秩序。你是挨过打,但是谁没挨过呢,欧洲诸国历史上打败仗后互相赔款割地也是常有的事情,德国一战后更是差点被彻底肢解,人家法国二战亡国了,大英帝国更是被彻底典当发卖,三百年国朝积累一夜荡尽。所以你中国人矫情什么?
就你中国人特殊吗?
还真说对了,中国人真感觉自己特殊,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几千年血脉里的,中国人下意识就觉得自己特殊。美国现在的所谓山巅之城,上帝选民,这都是中国人玩剩下的了,中国自称可是中央王国,中国皇帝可是叫天子的,上帝亲儿子,按基督教讲,中国皇帝个个认为自己是耶稣,人家是代天牧民,你美利坚一个上帝选民算个神马东西?连上帝老爷子远房亲戚都混不上,这能拿得出手?
中国人的特殊意识是根深蒂固的,近代一百年明显不足以摧毁这份自信,也因此中国人可以穷,但是不能富,一旦富了就一定要追求强,追求天朝地位。中国人极为强烈的天朝梦,这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看不到,甚至无法想象。而中国历史又为中国崛起提供了足够多的经验文化和认同等等,于是当中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这条新路后,便迅速实现了独立自主的崛起。
中国强大是近现代中国人努力奋斗和数千年历史遗泽的共同结果,一般我们总是更多强调前一点,而忽视历史惯性的作用,这是有所偏颇的。中国古代辉煌的制度文化和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这也是我们起家的第一桶金,没有这些东西的中国恐怕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或者干脆消弭于历史长河之中。
民主集中制
自从负责一个团队之后,我越来越佩服我党的民主集中制。
一个国家好比一个公司,要经营好肯定要决策。而民主集中制无疑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决策机制。
如果民主,让员工一人一票来完成决策,那肯定无法积累,公司散伙倒闭无疑。
如果民主代议,让员工票选委员会,再由委员会完成决策,拉帮结派、内斗不休、内耗不止,无底线讨好员工,公司效益好家底厚还没关系,万一环境不好,绝对药丸。
如果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人能干就算了,换个不能干的绝对药丸,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站在那,所以是吃枣药丸。
只有民主集中,首先广泛民主,座谈会,私下谈话,调研等所有人把问题摆台面上,所有人把意见也摆台面上,然后集中,由谁集中?由承担责任的人来集中,因为他要为最后的结果负责,所以他一定得仔仔细细听所有意见,认认真真权衡每个人的利益。一旦集中,就是组织的决定,所有人必须服从。
tg一方面要求一把手负责,另一方面又反对一言堂,其实就是强化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tg在战火中检验出来的决策机制,是致胜法宝啊!中国为什么能从贫弱走向发达!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动摇!
2019年国庆假期曾预告会写一篇感想《70周年国庆,也谈“自信”》。又一年国庆节快到了,看到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也是借着这个问题把去年国庆节作业给交了。题目改为《从计算机系统研究视角看国家发展与社会治理》。
关于这个问题,好几个高赞回答都写得很好。我的回答是:中国能够变得强大是因为执政遵循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实事求是。国家发展、社会治理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谁违背了都会翻车,中国也曾有过教训。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变得强大,这期间出现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比如“黑猫白猫论”、“摸着石头过河”、经济特区、改革试点……这些其实正是遵循科学精神执政的产物,这是由复杂的社会系统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中国变强大的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系统演进优化的过程。当然,现阶段中国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但只要是遵循科学精神,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
下面将从计算机系统研究角度来对上述结论进行论证与分析,核心思想有两点:
进一步得到如下推论:
这些内容其实是2019年8月份在我们中心内部的一个报告《从计算机系统研究视角看国家发展与社会治理》。后来在计算所、中科院、清华以及华为等地方小范围交流过,包括一些国际学者(有政治学的),得到很多积极反馈。有鼓励写成一篇文章发表,但一直没有着手启动,借着这个问题把PPT和解读贴出来,作为答案先跟大家分享。
作为一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研究的科研人员,深刻地体会到改造一个计算机系统的难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屡见不鲜。当从计算机系统研究这个视角去看国家发展、社会治理,会发现很多本质上是相通的、一致的。这种“相通一致”是因为背后存在着本质联系。这个报告希望尽可能把这种联系呈现出来(文章比较有点长,图片有点多)。
一、复杂系统
① 典型的复杂系统
② 地球上最复杂的社会系统
二、复杂系统的几个关键特征
① 不确定性
② 多维度信息
③ 多目标
三、系统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① 原则:区分目标与手段
② 原理:分布式系统中的CAP定理
③ 决策:民主集中制
④ 实施:试错法(Trial-and-Error)
四、关于自信
① 美国的镀金年代与“扒粪运动”
② 德国制造的起源
五、一个具体的例子:物流改进
① 历年两会关于物流的提案
② 国家部委出台政策
③ 地方措施
④ 实施效果
⑤ 持续改进
我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系统,所以看到一些复杂系统时,便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共鸣。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系统。比如,由几百万个零件组成的飞机便是典型的复杂系统。
这是波音787的发动机,每次登机经过发动机时,都会忍不住多看它几眼。
打开航空发动机外壳,里面是各种复杂的部件与管道。每一个细节,管道的粗细、弯曲的角度、扇片涂层的厚度……都汇聚了成千上万人的智慧,是人类经历了数十载摸索的结晶。
最近几年我的研究重心转到开源芯片,对处理器芯片设计关注更多。处理器芯片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将它们放大几百倍,看上去像是一座座城市。
操作系统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最新的Linux操作系统已经超过2700万行代码。多年前微软的Windows Vista源代码就已经超过了5000万行,而Windows 10的完整源代码树甚至包含了400 万个文件、50 万个文件夹,整个大小超过 500GB。
大型企业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系统。比如华为,18万员工构成不同的部门,内部有各种流程支撑整个企业的运行。如何管理好华为这样的企业,发挥出企业的效能,其实和管理优化计算机系统是一样的,而且要比管理一个拥有18万台服务器的超大型数据中心要难得多——毕竟服务器是冰冷的。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比如,北京有2500万常住人口,215万家企业……
最后,让我们看看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国,14亿人口、2.5亿辆车、2000万个法人单位、100万个医疗机构、30万所学校、4万个乡镇、5000条航线……看看这些数字,我想没有人会否认“中国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一结论。
从1978年到2020年,中国这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在40多年间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背后必然有一些先进的要素在起作用。
这些“先进要素”到底是什么?虽然有很多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信仰等不同角度的分析,但作为一位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科研人员,还是有一些不同角度的观察和看法。下面章节将会从复杂系统的特征、研究方法角度来分析与解读“先行要素”。
复杂系统至少存在三个关键特征:① 不确定性、② 多维度信息、③ 多目标
① 不确定性是复杂系统的关键特征之一,这会导致系统行为难以预测。一位物理方向的朋友说,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可以精确建模,比如氢原子模型,通过薛定谔方程求解得到的结果和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甚至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
但是三个物体相互作用的行为却完全不可预测了,这也就是著名的“三体”问题了。所以,一个包含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个元素的复杂系统行为更难预测,在维持其稳定性的前提下改进优化它极具挑战。
② 复杂系统包含了多维度信息,不同视角观察,获取的信息也是不同。我们经常用“盲人摸象”去形容一些人看问题片面,但其实面对一个复杂系统,几乎所有人都是“盲人”,我们很难保证所获得的信息就是全面的。因此信息缺失其实是一种常态。
我很喜欢TensorFlow的logo,有人看起来像T,有人说看起来像F,并且都坚信是自己没看错。确实没看错,从观察者各自的视角来看,都正确,只是他们都缺失了一个维度。这个logo很好的展示了信息缺失的例子。
下面几个数学曲线更生动,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动图就感受到了一种“大道至简”的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复杂度,显然要比这些曲线大几个数量级,所涉及的维度也多得多。但现实世界中我们都只能从自己的经历和出发点来感知社会,这是社会版的“盲人摸象”。接受不同视角、包容不同观点才能更接近真相。平时我很少与人去争论社会问题、政治观点,也因此被人说成有点佛系,其实正是基于对复杂系统这个特征的认识。
再举几个例子。下面这张新闻图片,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媒体在面向大众传播时,选择不同的角度,则能传递出完全不同的信息。最近几年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反转的情况屡次发生,比如去年的成都七中食堂事件、今年的苟晶高考顶替事件,都是因为原本缺失的信息不断被揭露造成的,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信息缺失会导致错误的判断与决策,进而付出代价、造成损失。当一个企业CEO因错误信息而决策错误,其代价是商业失败;当一个球队教练因错误信息而判断失误,其代价是输掉比赛。
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间,尤其是2-3月份,整个西方媒体上充斥了各种扭曲的、片面的甚至虚假的信息,引导西方民众憎恨中国,Twitter上仇恨中国的言论甚至增加了900%。
这种现像也让我感到一些担忧。3月中旬在Facebook/LinkedIn也发表了评论和思考——如果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获取错误信息,那么代价又是什么?又有谁来承担?
事实上,其实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也有可能信息缺失而造成误判。2020年5月份的《经济学人》有一篇文章《完美误算》(Immaculate misconceptions),就认为自2019年5月15日以来美国对华为不断升级的禁令,其实反映了另一面——美国一开始对华为的措施未能得到期望的摧毁性打击,美国“完美误判”了华为的实力。
我们知道,媒体都是带有预设立场的,一般都是向大众传播符合其立场的信息。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地多去阅读一些不同来源、不同立场的媒体,让自己获得多维度的信息,了解更接近真相的事实。
在技术层面,希望机器翻译技术能让读者更方便地获取不同语言的信息,希望个性化推荐系统能推荐多视角的立体信息。
③ 复杂系统存在多目标,这些目标存在不同的优先级。自己从事计算机系统研究,和许多业界专家也有很多交流,一个深刻的体会是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是最高优先级,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性能,进而追求效率,追求设计优美。
其实社会系统的发展目标也是如此,首先要保障一个稳定的社会,其次让社会高效地运转起来。
1992年图灵奖得主Butler Lampson写过一篇经典的文章《Hints for Computer System Design》,对计算机系统设计提出了很多实践经验,很多对其他系统设计也有借鉴意义。比如文章中提到“Safety first”——In allocating resources, strive to avoid disaster rather than to attain an optimum(应避免系统崩溃,而不是追求资源配置最优化)。
在Lampson的文章中提到了他的一个观察,计算机系统中很难让资源利用率达到2/3,再提高整个系统就很容易崩溃。因此,为了让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浪费1/3的资源是值得的。有一段时间网上有人抨击每年国家数千亿的维稳开销,其实从系统稳定性角度来看,这个成本是可接受的。
一个社会系统也存在多种不同优先级的目标,可以和社会个体的需求建立起联系。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是个体需求很好的刻画。当一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处于马斯洛需求的底部,还在为生存考虑,那么国家发展目标就是解决大众的温饱;当一个国家的部分人开始追求归属感、需要得到尊重,那么国家发展目标就是实现小康。
中国是这个星球上最复杂的社会系统,14亿人口发展并不平衡,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每个层次都有上亿人口。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1000,他们属于马斯洛需求模型的底层,是中国政府重点扶持的群体。但要帮助底层就需要牺牲一部分中层和上层人的利益,通过高房价、高税收等手段获得财政收入,再转移支付。也许80后90后这一代很多人大概都属于被收割的那部分群体,小两口两家4个老人一辈子挣的钱最后就转变为一套房子的首付。
值得一提的是党和政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判断是明确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要存在发展不平衡,就一定会出现牺牲部分个体来换取整体系统的稳定。
从历史来看,每个时代都有一批人在为整体系统稳定性而做出牺牲。1920年代革命党人在英勇就义时高喊“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1960年代科技工作者为国防事业隐姓埋名几十年。1990年代下岗工人为了国企改革而重头再来……某种程度上,即使有牺牲,我们这个时代的群体依然是不同历史时代下最幸福的一代人。从我个人来说,如果我的“牺牲”能让这个社会更美好,能让子孙后代过得更幸福,也觉得值得了。
这部分将介绍四方面内容:
① 原则:区分目标与手段
当我们面对一个系统时,需求区分目标与手段。在计算机系统领域,经常会出现为了试一下新方法、新工具而去改造一个系统,但最终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反,从现有系统的问题出发,设定改进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方法和工具进行优化,往往更有效。
社会系统也是如此,在世界范围内为了形式上的民主而去改造一个国家的例子很多,比如阿拉伯之春,但这些变革忽视了改变国家的根本目标应该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计算机系统优化一样,应该以提供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从现有系统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方法与工具。
举一个例子:2015年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与BBC记者关于自由的对话。西方追求绝对的个人自由,新加坡也被BBC记者批评缺少个人自由。但尚达曼认为个体自由不是绝对的,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全、公平、稳定、发展,个人自由需要有一些让度和妥协。这种理念在西方不被接受,也导致他们在抗击COVID-19疫情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AUYIlpZxs
② 原理:分布式系统中的CAP定理
200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ric Brewer教授在分布式系统国际学术会议PODC上提出了一个猜想——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忍性(Partition tolerance)只能同时满足两个。
这就是著名的“CAP猜想。2002年,MIT的两位学者 Seth Gilbert和Nancy Lynch证明了CAP猜想是正确的,从而升格为“CAP定理”。后来,Eric Brewer教授因为在分布式系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如今,CAP定理已经成为分布式系统领域的一个基础性定理,揭示了分布式系统中的三个根本要素之间的平衡,指导了各类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包括谷歌、微软、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应用。2012年Brewer教授又写了一篇很经典的CAP定理12年回顾,推荐感兴趣的朋友一读:
我一直对CAP定理很感兴趣,也有一些研究。一个如此简洁的定理,却能揭示出分布式系统中如此深刻的原理,让我无比钦佩Eric Brewer教授深邃的洞察力。
2016年4月下旬在台湾出差,和当地民众和出租车司机聊得比较多。那段时间整好又把Eric Brewer教授的那篇《CAP理论十二年回顾》读了一遍,忽然产生一个产品——CAP定理似乎也是适用于政治领域的!当时随手记录在了朋友圈中。
本质上,社会系统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每个部分利益政党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那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分区。因此,CAP定理是确实适用。随后,我把CAP定理稍作修改,形成了所谓的政治领域的“CAP猜想”(具体如上图)。
我也将这个“CAP猜想”和多位学者交流过,包括政治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计算机系统领域的专家,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猜想。(但如何严谨地证明,暂时还没有好的思路,打算后面再找个长假期来整理一下)
政治领域的CAP猜想,能很好地解释当前各个国家的政治状态。几个例子:
正如Brewer教授在《CAP理论十二年回顾》中提到,分区是因为无通信或通信延迟过长而产生的,反而过来说,如果有高效的、低时延的通信,那么不会出现分区了,就像在一个数据中心内部就可以被认为不存在分区。延申到政治领域,可以理解为——如果存在有效而顺畅的沟通机制,那么就不会出现多个党派。没有沟通、相互猜忌,正是很多矛盾激化的催化剂。现实生活中,很多利益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协商予以解决。
举一个沟通消除分歧、统一利益的例子:美国的CECC(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是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委员会,其成员有民主党和共和党共同组成(https://www.cecc.gov/members-of-116th-congress)。CECC就是一个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沟通平台,从而使得在诸多事务上如此分裂的两个党,却能在对华政策上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了有效通畅的沟通机制是能消除分歧的,能实现快速达成一致并付诸行动。
中国在建国之时就从制度上、组织结构上建立了多个有效通畅的沟通平台。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军委都有各自的沟通和议事平台,可以看作是三条纵线。但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唯一执政党,因此形成了一条横向的线,通过党将三条纵线都衔接起来。中央政治局则是这条横线上的沟通和议事平台,商议决策国家重大事务。这几个有机融合、横纵交织的沟通平台,为快速达成一致并付诸行动提供了保障。
如果大家留心一下,除了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常务会议都能在网上找到会议纪要。
③ 决策:民主集中制
有效通畅的沟通平台并不是高效正确做事的充分条件,还需要有好的决策机制。一般来说有三种决策机制:民主制、集中制、民主集中制。
一般而言,混合机制往往能兼具多方优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而民主集中制也是一种混合机制,如果运用得好,是可以将民主的优势和集中的优势都发挥出来。
举一个因特网发展历史上关于IP地址位数决策的经典案例。2011年,图灵奖得主Vint Cerf在一篇文章中回顾了这个故事:1973年,两拨人关于IP地址应该选多少位争论了近一年!有人建议32位,容易实现;有人建议128位,容量大;有人建议可变长,灵活性高。大家都无法达成一致,导致无法推进实验部署。这一年可以说是纯民主商议阶段。
Vint Cerf意识到不能再让大家争论下去了,必须要有人拍板。作为项目经理,他最终做出了决定——先采用32位IP地址做一下实验。于是,因特网的建设终于能往前推进了,而这个实验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IP地址位数的决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民主集中制,也是中国各级政府普遍采用的一种决策机制。从这个故事来看,民主集中制是由其先进性的。如果运用得好,是可以将民主的优势和集中的优势都发挥出来的。当然,在中国民主集中制的优势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去挖掘。
④ 实施:试错法(Trial-and-Error)
在具体实施和执行层面,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等想清楚了才行动,这一点在科研活动中尤其明显。因此在科研中,我们会采用“试错法(trial-and-error)”,通过不断实验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这是探索未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事实上,中国政府也广泛地采用“试错法“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上,可以搜索到48000余条在各部门、各地方开展的改革“试点”措施!每一个试点单位在试点期结束后,需要提交试点措施报告。如果成功了,那么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如果不成功,也会积累一些经验与教训。
试点,正是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的精髓所在,是一种具有科学精神的执政方法。
过去40年,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一个复杂系统不能不存在问题,它一定是在迭代中不断优化、逐渐完善起来的。作为一位科研人员,当看到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治理国家的方式和科研中所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相通之处时,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去了解更多中国的社会治理模式。随着对党和政府的历史使命、思想理论、组织模式、实践方法等方面越来越了解,我也确实越来越认同“四个自信”。
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今天经历的问题,其他国家也都经历过。比如下面两个国家: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今天我们国家的发展之路,几乎是100多年前美国的翻版。当我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工作困惑迷茫时,找找历史这位导师。
今年疫情期间,中国发达的物流对保障人民生活起了关键重要。我很好奇中国的物流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做些了调研。也让我了解到国家是如何一点点改进物流行业的过程。
“不是所有的改变都能被感知”。也许很多人感知不到国家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小的变革推动一个行业的改变、推动国家的变化,但请相信它们每天都在发生。正是这样一个个许多人感知不到的小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小改变,才让中国变得强大、变得更好。
(一)历年两会关于物流的提案
2012年:两会物流提案超过240份 成本过高受关注
2013年:两会物流电商提案观察
聚焦:2013年两会物流电商提案观点汇总_丘河语文说_新浪博客
2014年:两会有关物流提案部分汇总
2015年:有关物流提案汇总
2016年:两会传出哪些物流快递新政策?
2016年两会传出哪些物流快递新政策?-中国物流信息中心--PMI指数、物流领域与生产资料行业信息中心
2017年:两会十份提案解读 物流快递怎么发展
2018年:参加两会的物流企业家,会带来哪些提案议案?
参加两会的物流企业家,会带来哪些提案议案?_资讯中心_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019年:聚焦两会提案重点领域 科技物流成为关注焦点
(二)国家部委出台政策
① 2014年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② 2014年6月12日,各个媒体解读。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解读:
新华社社解读: O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_要闻_新闻_中国政府网
③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三)地方措施
举两个西部地区的例子,甚至其中一个是比较偏远的西藏
① 重庆市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_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实施意见_重庆市规划研究类文件_重庆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
② 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四)政策实施效果
① 快递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十张图了解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快递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② 2019年取消全国跨省高速收费:
(五)持续改进
① 2019年,张近东代表——大力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行动
② 国家邮政局答复人大代表:稳步推进快递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国家邮政局答复代表:稳步推进快递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_中国人大网
③ 国家邮政局新措施:保障物流运输行业和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爱因斯坦1922年两次经过中国上海,,他对当时中国人是这样评论的: “在外表上,中国人受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勤劳,是他们对生活方式要求的低微。但他们大多数是负担沉重的:男男女女为每日五分钱的工资天天在敲石子。他们似乎鲁钝得不理解他们命运的可怕”。
100多年前,美国传教士雅瑟·亨·史密斯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写出来了《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书中指出:中国人祖先崇拜正是那些死气沉沉的保守思想的最佳状态和保证。只要逝去的几代人仍然被中国人奉若神明,中国怎么可能真正向前迈出一步呢?
当时外国人看待中国人的观点,如同蝼蚁一样的麻木的中国贫民,对发生周围世界如此的麻木不仁,不信仰宗教,没有文化,但是却热衷于谈论历史和自己祖先,是多么愚蠢,不可理喻,不切实际。
但是,他们怎么想象不到,一百年后,这卑微东亚病夫能够雄起于世界。
他们意识不到在卑微的躯壳之下,有一种高于生命东西的庄严传承。
这是“德国在线”一个旅德华人和德国人对话:
华人问:你德国是不是傻呀,招来那么多难民?
德国人答:我们德国需要低端的劳动力,德国生育率低,没有人是很恐怖的。
华人问:那还不如把中国人接过来,我们干活勤快,无缝融合。
德国人答: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低端价廉的劳动力,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肯定都是。而你们中国人,全世界都知道你们非常勤劳,可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你们这一代是低端的劳动力,可是你们会为下一代受苦受累,一定会让下一代成为精英,如此下去,将来就没有我们德国人什么事情了……
德国人的担忧是没有错的。
历史也证明了这点。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凋敝,民众生活困苦,加上太平天国起义,东南地区满目疮痍。此时美洲发现金矿、东南亚种植园急需大量劳工,于是千百万中国人就当成 “猪仔”卖到了南洋和美洲,成为所谓“契约华工”,属于当地社会最底层的人,从事最下等的劳动,过着非人的生活。
但,还没有过上百年,第二代华人就在东南亚各国发展起来。到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华侨为国捐钱出力。如今,东南亚的华人更是主导了当地的经济命脉:马来西亚10大富豪, 华人独占8席;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统计,印度尼西亚华人约600万,占印尼总人口的2.5%左右,控制印尼近80%财富。 如果没有先人父辈无私的付出,华人下一代能成长起来吗?
谁说我们没有信仰,我们不信上帝,也不信真主,但是我们相信家。
我们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牺牲一切,为了家庭,我们可以忍受苦难,可以压抑个性,可以自己在陌生城市打拼……
虽然看起来我们卑微,但这是生命繁衍的力量,是可以战胜外界不利各种的因素,具有一种翻天覆地的能量。
我们自古有家国情怀!为家国而勇于牺牲。
1920年起,日本侵略战略规划者石原莞尔扮成乞丐,用一年多时间走遍半个中国,得出中国“官乃贪官,民乃刁民,兵乃兵痞;政府欺压民众,官民对立;若外国入侵,民众不会支持政府”的结论。 1931年他策划发动了918事变,看起来中国真和他估计差不多。
但是,他没有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人的价值体系。
在没有外敌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窝里斗,社会矛盾突出,因为,我们只注意个人家庭利益。
家国情怀,小的说,是家,大了说是国,一旦整个国家遭受苦难,我们便可以把国当成家!
即便当时的汉奸,也不会忘了自己身份,投靠日本只是权益权宜之计,不会对日本有归属感。
所以,日本人是彻底征服不了中国的,历史上无论哪个外族也是无法征服中国人的。只因为我们把家看的很重很重。
因为我们家国情怀,我们可以忍受痛苦,我们可以忍受耻辱,我们可以如同蝼蚁一般忙碌,我们可以坚持下去,……
如果这样的民族不强大,那才是不正常的!
讲真,最大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尽管它带着我们走过弯路,但是它也带领我们走向强大。
拍马屁也好,小粉红也好,五毛也好,无知也好,你可以不同意或者冷嘲热讽,但事实确实是这样。
破...破千了?
就没人敢说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人民民主专政。
~~~~~~~
自回答后,终于有人记起来了。
说明话没白说。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