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人物的时候,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叫作变化。简单来说,人物出场,经历了我们所讲述的这个故事,他就一定要发生变化……懦弱的人,变得坚强;积极的人,变得颓废;没有方向的人,找到了方向;不懂爱情的人,说出了情话……如果人物从一开始是什么样,结束也是这样的话,这个故事讲来干嘛呢?
但是李达康,有变化吗?更不要说海报最中间的侯亮平,他的回答数我猜更少!如果在一个只需要考虑戏剧的基本原则的写作环境里,祈同伟这样的人物设定才是应该是主角啊!其他的,那些从一而终的角色,其实不是角色,只是完成这个故事所必需的NPC而已!
然而……
这是编剧写文本的客观规律,建议读读《经典情节20种》和《经典人物原型45种》两本书。
编剧想要人物吸引人,就需要通过冲突刻画人物。冲突和人物性格设置类似于两种力,两种力达到一种平衡,人物和剧本就会合理,观众就会觉得剧情有吸引力。而且对演员来说,剧本冲突性越强,表演人物性格张力需要的演技就越多,表演自然也会更吸引观众。
比如《阿甘正传》里,如果阿甘不是略有痴呆和身残,而是让主角能力像《美丽心灵》里的纳什,那么主角阿甘的各种经历就不会那么打动人了。同样,如果让《美丽心灵》纳什的人物设定,变成《阿甘正传》里略带痴呆的主角形象,还会有观众相信这样一个人能获得诺贝尔奖么?
一个痴呆面对很多幸运可以打动我们,一个天才面对很多不幸也可以打动我们。而且痴呆越幸运,经历越玄幻,我们越开心;天才越不幸,经历越悲惨,我们越落泪。
明白了编剧的公式,你自然就会明白为什么祁同伟会后来居上,比李达康更容易受到人们关注。因为祁同伟身上有更复杂的冲突,他曾经为爱情差点丢命,后来为权力也可以不要良心。祁同伟这种风险偏好性性格,在剧中各种冲突下达到了平衡,自然让观众对角色的恨与爱都更深刻。
为什么大陆很多电视剧不吸引人,就是因为这些剧里都是沙瑞金、侯亮平这样人物冲突平面化的角色,演员演着没劲,观众看的也更多是一部教育纪录片。因此《人民的名义》后半部分相当烂尾,就是因为人物开始脸谱化了。
宣传要按客观规律来,要让英雄有缺憾,不然老百姓不信,也不会看。
物伤其类
相比达康书记,祁厅长这个角色的厚度更大,他是时代缩影,身上也更能折射知乎用户群体的阶级焦虑。
同情祁厅长,大家平平无奇的人生就有了合理化的解释:社会不公,逼良为娼。批判祁厅长,则是另一种合理化解释: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没有出卖自己!我不行是因为我有良心!
但要我说,大家都是想多了。知乎用户目前大多数还是处于想学习郑胜利而不得的阶段。有一个水军小团队,对外可以号称xx文化传播公司,将来手下可能还有一两个程序员,这不是典型的知乎梦么?那么多live和专栏,不就是教人成为郑胜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