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能改变一些行为惯性的关键,往往不在做事的方法论上,而在思维方式的转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即使远离了手机、互联网这些高刺激源,我们还是总能找到很多学习和工作以外的事情去做:
我们会去打扫卫生,好像房间干净了就会好好学习和工作一样;
我们会去整理文档,好像资料规整了就会好好学习和工作一样;
我们会去做一份完美的计划,好像有了计划表就能好好学习和工作一样;
我们会去做运动,好像神清气爽了就会元气满满的学习和工作一样。
我们还会去做许多平时不会做的事,比如自己做一顿美味的宵夜、修剪植物、练琴、翻阅充满回忆的老照片……
总之,就是不会去学习和工作。
我们不由自主的逃避自己讨厌的事情,并寄希望于未来的自己。
我们潜意识认为到了 deadline,会有一个我2.0(更好的自己)在那里等待。我2.0效率极高,自控力极强,不仅能弥补当前没有做的事,还能做到更多,迅速搞定一切。
事实上,大部分时候,到了最后时刻,“我2.0”却不见了,我们不得不被迫面对现实,为即将到来的考核交上一份仓促的答卷。并陷入自我懊恼、自我厌恶,只有再次回到高刺激的娱乐状态,才能摆脱这种负面情绪。
这样的循环一次又一次发生。其实是由于我们高估了学习和工作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也高估了未来的自己。
刷新潜意识里对自己和枯燥工作的评估,重新认识未来的自己,重新看待低刺激的学习和工作,也许会有所帮助。
1、重新认识未来的自己:现在的我 = 未来的我2.0
高估未来的自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在《自控力》这本书中提到过,脑成像研究发现我们在考虑现在和未来的自己时,运用的是大脑中不同的区域。当人们想象未来时,想在考虑别人的特征一样,大脑中想象自己的区域毫无反应。
心理学家们用“未来自我的连续性”这个概念,表示“你在多大程度上认为,未来的自己在本质上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较高的“未来自我的连续性”会让人现在就做到最好。“未来的自我连续性”较弱的人,会倾向于把不想做的事情推给未来的自己,而让现在的自己享受即时的满足。
我们要意识到,明天和今天的自己毫无区别,一个小时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也毫无区别。今天不想做的事,到明天并不会突然变得乐于去做。现在的我 即 未来的我2.0,现在我会怎么做,未来也会一样。
所以当电脑里还躺着未完成的报告,却忍不住想打游戏时,不要再问自己“我现在想不想打游戏?”,而是问自己“我想不想接下来整天整夜都在打游戏?”。
当拖延着不去学习或工作时,不要问自己“我是想今天做还是明天做?”,而是要问自己“我是不是打算永远拖延下去?是不是打算让『现在这个自己』承担后果?”。
不过,要承认这一点现实,好像打破了一些对未来美好的期望,还真是有点忧伤啊!
2、重新看待低刺激枯燥的学习和工作:它们真的那么令人讨厌、让人痛苦吗?
很多时候,令人讨厌的不一定是学习和工作本身,而是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有没有意义/价值的不确定感。
不确定背了这么多单词考试到底会不会用到,
不确定加班做出的方案会不会被老板认同,
不确定每天的练习究竟会不会让自己有所成长,
不确定付出这么多代价去学习和工作是否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种不确定感,成为我们心里的噪音,让我们很难静下心来。
面对眼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当我们不去想结果时,往往会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这样想着,迈出第一步后,你会发现:
这本总是看不下去的书,慢慢读倒也还好,没有那么晦涩嘛;
这个托了很久的报告,拆解下来好像也没那么复杂嘛;
那个难搞的方案,好像有点初步的思路了哦。
一旦摆脱令人不安的不确定感,开始专注于事情本身,我们反而能够更加放松和平静。
慢慢的,完成了这个一直抗拒的任务的一小部分,也有了少许的成就感;
慢慢的,沉浸在当下这一件事情中,感到一种和高刺激娱乐不同的快乐,这种快乐中带着自我认同,和发自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慢慢的,也从这些学习和工作中找到了乐趣,是不是不知不觉中也变成了高刺激的事情呢?
不过,摆脱不确定感的噪音,完全做到并不容易。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想:决定事情结果的很多因素(如客户会不会满意、考试会不会考到),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与其在不可控的事情上焦虑和担忧,不如把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而当下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要不要开始做这件事。
最后总结一下,
从现在起,不再逃避低刺激枯燥的学习和工作,而是选择面对,它们其实没那么讨厌;
不再对未来的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承认现在和未来的我是一样的这个现实;
不再纠结于任务完成后的结果和回报,而是关注任务本身。
这几句话看上去简单,但做到却不容易,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和惯性。也许不能马上做到,但可以经常提醒自己,慢慢尝试。
还是那句话,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能改变一些行为惯性的关键,往往不在方法论上,而在思维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