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个坑,有空再码 我是比较了解金代历史的,目前我马上就能想起来的是都水监、六部尚书和翰林学士院 唐代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五监之一就是都水监,与工部下属的水部郎中一块儿管理天下河道,金代为了整修黄河统一指挥,撤销了水部,都水监成了水利工程的唯一领导。金朝都水监设监、少监和二丞,又有掾,四名勾当官,监带着大部分人坐镇中都(今北京宣武区),少监带人在南京开封府。下属九名都巡河,都巡河下属若干散巡河,分别管理黄河、通济河、漳河、海河、滹沱河、桑干河等。另外,黄河上还有25座埽,各有一巡河,总共掌管埽兵12000人。此外都水监在中都南京各有一街道司,负责城市环卫。散巡河位同县令,而且治河也是一个实打实的肥缺。 翰林学士院负责起草诏书政令,编修国史,长期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基地。下属翰林承旨、文字、修撰、待制、侍讲、侍读,可以说是高级干部的摇篮。与翰林学士类似,太学、国子学、弘文院、国史院也属于长期没有贬值的单位,大概是这些清水衙门没有封赏必要吧。
补充,按察司、提刑司
宋代开始在各路设立提刑司,简称宪司,王安石之后,每路有帅(安抚司)、宪(提刑司)、漕(转运司)、仓(提举常平司)四司,提刑使成为了一路最重要的四位官员之一。金朝提刑司改为按察司,一路有帅(总管府)、运(转运司)、宪(按察司)三司,一下子由四个人分蛋糕变成三个人分蛋糕。清代撤销都指挥使,一省常备只剩下布政使(藩台)和按察使(臬台)两个,事实证明,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顺便吐槽:督工说“(曾经)将军是一只手可以数清楚的中央军事代表,到了现代,普通的将军只是高级军官的底层”,其他时代不敢妄言,金代的将军是妥妥的低级军官啊
《金史·百官志》
武散官……正三品上曰龙虎卫上将军,中曰金吾卫上将军,下曰骠骑卫上将军……从六品上曰武义将军,下曰武略将军。正七品上曰承信校尉,下曰昭信校尉
只要官居从六品,就是将军了!!!
从六品是个什么概念?对于文官,是京城倚郭县(大兴、宛平)县令、六部员外郎(高级办事员)、治书侍御史(朝堂现场纪律监督)、翰林修撰(至尊文书)、按察司、总管府、转运司判官(省检察院、军区、财政运输部门的十几个个办公室主任之一)
对于武官来说,是中都都曲使(北京市专卖局局长)、各路盐运使副使,各州兵马钤辖(负责捕盗,掌管30个效节军),各州兵马司指挥使,掌管100到400名民兵。
正规军战兵、甲兵、骑兵每五十人一个谋克,谋克从五品……
本将军率大军三十人,前来攻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