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笛卡尔在上帝存在的论证中提到:一个不完满的存在不可能产生一个更完满或者无限的概念,是否有误?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chen-1-13-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定要我科普专业问题了。

题主说的这部分文本涉及了沉思集3.14-3.21的部分,前面你说的“冷热”那部分,我们一般称为“质料性错误”问题,这里说的“缺乏”,是做名词出现的,也就是说,冷和热的观念不对应冷或者热这个对象,那些认为这样的观念对应着一个相似的对象的观点,叫做“质料性错误”(material falsity),是一种单单出现在观念中的错误。与它对应的是出现在判断中的错误,笛卡尔称为“形式性错误”(formal falsity)。

这里的重点,不是有限无限的缺乏,而是要注意观念的对象实在性(objective reality),我说过很多次这个概念了,如果中文版的沉思集里没有注释,可以参考下英文版,或者翻翻我的专栏。

接下来,是上帝存在的证明的唯一依据的原则,因果原理。即: 原因中包含的实在性大于或者等于结果中的实在性。

如果你不承认这个原理,那这个论证就是无效的。但是笛卡尔很明确告诉你,这条原则是一个common notion(普遍规则),不依赖于经验,而是一条天赋观念,只要我们注意思考,就会认同它,因为它依赖的仅仅是“无中不能生有”这样一个公理。

下面的上帝存在的论证是顺理成章的:我的心中有一个“无限”的观念,而我是有限的,那么这个“无限的观念”对象实在性的原因是什么?它不是我,因为我是有限的,无限的原因只能是无限,也就是一个无限的存在。

题主所举的例子并不能形成反例,首先,我心中有无限的观念和我心中的观念是我创造的不同,这些观念可能是外来的;其次,小孩子想象神明战争,根本不是这里的“无限”的神,甚至都不一定是一种理性结果,而是想象结果,是对于感性认识的一些抽象和组合,笛卡尔认为,这种东西最多叫“无定”(indefinite),也就是一个你想象出来的超级厉害的东西的观念,而不是无限(infinite)的观念。

另外,笛卡尔对于完满的定义非常简单直接,就是实在性(reality)。这里不存在正确或错误的问题。

沉思集并不好读,在阅读中需要注意各个论证的关系,同时有必要参考后面的反驳与答辩对照阅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话题

  儒家文化是害了中国人还是救了中国人? 
  孔子是圣人,还是大盗? 
  国人对待外国哲学和中国哲学态度反差为什么会如此之大? 
  满清对汉人的统治对当代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等有何深远影响? 
  基于人工智能参与者的《我的世界》游戏框架的演化与突破? 
  康德的二律背反是什么意思?他怎样论证上帝存在性问题的? 
  为什么没见过大海的人相信大海的存在,没见过思想的人相信思想的存在,没见过神的人却不相信神的存在? 
  如果人类可以听懂动物说话,人们还会吃肉吗? 
  为什么说人类有天生的资本主义倾向? 
  为什么中国现代年轻人在交谈中喜欢使用"上帝"这一词汇而不是"老天爷"? 

前一个讨论
河南卫视的国风系列节目爆火,真的能帮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的心里吗?
下一个讨论
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尔的《谈谈方法》在方法论上有何异同?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025-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