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的帝王将相都认为读历史有大用,他们到底是怎么读的?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人不好揣测心理,今人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的是朱永嘉,他不仅见过毛主席读史书,还奉毛之命给接班人解读史书。朱老至今健在,他的回忆应该可以参照一二。全文转过来麻烦,我摘几段,其余大家自己去看:


毛晚年重读古文内幕

从1971年下半年起,也就是林事件之后,到1975年10月病危期间,他通过姚要我们(上海市委写作组)陆续标点和注释了一批大字本(毛泽东到了晚年患有白内障、视力退化)送给他阅读,或者建议XX局委员读。 ……收入的古文有86篇,实际上毛提到的不止这个数字。据我所知,这些古文都是他过去曾经阅读过的,但在晚年,自己又重读,甚至反复背诵。有些根据需要推荐给周边人看,如要周读《史记·汲郑列传》,要王X文读《后汉书·刘盆子传》,要江读《后汉书》中黄琼与李固的列传,要姚读《旧五代史·李袭吉传》等。 ……1971年冬,毛发了一次心脏病;1972年2月,他又犯了一次心肌梗塞,而且高烧不止。这一年的10月1日,毛指示要我标点注释《晋书》的4篇传记:《谢安传》、《谢玄传》、《桓伊传》和《刘牢之传》。这4篇传记是谭其骧教授他们标点注释好后,我和王知常一起校对一遍,通过机要交通送到北京,最后上呈。 ……这几篇人物传记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刘牢之传》。到了1974年末,毛再一次要我们上送这4篇传记。1975年8月,毛又一次通过姚布置我们标点和注释,其中还是有《刘牢之传》。 毛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这个人物呢?它与为人必须遵守的基本操守有关,因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不仅是口头上说的,而且是要人们终身躬践履行的事。林的座机在外蒙坠毁以后,毛又重提了《诗经·大雅·荡》那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话。 ……1972年10月,王X文从北京回到上海交接工作。在中苏友好大厦电影厅开会时,王X文把我找去说,主席要他读一篇《刘盆子传》,并要求他挤时间好好读书,希望我辅导他读这篇古文。 我理解毛泽东的意图,一是他的“文革”情结,王是在“文革”中露头角的,是工人出身,又当过兵,做过放牛娃;二是他与张不同,张在“文革”中冲在第一线,得罪人太多,或许王能在“文革”派与老干部们中间有一个缓冲的地带。 ……从《刘盆子传》的内容看,毛让王读这篇传记,是为了告诫他:不要官做大了就骄傲了。你不过是被人们捧起来的,要约束得住下属,要摆平方方面面的关系,你才能在中央讲得上话。在功臣宿将当中,你只不过是一个娃娃,所以,更要谦虚谨慎,好好学习,拜他们为师,你才能站稳脚跟。否则,你的下场比刘盆子好不了多少啊。 …… 这个月,毛给我们下达了注释柳宗元《封建论》的任务。柳宗元处在唐代藩镇割据时代,全文是针对藩镇割据来讲。而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是中国历代皇帝的一块心病——1973年12月12日,毛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调防的事。 ……从1974年5月起,毛要我们标点和注释了三十余篇六朝赋与南宋词,其中,赋有5篇,分别是庾信的《枯树赋》、谢庄的《月赋》、谢惠连的《雪赋》、江淹的《别赋》和《恨赋》。 《别赋》和《恨赋》,是江淹代表作的姐妹篇,是抒情的作品。《别赋》讲的是生离,《恨赋》讲的是死别。毛晚年要重读这两篇赋,反映了他将告别人世的悲哀,以及遗恨无尽的一种伤感和无奈。 所以,我接到标点注释这两篇古文的任务时,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了。

user avatar   li-xu-ra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01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

两个现代“精英”的故事——毛泽东和蒋介石。

1935年的5月,毛泽东带领的红军,一路向西。

当时的红军队伍大概还有三四万人,疲惫不堪、缺兵少粮。

在他们屁股后面,是蒋介石从各地调兵遣将,集合而来的二十万大军,由薛岳同志率领。

西面,是滇军孙渡部沿着雅砻江的布防。

东面,则有川军杨森的第二十军和郭勋祺、陈万仞等部的联合阻截。

现实逼得他们不得不继续往前走,直到来到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地方。

四川安顺场。

然后,每个人心里都响起了一首歌(如果可能的话):

大河向东流啊……

因为,前面横亘着的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

然而,红军并不能像歌里唱的那样“说走咱就走”。

在他们面前,除了有大河天险,主要渡口上还布满了川军刘文辉的部队。

当时红军面临的“绝路”,有一部电影名字可以形容:

十面埋伏。


02

从后面的结果来看,这条“绝路”,其实是毛泽东率领的红军自己选的。

对此,蒋介石一开始完全没有想到。

中央红军刚刚离开江西苏区的时候,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秘书长杨永泰就曾对他说过:红军很可能渡过金沙江进入川西。

对此,蒋介石嗤之以鼻:你TM懂不懂历史?不懂就多去看看书。

蒋介石之所以有这个错觉,是因为他曾经看过一段历史。

大概72年前,有一个领袖,带着一支农民军,同样被追了半个南方,同样被打得还剩三四万人的队伍,同样的5月,就是在大渡河边迎来了全军覆没。

现在,学过中学历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个领袖叫石达开,这支队伍就是太平军。

蒋介石知道这段历史,当然不是靠中学历史课本。

后来有历史学家推测出,当时的蒋介石正在非常认真地看一本书。

《庸庵文续编》。清末北洋幕僚薛福成所著。

书中记载的,就是1863年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在大渡河边被清军歼灭的悲惨遭遇。

当情报最终证实中央红军向着大渡河边的安顺场走去时,蒋介石激动了:我以为只有我这种不看书的人不懂历史,没想到你毛泽东浓眉大眼也不懂历史。中国版图这么大,你为啥非要走石达开的死路?

蒋介石在看《庸庵文续编》的时候,一定也在不停地拿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和石达开做对比,最后得出了一个他想要结论:

历史总是会重演啊。

蒋介石感到,毛泽东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在《红军长征在贵州史料选辑》一书里曾经记载了蒋介石当时给各路将领发的电报:

“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希各军师长鼓励所部建立‘殊勋’”。

翻译一下就是:这段剧情我很熟,之前已经有人演过了,演的非常好。现在大家也要照着剧本这么演,争取早点演完大结局,演得好的还有盒饭吃。

他不仅这么想,而且希望所有人都这么想。

最好他的老对手毛泽东也这么想。


03

但毛泽东不这么想。

据记载,毛泽东当时也在看那本《庸庵文续编》。

对于石达开的故事,毛泽东比蒋介石应该更熟悉。

和蒋介石这种喜欢“临时抱佛脚”看书的人不一样,毛泽东一直就很喜欢看历史。

很多人都以为毛泽东第一份工作是图书管理员,其实并不是。

对于一个有师范院校毕业文凭的26岁青年来说,每个月拿8块钱工资的图书管理员并不算什么正式工作。

要知道,当时那些大学教授们的月工资大概是毛泽东的,嗯,30到50倍。

按现在大学教授的工资来算,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本科学历的人毕业后找了一份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的工作。

我觉得,这只能算兼职。

毛泽东第一份正式工作,其实是长沙一所小学的教师。

准确地说,是小学的历史教师。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年毛泽东之所以选择走石达开走过的老路,不仅经过了深思熟虑,更是基于他对历史的精准判断(据说还找过当地一个亲眼见证过石达开覆灭的老秀才谈过话)。

毛泽东认为,石达开之所以被围困在安顺场而不能渡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处理好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石达开率领的天兵,很看不起当地的彝族土兵,动不动就发个文恐吓:逆我者亡,顺我者昌。没事别惹我,小心砍你全家!

直接导致他在陷入清军重围的同时,还遭到彝族武装的袭扰,无法顺利通过彝区。

在吸取这一条教训后,毛泽东下令: 一定要和彝族兄弟姐妹搞好关系。

进入彝民区后,尽管红军遭到了一些彝民的追打,甚至被抢去武器、扒去衣服,但官兵仍坚决执行上级命令,不作还击,还反复向彝民宣传“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汉官,打倒压迫你们的军阀”。

红军的首领刘伯承甚至还和彝族沽基家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

这成为红军避免成为“石达开第二”的两大关键之一。


04

另一个关键,是渡河的时间。

石达开的队伍到了大渡河边后,不断延误渡河时间,甚至还因为他的儿子出生,就地庆祝三日。

结果在此期间,河水暴涨,耽误了最佳渡河时间。

石达开的队伍5月14日就到了安顺场,但直到6月3日还在望河兴叹。

而红军5月24日才进入安顺场,6月2日就全部渡河完毕。

在这过程中,有一个细节成为了影响红军渡河速度的决定性因素。

这个细节也隐藏在历史中。

我曾从另一本书里,读到过这个惊人的细节。

在长征结束三十多年后, 1970年12月,毛泽东曾经在与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谈话时,突然问他:“你看过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吗?”

《读史方舆纪要》,是清初顾祖禹写的一部巨型历史地理著作。

大部分人可能并没有听说过,但在历史上,这是本分量很重的书。

从重量上来说,可能比4本《红楼梦》摞起来还重。

全书接近300万字,对于文言文不过关的人来说,别说300万字了,光《读史方舆纪要》这个书名可能都读不进去。

但毛泽东读了。

不仅读,而且滚瓜烂熟。

罗章龙是毛泽东年轻时的挚友,也是党内最早的一批成员,后来因为分裂D,而和陈独秀、张国焘一起成为影响D史的著名人物。

他老了之后,干了另外一件对D史影响很大的事——写回忆录。

在他的回忆录里曾记载,《读史方舆纪要》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最热爱的著作,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几乎把这本书翻烂了,在第一师范时,毛泽东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滔滔不绝地与人讨论《读史方舆纪要》。


05

我之所以要提到这本书,是因为在这本书里曾详细介绍了一条大铁索桥的历史来历,地理位置等信息。

这个桥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就横亘在大渡河上。

现在,学过中学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桥叫什么名字了。

泸定桥。

这个桥成了红军横渡大渡河,避免陷入石达开绝境的另一个关键。

红军急行军赶到安顺场后,很快击溃了对岸的敌人,并且组织先遣队陆续过江。

但安顺场架桥很困难,而船又不够,全军难以在短时间内从这里过江。

5月26日,毛泽东抵达安顺场,听取刘伯承、聂荣臻详细汇报过河和架桥的情况后,想起了他读过的那本《读史方舆纪要》。

书中记载的泸定桥就在离安顺桥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毛泽东当场拍板:

红军沿大渡河两岸赶向安顺场以北一百七十公里的泸定桥,限两天赶到。

于是,我们现在才能从课本里读到那篇著名的《飞夺泸定桥》。

红一军团第四团一昼夜疾行一两百公里,然后又组织22位勇士手攀桥栏、脚踩铁索,打下了泸定桥,创造了长征历史、乃至党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战斗。

只不过这也留下了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疑问:既然泸定桥这么重要,为什么国民党不选择炸了它?

现在有很多解释,比如炸了怕激起民愤啊,国民党要给自己留退路啊,红军速度太快来不及炸啊……

这中间,我觉得还可能有一个原因:没有读过《读史方舆纪要》的蒋介石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泸定桥的重要。

历史本就有很多解释,而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全军顺利通过大渡河后,毛泽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然后嘲讽对手道:我们的行动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是太平军,我和朱德也不是“石达开第二”。

这感觉就像,DOTA里红血反杀、劣势偷家,拆掉兵营后在所有人频道打字:

?????


06

故事讲完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里面就隐藏着这篇文章标题的答案。

为什么古代帝王精英都认为读历史有大用?

因为,历史是过去无数个世代里,对曾活着的人的记录。

无论记录的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它所记录的核心都是人,人的思想,人的行为,人的语言,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藉由历史的记录,我们与那些原本毫无联系的古人们也可以亲密接触,去了解他们的遭遇、经历,以及最终走向的不同结果,去感悟他们的所思所想。

人生不可能一遍遍重来,去等着你找到最适合的路;但历史可以一遍遍重读,直到你从中发现最本质的道理。

这个道理,我们把它称为“历史的规律”。

我一直觉得,历史里最大的规律,就是从历史里真的可以发现规律。

就像毛泽东通过历史,最终带领红军顺利渡过大渡河,避免成为“石达开第二”一样。

然而,历史就像案例教学法的一个个案例,只负责把事情用最真实、客观的方式讲清楚。

从里面能读出什么东西来就是自己的本事了。

比如同样是读《资本论》,毛泽东读的并不多,但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

而蒋介石虽然吹嘘自己读《资本论》读到废寝忘食,但直到自己被撵到台湾,也没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从这个角度来看,毛泽东读到的是历史,而蒋介石读到的大概是历史故事。

欲改造中国,有两件事是最为急迫的:其一,是对中国历史上的治理经验加以系统地整理与批判;其二,是做实地的调查研究。——毛泽东 1920年


07

但上面这种说法,仅仅解决了“历史有大用”的问题,却没能解决“帝王精英”的问题。

为什么往往只有帝王精英才会反复强调“历史有大用呢?”

因为一个很残忍的真相是:帝王精英们生下来,就注定了他们要干的都是大事。而历史里所记载的,恰恰就是这些帝王精英们干过的大事。

富二代要创业,不去看《乔布斯传》,难道去看《养猪能手谈母猪散养》啊?

按照教科书的标准说法,人类的历史,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

这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

但真实的历史里,却几乎没有人民群众的身影。即使有,也不过是拢在一起的冰冷数字,或是一场大战里微不足道的注脚。

就像是《人类简史》里总结的:

在现代晚期之前,总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们生产出来的多余粮食养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一小撮人的故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不仅仅是历史,甚至于直到《金瓶梅》以前,那些传奇小说里记载的也是这些帝王精英们的故事。

就像毛泽东曾经说过的那样:“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小说有一件事情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我发现它们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

是的,你没有看错,《金瓶梅》之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那么高的地位,不是因为她的“开放”,更不是因为她那些“不可描述的场景”。

而是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中小市民视角写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终于没有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传奇,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社会日常生活。

包括性生活。


08

总结一下吧。

历史当然有用,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去发现规律、找出规律,并以之来指导实践。

但对绝大部分人而言,这样的规律并没有什么鸟用。

这就像“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一样。

不是这些道理没用,而是对你没用;准确地说,是多数时候你根本没有机会去用到这些道理。

你懂得再多历史,从中读出再多的规律,也不过是屠龙之术、纸上谈兵。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出生贫寒,却又胸怀经世致用之学的古代牛人,想尽办法也要投身乱世,甚至搞也要搞出一个乱世来的原因。

比如孜孜不倦劝朱棣作反的姚广孝。

不是乱世,历史再有大用,你又何处去用呢?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因为我们都是平头老百姓,所以就不用读历史。

毛泽东19岁的时候就看完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共一百一十六卷。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什么书?

它上起伏羲氏,下至明亡,几乎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编年通史,被称为万世君臣的政治教科书。

但看这本书的毛泽东,当时不过是一个穷山村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

他当然不会想到,三十多年后,自己真的创建了一个新的国家政权。

所以说嘛,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的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而人生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历史进程里。


———分界线———

微信公众号搜索“栩先生”,职场/干货/历史/时评/情绪管理。关注并回复关键词,给你更多深度思考和独享原创。

后台回复“成长干货”,送你高效学习、情绪管理、时间规划、公开演讲等纯干货;

后台回复“职场心得”,分享我两年从实习生到部门领导的职场成长经历与独家心得;

后台回复“犀利时评”,看我多篇全网阅读过百万、视角独特的扎心文章;

后台回复“毛泽东”,可以看到我写的关于毛爷爷的精彩历史文章;

后台回复“读书”,分享我精心推荐的20本书,手把手分享如何挑选好书


————更新一下————

今年因为工作非常繁忙,所以很少登录知乎了,昨天上来才发现,这个回答引起了很多的关注,但也惹来了不少的争议甚至是“非议”,比如有答主专门质疑我文章里的史料问题,以及文章观点问题。想了想,决定还是统一回复一下:

1. 文章中所有关于毛泽东的历史,基本都来自于以下几本书:一是金冲及等编著的《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版);二是署名毛泽东的《毛泽东自述》(人民出版社);三是逢先知编著的《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1993版)。这也是我看得最多、最熟知的几本有关毛的书,除此外个别参考了斯诺和罗斯·特里尔版本的《毛泽东传》。


2. 文章中关于石达开的有关历史,基本都来自于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丛考甲集》(三联书店,1985版),罗尔纲是研究太平天国最著名的学者了,我相信他写的东西是比“百度”什么的更真实可靠。评论中争议最大的“石达开因为老婆生儿子就地庆祝三天”也是出自本书,原文是“当夜达开妇诞一子,乃通令将卒曰:孤今履险如夷,又复弄璋生香,睹此水碧山青,愿与诸卿玩景欢醉。部属均稽首称贺。以是传令犒赏,休养三日。(第97页)”另外,这部分内容还参考了陈宝辉等编写的《太平天国诸王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版)。


3. 关于被人质疑的“泸定桥”的说法,主要来自于韩毓海的《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中信出版集团,2016版),原文是“《读史方舆纪要 ·四川》一部中,详细地介绍了金沙江上铁桥的来历,指出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其实是清代在吐蕃‘铁桥镇’的基础上修造的,并且还说先有沪定桥,后有沪定县,沪定县在,铁索桥便在。(第255页)”。韩毓海是北大中文系博导,正常情况下又不是写专业论文,我对他引用概括的史料其实是不需要再去核正的。但即使真的去翻翻《读史方舆纪要》,就会知道,里面的内容十分驳杂,书里很多地名、河名都是当时的说法,现在根本不再用了,泸定桥建于这本书写作之后,但并不意味着在这之前就没有基础。在这本书的四川部分里,也有不少提到“金沙江”“铁桥”之内的地方,比如“索桥在府西南百三十里,即金沙江渡处。”“泸水司南十里。源出番界,流入境,又南流入金沙江……有泸川桥,亦曰泸水桥。唐贞元五年,韦皋招东蛮内属,绝吐蕃盟。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等等,特别是很多内容都强调了那片区域的军事价值,韩毓海应该是综合他所看的材料后概括出的结论。


4. 关于有人质疑,我为什么根据文中史料就能得出“毛泽东读了很多历史书,所以在过大渡河的时候做了正确选择”。这就属于观点争论了,史料摆在那里,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史料进行了裁剪组合,得出了有意思的、合理的结论,你可以不同意,但不能说我不能这么干。就像我在文章里说的“历史就像案例教学法的一个个案例,只负责把事情用最真实、客观的方式讲清楚,但从里面能读出什么东西来就是自己的事儿了”。


5. 关于被人诟病的“五十六个民族”问题,这样写纯粹是为了阅读效果,但确实不严谨,已经改掉,感谢指出。


6.记得当年明月在写了前几本《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盛名之下,招致了很多非议,他后来曾经说过,他写的这些东西,不能保证一定是正确的,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是他个人的理解(比如他关于朱元璋心理活动的分析),但至少保证都是有出处的。我的想法大致如此,我虽然并不是历史专业,也不靠写这种东西吃饭(生意什么的揣测,有点恶意了),但至少我会保证我写出的东西,核心的部分都是有书籍、史料支撑。不要抓住一个点猛攻,就否定了我为写下这篇文章所查找的史料(更何况反驳的论据大部分还是来自百度)。你可以觉得我自以为有趣的写法很扯淡、可以认为我的观点(比如毛泽东是因为熟读那本书所以拍板飞夺泸定桥)值得商榷、甚至可以去深究我引用的史料本身是错的,但请不要上纲上线到认为我没有任何依据就纯粹瞎写——至少,我写这种文章是绝不会靠“百度”出来的东西就作最终依据的。

最后的最后,我自认为不是大V,所以,也请不要动不动扣我一个大V的帽子,忙不迭地给我贴上“收智商税”的标签。我在知乎也是从一篇一篇回答写起来的,不敢有任何一篇回答有恶意炒作、抄袭或者故意误导,我的笔只写我想写的东西。

欢迎在知乎健康、合理的探讨问题,但拒绝上纲上线或者不怀好意的讥讽。

————原回答——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帝王门阀读书的操作系统不一样。

显学与家学的区别是释义和教材。

通过这两点达成知识垄断,以区分世家和士绅。

1,

教材方面,比如显学教育,读史书,《春秋》、《史记》,但门阀与帝王世家一定要读《竹书纪年》。

因为《竹书纪年》的记载更加符合政治斗争的逻辑,而《春秋》等则更符合道德、利于士人稳定。

后来所谓“外儒内法”也是这个意思。

再说兵书,《孙子兵法》存世十三篇。但原文远超于此。杜牧曾说:“孙武书数十万言,魏武(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而成此书。”

曹操删掉的是什么?很可能是训练、统御、预备役及后勤细节。这样即使泥腿子和书生读懂了十三篇,也无法训练和组织有效的古典军队。

2,

释义我们可以拿刚发生的事情举例。

有游轮有新冠患者,没有接受国允许靠岸。柬埔寨允许了,然后给本国带来疫病风险。

这个事情常人会认为,要么决策人傻,要么决策人圣母心。

如果写疫病预防的策论,这就是个反面教材。

这就是典型的显学释义。

门阀会怎么释义呢?

此事背后,决策人一定获得了与疫病风险相匹配或者超出的利益收益。

———————

稍微延伸一下,请思考:

为什么崇祯会那么不靠谱?

为什么宋徽宗会那么不靠谱?

这些知识垄断被打破的时间很短。

就是五卷选集。

老人家想让大家都明白。

不过现在大家都忙着看抖音公众号和玛丽苏杰克苏电视剧了。

太忙着消遣,以至于连显学都不懂了。


user avatar   chi-chi-chi-8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阳底下无新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手捧历史书卷,扑鼻而来的是油墨铅印的清香,细细品之,一股血腥焦糊味扑鼻而来。

指尖几个来回,就是一段王朝飞逝,忽闻哀嚎厮杀一片,阅遍秦皇汉武天下事。

眼角匆匆一瞥,掠过三两才子靓影,笑看功名美酒月光,识得子美太白惆怅客。

我们普通人尚且通过读史收获诸多感悟,何况那些真正的政治家、军事家。宋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读史对他们这类人是有大用的。

最大的用处就是指导现实。

我们不如看下这位真正把史书读活了的人:

读项羽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读《史记·高祖本纪》时,毛泽东评价项羽:“项王非政治家。”1949年,在国共和谈破裂之际,毛泽东摒弃“穷寇勿追”之说,力戒项羽沽名钓誉之误,断然否定国民党提出的“划江而治”主张,毅然决定发动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虽然李清照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把西楚霸王的浪漫英雄气描绘得淋漓尽致,但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政治家项羽是不合格的。

他虽然勇猛无比,但却只有匹夫之勇。他虽有铁血柔情,但却是妇人之仁。

他三番五次错过消灭刘邦的时机,终于养虎为患;他让韩信、陈平这样的人才流失到了刘邦那里,直接导致胜负天平逆转;他入关后意气用事杀死秦王子婴并纵火焚烧阿房宫,尽失老秦人的人心;甚至作为一个领袖,他都没有该有的能屈能伸。兵败后一死了之,连杜牧都说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从来未可知。”(这点真不如人家老蒋,从北平败退至南京,再到后来流窜到台湾,可有半点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觉悟?)

毛泽东该出手时就出手,遇事实事求是,并且到哪都注重团结人(统战)的做法,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就是吸取了项羽的教训。


读贾谊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七绝·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咏贾谊》

毛泽东非常欣赏西汉的政论家贾谊,对于贾谊的政治眼光和精辟论述,毛泽东一向非常赞赏。他甚至专门为贾谊写了两首词。但是欣赏归欣赏,毛泽东对贾谊的敏感脆弱却嗤之以鼻。

贾谊撰写的《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政论文放到今天来读也令人拍手称快,他向汉文帝提出了要重视诸侯国尾大不掉的趋势,力主通过封赏的形式让各诸侯国主动将自己的封国领土赏赐给子孙,以达到将各诸侯国削弱于无形之中的目的(阳谋)。

不得不说贾谊不仅眼光独到,而且手段高超。事实上这就是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的雏形,这一问题也差不多就是按照贾谊提出的路子解决的。

贾谊的策略侵犯了众藩王的利益,因此招来了众怒与妒忌。为了安抚大众,汉文帝只得将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心情忧郁的贾谊仅仅33岁就哭死在了长沙。

毛泽东一生坎坷崎岖,在北大当图书馆管理员时被陈独秀、胡适等名流无视;搞革命失败过;在中央苏区被留苏派小年轻们排挤过;主张被讽刺为“山沟沟出不了马列主义”,剥夺了领导权和话语权;在遵义会议上恢复领导权后打的第一仗就失败了;好容易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张国焘就搞分裂(也被毛评为一生中最黑暗时刻)。

毛泽东有着不输于贾谊的才华眼光,却有颗比贾谊更加坚强的心脏,以及更为成熟的政治手腕。

通过贾谊的过往使得毛泽东明白了:政治上该不该做和能不能做是两码事,性情上坚韧不拔比才华横溢更重要。


读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七绝·屈原》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送纵宇一郎东行》

湖南是楚国旧地,毛泽东从小受那里充满浪漫主义的文化氛围熏陶。毛泽东毫不掩饰对于屈原、贾谊才华横溢的欣赏。对于以屈原作品为主的《楚辞》更是爱不释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毛泽东就送了对方一套精装版《楚辞》。

虽然对屈原的投江之举未必赞同,但对屈原以笔当枪和奸佞斗争,犹如手里握有杀人刀之举,毛泽东还是非常肯定。

事实上毛泽东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他本人也和屈原贾谊一样,留下了很多提神又提气的文章。比如《论持久战》、《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改造我们的学习》等。


读袁绍

袁绍优柔寡断,不会用将;袁绍见事迟,得计迟。 ——毛泽东 读陈寿《三国志·魏书·袁绍传》笔记

曹操在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对袁绍做过经典评价:“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毛泽东也非常同意这点。袁绍好谋无断,多端寡要,并且气量狭小,其结果就是不能采取正确意见,不能人尽其才。另外袁绍总是慢半拍,经常丧失良机。关于袁绍以上缺陷,在官渡之战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毛泽东建国后多次强调,做领导的,见事迟,得计迟,是致命缺点。要明察要点,然后迅速决断。他还多次对领导干部讲,不要学袁绍,要多学习郭嘉的多谋善断。

对于这一观点,相信曹操一定也会点赞。赤壁之战后,曹操就当众痛哭流涕,感叹为何郭嘉早早离世,如果郭嘉在,断不会有今天的惨败。

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是毛泽东人生中最得意的一笔,他在力量远小于对手的情况下,准确利用情报,随机应变出其不意,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和国军内部各军阀间的矛盾,不断佯动调动对手,玩弄蒋介石于股掌之中。最后竟在蒋介石等人的眼皮底下摆脱十多万大军的围堵,还把云南的滇军调度出来,最后巧渡金沙江北上。


读曾国藩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毛泽东

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诸葛亮),范希文(范仲淹),后如孔孟朱(朱熹)陆(陆九渊)王阳明等是也。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 ——毛泽东 《讲堂录》

毛泽东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办事之人,一种是传教之人。范仲淹和曾国藩就是“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不仅建立了功业,而且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效法。对于曾国藩这个湖南老乡,毛泽东更是高看一眼。

对于这位以中人之姿却成为晚晴中兴名臣的曾国藩,毛泽东在青年时候就非常崇拜。毛泽东曾和老师谈过曾国藩,他认为曾国藩能以一介书生平定洪杨,在于他学有“本源”,并且能用“本源”去“动”湘军之心,“动”天下人之心。就是说,他能以传统的大道理和信念来治理湘军,感染天下人。

我个人认为,毛泽东后来一直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和思想意识,就是受到了曾国藩的启发。

另外毛泽东早在1928年就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规,并且确立支部建在连队上的治军模式,也很难说不是受到曾国藩治军的启发。


读李自成

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毛泽东 1944年复信郭沫若

李自成之失败在于进北京后脱离群众,“纷纷然,昏昏然”,实为明末农民革命留给我们的一大教训。 ——毛泽东 读《甲申三百年》有感

对于李自成这类义军头头,与前人对农民起义军习惯性的贬斥不同。

毛泽东肯定了这一群体的反抗精神,并认为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农民不拥护革命,革命难以成功。但是对于李自成们身上的流寇主义、盲动主义和享乐主义,毛泽东一直持批判态度。

郭沫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写了一本《甲申三百年祭》,着重记述了李自成领导的义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最后又陷于失败的过程。起义军进城后自以为大功告成,生活奢靡,不断内斗。结果仅48天便又被赶出京城。

对于李自成的经历,毛泽东一直引以为戒。尤其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夜,对于大家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毛泽东一直非常担心。也正是因为有李自成这个反面教材,毛泽东才对有人脱离群众、骄傲放纵、不讲政策策略等现象非常敏感。

当年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就说过一句名言:“今天是进京‘赶考’,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总之,正因为毛泽东对历史有着深厚的阅读思考,才使他和博古那帮年轻时就去国外留学,言必称希腊的书生,以及习惯照搬马列词句的教条主义者们区别开来。

他们对中国的前世今生不了解,他们没有深入调研,他们不知道大多数贫苦大众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们和毛泽东的思想基点不一样。也只有饱读诗书,熟悉国情的毛泽东,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领导革命完成最后的胜利。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古代知识传播方式匮乏、不成体系。

现代的领导人要了解管理、经济、军事、地理人文等等方面的知识,随手就有专业的书籍、资料、专业人员提供系统的参考咨询。

古代的皇帝们既不可能拿着《齐民要术》《孙子兵法》干啃,也不方便把让下边的武将、官吏、工匠过来举办讲座。皇帝和大臣们从小时接受教育起,所接触、交流的的读物大多是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或是诗词歌赋之类的文人爱好,极度缺乏常识性、技术性的知识。要论起知识的丰富程度与对受众的友好度,除了需要冒着被骂的风险看奇谭怪志、看戏听曲,也就是历朝历代编修的史书最适合作为知识(经验、常识)稳定来源了。

现代人读史书的时候因为其他方面的信息了解的够多、且知识更新快,所以史书上的记录没什么新鲜感容易沦为缺乏实用性的泛泛背景,但对于古人而言,由于知识更新非常缓慢因此长年累月积淀而来的史书确确实实是丰富实用的的资料来源。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

半部论语治天下,真不是骗你的……

.

希望很多年后能有人回来点个赞。


user avatar   zhibei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汉时,大将军窦宪是窦太后的哥哥,权倾朝野,又北伐匈奴,建立大功,于是凌驾皇帝头上,意图篡位,汉和帝知道了他的阴谋,想除掉他又不敢,只好让自己的哥哥清河王刘庆偷偷摸摸带来一本《汉书·外戚传》两个人一起学习一个,“帝将发其谋,欲得《外戚传》,惧左右,不敢使,令庆私从千乘王求,夜,独内之”,这才学以致用,铲除了权倾朝野的外戚窦氏集团。

东晋时,大司马桓温想通过废立皇帝来建立自己权威,为以后自己篡位建立条件,结果到了集齐百官,准备行废立之事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没见过怎么废皇帝,于是都一脸懵逼,桓温自己也不知道该干嘛。这个时候尚书左仆射王彪之的知识水平就体现了出来,“你们啊!乃义务,有贼心没贼胆,废个皇帝居然都不知道干嘛,把《汉书·霍光传》给我拿来!”这才根据霍光废除昌邑王刘贺的礼仪废了海西公司马奕,改立了简文帝司马昱。其实这桓温自己的姿势水平也很着急,废个皇帝把自己都吓尿了,去见新皇帝,还想跟新皇帝说说自己废旧皇帝的原因,陈述一下自己的忠心,什么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之类的谎话,结果新皇帝一看到他就哭得稀里哗啦的,桓温本来想好的话全忘了,居然进去一句话都说不出又走了。。。这一次废立真是一出拙劣的闹剧。

所以啊,皇家的事往往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找个东西借鉴也只能从史书里找前代怎么干,宋文帝想废太子也要翻书,宋文帝的弟弟刘义康平时不读书,仗着皇帝哥哥喜欢自己作威作福,结果后来因为权力太大危及了皇帝本人,被皇帝一脚踹下去之后才开始看书,看到汉文帝和淮南王的旧事,才知道自己身上的事在前代就已经发生过,于是悔恨自己早不读书,可惜这时已经晚了。《资治通鉴》之所以被称为资治通鉴,就是因为它是帝王书,做人做事,就怕没有先例,没有先例就不知道该怎么干,知道了从前的皇帝是怎么做的,自己再做起来心里也就有底了,知道了从前的皇帝犯了什么过错,自己也就能避免。

窦氏父子兄弟并为卿、校,充满朝廷,穰侯邓叠、叠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宪女婿射声校尉郭举、举父长乐少府璜共相交结;元、举并出入禁中,举得幸太后,遂共图为杀害,帝阴知其谋。是时,宪兄弟专权,帝与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阉宦而已。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宪,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敏有心几,不事豪党,遂与众定议诛宪,以宪在外,虑其为乱,忍而未发。会宪与邓叠皆还京师。时清河王庆,恩遇尤渥,常入省宿止;帝将发其谋,欲得《外戚传》,惧左右,不敢使,令庆私从千乘王求,夜,独内之;又令庆传语郑众,求索故事。庚申,帝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皆下狱死。遣谒者仆射收宪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与笃、景、瑰皆就国。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诛宪,为选严能相督察之。宪、笃、景到国,皆迫令自杀。
《资治通鉴第四十八卷汉纪四十孝和皇帝永元四年 》

己酉,温集百官于朝堂。废立既旷代所无,莫有识其故典者,百官震栗。温亦色动,不知所为。尚书左仆射王彪之知事不可止,乃谓温曰:“公阿衡皇家,当倚傍先代。”乃命取《汉书霍光传》,礼度仪制,定于须臾。彪之朝服当阶,神彩毅然,曾无惧容,文武仪准,莫不取定,朝廷以此服之。于是宣太后令,废帝为东海王,以丞相、录尚书事、会稽王昱统承皇极。百官入太极前殿,温使督护竺瑶、散骑侍郎刘亨收帝玺绶。帝著白单衣,步下西堂,乘犊车出神虎门,群臣拜辞,莫不欷。侍御史、殿中监将兵百人卫送东海第。温帅百官具乘舆法驾,迎会稽王于会稽邸。王于朝堂变服,著平巾帻、单衣,东向流涕,拜受玺绶,是日,即皇帝位,改元。温出次中堂,分兵屯卫。温有足疾,诏乘舆入殿。温撰辞,欲陈述废立本意,帝引见,便泣下数十行,温兢惧,竟不能一言而出。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三卷晋纪二十五太宗简文皇帝咸安元年 》

公众号:知北游(zhibeiyou94)

微博:知_北_游(weibo.com/xuweiluwx

会在上面固定写一些关于历史、文学和生活感悟的文章,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mengmengda-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user avatar   xing-hua-chun-yu-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郭淮认为诸葛亮占领北原,就能断陇的结论,纯属YY。假定诸葛亮占领北原,就是下面这个局面

  • 诸葛亮一字排开,不但要横截南北30-40公里,还有保护从褒斜道而出的粮道
  • 诸葛亮的东西面,都是魏军,陷入包夹之中

所以,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断陇去哪里断?

去陇右。

断陇的意义何在?

断陇,就是断绝陇道,切断陇右和关中的联系,以达到蚕食陇右的目标。

断陇的背景

源于陇右和关中平原,都在黄土高原上,而陇右地势高于关中平原,两地之间主要靠谷道联系,所以连接陇右和关中,主要就是依靠2条谷道,一是陇山道,二是陈仓渭水道。

诸葛亮曾经采取的断陇

诸葛亮在一伐时,从祁山道出兵陇右,三郡投降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守住陇山道的西口-街亭,诸葛亮本人“称兵上邽”(《曹真碑》),亲自围住陈仓渭水道的西口-上邽(郭淮驻守)。

诸葛亮五伐,在关中断陇,即使断成功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有派兵去陇右。

在关中断陇,周边都是敌人,要守住开阔地几十公里,才实现断陇,完全是搞笑。

所以估计郭淮这种说辞,也许是为司马懿守不住渭南,而在后世补写的开脱之词。

  • 当初马谡驻守街亭,违背诸葛亮命令,而张郃20多天强行军700公里,击败马谡,蜀军失去陇山道西口街亭,从而导致诸葛亮一伐全局的失败


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




  

相关话题

  为什么知乎历史圈、军事圈与二次元圈高度重合呀? 
  为什么很多人对于知名人士只称其姓? 
  儒教是宗教吗? 
  很多人说明亡于通货紧缩,为什么魏斐德说明朝末年的白银短缺造成了通货膨胀? 
  怎么样回答外国朋友“这个世界人人有寄托,为什么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问题? 
  如何评价湖北省? 
  一个人如果只吃方便面可以活多久? 
  发生在唐朝的《西游记》之后,中国的神界又发生了哪些大事? 
  唐武宗李炎灭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黄巢、张献忠等人对百姓大肆屠杀,为什么还会有人忠于他们? 

前一个讨论
国际经贸目前最权威的专家是谁?
下一个讨论
大学对一个人颜值的改变有多大?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