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刘柯 的邀请。
正如上面有人说到的,神经科学中还真有类似的概念:即为 Neural Circuits (神经环路)。在这抛砖引玉一番。
「脑回路不同」还是太过粗糙,应当说神经环路的差异。倘若如此,神经环路的差异的确会导致处理信息的差异。我在此举几个我熟悉的例子,谈一谈识别面孔的神经环路的差异,会导致不同人在解读一张面孔的时候,有着不一样的行为和结果。
我们大脑其实利用分布式神经环路处理视觉信息 (比如Behrmann & Plaut, 2013; Palermo & Rhodes, 2007)。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 Nancy Kanwisher 教授所言,我们的大脑更像是一把多用途军刀,有着不同的神经环路,平行地处理各式各样的信息。而并非是一个巨大的中央处理器,一股脑地,处理各式各样的信息。分布式的神经环路可以有效加快信息处理过程,毕竟没有区域有着自己最适合处理的信息类型(表征),各司其职可以加速处理过程。就好比经济学里的基本例子,当一群人分工流水线工作时,生产钉子的效率肯定快于同一群人单独制作钉子。有时候,分开挺好的。甚至,我们视觉活动中的腹侧通路(处理 ‘这是什么’)与背侧通路(分析 ‘它在哪里’)这两条龙路也可以粗略(强行)算作两大组神经环路(Mishkin, Ungerleider, & Macko, 1983)。
上面的图来自于Palermo和Rhodes 在2007的一篇文献综述。图上大致介绍了识别面孔的处理区域以及对于注意力控制的区域。当我们看到一张面孔的时候,至少上述区域都要活动起来为我们提供信息的处理:白框是基础的视觉处理区域,黄色框涉及面孔身份信息处理区域,红色框涉及情绪判断区域,而蓝色框涉及注意力的分配。所以至少有三组神经环路都要涉及到面孔处理上。我们大脑中,涉及面孔的「脑回路」还挺多的。
「脑回路不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人与人的差异挺大的,不光在于面孔本身,甚至大脑之间也有点差异。
Kanwisher 与同事们(1997)论文中发现了重要的梭状回面孔区(FFA)。这个区域正是识别面孔的核心区域。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差异,其实梭状回面孔区的具体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只能说都在右侧颞叶底部的梭状回中间。实际的差异很大,大家看图上红色的亮点便是十位志愿者的梭状回面孔区。
人与人的神经区域有差异,而神经区域之间的连接性(髓鞘之类)也有差异。甚至最近方方组的一篇论文(Chen et al., 2016)通过知觉学习+核磁共振的方式发现,随着学习识别动作过程,志愿者的大脑中,识别动态的环路有一定的编码解码变化。所以说,「神经环路有不同」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倒是很合理的一个现象。
今天说的脑回路差异,还得是说到环路之内的连接性造成的差异。有一种识别面孔的问题叫做先天性面孔失认症,它的特点就是在没有其他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如没有视力损伤,自闭症等),无法顺利地在成长过程发展出识别面孔身份的能力;也就是,因为基因或发育或其他未知原因(目前无定论),无法记住他人面孔的一类障碍(目前无修复方法)。一开始,有人认为是梭状回面孔区受损导致。但是随着科研的进展,科学界广泛认为先天性面孔失认症是识别面孔的神经环路之间的连接沟通出现了问题(Thomas et al., 2009)。看似小小的脑回路不同,可能让一些人没法通过面孔识别出他人,也记不住他人的面孔。
当然,神经环路中的一个节点出现了问题也会导致识别的差异。病人SM是一个很著名的脑损伤例子,她的双侧杏仁核受损导致了她不再拥有恐惧感。同时她也认不出恐惧的表情。加州理工的 Adolphs教授通过研究她,做出了不少开创性进展。在2005年,他联合了格拉斯哥大学的Schyns等学者,进一步发现病人SM识别不了恐惧面孔的原因,正是由于她不会通过利用眼睛识别情绪。所以说,识别面孔情绪环路上的一节出现了问题,也会导致不能用最合理的方法阅读和理解面孔。
所以说,神经环路的差异的确会让我们不一样!
参考文献
我爸妈,庸医的最高境界。
我爸,南大生物系毕业,正高,研究方向是香烟烟气致癌性,然后每天一包烟。
我妈,上医大公共卫生系毕业,副高,研究方向是各类食品添加剂。目前三高,关键还不肯吃药,看着那高高的血糖,我担心的要死。对了,满满一箱的零食,高油高糖的那种。
家庭2个洁癖我从小生活在无菌中,结果抵抗力很差,经常感冒发烧或者拉肚子,2个教授会说看医生吃药没用,叫我多睡觉多喝热水,拉肚子拉干净饿2天就好了。
感觉学医的的确是挺无情的,看生死很淡薄,小时候有点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