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钟南山称「中国当前不适用完全开放,动态清零是可取的,但要进行逐步开放的政策」,如何解读这一观点?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duan-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钟南山:逐步开放。网友:不愧是顶级专家。

张文宏:逐步开放。网友:买办阶级!

这个回答可能可以满足各位爱好者:


4月11日晚上更新:

我没有删除任何评论,如果你做了不当发言,系统自动处理。

评论区很高兴能见到现代红卫兵⬇️


user avatar   li-xu-jie-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自己都为在这个问题下还在嘴硬的“清零党”感到羞耻。

因为暴露了这些人的本质:欺软怕硬,吃柿子找软的捏

之前张文宏医生说要共存的时候骂的叫一个嚣张,恨不得把张文宏说成敌特分子。

上海购买辉瑞特效药的时候就差没说上海是买办政府了。

现在“国士无双”钟老发言了,说要逐步开放了,这些人真的知道这是国家下一步的计划了,全都像墙头草般的改口了。全都在舔“阁老英明”

这个事情关键就在于从来就没人说中国要躺平,甚至所有的国家也没有说啥事都不做,所有国家的“共存”都是建立在疫苗+特效药的基础上,中国未来也不意外。国外也是经过了严格的防控,留足了时间打疫苗,做到一定程度的覆盖之后才有现阶段的政策,我这也不是信口雌黄,家里有网的可以去看看阿汤哥去年拍电影因为剧组有人得新冠被迫暂停多少次。

然后他们就胡诌出来一个“共存派”的帽子出来,下个定义说“共存派”就是要立马开放,啥都不做。我在知乎上看这么久,从来就没看到一个认真说要共存的人是这个意思。但是只要你说共存,那就帽子给你带。文G的红卫bin的老套路了,真不新鲜了,求求别玩了。

我再说一遍,从来没用人说“彻底不管”,而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以及病毒毒性逐渐下降的情况下逐渐放宽防疫政策,兼顾经济发展,减少一有疫情就一刀切封城,全员核酸这种对经济有巨大冲击的政策。我之前的回答讲的很清楚。

而且病毒本来毒性就在下降,死亡率和重症率目前真的很低了,我们的疫苗接种率也在逐步提高并且现在已经不低了。再采取和2020年一样的防疫政策,这钱不是白花了?对于经济的影响又怎么算?

但是就是有那一帮“防疫爱好者”根本不管你说啥,你只要和他们想法不一样,就给你打成反派,给你扣上“50万”“卖国贼”的帽子。动不动就是“你家里没老人?”,不好意思我家里有,不仅有老人,还有小孩,而且还需要我养,我不赚钱,你们帮我养?

钟老现在的话也就是这个意思,根本就没有花活,现在这帮人就180度态度大转变,给自己找台阶下,“哎呀我们反对的是那些说毫无准备就要学西方共存全面开放的人”。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种人,美国和欧洲的共存也是建立在无数科学家的背书之上,对于共存人家是有准备有基础的。

还是那句话,总有些人觉得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是底狱,其他国家政府都草菅人命,除了中国的科学家其他国家的各种“首席医学顾问”,那些顶着牛津,剑桥,哈佛的博士头衔的专家们都是傻子。

因为如果你们想要的清零是国内一直保持现有的高压政策,一直到国外这个新冠病毒彻底消失或者等着有什么“神奇疫苗”或者特效药把这个病毒完全产除,然后再恢复正常,那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不可能的。我不是医学家,但是我知道历史,从黑死病,到西班牙大流感,SARS,中东呼吸道综合征,所有细菌到病毒引起各种瘟疫,都不是这种结束法。他们会变异,毒性变强或变弱,突然的崛起或者慢慢的减少被人淡忘,哪天再卷土重来,周而复始,一定是有共存期的,不可能等一个病毒彻底消失了,人类再恢复正常生活。如果说抗生素的发现让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细菌引起的疾病,那么这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我们就从来没用正面赢过,这是科学。(天花除外,一是天花不好变异,二是感谢天花的猪队友牛痘)所以这个病毒不会短期内消失的,想都不要想,它会伴随人类社会很久,可能会继续变弱,没准你可以测出有感染者,但是已经不再继续造成任何影响,然后慢慢的大家就不会再在意,定期就像打流感疫苗一样,注射新冠疫苗防止可能感染带来的风险,如果感染再辅之以专门的药物。

然后等待着几十年后也许会有其他致命病毒继续变异,那时我们再继续战斗,然后继续共存。谁说人类是地球之王?细菌,病毒,微生物才是世界之王,他们会定期来闹我们一下,然后蛰伏,等待着下一次出击的时刻,人类想消灭病毒?不可能的,这就是人与病毒的共存方式。严格意义上说这是病毒与我们的共存方式,它们的存在时间可比我们长多了。

愚蠢的人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把别人当sha子。从而过高的看重自己,轻视一切,夜郎自大。

有本事你们现在继续给钟南山扣啊,你们倒是扣啊,别怂啊,充分说明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立场,也不是所谓的爱国,就是在搅S。


4月26日

我觉得有必要修改一下了,截至目前我发现舆论的风向标也转变了,你们连钟南山都敢黑了。

然后截至目前

张文宏,钟南山,吴尊友。。。。。基本每一个出来说话的专家身后都是一帮黑子,这背后除了有个别人在带节奏,基本都是降智的愚民,别人说啥就信啥。

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了嘛,我们又开始不尊重科学,不尊重知识,用一顶顶帽子卡在所有出来讲话学者的头上,上一场这种浩劫也不过是几十年前。


user avatar   zhui-feng-yue-yi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钟老的话就是我们一直在使用的策略。

没有谁天然愿意每天穿着厚厚的铠甲躲在城墙后边生活,如果有谁这样做了,那肯定是因为他认为摘掉铠甲拆掉城墙的危险和代价会大于铠甲城墙本身。

利弊取舍问题。

总有人说,动态清零成本太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这我是承认的。

问题在于,谁说躺平的成本就小了?

你说动态清零影响自己的收入。

这我也是承认的。

问题在于,谁说躺平以后你收入就能高了?

你说被隔离的人痛苦不方便。

这我还是承认的。

问题在于,谁说躺平以后就不痛苦就方便了?

二极管思维,非对即错,非错即对,最不可取。

当然,清零有清零的好处,躺平有躺平的好处,但你要以为躺平的成本会小于清零,那你就太天真了

你们以为的躺平是,自己注意防护,感染了自己在家歇着,自己买吃的买喝的,严重了去医院治病,可能会死一批老人,其他的一切照常运行

实际上你会遇到的躺平是,各行各业大量减员,你干什么都不方便,社会效率大大减低,医疗行业严重挤兑,你需要择期手术,原本等一个月变成了等半年,你家人胃癌切一刀的事等半年变成了全身转移。你核酸阳性了,自己在家歇着,没人给你送吃的送喝的,你的单位因为大量减员人手不够,领导催着你上班。你的病好不了,咳嗽越来越严重,呼吸困难,觉着这样总归算重症了吧,到了医院,人家说,你这是轻症,往后边看插着管昏迷的那些人,你吓得赶紧回家,赌自己还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很多人能对此有误解,纯粹是因为咱们国家的保姆式政府平时把你们照顾的太好了,让你们忘了,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

欧美能躺平,是因为人家人均医疗资源还可以。

印度能躺平,是因为人家挂点老百姓根本没人在乎。

我们不行,我们在乎人民的利益,而我们的人均医疗资源还很差,在同样的条件下,如果我们躺平了,那就是人间地狱。

是,早晚要开放,我们不可能一直穿着铠甲躲在城墙后边,我们早晚要面对。

但不一定是现在啊,我们有清零的能力,我们就要利用城墙铠甲创造的这段保护时间,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更合适的时机开放,而不是城墙破了铠甲碎了被迫开放。

早晚要开放所以就趁早开放?这是什么思维?那人活着早晚都要死的,这你怎么不趁早呢?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什么是天然的错或者天然的对,一切都要看利弊取舍。

而本有利弊取舍能力,自行放弃的人,非坏即蠢。


user avatar   pei-xiao-pei-50-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最新防疫思路是同一个意思吗?


user avatar   jzys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说的都对,逐步放开,做好准备。

但我泼个冷水,打个预防针。

没有攻击谁的意思,只是单纯和大家讲讲我觉得会出现的预期。

疫苗打的再好,有些人也会有症状,特别是四五十岁,三高,吸烟喝酒的,也就是8090后的父母们。

各位都是知识分子,父母的养育之恩大于天,到时候知道是新冠,三针疫苗也都打了。但真到了高烧不退,茶饭不思下不了床的时候,谁能知道第二天是好转还是恶化?

这个时候你敢跟你爸妈说,忍一忍,忍几天就好了?

按大多数人设想的轻症,普通型居家,不占用医院。

这就是普通型啊,虽然不知道明天还是不是,后天会不会就重症了。都不知道。

但今天,肯定是普通型的。

那我们这帮人会让父母居家吗?

说会的我真的敬佩。我一个学医的碰到这种情况肯定送医院。

我就一个妈你让我赌明天不会恶化这个概率?

我跟你谈屁概率,我就要100%,我要去医院图个安心。

别怀疑,到了那个时候,人性都是一样的。

肯定各种同学同事朋友问,能不能搞到三甲的床啊,最好还是某位呼吸科教授亲自查房。

OK

假如医院都收,那医疗资源肯定就倾斜给了这些有关系,有资源,有门路的人。不用怀疑,这是必然。

最后受苦的就会是没有资源的人,他们可能有些熬过去了,有些没熬过去。

假如医院都不收,只收严重的,那就是另一个情况了。

这人好了,那没事。

这人短时间恶化没来得及治(这么多人感染,医院肯定出岔子嘛),那按照大家现在互联网冲浪的综合素质,医院不得分分钟喜提热搜?

朋友圈微博知乎抖音,不得分分钟安排上小作文微电影?

“我能xxx但我救不了我的母亲”这种事不得篇篇100w+?

各位热衷于上网冲浪的人不得把卫生系统的个别人网暴到死?

魔幻吗?

不魔幻,全世界最好的防疫政策的国家,都有成千上万例的死亡。

这些死去的人,不值得热搜?不值得小作文?

也别说每天都在死人,凭什么新冠死亡就搞特殊化。

说白了,我们这代人就没经历过医疗挤兑。你觉得你开刀挂不到最好的专家号就算看病难,预约个磁共振到三个月以后你觉得离谱。

这都不算什么。

真正的医疗挤兑,远不止什么新冠病人太多,没有资源去应对其他疾病。

更多的是一些有孝心的儿女们,本着对父母的关心负责,一定要来医院图个安心。

新冠的无症状和重症,不是非此即彼的,中间地带的一些症状,是好转还是恶化,今天咳嗽明天会不会肺炎,今天胸闷气喘明天会不会呼吸窘迫。

别说有医学常识的人,就是我们医生也拿不准。

这种情况,人家来医院图个安心有错吗?

所以我一直说,我们医疗系统承载不了,至少现在的承载不了。

不仅仅因为重症率,死亡率,住院率。而是我知道,

在可以住院和可以不住院的“中间地带”,中国孝顺的儿女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住院。

在本应该住院,但因为医疗系统承压而延迟收治的时候,中国孝顺的儿女们会马上歇斯底里。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分级诊疗,但推了快二十年的政策,现在大家到三甲看病反倒是越来越便捷了。

医疗系统真的进步了。

当然,因为封控等政策,也在导致看病没门。但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解决办法。可能因为管理不当,也可能因为这也是挤兑的一种。

哪条路都不好走,哪条路都有各自的代价。

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医疗体制,习惯了没有分级的诊疗,习惯了来医院就要把病看好。

这样的体制,抵抗挤兑的能力就更差。

所以,不是我对医疗系统没信心,是各位太高看这个脆弱的系统了。

我在英国交换的时候,寄住房子的房东有一个肺结节,预约的手术要等一年半。

这要在中国,告诉你肺上有个结节,还可能恶性的,手术我一年半以后给你做,患者会分分钟拿刀捅你。

我不知道omicron或者新的XE会怎样和人类社会共存,我们的医疗系统最后会是怎样的状况。

但我想摆数据讲道理都是简单的,于己无关的数字也不过是个数字。

孝字当先的中国人,在新时代中成长起来的8090一代,的确不会去超市抢免费的鸡蛋了。

但换成生病这种苦痛的事情,我相信我们不会比抢鸡蛋的大妈好看到哪去。

就像在手术室门口急躁焦虑,在ICU门口吵架骂人的人,他们也不是本来就这样的。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懂得都懂的话,

只能是懂得都懂了。

光标题就够做文章了。

呵呵。


user avatar   shen-yi-sheng-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些口口声声放开不会医疗挤兑的人睁眼看看真相吧

支持动态清零的同时也要做好后勤保障。

那些天天鼓吹放开的人,你能想象你的家人被感染了,然后你去安慰他们这只是大号流感么?你确定不会着急带着家人去医院看病?要是每个人都能保证做到这一点,开放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有说小城市人口密度低不怕医疗挤兑的情况,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河北省鸡泽县的情况,我的一个患者在这里,跟我说小县城已经沦陷了,传染源是一对从上海来的夫妻,没有居家隔离,7天转了32个点,结果学生、民众都被感染。医护人员都感染了新冠,县里三家医院,县医院和中医院都已经关闭,只剩下妇幼可以看,全县只留下一个药房配送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根本就配送不过来。防疫物资远远不足,公职人员参加防疫值班,他们的防护服在2天前还是重复着穿,因为根本没办法保障一天一套。真实的数据比公布出来的要多很多,很多医护人员就是去核心区采核酸时被感染的。核心区村民原则上全部转移,但根本安置不过来,还有相当多的村民没有转移走。

最近有一些上海的患者朋友联系我购买精神科药物,因为隔离他们已经没办法到医院就诊买药了,比如像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患者是不能随意停药的,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因为疫情停药的患者,在疾病复发的阶段跳楼自尽。再有前段时间上海出现的120医生没有下车救助拦车者的家属,这都属于疫情后的医疗资源挤兑,完全放开后一定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更加紧张,从而引发次生 灾难,比如一些慢性病患者无法及时就诊导致后续的一系列问题。

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在面临疫情时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全国其他地方如果全部放开了会成为什么样子?尤其是县一级的资源,医生护士资源更加不足。可以说乡镇一级才是目前防疫政策的受益者。

我们对于疫情的态度与西方一些国家的有本质的不同,我们更加注意健康,或者说更害怕被感染,也更为注重防疫,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人均医疗资源还是远远不足,跟西方一些国 家比起来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放开,这是结合国情下必须要做的选择。

那些宣扬“躺平”的人只是对现状不满,但如果完全放开造成医疗挤兑,不满意的肯定还是这帮人。他们既不想被封控,又不能接受医疗挤兑。他们只是认为可能存在着一个理想的、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的选择。


user avatar   aspergillo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西边是热战,东边是生物战,舆论战,所以,往日不在了。

无论政策怎么搞,总有人受益,总有人损失,没有完美的方案,最重要的是发挥体制优势,全国一盘棋,跟着中央走,团结就是力量,不要东一斧子西一榔头。

给了2年多时间,还有很多人没接种疫苗,感觉就是莫名其妙,应当立法规定强制接种。


user avatar   ling-chun-ba-q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很有意思,钟老的这番话,持开放论的,和持清零论的,都觉得自己读到了政策方向。为什么如此?因为钟老其实并没有明确划出标准,开放的肯定要的,但要开放到什么程度?恰恰这本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过去的两年里,我国坚持清零的政策。但是完全封闭了吗?也并没有,大多地方也还是在开放,只是在出现疫情时,会注意扑灭。政策相对严格。对于某些地方,例如我的家乡小城攀枝花,自从2020年2月以来,一直没有新增,所以这两年来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封闭的,可能唯一的改变就是坐公交戴口罩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看了一阵子回答,我总觉得十分魔幻。好像有人觉得欧美国家现在生活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了,真的已经当新冠不存在了似地。又好像我国已经封闭很久,已经很久没人出门了?

先说说我的观点:

首先我不是认为,一定要绝对控制到新冠消失,这场疫情才算结束。事实上,早在去年八月我在知乎的一个回答就提到了:“很多专家都在阐述“新冠流感化”这样的一个情况,因为这极有可能就是未来的真实境况”详情可看我去年的一个答案。

所以,当我看见因为欧美等国家防疫的不力,过早的躺平,造成的疫情一发不可收拾时。我倒是相信,新冠疫情已经很难完全的消失,很可能会常伴人类社会存在,那么逐步的开放就是必然的。

但是,我不认为现在是恰当的时候,也不认为现在已经做好了开放的准备。我可以说的更明确一点,我不认为我国已经做好和国外那样躺平防疫的准备。

为什么?理由大概有几点:

首先,目前我并不赞同奥密克戎的毒性已经低到和流感一个程度。而且流感本身也并非一个可以随意忽略的小病。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普通感冒是很多人印象中最轻的疾病。西医上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的病原是流感病毒,多数会引发较重症的上呼吸道感染,其感染范围主要局限在鼻、咽、喉、口腔等部位。其中的重症才会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严重的可能迁延不愈,或是诱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等。

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顾名思义,其感染的靶器官就主要是集中在“肺”这个器官上。他的轻症才是以上呼吸道感染为症状表征。这是一种在没有诱发并发症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多器官造成伤损的感染性疾病,根据病理学的研究来看,他的严重程度是明显高于流感的。

在不久前,2022年2月10日的时候我看到了西安官方发布的一个数据:

这是基于德尔塔毒株的一个数据,未接种疫苗者,危重症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十一点二一。

按照指南的定义,危重症的定义如上图所示。(我不确定西安的危重症,是说危重症和重症,还是单指危重症,如果是后者,实际上这个数据高到可怕。因为按照这个危重症定义,在医疗紧缺的情况下,几乎就意味着死亡。)

诚然,你可以说这是德尔塔毒株造成的,并非是奥密克戎毒株。奥密克戎毒株的毒性相比德尔塔毒株的毒性,大大降低了。但是几乎不止一个地方的统计数据告诉你,虽然奥密克戎的毒性相比德尔塔降低了,但是因为其传播力大增,所以造成死亡人数不减反增的情况。

而且,新冠病毒的进化速率,也是超乎原来想象的。这和感染者数量是有相关性的。换句话说,感染者越多,新冠病毒出现新变种的概率会因此增大。

早在新冠出现初期,就有人科普过,RNA病毒缺乏稳定性,变种速度很快。也有人预言过,根据经验,致死率高的病毒传染力往往较低。所以新冠的理想进化方向应该是逐渐倾向“低毒性,高传染力”。

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是这是人类根据进化论总结出的理论,放在长期的进化历史来讲,是一种很合理的模型。但是,这种理论的基础在于高毒性的病毒容易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太容易杀死宿主而被淘汰。并不是说在理论上,病毒的进化方向一定是“低毒性,高传染性。”

而是“低毒性,高传染性”的病毒是病毒演化后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不是金科玉律,不是病毒写在基因中必须的进化方向,事实上RNA病毒的突变方向,就是因为其缺乏稳定性,所以进化方向是随机的,正是在随机中自然选择出了一个“高传染力,低毒性”的结果。

现在的全世界,尤其是一直在统计观察新冠的欧美国家,他们的新冠感染数其实很早就上去了,很多人甚至已经是二次感染甚至三次感染,除此以外还有足够高的疫苗接种率。所以很多人的免疫水平已经达到一个程度,这种时候观察得到说奥密克戎的毒性降低,实际上我认为是缺乏更进一步证据的。

我的这个认知,在最近看到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一篇文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佐证,他们认为,奥密克戎毒株的毒性虽然低于德尔塔毒株,但是与初期新冠病毒的毒株比,是相仿的。

这只是一篇科普文章,并非严谨的论文。我也不知道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专家,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有时间我可能会发邮件给那边的专家问询探讨一下。假如,我是说假如,他们真的是通过对美国部分从未感染也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做了小规模观察的结论后,得出的结论,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那么相比于早期的状况,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我们有足够人数接种了疫苗。但是奥密克戎的传染力又远强于早期毒株,最后会是怎么样一个结果,没有人可以说。但是我很清楚,一旦放开,那就是一发不可收拾,这是一个未知的魔盒,是一场拿十四亿人生命安全为筹码的巨大赌局,没有绝对的把握,谁敢轻言下注?

其次,有人提到医疗挤兑的问题,好像现在那些无法及时就诊的患者都是因为“防疫政策”所以不得就诊,所以一旦放开,这些问题好像都迎刃而解了?

我无法理解这种逻辑,难道他们都不知道“院感”这种东西吗?别说新冠,就算是流感,甚至感冒,在症状发作期,有几个医院敢开刀手术的?

至于透析,放化疗。对于这些慢性病人群来说,就算是普通感冒都可能是致命的,你却让他们暴露在感染新冠的风险之下,就为了获得没有阻碍的透析和放化疗的机会?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一些慢性肾炎的患者在得了感冒以后,病程飞速进展的?

我国可是有约1.5亿慢性肾病患者,这些人如果感染一轮新冠后,病程会不会飞速进展?我不知道,你知道吗?

更何况,在新冠放开后,大量的重症出现,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挤占医疗资源。欧美国家之前的惨况难道没有看见吗?欧美国家的人均医疗资源可是比我国丰富很多的。我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慢性病人群会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

反倒是之前,迅速反应,快速清零的防疫政策下,才能让他们受到最短的影响,同时避免因为新冠感染,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乃至死亡。

说的再难听点,如果连坚守防疫政策的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都出现大量的基层人手缺乏的状况下,我无法想象一旦开放后,医疗资源发生挤兑之后,能做成什么样子。

有些人拿最理想的医学模型来为自己佐证,包括“轻症居家隔离,有转重症征兆打120去医院。”认为这可以最大的降低新冠对社会的影响。

事实上,这一套防疫模型,自2003年非典时期美国就是这样干的。针对非典这种症状出现快,可以较快察觉的疾病来说还好,但是哪怕用来防流感,虽然理论上也可以,但真正实施起来,很快就会扩散开,根本无法有效的延缓病毒的传播速率。

也有人说,可以居家服药,自我监测的。像是目前,医学证据比较高的新药Paxlovid,也就是辉瑞的那款所谓特效药。且不论价格高到难以接受和普及,而且这是一种要在发病五天内开始使用的药物,能够有足够的行政效率让足够多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内用药吗?怎么快速统计剧增的发病人数?

基本上所谓开放,唯一的好处其实只是出国更加便利,部分外贸活动的促进。我不认为可以减轻医疗压力,更不认为装看不见就等于没有了。不要说重症率接近流感,就算是在流感流行季,对于很多地方的医院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如果再来一个大号流感,还是一个比流感传染力更强的疾病,还是一个普遍没有感染过,我国人群中可能普遍抵抗力还不足的大号流感,至少在一两年的时间内,我国会经历过去两年中,欧美等国经历过的那种惨况。

而且以上都还是在奥密克戎之后,新冠会继续倾向“低毒性,高传染力”的演化方向的前提之下。假如下一个毒株是“高传染力,高毒性”的怎么办?只要不是那种会快速杀死宿主的毒性,那么这种亚型同样有传播开的可能。

最后,还有人心的恐惧在。我国的医疗资源本身就分配不均,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大城市。小地方的医疗水平也确实参差不齐。一旦真的开放,会不会有大量的患者因为恐惧,大量集中去三甲医院的?

人可不是机器,不是严格按照医学规划与行政要求执行的。人的行为是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的,而这本身也是一种难以预料的风险。

还是那句话,如果完全开放,那就是一场泼天大赌。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赌局。风险如上述,收益呢?有多少收益值得我们这么去赌?

有人可能举例印度,认为印度都躺平了。我国难道比印度还不如?说句实话,欧美躺平我是不满的,因为欧美是有能力却因为各种因素拒绝去做。印度和非洲这些地区,是真的没有足够的公共医疗力量和行政力量来完成防疫政策的。对于他们来说,严格的防疫政策是真的会饿死不少人的,所以他们只能用人类历史上最传统的防疫手段,就是直接躺平,任由病毒肆虐,直到最后人们撑下来。我非常理解他们,甚至你如果说有一天我国也因为严格的防疫,出现类似的情况时,我也支持和他们一样。可现实是,我国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这两年的防疫政策,对我国经济确实有一定冲击。论冲击,我想应该没有比旅游业的冲击更大的,事实上我认识的一些导游朋友,旅行社高管都开始纷纷找兼职了。我本身也做过试睡员,认识一些旅行博主,没有不诉苦的,日子都非常不好过。

但是这不是开放后马上就能缓解的问题,至少在刚开放的一两年时间里,我敢肯定的说,对于各种产业的打击只会更严重。而对外贸易,病毒并不是阻碍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带来的,觉得我国选择了和欧美一样防疫道路就能解决我国外贸问题的,实在是有点怎么说呢,天真吧。

综上所述,我并不反对开放。甚至我认为这可能是未来一定会走的一条路。但不是现在。我国还没有做好准备。对于新冠的防疫,是人类建立现代医学体系后第一次面对的情况,其实所有人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么早就断定我国和欧美国家的防疫政策谁更高明,实在是言之过早了。

在真正适当的时机到来之前,不妨再等一等,再看一看。一定要记住,开放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事。眼下的风险与未知,依然是远大于收益的。


就在刚刚,恰好看到柳叶刀一篇前瞻性研究的文章。[1]


其中提到:

We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who had received two or three vaccine doses had a lower risk of hospitalisation during omicron prevalence (omicron 94 [1·9%] of 4990 individuals, delta 130 [2·6%] of 4990; OR 0·75, 95% CI 0·57–0·98; p=0·03,figure 2B).

大致意思是说,统计接种了两针或三针人群,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的住院率。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住院率约为1.9%,德尔塔毒株感染者的住院率约为2.6%。

这个数据和吉林的数据是相似的。(约百分之2.5的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有朋友认为我的表述不严谨,那我就进一步表述。根据我国新冠指南试行第九版,划分是否轻症在于有无影像学肺炎表征。这种进入肺炎阶段的呼吸道感染,即使是流感也会建议入院治疗。要不要算在重症里,会不会占床位,大家自己评估吧。)


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已经普遍接种疫苗的人群数据。(国外的人大多还是二次感染)

那么流感是多少呢?根据我国的指南。

在流感疫苗接种率并不算高的情况下,老人的住院率是十万分之89到十万分之141。年轻人是十万分之4到十万分之10。

我完全看不出新冠已经是大号流感。


人民日报最新发布的宣传图,可以供参考。



在跟许多朋友交流过后,大致的分析了一下清零和开放两种公卫方式的优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指正。

参考

  1. ^Symptom prevalence, duration, and risk of hospital admission in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during periods of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 dominance: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the ZOE COVID Study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2)00327-0

user avatar   huang-chong-wen-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算是标准的清零派

我现在所在的乡镇现在只有一家乡镇医院,外加两个私人诊所,

两个私人诊所都是建在居民楼里,而乡镇医院里面只有三栋楼,一栋化验楼,一栋门诊楼,一栋住院楼。

有次我开玩笑的问医院的医生:要是我们这边有出现感染怎么办?

医生:那我们只能把人控制住,之后通知市里面把人带走隔离治疗。

我:那为啥不直接在医院里治疗?

医生:我们这就这么几个医生,又没有传染病的隔离室,隔离室只有市里有。

是不是觉得我在的乡镇很落后,医院很差都没有隔离房,

我告诉你,我们乡镇在18个乡镇里经济排名第二,人口排名第一。

而且还有在我们乡镇下面还有19个村庄2个场,还有一大堆自然村。

他们连最基本的医院都没有,只有农村卫生院,平时有大的问题都要到我们镇上医院才能看,要动手术了才会到市医院。

而且乡镇常住人口九千人,里面几乎大部分都是务农的老人和小孩,最年轻的一波人就是乡镇和村里的政府人员,

大量的老人、小孩、较差的生活习惯、集中的居住环境和贫瘠的医疗能力,这大概就是共存派口中“大号流感”最喜欢的地方,

乡镇全景

这些乡镇和农村才是真正的政府动态清零的受益者,

在两年内封城、口罩、核酸这些都没有,唯一一次封路还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就算是现在上海疫情,除了在高速拦车登记,平时的生活几乎没有改变,

在没有提高乡镇农村医疗水平的前提下,全面放开就等于是放弃农村和乡镇,

更可怕的是他们可能连自己被放弃都不知道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请假去非洲看病被公司开除的女子,向公司索赔15万? 
  哈尔滨介绍本轮疫情情况,称「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感染来源尚不清楚」,有哪些信息可以关注? 
  韩国空军两架飞机空中相撞坠毁,目前造成 3 人死亡 1 人重伤,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媒体报道印尼宣布禁止煤炭出口 1 个月,对于中国的煤炭供应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前谷歌员工透露“我已经习惯了一直无比忙碌的生活”? 
  如何看待央视点名河南造湖事件? 
  东京奥运会巴西运动员下榻酒店暴发集体感染,暴露了哪些问题?会对奥运会赛事产生哪些影响? 
  东京奥运会巴西运动员下榻酒店暴发集体感染,暴露了哪些问题?会对奥运会赛事产生哪些影响? 
  截止 2 月 5 日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 90 万,美国应采取哪些防疫措施? 
  如何看待意大利研究发现一名女性 2019 年 11 月已感染新冠病毒?这一发现具有哪些意义? 

前一个讨论
男人到中年(45-50岁)还一事无成,还应该鼓起勇气去奋斗吗。?
下一个讨论
夫妻之间怎样才叫平等?彩礼是否看成利益交换?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