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即使是五代机相互斗兽棋,相互烧穿隐身的距离也有几十公里(除开F35,SU57),这个距离仍然是BVR距离,考验的是双方的中距雷达导弹和火控系统性能,以及超音速机动能力。
五代机空战没有回到近距空战时代
从多个角度来说
一,反隐预警
1,陆基反隐雷达对隐身机探测距离350KM+
2,先进预警机比如E2D的P波段和空警500、E7A预警机的专注扇区模式下,对典型隐身目标发现距离达到300KM左右
3,先进盾舰,无论是米波+盾,还是SPY6这种性能强大的氮化镓雷达,都能提供300KM以上的预警距离
二,五代战斗机雷达、光电、无源电子战
目前典型砷化镓AESA雷达对典型隐身目标发现距离在30-50KM,凝视模式达到100KM级——机载氮化镓相控阵雷达的装备将进一步扩展探测距离和凝视锁定距离
典型机载光电系统对隐身机正向探测距离在30-60KM,后向100KM+
机载无源电子战设备最大作用距离400KM+,但需要敌机雷达稳定开机
所以,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隐身机相互之间单机发现距离已经在30-50KM以上,还未进入视距
一旦有反隐体系提供敌机大致位置,机载AESA雷达能以凝视模式搜索固定空域,从而扩展发现距离到100KM级——这已经接近三代半战斗机典型中距交战距离
三、导弹
两大趋势
1,远弹近打
第五代中远程空空导弹的特点之一就是双射程具备格斗能力,能够大离轴发射
虽然较近距离(3KM内)不如典型四代格斗弹,但3KM外威力远胜格斗弹
且五代弹制导头具备反隐能力,从四代雷达制导中距弹对隐身目标仅有4-5KM的锁定距离上又提高到15-20KM
2,近弹远打
第四代格斗弹超强的机动性让近距空战变的非常危险,因此各国都在进一步增大格斗弹作战范围/有效射程,比如
AIM9XBLK2具备射后锁甚至他机制导能力,极大扩展了作战包线,不再受制于红外制导头锁定范围
上图可见,AIM9XBLK2射后锁作战包线大于锁后射作战包线,双向数据链+射后锁作战包线又大于仅使用射后锁的作战包线
3,以SACM小型先进能力导弹为代表的半截弹实现了远近通用
综上可见
1,近距离空战并非五代机空战的主要模式
2,甚至在视距内空战中,大部分距离上中距弹也强于格斗弹,格斗弹优势仅体现在3KM内的近身格斗上
3,由于第四代格斗弹的普遍装备导致格斗战异常危险,应当尽量避免进入近乎1换1的格斗战,以中距战决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