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车臣战争时俄军喜欢坐在车顶,现在也是吗?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meng-shan-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军士兵为什么要坐在装甲车车顶上?最近又看到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算是老生常谈了,已有了很多解答,比如说BTR装甲运输车内部空间狭小,为了在挨炸时快速逃生等等。那么准确答案究竟是什么呢?我决定到俄罗斯去寻求答案。

(作者:微博@近卫T-34、编辑 @蒋梦珊

现在是信息时代,我朋友的朋友中恰好有一位网友是退役的俄军摩步—一位典型的俄罗斯青年。这位铁杆军事发烧友在年满18岁前,就在军事训练营中学会了使用突击步枪、RPG-7、跳伞和启动驾驶BTR-80战车。

在我提出问题后,他就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1.在遭遇攻击时,BTR-60/70侧门和顶门无法快速下车。

2.此外,车内空间有限也是个原因。本来BTR的空间乘坐标准员额的时候也就刚刚好,但作战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都要在全副武装的同时还要携带大量额外的加强武器和超过弹药基数标准的补给弹药以防不测。

和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挤在一起,一群汉子们长时间坐车里也不舒服,于是他们便选择坐车顶上,而把额外加强的武器、多携带的补给弹药物资都放在车里。

3.而到了炎热的地区和季节,比如阿富汗,一班人马在封闭车厢里也闷如蒸笼,不如到外面透个气。

当然到了“回旋镖”,俄军的各路兄弟姐妹们就不坐车顶了,回旋镖可比BTR一家子防御好,空间大,底盘可以防10kg级爆炸物,再也不用怕被RPG、地雷和路边炸弹一波带走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回旋镖比BTR可太高了,从车顶上往下跳要危险得多。

总结一下:

1.BTR-60/70/80都没有尾门,载员遇袭时通过侧门和顶部舱盖无法快速下车——这个算是苏/俄独家问题。

2.车辆空间有限,全副武装的步兵在载员舱里长期待命尤其是遇到高温时并不舒服,索性把非随身携带的弹药和武器放车内,人到外面——这个就是世界性难题了。

3.车辆防御差,在各类治安战中遇到当今司空见惯的RPG和遥控炸弹的袭击时,坐车里生存几率较低,不如坐在车上生存几率更大——还是个世界性难题。

不过今天我想多写一点——既然BTR系列从60到90都存在无尾门、装甲薄的缺点,可为什么苏联选择容忍这些缺点大批量制造呢?这就需要我们联系武器诞生的时代背景来看了。

时代环境造就的武器

冷战时大家设想的战争是什么样的呢?大打核战,苏军的机械化集群要冒着核弹的轰炸一路火力全开,向着英吉利海峡狂飙。一周间把大事解决了,能停战就停战,再打下去,大家都受不了。

试想一下,都飞了一周核弹了,再飞下去全世界都可以一起玩辐射了,失去了政治意义的战争又有什么价值?

在这种需求之下,装甲车辆就必须具备出色的通过性能、越野性能、三防性能和火力,并且欧洲水网密布,两栖性能必不可少。

当然还要物美价廉——在不占用军工企业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军民通用技术在汽车厂进行生产,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全寿命使用、维护成本。

而解决了苏军缺乏装甲运输车辆问题的BTR-40和BTR-152轮式装甲车已经不能满足苏军的需求了。

于是,在苛刻的限制下,苏联军工部门立足现实刻苦地工作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60年代中期服役的BTR-60PB装甲输送车和BMP-1步兵战车。

BMP俄文为БМП - БОЕВАЯ машина пехоты,突出БОЕВАЯ(战斗),强调在战斗中以强大的火力伴随火线上的坦克,支援坦克兵和摩步。

而BTR俄文为БТР - броне ТРАНСПОРТЁР,突出ТРАНСПОРТЁР(输送),强调将摩步和物资运到战场,而随后的苏军装甲运兵车和步兵战车也是这两者模式的延续。

无需多言,有得必有失,装甲车辆需要在核战大环境下克服水障或者进行两栖作战,必然要对重量和尺寸进行限制,为了平衡性能,也需要对布局权衡再三。

以BTR-60为例,采用了发动机后置的布局,获得了良好的平衡性能,同时也更加紧凑,车身低矮不显眼,不易被命中(BTR-60PB比太拖拉813底盘发展而来的OT-64C矮约40厘米)。

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合作的OT-64C,以太拖拉813卡车为基础,发动机中置,比同期的BTR-60PB更高。

但这也意味着BTR不能布置尾门,并且由于初始量产型号BTR-60P为敞篷设计,在后续车辆封闭顶部后,载员需要以一套体操般的动作通过车体侧面上部的方形舱门下车或者顶过顶部舱盖下车,严重降低了步兵下车速度。

难道苏联人不知道尾门下车的好处?

那是不可能的,不说BMP系列,同为步兵运输车的BTR-40和BTR-152可是都有尾门的,显然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尾门和快速下车给整体设计指标让路了,成为了必要的牺牲。

至于防御性能,BTR-60以防御7.62毫米B-32穿甲弹为目标,并不出色。

无独有偶,正面防御尚可的BMP-1侧面也只能防御7.62毫米机枪弹,并被后续车辆所继承。

这其实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要控制车重,势必影响防御,侧后装甲首当其冲。

不过这些问题在60-70年代并不引人注目,因为那时东西方装甲车辆防御水平半斤八两,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别,只有家门口作战的西德军队研制的完全放弃两栖性能、强调防御性能、战斗全重30吨的黄鼠狼1步兵战车显得与众不同。不说M113“铝合金火化盒”,80年代初的LAV-25轮式装甲车防御水平也只能说和对面的BTR是难兄难弟。

所以,没有十全十美的装备,能越过2米壕沟,能跨越水障,还能运输士兵穿过污染区并提供火力支援就是适合苏军的好装备。

更何况步战也好装甲运兵车也好,进攻时步战跟在坦克后面,而装甲运输车更是会在火线外卸载步兵,并不需要硬顶着敌军火力杀个“七进七出”,纵使在没有坦克配合的情况下作战,只要选择合理的战术就可以减轻损失。

随着时代的前进,西方的步战越造越大,重量也不断攀升,本就不是强项的浮渡性能进一步下滑乃至舍弃。毕竟北约是核战中欧陆的防守方,自然不需要像苏军一样强调两栖性能,但是对于苏军而言,他们的需求并没有变化,设计者继续在既有的框架下对新型车辆调整优化,这使得双方装甲车辆风格的差异愈发明显。

以CV90为代表的部分西方装甲车辆开始强化防御,同期苏联的代表则是BMP-3和BTR-80。BMP-3增强了火力,可以有效打击装甲车辆,压制反坦克阵地,并且增强了车首防御,侧面防御依然维持着抵御7.62毫米枪弹的水平,而有利于平衡的动力-传动后置的布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步兵下车速度。

至于BTR-80,虽然做了大量改进和优化,但就本质而言,依然延续着BTR-60的思路。

但是此时能说苏联人的思路过时了吗?显然不能,因为大家依然是在核战争的大前提下准备战争,身为进攻者的苏军做出了合情合理的判断,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武器。倘若给苏军换上西方思路的“无浮渡、重装甲、低续航”的装甲车辆,高速推进就不用想了,说不定莱茵河就把苏军挡住了。

BMP摩步班在主战坦克引导下进攻,战斗队形展开后宽达50米。影视作品中毫无章法的密集进攻队形并不存在。

计划之外的战场环境

1979年12月,苏军杀进阿富汗,以此为开端,苏军装甲车辆将在阿富汗的群山中接受长达10年的严峻考验。

毫无疑问,阿富汗崇山峻岭中的反游击作战令苏军步战和装甲运兵车的问题暴露出来。

首先,山地作战需要武器有充足的仰角(BTR-60PB和BTR-70早古批次机枪仰角为30度,BMP-1的炮塔就不用说了)。

其次,火箭弹、其它聚能战斗部武器和大质量的路边炸弹可以轻而易举地造成大量伤亡,而为两栖浮渡功能让道而造就的脆弱侧面显然无法抵御12.7毫米和14.5毫米机枪的攻击。

因此,苏军进行了一系列改装和调整。

仰角问题是其中最容易解决的, BMP-2和安装BPU-1型炮塔(仰角60度)的BTR-70和BTR-80都具有足以打击山地目标的仰角,车辆还可以装上ZU-23-2、AGS-17。

而疯狂的伊万们更是让装输顶上航空机炮吊舱、火箭发射巢等各类充满野性的武器,解决方案要多少有多少。

而防御问题就比较挠头了,毕竟苏军的装甲车辆是为欧洲战场准备的,而同期美国的M113装甲车在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冲突中一样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其实之前BTR系列的防御水平早已经过实战检验,苏军自然是心知肚明,RPG的威胁也是了解的,但是并没有在后续车辆中做出大幅修改(苏军同样也没有因为阿富汗战争的经历增强BMP-3步兵战车的侧面防御指标),这是苏军作战指导思想所决定的,只要不当坦克用就没大问题。

但阿富汗战事久拖不决,特殊的作战环境使得驻阿苏军必须进行针对性改进,于是,防御增强的BMP-2D步兵战车应运而生。

BMP-2D安装了6mm和14mm厚的附加装甲,增重500千克,放弃了在阿富汗用处不大的两栖性能。

而部分BTR-70也在车体前侧面和侧面中前部安装了附加装甲,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车辆防御力,但是这依然无法解决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在聚能战斗部面前脆弱无比的现实。

面对这个问题,苏军士兵选择了越战中美军步兵采用过的手段——坐到装甲车的顶部。

毕竟狙击手一枪最多打死一个人,而RPG和大号路边炸弹则更为致命,两害相权取其轻。

此外,阿富汗的气候也酷热难耐,是军事装备和坦克兵、摩托化步兵的大敌,所以,步兵与其挤在封闭的载员舱中,不如坐车顶上透透气。

有趣的是,高温蒸桑拿也是越战中乘坐M113装甲车的美军士兵所经历过的,也就是说,美苏士兵选择爬上了车顶——都是破甲弹药、路边炸弹的威胁和高温闷热同时促成的。

换句话说,两个超级大国的机械化步兵部队都在实战中遭遇了相同的困境,并且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同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BTR-60/70/80在面对反坦克地雷时并没有人们想象般的脆弱,在一些案例中, 车辆在触雷后只是损失1-2个车轮,甚至还能自行返回基地,这是八轮装甲车的先天优势。

当然,BTR遇到大质量爆炸物就无能为力了,而且不仅BTR系列存在这个弱点,这也是冷战时代诞生的大多数轮式轻型装甲车普遍存在的弱点。

经过了10年征战,1989年,苏军终于从阿富汗撤军。1991年,苏联解体,战火和动荡在各个前加盟共和国蔓延。

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在高加索的城市和山区中,苏制坦克装甲车辆再一次经受了血与火的检验。

由于俄军糟糕的状态和指挥、组织,解体后元气大伤的俄军不出意外地蒙受了惨重的损失。

而坐在装甲车上的俄军士兵形象则借助新闻照片和电视报道广泛传播,并随着俄军一次又一次的国内外军事行动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固定印象。

俄罗斯最后的冷战思路装甲车

1994年,GAZ-5923装甲车在诺夫哥罗德的展会上亮相,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BTR-90轮式装甲车。

同BTR-80相比,BTR-90的进步是明显的,车身变大,机动性能增强,防御大幅强化,V字形车底提升了防雷能力,车内空间明显增大,并且具备强大的火力,已经跨入了轮式步兵战车的序列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21吨级的BTR-90的思路与BTR-60/70/80有了本质的区别,它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发动机后置布局,载员依然通过侧门进出,当然,设计师还是针对载员进出尽可能地做了优化——布置了一扇更大的侧门。

BTR-90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在公开亮相后的第十四个年头——2008年通过了国家测试,但是令研发方阿尔扎马斯没想到的是, 2011年,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不采购BTR-90,改为采购BTR-82A,并将现役BTR-80按BTR-82A标准升级为BTR-82AM。

此外俄罗斯国防部还禁止了BTR-90的对外出口。毋庸置疑,曾经的展会明星就此被俄罗斯国防部判了“死刑”,阿尔扎马斯竹篮打水一场空。

BTR-90被俄军抛弃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国际大环境变了。

虽然我之前还吐槽过波兰煞有其事的模拟自己与俄罗斯全面开战,最后被俄军4天推到华沙的奇闻。

但对俄罗斯与俄军而言,发生全面大规模核战争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各国军队规模大幅缩减,俄军也不是当年要对西欧发起核突击的苏军了。

随着军队的转型,冷战时代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施加在装甲车辆设计和制造上的严苛限制失去了意义。

随着俄国陆军不再追求“灭国进攻战”,而是将自己定位为在独联体国家范围和中东地区施加一定威慑,以准军事行动和中低烈度冲突(如格鲁吉亚、克里米亚、乌克兰和叙利亚)为主的军队。其也开始寻求模块化设计,制造车体更加宽大、防御更加强大,并且放弃了吨位和尺寸限制的车辆。

其结果就是“回旋镖”轮式装甲车、“库尔干人-25”步战和“T-15”重型步战。而在换代车辆服役之前,俄军选择了总体更为实惠便宜的BTR-82A作为过渡车辆。

而延续故去时代设计思路的BTR-90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生不逢时的“过时”产品,变成了一枚弃子,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

看似存在诸多缺陷的苏联BTR系列装甲车辆实则为冷战进攻行动量身打造,那么应该如何简明扼要地描述苏联人设计的装甲车辆呢?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俄国人极端的评价——“一辆10-15吨级的高机动性、高通过性、具备三防能力的运输车、牵引车、两栖车、火力支援车”

个人认为这段评语还是很贴切的,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叫装甲车就要在枪林弹雨横冲直撞大杀四方,作战是讲究战略、战术的,对于冷战装甲车辆最重要的是辅助步兵在大战中紧跟充当矛头的坦克部队前进的步伐而不是化身坦克。

怎样去理解苏联坦克装甲车辆——无论对于军事爱好者还是正牌军史研究者、乃至各国现役军官和坦克装甲车辆设计人员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有结合冷战的大环境和苏军的战略战术思想,才能理解苏联坦克装甲车辆的设计思路,不然只会在迷宫中徘徊。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知乎用户@沈摸龟? 
  抗美援朝中中美装备差距到底有多么的巨大? 
  为什么中国可以买苏27改造成歼11 而不能买f22改造成歼20? 
  早期的炮塔铁甲舰,如无适航性问题,对比同期的其他铁甲舰有什么方面的优势? 
  东风17的出现,是否可以确立中国中短程弹道导弹水平世界第一的位置? 
  如何看待中国重型运输机数量低于印度? 
  如何评价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有人把二战时候谢尔曼坦克调侃为郎森打火机,如何评价这款坦克? 
  中国是否应该在雅克-141的基础上生产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 
  请问如果f22换了f135,性能会有下降的地方吗?谢谢? 

前一个讨论
青春是在哪一刻结束的?
下一个讨论
经典动画《星际牛仔》真人版阵容确定,预计2021年秋季上线,你期待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