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算辱吧,也就反映了当下的客观事实。
我不喜欢这种东西,因为艺术上太直白、简单、不够含蓄,和当年《查理周刊》是一个水平。
粗鲁归粗鲁,但言论是自由的啊。
有人一直复读“法国不一样”、“法国想要独立自主”、“法国独抗压力”、“法国曾想联俄抗美”……这就好笑了,今天的法国怎么不一样了?法国内政外交怎么独立自主?法国抗住了什么压力?现在的法国什么时候联过俄?法国什么时候抗过美?
想和做是两回事,圣人论迹不论心,你马克龙心里想什么,俄国人大老粗哪里能搞懂?
心里“反美”有啥用?拜登和澳洲撬了你600亿潜艇大单,你都不敢和盎撒匪帮翻脸,你这反的什么美?
马克龙确实说过“北约脑死亡”,但他也没有脱离北约啊;马克龙确实说过“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是伟大的,但他真正帮过俄罗斯人民什么?马克龙确实说过要搞欧洲自己的防卫武装,但欧洲“大陆军”在哪里呢?法国看起来反俄比较含蓄,但它还是反俄啊,还是跟着美国制裁俄国了啊,还是给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了啊;法德确实好像有过搞“大欧洲团结起来”的意思,但既不敢公开说,又不敢公开做……当下不还是美国的应声虫么?
抱歉,法国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这是真正的自由故乡,是真正的革命老区,法国大革命、马赛曲、拿破仑战争、巴黎公社、《国际歌》、“人民阵线”、戴高乐、“五月风暴”……那才是真正的法国精神。
没有人敢辱那样的法国。
实际上反而是俄国人历史上比较崇拜法国,沙俄时期他们的贵族阶层就很精法,俄国文学也受法国文学影响很大,普希金崇拜拿皇,为他写诗;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对法国的感情也是纠结的;苏联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也有着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的传承……苏联人当年很崇拜拿皇,他们甚至动用十几万人拍过拿破仑战争的电影,影片中的拿皇的形象很威风,俄国文学艺术基本没有辱过法,反倒是法国导演拍的《兵临城下》疯狂辱苏。
今天俄国人画这个漫画,实际上是怒其不争啊,你一个欧洲老大哥、“自由世界领袖”,法兰克王国的传承,拥有过拿皇的民族,怎么就甘心做盎撒的狗呢?
如果今天法国真能独立自主,和盎撒匪帮彻底决裂,团结整个欧洲……我相信俄国人绝不会画这样的漫画。
大毛真是太坏了,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再说多大点事呀!人家台湾省人一天吃18斤凤梨都能忍,你的德国人多穿几条秋裤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叫秋裤套皮裤,必定有缘故!
啥缘故?就是自己嘬的呗!
欧洲的老爷们还真难伺候,你看人家台湾省人有吃的(18公斤吃凤梨、吃莱猪、吃福食)有喝的(18瓶立啤、立红酒),活的多滋润。
做人就要始终如一,你都跪下了,就别起来了,一直鼓秋鼓秋的挺好!
赢麻了
我现在觉得乌合麒麟都可以接受了,至少他画的能看……
政治讽刺画可以,但是能不能画点人看的东西?这图看的我差点没吐出来,怎么看待?别侮辱正常人的眼睛。
其他方面不清楚,不过如果单就地形相似度来看,巴西无疑是与福建省相似度最高的地方了。理由如下:
1.人口密集的区域都集中在沿海狭长的平原地带,尤其是两者都集中在东南沿海。
2.多山少平原
3.巴西北部是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巴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福建北部的闽北也是福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消极怠工是消极怠工,但是可以把国防部长丢死牢里,可以自己派税吏去刮地皮,哪个君主立宪的皇帝有这么潇洒?
当地居民就偷着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