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菂老师是我的博士导师,这次很荣幸能和李老板一起上这档很特别的「科学综艺」 @未来中国 。
按照节目惯例,科学家需要在节目最后问一个问题。李老师问的是:
「未来,当祖国睥睨环球,中国的观天者能否拥有远超韦伯望远镜的太空巨眼?」
我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发现这个问题显然并不好回答——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天文问题,而是涉及到国家科技研发投入、天文学发展规律、中国科技实力对美国的追赶等很多复杂的科技史与科技政策问题。
所以我这个回答,不敢说是回答,只能说是为了抛砖引玉,跟诸位随便聊聊这个话题,引用的数据肯定谈不上全面严谨,大致有个感觉就好。
我想首先,对于不熟悉天文领域的读者,可能要先了解一下近几十年来天文学中大望远镜项目的发展趋势。
从90年代初开始,欧美日一大批8-10米级的地基光学望远镜上马,典型的有夏威夷莫纳克亚的2x10米凯克望远镜、8米的昴星团望远镜等,累计已有十余台。
同样是在90年,美国发射哈勃空间望远镜,迄今30年,产出论文15000篇以上,成为历史上最高产的科学装置(可能没有之一)。
而这些欧美发达国家发射的空间望远镜绝不止有哈勃,还有遍布整个电磁波谱的一支庞大舰队[1]:
在光学望远镜之外,射电天文学也迎来了许多新一代的关键设备,比如欧美日在智利建设的亚毫米波阵列ALMA:
现在欧美正在发展的地基光学望远镜,已经来到了30-40米级:
2021年年底刚刚发射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号称哈勃望远镜接班人,口径达到哈勃近3倍,造价高达~100亿美元:
JWST虽然以不断延期超预算闻名,但现在已经终于顺利展开并基本完成校准,马上就可以开工了。
各位要知道,这里面每一个点出名字的,都是这个领域(某个时期的)旗舰项目,在它们建设期间,还有一大批口径稍小的望远镜在建设或规划中。可以说整个当代天文大设备的世界版图,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
那这几十年来,中国天文有什么?
虽然似乎这部分要是写的太简略,会显得像是无视了很多人的努力。但是和整个国际天文界一比,我还是想说,中国的天文大设备,太少了。
2008年,我们建成了郭守敬望远镜,具有世界上最高的光谱获取效率,但是受限于台址水平,它没有发挥出全部实力。而且请记得,它只是一台4-6米级望远镜,在当时也只能算中型望远镜。
2016年,贵州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开光,取代了阿雷西博望远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次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最大,在包括李老板在内很多人的努力下,它也确实是不断在做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像前几天的这条新闻:
但是基本也就这样了。中国已经建成并且在国内公认有影响力的天文大设备,基本上就只有这俩能摆得上台面了。其他的虽然也建了很多设备,在一些小领域也可能有局部优势,但是没有太多能拿出来说的例子了。
光学望远镜方面,国内天文界主推12米望远镜,已经说了有几年时间,但是一直也没听说特别主要的进展。反而因为很多圈内的争吵,让圈外人感到困惑:
说说中国的空间望远镜。
我在前几天一个回答中指出,中国已经发射了一系列称得上是空间望远镜的设备:
其中包括中国第一颗天文卫星「悟空」、中国第一个成像空间望远镜「慧眼」[2]、中国第一个光学+紫外空间望远镜「仰望一号」等等。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还会再发射一个2米口径的「巡天光学舱」,成为中国第一个大型光学空间望远镜。
但是如果大家把这个列表和NASA的空间望远镜舰队对比一下,就知道我们只能说刚刚有一点点起步而已。
通盘考虑地基大设备、空间大设备,简单粗暴以口径作为衡量标准,似乎中国天文大设备和国际水平的差距,怎么说也还有20-30年。
大家容易想见,建大望远镜,很烧钱。
到底烧多少钱?我找到一个公式[3]:
这是只考虑望远镜光学机构(OTA)的造价。30上面的指数,是空间or地基的意思,如果是空间,取1;如果是地基,取0。D是口径、lamda是波长、T是镜面温度,Y是建造年代。
可见在相同波段、相同的工作温度、相同建造年代下,望远镜的造价主要取决于口径(指数1.7,接近平方了)——但相同口径时,空间望远镜要比地基望远镜贵30倍。
而上面这个公式,是不包括发射费用的。望远镜本身成本,只占包括发射、运行等费用在内总成本的10-15%。
以烧掉百亿美金的JWST为例,它在最烧钱的那几年,占到了NASA天体物理预算的几乎一半[4],成为很多不需要使用JWST的天文学家的眼中钉,被有的人称作“正在吃掉天文学”。但对于另外一些天文学家来说,口径、温度这些物理上的瓶颈是难以靠后天努力弥补的,只有靠大型制冷空间望远镜才能解决,因此JWST又是必要的。
JWST最多的时候一年花7亿美元,这对只管印钱的美国似乎不是个事:在最高峰时,JWST只占NASA总经费的4%,而NASA经费又只占美国政府支出的0.3%。
但对中国天文界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奢靡。“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建设一共花了12-13亿人民币,按现在的汇率,当时每年JWST花的钱可以盖4个FAST。
中国是没钱吗?
中国当然有很多急用钱的地方,大家也知道一些地方财政状况并不很乐观。但要看研发经费投入的话,就像经济总量一样,中国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5]:
但购买力平价的研发经费逼近美国,和能以NASA的投入强度(甚至更高强度)去造一个大型空间望远镜,仍然不是一回事。
毕竟技术发展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我们在空间望远镜技术上总体落后、缺乏积累,类似的局面也出现在之前说过的地基大型望远镜上。容易想见,在地基望远镜上遇到的那些挑战、延宕、争论,也容易发生在中国下一代大型空间望远镜的推进中。
在天文大设备发展这件事上,我总有一种感觉:不要过度迷信中国整体国力的增长。整体国力增长并不一定能立即传导到各个领域,每个领域往往还是要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所以「远超韦布的太空巨眼」,对现状仍然落后20-30年的中国天文大设备这个领域来说,至少在十年之内,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大望远镜是天文学发展水平的一个显著标志,但是也并不是有了大望远镜就可以做好科学。
我应该特别指出,李老板并不是一个迷信造大望远镜的造镜狂魔。
在录制完 @未来中国 节目后和李老师的茶叙中,老板滔滔不绝的讲了三个小时科学idea,其中表达了一个意思,我觉得很受用:
大致是说,很多人还把思路停留在再造更大的FAST、甚至到月球上造FAST(我心里一慌,难道我意淫月背大坑造大镜被看破了?),这是浅薄了。
他说,FAST已经找到很多脉冲星,而你永远可以去找更多脉冲星。但是这种路径依赖对于科学发现并不一定是好事。
在我的理解中,李老师嗅探出的很多新方向,已经不是单纯增加设备口径就能解决的。他在开辟新的波段、新的关注点、新的思考方式。这些新思想的重要性,也决不亚于不断增加望远镜口径的重要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猜测李老师在节目上问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望远镜」这种直观好理解的概念,最容易被观众接受,这是为照顾观众知识背景、照顾节目效果而提出的简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