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能否有人从医学专业的角度解释一下新冠病毒的后遗症到底是不是很严重? 第1页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要解释下新冠后遗症(长期症状)、新冠增加合并症风险,这是被搞混的两个概念,我分开来说说。

新冠后遗症(长期症状)

一提到后遗症,很多人就想到了SARS当年的股骨头坏死、肺纤维化。这方面在新冠期间是极少的,甚至少到都没有怎么被关注。

现在广受关注的是,新冠长期症状:持续两个月以上、无法用罹患其他疾病来解释的症状。具体论文可以见我的另外回答:

就说长期症状,流感是几乎没有的,一般流感最长2周。如果感染了流感后,某一症状长期存在,基本都是因为其他疾病,比如鼻炎、哮喘、心肌炎。(不符合「无法用罹患其他疾病来解释」)

说新冠长期症状严重也对

因为他人数够多,这群人会有大量的医疗诉求,对社会是压力。

还因为它会造成失业,部分人失业又会影响企业/工厂运转、家庭支撑,甚至有可能导致更多人失业。

根据布鲁金斯学会在2022年1月的一篇文章,可能有15%的空缺职位是由新冠长期症状造成的。

这是2022年2月的一篇新闻,1/4的英国雇主将新冠长期症状作为导致缺勤的原因。

这位英国女士经历了18个月的脑雾,一直没去上班,并且感到羞愧。

说新冠长期症状不严重也对

无非视角不同。

这种长期症状一般不会造成死亡,大多是不需要住院治疗的,甚至不需要吃药(因为也没什么药),最多有的人吃点止痛药。

很多也会逐渐康复,比如被经常提起的味觉、嗅觉丧失,按照我之前回答里的数据,随访1年比随访3个月的数据相比患病率降低了84%。

如果只是用重症率和死亡率来评价的话,以这个视角来看,确实也不严重。

我聊这事,一是想说这事是真的存在的,二是想说他严重但确实没那么严重(比如有的人说的一得就废了),三是想说这群人真的很多,他们需要被关注,也值得被关注,哪怕重症率/死亡率低,但是这群人是真的难受。

合并症发生率

新冠会增加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流感也会,这里我以心血管疾病为例。

这篇文献的患者来自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国家医疗保健数据库,包括了153760名COVID-19患者,5637647名同时期的未感染者以及5859411名历史的未感染者分别称为同期对照和历史对照。

我们发现,在感染后的前30天内,COVID-19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包括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疾病。这些风险和负担即使在感染急性期未住院的个体中也很明显,并根据急性期的护理环境(非住院、住院和接受重症监护)以分级方式增加。

像中风、心包炎、心衰、心肌病、冠心病等增加的风险普遍在50-80%之间,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风险增加较多的,分别增加了145%、143%、193%、109%。

流感同样会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但是我真没查到有关流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大型人群研究。如果哪天看到了,我再补充。——这个我本来想仔细核对下的。

从这一方面上讲,其实任何传染病都会增加社会成本的。

季节性流感造成几十亿到百亿美元经济负担是轻轻松松的(见下):

而有一篇美国预测流感大流行的论文,预计死亡人数720 000,预计年度损失5000亿美元。




  

相关话题

  不专业的120急救人员会不会反感做人工呼吸? 
  张家界魅力湘西演出现场 2000 人爆满,有人未戴口罩,现所有观众为高风险人群,剧场是否存在管理问题? 
  肿瘤细胞是如何实现「免疫逃逸」的,其机制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瑞德西韦首份临床研究结果? 
  钟南山院士称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过年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以新冠肺炎这样的传播速度和烈度,如果发生在古代中国或者其他任意国家,会造成人类灭绝吗? 
  如何看待4月13日美国新增28494例,累计586941例?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机制是不是渐渐消失了? 
  3 月 6 日日本东京新增 9289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何日本疫情形势如此严峻? 
  如何看待新冠病毒每日50万的美国?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上海会在内环内华亭宾馆设置隔离医院?
下一个讨论
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将总统府青瓦台,搬至国防部大楼,如何看待这一举动?有何实际意义?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