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就是真正的历史
水门桥就是那个没什么敌人防守的弱点,所以才被志愿军三次炸掉。后两次炸桥都是局部破坏,相隔4天,所以经常被合并认为是同一次。
既然没有什么敌人防守,为什么没有炸彻底?
因为那是一段大坝,彻底炸掉难度很大,所以才没有配置多少防守力量,兵力都去防守那些相对容易炸的地方去了。志愿军只能在这里下手,我们很聪明,敌人也不傻。
既然要炸了水门桥,为什么不多炸几处别的桥?
志愿军在黄草岭地区执行破路任务的兵力多数时间仅为第20军60师180团的1个营,炸的桥梁和道路不止一两处,但美军工兵能力确实超出我们的想象,水门桥这里给美军造成的麻烦最大,所以相对出名。
既然已经炸了水门桥,为什么不多安排点兵力打阻击?
当然有,美军和志愿军战史里都重点强调了1081高地战斗,这里才是作战的核心区域,其中守卫1081高地主峰的2连,据我军的一些资料称“1081高地上最后剩下的72人全部冻亡”,因此今天很多关于“冰雕连”的资料中都将第20军60师180团1营2连列为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几个“冰雕连”之一。就水门桥这个地点的战斗,我军和美军都没有很多记录,猜测是地形限制无法展开兵力,只能用短促突击来袭扰和破坏。
既然水门桥战斗并不是核心战场,为什么会被拍摄成电影?
这一点只能去问导演了,我也很想不通。互联网时代刚刚起步的时候,抗美援朝最先被传说的是长津湖的冰雕连,还有移动的原木,直接百度再加上点耐心就能找到20年前的帖子。水门桥根本就没有什么名气,水门桥最早出名好像是在铁血上,也是引用美军空投钢构件修复水门桥的案例来讲工程兵,慢慢的有了一点名气,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选了这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