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去看了这部电影。
之前我是这样说的:既想看,又怕看。
作为普通人想看,想看那些动人故事的倾心演绎,想看那些振奋力量的银幕张力,想看那些让我们成为我们的故事和使命。而作为抗疫亲历者,又怕看。怕重温的那些凄风苦雨和惊心动魄让泪绷不住,让觉得早已沉淀的回忆泛滥,让早已牢固的心防被轰然撞碎。
怀着复杂的情绪,我九号买好了电影票,扎进了那些回忆里。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看下来,很多人泣不成声——可能是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吧,靠吐槽电影细节和辨认口罩遮掩下的那些明星,我绷着没哭,也没想象中沉重,仿佛心里被熨烫了一遍;眼前的银幕和那个冬天的回忆不断重合聚散,最后归于释然。
一句话说说对这部电影的感受:真诚、饱满、感性、温暖,细节力求真实,人物尽可能做到了立体;限于题材,故事不可避免地主旋律化,其实在这段中国人共同经历的苦难面前,这段演绎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报告文学”,是对世界对国人的“交代”和专题片式的情景再现。
总的来说,成片对得起《中国医生》的标题。
其实更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看这部电影时的一些感受与思考。毕竟这次武汉疫情真真正正改变了我的命运,给我这个年轻医生打下了永久的心灵烙印——在疫情中,我见到了什么是极度的恐怖,什么是希望的可贵,什么是八方而来的支援,什么是血肉铸就的长城。
一 风暴之眼金银潭
疫情前问一个武汉人:金银潭医院在哪里?十个人里面有八九个给不出你答案。而疫情之后,这座地处偏远规模不大的传染病医院成为了武汉人心中永远垮不了的城墙,和凝结着希望的丰碑。
我曾在读临床研究生的时候去过金银潭医院,这地方很偏,从汉口中心城区过来仿佛去了“乡下”(片里朱亚文演的角色吐槽过...),印象里医院门口的大马路上永远停着一排渣土车,院墙旁边的平房有一溜快餐档口,卖的小炒贼难吃...当时同学得水痘被转诊到这里,那两座半月形稀疏排布的住院楼和独特的传染病院布局,让见惯了华中“四大家”(同济协和省人民中南医院)密集楼栋的我颇为新奇。
疫情之中,这里是暴风眼。疫情之初,这里是许多新冠病人生存的希望。
在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有上亿人感染的今天,可能大家对新冠肺炎的恐惧随着认知加深和“系统脱敏”,已经颇为淡化了。但在20年初的那个冬天,武汉第一波疫情袭来之时,这种当时一度查不出病因、没有治疗经验也找不到特效药的传染性疾病,代表的是未曾亲历者想象不到的恐怖——超高的重症率,极高的死亡率,病人极快就由轻转重,由重转危,最终撒手人寰。我曾遇到过初次见面还巧笑倩兮要求开美颜和我们合影的女性病人,病情平稳表面一切正常,却当夜生命体征急转直下并在72小时后宣布不治…还有连续两次抢救成功但还是捱不过第三次抢救的脑梗老人…
未知是恐惧的根源,而金银潭医院,是我们和未知的病毒,交手的第一线之一。
几乎是数天之内,大量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就把这家原本看看水痘看看肝炎的“小传染病院”(再次cue朱亚文)塞满。通过改造病区、加床、全体职工披挂上阵,这里一度接收了武汉最多的新冠肺炎病人;在新冠定点医院收治政策还没落地前,无数新冠病人的生路,就是这里的一张病床。
影片里,张涵予饰演的张院长手机被无数信息轰炸——能不能,安排一张床位啊?
一张都没有了。
在最危急的时刻,整个武汉,大小医院的门诊急诊都被人流挤爆,好多人携家带口住在门诊走廊里。那个时候,我在本院的发热病区支援,那场面,终生难忘。
而那时,我不断见到的,是大量病人被转诊到金银潭医院——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医院”,仿佛怒目的罗汉和呐喊的勇士,想方设法“变”出了更多的床位,收治几乎失去希望的新冠病人。我去金银潭支援的同事告诉我:那里条件真的不行,病人多到他想哭,而那些金银潭医院的职工,一个个都是超人啊——为了救病人,他们真拼了命:不回家、三班倒、吃泡面、睡躺椅,在全国各地医疗队过来支援前,他们硬是用生理极限顶在新冠第一线。
不得不说,这些信息震撼了我,让当时不在一线的我“无地自容”,想为发热病人去做点什么。张院长和他的医院,在疫情的狂风暴雨间,是一叶倔强的扁舟,纵使被风浪撞击地伤痕累累,也顽强挺住,抓稳了乘客,不放手!
这里,变成了我心目里,永远的圣地。
所以看到电影在金银潭医院实地取景,几乎完美重现当时情景的镜头,我不禁感慨了一句:果然是这里,应该是这里。
二 “凶神恶煞”张院长
张涵予的角色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原型就是张定宇院长。
和《在一起》里张嘉益演的张定宇不同,这部电影里的张院长“很凶”:一口武汉话(虽然明显四川口音,和袁泉比确实不太标准...),张嘴“TMD”,眼神凌厉甚至“凶神恶煞”,加上张涵予本身粗粝的胡渣、锋利的面部轮廓,和剧情里设置的冲突,这个角色给人的感觉没有原型脸圆圆的、眼中带笑那种文雅随和、和蔼可亲的感觉,反而有点“霸道”劲儿,甚至——按一些看完电影的同事评价:“有点暴躁。”
但我觉得,这才是那个情景下,真实的张院长。
巨大压力下的医生,基本没个好脾气。睁开眼就看着无数同事下属的出生入死,肩上扛着一院人的安危重担,举目望去都是病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嘶吼,管着几百上千号人的吃喝拉撒和后勤保障,一个决定就是生与死的差别——哪有时间,也哪有心思温文尔雅。
我在疫情一线(在协和西院,非金银潭医院),看到了太多病区主任(临时分管一个病区,一般是党员先上)眼中布满血丝、形容枯槁,向对讲机吼着的声音嘶哑——他们往往“脾气暴躁”像吃了炮仗一样一点就着,说话不客气好像砸下去一颗钉子...但他们也是最事无巨细最挂记病人,在隔离病房待最久的人。
更何况是疫情最中心的医院院长啊。
身处最危急前线,担着太多人生死重担的张院长,儒雅不起来,随和不起来,他的“坏脾气”和动不动因为治疗方案和同事拍板的“凶狠”,更多是极度的责任心和对自己判断的自信。
从这个角度上说,张涵予演绎的角色,是有神的——那双镇静而坚毅眼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觉得和原型颇为神似。(提一句,我有幸和张定宇院长有“香火情”:张院长是麻醉医生,曾在我科麻醉泰斗姚尚龙教授处攻读博士学位;疫情后张院长曾来我院讲座,其沉着睥睨的风采令我折服。)
三 千千万万个“我们”
电影里有几个人物很出彩,易烊千玺饰演的杨小羊医生就是其中之一:初时紧张、稚嫩、略有忙乱、有青年人的朝气和小医生的局促;影片过半经历打击跌入谷底,一度精气神都涣散了,又逐渐坚毅、沉着,被快速淬炼成顶得住压力Hold得住场面的白衣战士。
由于情节需要,后续剧情中杨医生不幸被感染甚至需要换肺,这和现实情况还是有差别的:除了第一波不幸感染的医护人员外,整个武汉抗疫期间,在新冠定点医院奋战的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严密,支援湖北的医疗队4.2万人,无一人感染,院内感染率为零。
影片里表现杨医生的成长,主要刻画的操作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作为麻醉医生,看着这些片段我会心一笑:这是我的“老本行”,太熟悉了。疫情中我参加的,就是全部由麻醉医生组成的插管抢救突击队,在一线我们戴着沉重的正压面罩,暴露在新冠肺炎患者气道喷射出的气溶胶中,摸索着向声门插入救命的气管导管。
必须说——在医疗操作细节上,影片的表现非常严谨、正确,粗略看下来,从气管插管,到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到CPR心肺复苏、ECMO上机…每个动作基本都是正确熟练的,可以想见演员们下了苦功夫——任何医疗操作都是看着简单,但没有详细的理论支撑和反复的训练,内行看一眼就觉得“假”;这么看来,四字弟弟的插管技术放在真正的住院医师里也基本过关了(笑)…也感谢他们把这些生死时速的抢救细节展现给大家。
感叹一句,插管本身很简单,但如果你戴着两层口罩两层手套、护目镜、正压面罩等等装备,面对呼吸心跳都已经停了的病人,动作会笨拙到变形,手臂都会发抖,你听到的只有面罩风扇的噪音,触觉极其迟钝,眼前都是护目镜的雾气,白茫茫一片…这个时候插管,是真的难,不会比宇航员舱外操作简单啊。
所以片中杨小羊不敢插管被骂“扑街仔”的时候,我是挺触动的——记得自己进红区做的第一例插管,也是颤颤巍巍动作扭曲到变形,试了几次才插进去,当时无法想象,平时30秒搞定的插管竟要耗尽全身力气…在抢救病人的巨大压力和全副武装极其别扭的操作触感下,要镇静、沉着、动作稳定不变形,需要极其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一个青年医生,被困难锤了,被同事骂了,都不要紧。
要紧的是,站起来,冲上去,在抗疫的血与火间成长起来。
所以杨小羊这个角色,我觉得在某一个维度上,代表了“我们”——正在成长的青年医生,临床未来的中流砥柱,在疫情中快速成熟的青年们。
组成抗疫血肉长城的,正是千千万万个“我们”。
也说几个影片的小问题吧:首先在情节上难以避免地套路化了,后半段有点过于煽情,但实际上想在2个小时片长里把疫情中各种动人故事都展现出来是非常难的,只能往现有几个角色身上“加戏”,这就让剧情显得比较“跳”——抗疫电影本来创作空间就小,我看到散场字幕那里,一大串的地方宣传部联合监制,也就释然了。
还有一个目前受颇多“攻击”的地方:朱亚文饰演的陶峻医生在初见金银潭医院麻醉科主任的时候,说了句语义不明的“麻醉科啊”——这让很多麻醉同道觉得是“看不起麻醉科”,有些“义愤填膺”,我倒觉得没必要去“置气”或是觉得受到了“轻慢”,感觉这里是剪掉了一大段情节,在表现陶峻对金银潭医院职工态度的变化上有些不连贯,咱不用“玻璃心”~
话说回来,从来都是“小透明”被认为“坐床头玩手机”的麻醉科医生,在这次疫情中也通过精湛的抢救技艺,跨学科全才和对危重症患者强大的救治能力,获得了外界的一致高度赞扬——我们可不是辅助科室,救治病人,我们是主力,是精锐!顶级期刊《柳叶刀》上世界第一篇关于如何救治新冠病人的的文章是麻醉医生发表的,插管突击队成员一半以上都是麻醉医生,在支援的重症医生到位前,一线抢救大部分都是麻醉医生完成的,更别说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ICU医生都是麻醉出身,连张定宇院长都是麻醉专业毕业的!
世人对麻醉科大夫的认可度,只会越来越高。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是致敬和回忆,也是和那段凄风苦雨日子的道别。感谢主创团队,能用有温度的光影记录我们的故事,用曾经的坚守和战斗来振奋人心。未来已来,过去仍然鲜活。
新冠疫情仍然在肆虐,为我们守住国门的边防、海关等抗疫人员,你们也辛苦啦!
最后,作为一个在武汉打满了疫情全场的本地医生,我由衷地感谢从全国各地过来支援我们的医护同袍们:感谢你们,为武汉拼过命!
受邀看了北京首映式,超乎我预期的好看!《中国机长》的团队,拍出了一样好看的《中国医生》。
言归正传,我是做ICU的嘛,看后略略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武汉有海量的医务人员,有各种感人的经历,电影需要提炼出一个主要场景、典型人物、经典事件,最终选择了金银潭医院的ICU为核心场景,“中国医生”约等于了“中国ICU医生”,我有点小羞涩。
电影嘛,必须有好看的故事,激烈的冲突,夺目的影像,《中国医生》都做到了。当然,有侧重、有滤镜,但已经非常接近真实。我看到一些评论说“不真实”,呵呵,我只能说,那是你没见过什么是真实。我做了22年的ICU医生,2003年非典疫情中,我在北京某非典ICU一线工作,和片中主角们的工作性质完全一样,也去给病人插管,上呼吸机,甚至打包尸体。我知道,什么是“真实”。
电影里院长开会的场景,那绝对就是真实会场,对于医疗操作的展示,应该是国内影视剧的新天花板了。
我觉得比记录片还要好,电影里,大家可以看到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中心静脉穿刺、心包穿刺、ECMO置管、呼吸机、监护仪、心外按压、电除颤、静脉推药,为ECMO还拍了一段动画片科普段落。
医生也非常真,应该是用了钟南山院士下面的医护团队,我看到广医呼研所黎叔真人出镜好几秒,本色出演院领导送朱亚文出征援鄂,再一起喊个口号,好可爱的。我们在朋友圈里经常互相吹捧美食,还是第一次看到电影上出现黎叔,我竟然都没出戏。
朱亚文说着广普,演广州援鄂的ICU医生,很帅的,我印象中(我看的少),国内影视剧中还没有这种拽拽的医生形象,专业上骄傲,业务上处处要指导,疫情中还不忘带教,不停地提出治疗新思路,抽烟、喝酒,和院长拍桌子,最后一笑泯恩仇,非常帅!朱亚文显然演的是桑L医生,我们在疫情前某次全国年会上,讲同一个题目的pro&con,桑兄应该也出演了,片子里没认出来,演职员表里有。当然,桑兄没有那么拽,表面上。
李晨演一个上海的医生,大概的原型我知道,电影里把上海的固化形象夸张了,其实本质上和广东的医生没区别。
北京的医生被忽略了,也算符合援鄂的实情,早期没有去ICU一线的。
江苏,无锡的团队整体参与,我猜剧本开始想重点表现一下肺移植,但演起来确实困难,特效都不好做。
说回医学专业,片子做的很好,信息量很大。
片子里有个争论情节是关于是否应该早插管的,这个很真实,因为当时确实有争议,究竟是多做无创呼吸机安全?还是像朱亚文演的医生,反复讲早插管,关口前移,多多插管?当时我天天看新闻和各种消息来源,心急如焚,我们干ICU的,都是提倡早插管。当然在拍电影的这个时间点,已经无可争议,是ICU的观点正确。
片子里说没有特效药,因为这帮一线医生是真这么想的,所以才有反复讲,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症支持。
片子里说还想拔管,是因为这样才证明肺炎好了,不需要呼吸机了,病人治好了,四字弟弟在片子里是一个好学的住院医,疫情中得到成长的主要表现,就是气管插管,很像我当年做小大夫的时候。朱亚文那些鼓励和鞭策的话,我也对很多人讲过。
片子里,借着演员的口,貌似故意挑衅,说金银潭这么小的医院该不该收这么多病人?一家氧气、设备、电力都不够的小医院,是不是应该承担所有重病人的收治?见仁见智吧,此处不宜展开。电影最后有个航拍的镜头,展现了宏伟的武汉协和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其实,这些医院后期都积极加入了新冠病人的救治中,电影篇幅有限,仅仅重点展现了金银潭。
片子里,广州ICU医生刚进病房,不屑地说了句“麻醉科医生”,这个其实是想表达,广州的医生,认为麻醉科医生管理ICU不够专业。当然,我作为北京的医生,是不认可这种行为的。
小瑕疵肯定不能避免,我是干这个的,我看的层面和普通观众差距太大。比如运转着ECMO的病人,能不能算出真实氧合指数?是不是所有的气管插管都该用螺纹加强管。电除颤剂量等。我自己都觉得太钻牛角尖了。普通人完全可以忽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趁着大家记忆犹新,把感动我们的场景拍成故事,我觉得非常好。
尤其非常写实的展现了ICU,特别好!
我老公就是抗疫一线的,我俩都是武汉居民,最近每天都要穿越武汉三镇,几天前,我就在江边看到了《中国医生》的建筑灯光秀。
看了电影,很多场景勾起了我的感触和回忆…记录一下以示纪念。
1. 初期的求治困难
影片一开始白描一样展示了混乱的初期,求治无门的病人,捉襟见肘的医疗资源,在门诊倒下的重症患者,甚至对医护的打骂,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当时都实实在在地发生着。一开始的时候一床难求,不要说患者,连医生亲属乃至自己都难。平时托我们看病的人就很多,1月中下旬左右就开始有熟人陆陆续续地托关系想入院了,老公和我实在是爱莫能助,只能告知他们最近的定点收治医院,让他们去排队。后来老公自己都中招了,医院仍旧没床位。后来是感染的医护太多,开辟了一整层专门收治本院职工的,才住了进去。
2. 始终没有特效药
电影里各个的医生对于治疗方案很难达成一致,诡异病毒全方位攻击人体各个系统导致治疗方案顾此失彼,真不是电影里的张院长、广东医生、卫计委的领导小组的个人意志就能够人定胜天的。
新冠爆发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治疗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老公入院当天,我们就找人买了丙种球蛋白,自行打了三天,迅速把炎性反应压制了。后面就是一些常规的支持性治疗。
我在家隔离也是自我治疗,虽然我照了CT没有异常,但我是有轻度发热的症状的,我给自己用了冲击剂量的维C+莲花清瘟胶囊。反正不论西医角度的病原体是什么,从中医的角度讲,终归是热症罢了。
我做了七年的医学生,非常明白其实目前的医学能做的还非常有限,但是正因如此,以万计的医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更显可贵。
3. 一些细节
缺氧紫绀的细节处理得很真实。轻度中度重度的区别都展现出来了,佩服特效化妆组。
看到方舱医院里有个老爷子吃饭很香,其实我觉得反方向处理会更好,很多新冠患者失去了味觉,我老公就是——我老公上了一线以后,后来被感染了。医院和隔离点在有序运行之后,一日三餐安排得非常丰富,但是老公吃饭一直没味道,两三个月过后味觉才慢慢恢复。
4. 不只是医护
在这条战线上的,远不止医护人员。我的同学、朋友、家人,我认识的许许多多活生生的人,在卫生、公安、海关、电力、社区一线等等,一直坚守着。很多职业都维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他们都值得记录,但是总没办法每个职业都一一拍一遍吧。
其实我很惭愧,我离开了医疗行业,虽然我非常近距离地完整、多维度地经历了疫情,但是并没有真正进入到战斗序列。
5. 武汉的回忆
在武汉经历了这场战役的人们,感触也许更加深刻。从理性角度讲,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内容其实非常有限、节奏也有一些混乱,但是,在影院里,从头到尾我都听到了抽泣的声音。包括我自己,老公的胳膊贴着我的肚子,我时不时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节奏,以免被老公发现我情绪激动。
就像小王子的玫瑰花,跟他一起经历了B612星球上许多个日出日落,所以跟其他千千万万朵玫瑰不一样了。
我们共同经历了这些日日夜夜,从迷茫、惶恐、混乱,到企盼、有序、坚定……而这部电影就像一部纪录片,记录下我们共同经历的艰难与坚定,也唤起我们彼时的共情和回忆。
最后,我要秀一下老公的纪念品,虽然他刚上一线就倒了,拖累了他的战友们,但是那段岁月始终是不会磨灭的回忆。
我作为武汉同济医院的心胸外科医生,作为一个疫情期间始终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前两天有幸参加了电影中国医生的首映礼,感慨颇多。
奋战在一线的事我就不说了,没啥可说的,大家都一样。
说实话,我一个武汉人,其实不太敢看这部电影,因为会勾起非常多不愉快的回忆;
作为一个医生,也不愿意看这部电影,因为又要把这些酸甜苦辣重新经历一遍。
甚至,在观影之前,我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像这样一部正能量的电影,可能会有很多细节被刻意隐藏掉。然而,把影片看完,却给了我一些惊喜。
我的感受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真实、专业和感动。
疫情初期,很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都有非常真实,乃至于近乎残忍的描述。疫情刚刚爆发时的混乱,就很真实。很意外,人物的刻画,我觉得也很真实
。
我说实话,这种电影啊,最怕将所有主角都塑造成高大上的完美形象,还好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在《中国医生》上。张涵予饰演的张院长表现得有血有肉,既有在疫情初期动员会上慷慨激昂地演讲,也有在工作中碰到困难时,私下爆粗口。张涵予的演技相信大家早已见识过,真的是演什么像什么,但真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亚文饰演的从广东来援汉的陶医生。
影片一开始,从广东过来的他,对金银潭医院的种种医务设施及医护人员表现大为不满,毫不掩饰,体现了作为大牌专家,恃才傲物的一面。在面对早期治疗死亡率居高不下,专家们束手无策,也有情绪失控的一面,好不容易成功给一位新冠肺炎病人拔管脱呼吸机,眼看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病人却意外猝死。他将医生的痛苦、自责和无力感也诠释得非常到位。在面对领导讨论病情时,他可以不卑不亢,据实汇报,也有在苦闷时抽烟喝酒,找人吐槽。从本人医生视角来看,他是本剧中最有人情味,最像医生的一位演员。
好,再说点我更懂的。
你们知不知道医生观看医疗剧时,最喜欢干嘛?
就是挑出剧中的医疗错误和硬伤。
而《中国医生》,却是我近年来看的医疗剧中最专业的一部,除了一些小点,几乎找不到什么技术上的槽点。
剧中关于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气管插管、ECMO的装配及剖宫产手术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操作过程几乎可以作为示教的范例。这样的结果,来源于本剧拍摄中大量医护人员的参与,据我所知,我们同济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冉晓、中法新城院区急诊科护士刘雪晴等一线医护人员受邀入组,与剧组同吃同住148天,为《中国医生》提供剧本创作、演员培训、技术指导和专业支持。
为了帮助演员们尽快掌握医学知识,专家组制作了适合演员内部培训的《医疗专业教程指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各种基本医学操作,供演员反复揣摩练习,这也成为《中国医生》的专属培训教材。
做地都很扎实。
漂亮话说完了,我就提三点小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片中有三处瑕疵。
第一,陶俊医生处理心包积液的病患,护士说血压不好,脉压差大,按照这种并发症来看,实际上的表现应该是脉压差变小。(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后期改剧本或者配音加剪辑的问题,我问了我们院的冉晓,他说之前的剧本是按变小来写的。)
第二,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是2个概念。张院长问老婆,你氧合指数多少,她说的是80%,其实这指的是氧饱和度,并非氧合。这也还好,别人问氧合指数时,我们有时没反应过来,答成氧饱和度也是常有的事。
第三,有一个心跳快停了,肾衰没有透析的人。护士说血钾正常,处理方式是上葡萄糖和高钙。这里啊,这个人当时的血钾应该是高的,没透析就会引起高钾,上葡萄糖和高钙就是为了降低高钾,正常的话就不需要这种处理。不过血钾正常范围,也有可能是接近高限,可以考虑预防性给葡萄糖胰岛素和钙,因为已知暂时无法透析。
总之,都很微小,也说得过去。
欢迎大家观剧时一起来找找茬,看看能不能发现我没有发现的医疗错误。
最后就是感动,多的我就不说了,水平有限。我只能说我本人作为外科医生,在面对种种危急病情时,更多的是以专业的角度去思考,而很少有情绪的波动。
但我确实得说,能有这样一部电影,记录下来武汉的遭遇,这可能百年一遇。
谢谢这部电影吧。
谢谢!
楼主是武汉某学校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狗,封城早期被单位抽调去参加过一段时间的核酸检测工作。
上周末有幸参加了《中国医生》的首映,不免勾起了疫情时的许多回忆。
楼主去支援检测的时间不长,大约是1月底到2月中旬。刚一开始,感染人数表就是一个数字,并没有太过直观的感觉;但检测第一天的结果出来一看,核酸阳性率高达50%以上,全检测组惊得不敢上报,担心是卫健委发放的检测试剂盒污染,直到用我们自己的实验室方案复测出来同样的结果。在封城后两周左右的时间里,核酸阳性率居高不下,检测小组每天面对着几百份咽拭子欲哭无泪,在实验室忙得日夜颠倒。值得安慰的是,行业内的信息交流十分及时,在科研机构和医院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很快确立了新冠临床样本的病毒灭活方案,将本来需要在P3实验室里花上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样本分装灭活步骤进行简化,每日的检测能力瞬间提升,也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单位参加到检测大军。到2月中旬,我们的检测对象变成了出院前复查的病例,阳性率降至个位数,标志着疫情的峰值基本结束了。
回想刚听说新冠病毒的时候,我的老板,曾经在SARS期间奋战在一线的一位研究人员,以及我的爱人,武汉某医院的一位感染科菜鸟医生,都如临大敌——菜鸟医生的科室主任早在卫健委发布通告之后,就组织了好几次SARS相关的学习和讨论,让科室全体医护做好最坏的准备。事实证明他们的提前准备是相当正确的,因为不过十来天的时间,菜鸟医生的科室就已经被改造成了隔离病房,住满了肺炎的病人,囿于当时的检测能力限制,这些病人尚未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而已。在封城前后,隔离病房已经扩展到两个病区,并很快就住满了病人。
医院开辟专区收治本院感染的医护,但同事、朋友住到自己的科室,并不是一种多好的体验。因为这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你看,你自己随时也有可能住进来。刚开始,他们还会在查房的时候开玩笑,直到后来有同事进了重症监护。菜鸟医生不太喜欢提起医院里的事情,问起来只是说,压力都在发热门诊,病人太多但住院部没床位,病人收不进来,等到收入院了之后,住院部就按诊疗手册治疗就行,不必去想些有的没的。偶尔聊天时才会说起,病情进展太快,明明好好的病人病情几小时内急转直下,打得值班医生措手不及;又或是在普通病房已经用上了无创呼吸机但仍然维持不住血氧,但重症监护人满为患,无法转科接受更好的治疗。
当医疗资源匮乏时,对医护患者而言都是一种满满的无力感。病床最缺乏的时候,家里的亲戚,两位70多岁的老夫妻,同时感染了新冠,一直居家隔离,坚持到后来实在呼吸困难无以为继了,电话打给菜鸟医生求救。但新冠的磨人之处就在于,病人入院后即开始占用床位又迟迟无法出院,导致病床周转率太低,老病人出不去,新病人进不来。无可奈何,我们也只能通过各种渠道去打听哪个医院会开新病区,通知他们家人去联系社区、现场蹲守——好在挺过了两天,火神山开始启用,老人家才终于有了去处。
医生们遇到这种情况太多,到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逐步启用之后,快速得到改善,一度混乱的医疗系统重新恢复秩序。
回想那时候有那么多糟心的事情,各个医院床位爆满不堪负荷,防护用品缺乏告急反复使用,患者求治挤满发热门诊,居家隔离传染家人,源源不断的网络求助信息,认识的医生同事心理崩溃;那时候也有那么多暖心的事情,国外的校友、朋友、老师筹集防护物品,各个渠道联络运送防护物资进武汉,在公路上遇到过各种援鄂物资车辆,我的同学和同事长驻检验科和实验室,我的亲人、朋友在临床一线奋战,全国的医护通过各种途径来到武汉,这里面有我的同学、同事和同门师兄弟。
一位师弟,就职于武汉某医院感染科,疫情前正在上海学习进修。在疫情早期便一直要求返回武汉,但科室并未批准,让他在上海待命。封城后听说武汉缺医生缺防护用品,便拖着上海的同事筹集的两大行李箱防护服踏上了回汉旅程,乘火车到达最近的一站,当地同事开车送到武汉市外,一路辗转回到武汉。回汉后,他主动要求参加在发热门诊的轮值工作。
很多位同学,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武汉。他们说:“我们是从武汉毕业出来的医生,在武汉最需要的时候,应该由我们回到武汉去。”在同学群里,一开始玩笑说要带土特产吃的用的玩的给老同学们,后来又不约而同地说算了,多带几套防护服多带些口罩,咱们自给自足不给武汉添负担。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有的到了武汉,有的分配到了地方医院,可惜直到他们回家,老同学们各自隔离,也没能见上一面。
一位老师,身在国外,联系当地华人筹集物资,通过合作渠道直接送到协和医院;我收到过很多条消息,询问几家医院的物资接收人的联系方式;也有人咨询N95口罩的型号,或将国外的口罩照片发过来询问哪种适用;菜鸟医生和他的同事们数次收到快递,直接将一盒盒的口罩和防护用品直接邮到医生家里。
我们的医护,也总会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去面对困难。防护用品最缺乏的时候,防护服反复使用,穿完脱下来喷淋消毒液照紫外,第二天继续穿;垃圾袋裹脚当鞋套,泳镜当护目镜,鞋套当帽子,破了的地方拿胶带贴两道补起来。他们会为了装备不足而愤怒,却不会躺平和退缩。
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开发检测试剂盒,筛选治疗药物,建立细胞和动物实验平台,设计和研发疫苗。无视国外的指责和攻讦,为临床用药和治疗预防提供数据。我们的专业临床团队,一遍遍地修改和优化治疗流程与方案,快速推出和更新标准化治疗手册。在后来,又积极与国内外医疗工作者交流和指导治疗方案。
在最困难的时刻,没有一个人放弃努力。我们心怀感激,所以更有勇气去面对所有的困难。
回望疫情,《中国医生》让我想起了很多与我和我的同事、同学、朋友们一起奋战过的日子。它真实地站在一群医生的角度,通过对几组患者的穿插叙述,用一个相对专业又相对简单的叙事方式,将疫情早期医院和医生所面临的一切摆在观众面前。
首先,作为一部医疗题材电影,它基本做到了专业性。最扯淡和最常见的敞穿白大褂,曲肘心肺复苏,高跟鞋医护等等惊天大雷都没有,全片安全,医护朋友可以放心食用。当然,毕竟不是纪录片,一些在专业人士看来有些“过”的情节,比如病人混乱冲撞打翻治疗车、重症监护室因为超负荷运转而停电、医生之间为了拯救病人而发生的争执等等,算是把一些意外进行了艺术加工,尺度把握尚可,并不影响整体的观感。
其次,演员的演技在线。从选角和角色分配上,基本都符合人物设定和个性。朱亚文饰演的男二从一开始的小傲气到后面的接地气,呈现出了心理上的转变过程,是我认为塑造的比较成功的一个角色。其余所涉医患人员众多,因不想剧透,故不加赘述。
第三,几组医患的矛盾冲突,设置比较合理。有团灭的,也有突发状况,还有历经苦难最后戏剧性HE的,每组患者的结局都是情绪的感染点和泪点。观影过程中数次听到有人吸鼻子,说明影片具备非常强的感染力和共情力。
最后,这部电影是从一个医院的重症科的角度叙事,难免对其他部门无法顾及。真实的疫情中,发热门诊和住院部的拥挤和无奈,医务科的资源整合和医务人员分配,后勤部门协调防护物资和保障工作,普通慢性病患者求医的艰难等等,无法一一进行描述——若是全部演绎进来,怕是要做成一个纪录片了。
《中国医生》,从一个普通民众难以接触的视角,展示疫情期间的医院和医护人员眼中的新冠疫情。我并未觉得它是在歌颂谁、拔高谁,它留出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温和回味着疫情中的点滴,不由感叹如今的胜利来得不易,更加值得珍惜和守护。
受邀看了武汉首映
我曾在疫情一线,武汉的一名护士。
自2020年三月二十之后,我很少提起疫情了。《中国医生》开篇第一幕场景,那萧条冷清的长江大桥,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冬天,就算不再提起,我也忘不了那个春节。
哪怕后续再有疫情出现,大家的心态也积极乐观了许多,而当时的武汉,是被恐惧、不安、无助笼罩,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我们坚信疫情终会过去,但我们能撑到那个时候吗?会活下来吗?没有人能告诉我们。
影片中的女护士群像,便是真实存在我身边的人。比如那位父亲被感染的女护士,我们以为她是太苦了,才会有些消极情绪,直到她同事开口才明白她有多么的无能为力。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杨老师,杨老师是借调急诊科的护士。当时她的父母感染,生命垂危,没有床位只能在家隔离。而她一声不吭的走上最前线,直到国家政策下来才得以治疗,在此之前她没有透露过自己家中的困难。我不知道她做了怎样的心理建设,因为永远做不好的准备就是面对亲人的离别。
影片中的没有姓名的人平凡而伟大,现实中只会更甚。
镜头中给过好几个有面部压痕的特写镜头,思绪慢慢被她们鼻子上的一排水泡拉远,回忆与影片相重叠。面前的护士还在抢救病人,摔倒后急匆匆地继续跑起来,我提醒自己这是电影,但这一幕实在太真实了。可能没有穿过防护服的人是无法明白它到底有多么的累赘,我知道曾有护士因为跑得急,一口气喘不上来,晕在了两道门的中间,没有人发现,直到卫生员阿姨推开门看见她。结局自然是她被感染了,好在后面恢复得很好。
我们中间也有护士闷得太恶心,忍不住吐在口罩里,但是交班的时间是固定的,她不忍心让下一班来提前替她,也不愿意去浪费一套防护服,于是忍到了凌晨两点。交班后隔着玻璃看着她满脸疲惫,嘴唇惨白,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病区,那个背影孤独又悲壮。
文主任的原型是本院呼吸科主任,她代表的是千千万万坚守的女性工作者。她坚毅的眼神最让我动容——她让我想到了我们医院的袁护士,她不幸被感染积极治疗后,也在第一时间走向了最前方,来治疗更多被感染的人,她申请的那段话让我热泪盈眶:“我能切身他们的感受,我可以用我自身的经历去安抚他们,我是治愈成功的例子,我可以帮忙的,我已经不需要休息了。”
于是上级领导基于考虑安排她去了预检分诊,有时候下班看见她满身干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终于明白光芒是可以形容人的。她从没觉得自己伟大,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与影片中说的一样,只是做了这身衣服应该做的事情。
影片把请愿抗疫的一幕表现地淋漓尽致,从犹豫到坚定的那一刻,他们不再是一个人,是阻挡在百姓身前的围墙。
比如我的男朋友,他是本院骨科医生,疫情期间在江岸区方舱,疫情初始他在湖北鄂州,他想回武汉,但是他回武汉的过程艰难险阻。每天清晨醒来便在各个群里发布消息,加上医院的红头文件与工作证,希望能有好心人能送他去武汉,一日两次从不间断。他不愿意做在家安逸生活的少年,他要的是回到他工作的地方和他的战友一起,后来,他终于回到武汉了,在方舱负责援鄂后勤保障。
“如果需要医生,那我便穿上白大褂;
如果需要后勤,那我便开上货车;
武汉需要什么,那我便是什么。”
于是他披星戴月地开着小货车,奔波在武汉的各个街口高铁机场,再后来进来武汉的大货车越来越多了,标语各有新意,而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武汉加油,我那时就知道,武汉快要好起来了。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我们。
小卖部老板的去世,让大家的情绪到了高潮,正是这个小人物的去世,才会让我更痛心,让大家更有共鸣,也许不曾有人记得这新增的一个新冠死亡病例,新增的死亡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他们这些平凡普通的人,挣扎着生活,却怎么也逃不了苦难。
但是我们会记得他,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记得。
张小枫的一句“你能告诉我,没有爸妈的人以后该怎么办?”我再也崩不住了,全片情绪的崩溃点。
想起了当时在二楼重症上班时,九床患者当晚下了病危,让家属来医院签字。患者女儿从病人的通道进入隔离区,与她父亲只有几米的距离,却只能隔着一道门远远看着,我内心纠结了很久,同意她在床尾看一眼。也许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她爸爸,我怎么忍心剥夺。
后来我被调走了,我希望她爸爸坚强地活了下来。
而张小枫,没有见到她的父亲最后一面。
捐献出自己奶奶遗体的年轻人,也没有见到他的家人。
他们不遗憾吗?有的,但是请相信,他们离开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
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各个场景下的生活,让我亲身经历的人自觉带入当时的大坏境,从而联想到我身边的人,最起码还原了当时武汉的百分之八十,剩下的二十是留给那些默默付出的社会人士,他们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其实,我是个很咸鱼的人,从没觉得自己会有什么信仰,可看到了身后的祖国,明白信仰一直都存在,只要中国有危难就会被唤醒,那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是支撑我们走过几千年的艰难岁月。
宏观来说这部电影极大地展现了中国对于每一位公民的重视,有着极强的执行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召集了各城市优秀的医务人员来汉支援,有任何困难都给解决困难,很幸运生在这个国家,我丝毫不用担心祖国有一天会抛下我。
最后长镜头下的便是武汉的日常,热气腾腾的热干面,酥脆的油条面窝,那熟悉的武汉话,还有行色匆匆的人们。
与开篇第一幕相对比,街头的烟火气,才是真正的武汉。
感谢2020年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无私奉献的你们,有你们,才有现在的武汉。
最后我爱中国
PS:文中热干面与过早的照片原图出自照片下面水印,侵删。
五星红旗等照片来自室友
—————————————————————
二更
算了不更了 ,本想说一说最近对这部电影的争议
发现我好像也没啥资格评论
看看我家猫吧
《中国医生》2天前上映了,老婆帮我订好了票,带着孩子今天去了影院。
一开始我是不大愿意去看这部片子的,因为怕忍不住,勾起去年那段艰苦的岁月,大老爷的在老婆孩子面前泪流满面不大好意思。老婆说,去看看吧,再怎么说这都是你们一起共同战斗过的经历,我们一辈子都不可能忘得掉,另外,我自己也真的很想透过影片了解你们当时真实的战场环境是怎么样的,听说是《中国机长》的原班人马,估计会很好看的。
我终于还是答应了老婆。
她是特别坚强的人,当时武汉疫情爆发,医院要ICU医生去支援,我报了名,她说会支持我,会照顾家里一切,让我放心去。当时我记得我偷偷流泪了,谁也不知道去了情况会怎么样,那是个大家都不认识的病毒。但我知道,我必须要去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专业而年富力强。
电影一开始,就听到旁边有人在抽鼻子了。
那段岁月,真的是太艰难了。
一开始的疫情基本上让金银潭医院瘫痪了,这是个传染病医院,但不是个大医院,也不是综合性医院,面对蜂拥而至的新冠肺炎病人,金银潭医院几乎陷入了绝境,不断地有病人倒地身亡,氧气瓶不够用了,氧气没了,ICU停电了,防护服没了,烂了,遇到了劣质的防护服,有医护人员萌生了退怯的念头.....前面还有成百上千的病人在哀嚎,保安和行政人员都快拦不住了......这些都是真实的,都是当时最危难的时刻,影片直面这些困难,如实地展现给今天的我们。
影片歌颂了医生护士的努力,称我们为英雄。但其实,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普通人而已,我们都有老婆孩子,也曾害怕陌生的病毒,所以影片开始不久张院长(金银潭医院院长,偶像张涵予饰演)就要做全院抗疫动员大会,行政部门的,儿科的,皮肤科的,妇产科的,都要上,人手不够啊,虽然不是ICU、感染科医生,但好歹是医生。当时有医护人员犹豫了,谁不是血肉之躯呢,谁又不怕死呢,这点非常真实。医护人员不是生来就不怕死的,但一想到门口外面就有无数病人奄奄一息,你如果不拉他一把,他就没了。金银潭如果失守了,武汉可能就撑不住了,那么整个湖北甚至中华大地都要哀鸿遍野了。
想到这里,会场所有医护人员都站起来了。
我报名!
这个场景,让我鼻子酸了。想到当时出发前签名盖红手印时,队长跟我们说,我们一定要一个不少地回来。如果真的有人要倒下,我一定希望那个人是我。这个场景无限接近现实。
影片中李晨扮演了一个来自上海的援鄂医生吴晨光,他在饭桌上告别父母妻儿的时候,我再次落泪了。这就是我最初不愿意看这部片的原因。我的孩子还小,我踏上援鄂飞机的时候,我小家伙才1岁多,刚学会喊爸爸,我太渴望能陪伴他健康成长了,如果没有了我,他怎么办,妻子怎么办,我不敢想象。吴晨光出发前写了两封遗书,随身带着,一封准备给女儿,一封准备给妻子,万一殉职了,还能留点东西给她们。片中陶医生撕毁了吴医生给妻子的遗书,并且骂他说遗书有什么用,她们要的是你安全回家!
说完这句话后,两个坚强的男人紧紧抱在了一起,此时此刻,他们是互相怜悯、鼓励、经历过生死的战友。陶医生(陶峻,朱亚文饰演)原型是广医附一桑岭教授,一个非常专业的ICU专家,也是最早支援武汉的广东医生,遇到不满会爆粗的真性情广州汉子,一个让我非常敬佩的人。片中朱亚文的表现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还好,一切都过去了,我们都好好的,吴晨光好好的,陶峻好好的,我们也好好的。吴晨光准备给女儿的遗书最终给了那个失去双亲的可怜的少女,骗她说这是她父亲临终前写的遗书。这不是撒谎,这不算撒谎,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都希望儿女能健康成长,所以遗书都是通用的。这一段,我的眼泪再次忍不住了。
只有当过父亲,才能感同身受。
可惜电影终究是电影,时间不够长,场景纵横太大,显得吴晨光医生的戏份偏少了些。但也刷新了我对李晨演技的认知,我平时看电视剧电影比较少,偶尔跟着老婆看看娱乐节目,看到跑男,我一直以为李晨演技不行的,但这部戏中李晨的演技让我觉得惊艳,他很努力。
那个年轻的住院医,最终感染了新冠肺炎,差点没了。后来通过肺移植活了下来。在这之前他经历了蜕变,从不敢给危重病人做气管插管,被陶医生数落、激励,最后苦练手法,突破了自己,这个也很真实。本来给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做气管插管就是敢死队的行为,这是最危险的操作啊,稍微不慎就把自己小命搭进去了。
有一次他跟老妈视频通话时,老妈嘱咐他要保护自己安全,不要逞强。唉,天底下的母亲也都是一样的,看得我泪流满面。还记得我刚到武汉一周时,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我妈一听到我声音,就哽咽了,边抽鼻子边说一直不敢给我电话,怕打扰我休息,末了还不忘叮嘱我,绝对不能逞强,不行别硬上,别把自己搭进去了。我也只能安慰她说,我们防护服穿戴很到位,不会有事的,院长就陪着我们,不用担心。
挂了电话后我自己也忍不住落泪了,天知道会不会出问题,那时候没人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到底有多恐怖。但除了往前冲,没有退路。
不知不觉,电影就过了一大半。大家都经历了面对危重患者束手无策的无奈和痛苦,每死亡一个患者,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啊!张院长都发飙了,专家有什么用,为什么死亡率下不来!大家都很懊恼,这非常真实,电影能表达这一点我觉得非常不容易,非常敬佩。还好,经验逐步累积上来了,把气管插管时间提前,加强支持治疗等等,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
WHO的专家也来了,也看到了我们中国、武汉的努力,他很惊讶中国人真的能都居家隔离吗,国内专家告诉他,咱们中国人讲究集体精神、利他主义,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相信周围人跟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尤其是大家高呼“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时候,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都浮了上来。
中途老婆问我,他们(片中演员)操作规范么?专业么?我说,这肯定是得到了专业医学团队的指导的,几乎片中所有操作比如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心包穿刺、心肺复苏、ECMO(人工肺)、深静脉穿刺等都是很正规的,没有明显破绽,这比以前的国内医疗剧好了几百倍。但也有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由于抢救画面过于真实,可能会引起一部分观众的不适(我个人觉得还好,我老婆也能接受),第二个缺点是部分操作没有及时的旁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没有起到应有的科普作用。但后来一想,这也不是纪录片,如果每次操作都解释到位的话,感觉有些生硬了。反正,利弊都有吧。
还有,我能明显感觉到老婆的声音有些哽咽。
或许通过这些片段,她对我那段时间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电影到最后,死亡率终于下来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还有各个放舱医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看着姑娘们带着轻症患者在舱内跳舞唱歌,很多人笑着笑着就落泪了。
张院长头发白了许多,他老婆最终也痊愈了,那个送外卖的小哥活了过来,妻子也顺利剖宫产了......袁泉女神饰演的ICU文主任,是整部剧的灵魂,虽然我前文没怎么提到她,但她真的是无比让我感动,口罩和防护眼镜压破了她脸颊的皮肤,又让我无比心痛,因为我昔日的战友都是这幅模样。
最终我们战胜了疫情,虽然我们提前都经历了结局,但当电影真到这一幕时,大家仍忍不住高声欢呼,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
我们是个伟大的民族!
这一段经历,我有时候不想回忆,但又如何能够抹灭呢。记忆中有害怕,有心酸,有焦虑疑惑,有痛苦悲伤,也有激昂,有兴奋,有不舍。
电影结束了,剩下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另外多说一句,片中我小家伙时不时回头看我,说爸爸是医生,他们(片中医生护士)是爸爸同事。
这是我听到的最自豪的话了吧。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中國醫生》不是一個電影這麼簡單,這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經歷,要把這段經歷拍成電影,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挑戰。
我還記得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每天都很慌,不能出門,工作也無法推進,就只能不停收集資料看資料,我們收集了三個多月的素材,包括影視資料和報紙雜誌等等,多到可以堆滿一個房間的一整面牆。
大概到了2020年6月底,我才出發去廣州和鍾南山院士還有廣東援鄂醫療隊見面,其中就有桑嶺,也是電影中陶峻這個角色的原型。他們帶我們參觀了很多醫院,包括醫院的ICU也帶我們進去看,這個過程裏,他們講了很多抗疫的故事給我們。因為他們早在2003年就在廣州對抗SARS,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
我在廣州大概兩周,見了很多人,收集了很多東西,然後就出發去了武漢。到武漢第一站就去了金銀潭醫院拜會張定宇院長,聽他講當時是如何面對疫情、如何收治病人、如何改造醫院等等。還瞭解了當時很多援鄂的醫生來到金銀潭醫院之後是怎麼去幫助他們的,大家是如何分工的,他都會跟我們講。這個過程中我和張涵予都發現了他的脾氣,他是有脾氣的。之前大家都覺得他身體不舒服,又是一個醫院的院長,他一定很斯文很穩重,但並不是,他會罵人,但你知道他不是要罵你,他是要告訴其他人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所以我們後來也把這個性格保留下來放在了張競宇的身上。
演員的訓練也是花了時間的。因為這是一部很專業的電影,有很多醫生會看,所以一點錯都不能出。我記得當時每天拍戲的時候,都有很多專家反覆檢查拍完的素材,看哪裡有錯誤。每天收工後,劇組就要開“批鬥大會”,一起批評我哪裡拍得不對,哪裡有很嚴重的問題必須要重拍,這種日子我過了兩個多月,一開始是很難受的,作為一個成熟的導演,突然有很多人來批評你,心裏很不爽,但後來漸漸覺得這是對的,是會讓電影變得更好,所以就開心起來了。
這個電影拍起來很不容易,演員演的時候也很難,因為大部分時間都不能露臉,只用眼睛來演戲,這個要很有功力才能做到。所以每個演員都很努力。我記得袁泉和朱亞文當時每天收工後都要去練習操作ECMO、練習插管。每天他們穿著防護服拍戲,開工一小時後全身上下基本就濕透了。人大量出汗之後很快會虛脫,嚴重的還會中暑,但他們都扛下來了。我很佩服他們,也因此更佩服中國的醫務工作者,因為當時的他們每天都是保持這樣的狀態去工作,他們比演員更辛苦。
片名,最近聲量也很大。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一開始就討論過,為甚麼不叫《中國醫護》?然後大家對此都有很多意見,最多的意見就是,首先,“醫生”只是醫療系統的一個統稱,比如我們生病去醫院,我們都會說“去看醫生”,這是普通人印象中的一個固有認知,你說“醫生”,大家就知道他們在哪裡,他們是做甚麼的。其次,我們這是一部向中國醫務工作者致敬的電影,那麼醫務工作者並不是只有醫生和護士,還有藥劑師,研究生物醫學,護工,還有好多負責醫院正常運營運轉的工作人員,就是有很多工種,他們一起為抗擊疫情做出了貢獻,所以我們用“中國醫生”來把所有人都放進去,就是告訴大家,所有為了抗擊疫情做出貢獻的人都是我們心中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就是出於這樣的想法,才把片名定為《中國醫生》。
最近有些朋友告訴我,有些護士因為經歷過那段很艱難的時期,所以不敢來看我們的電影,怕觸景傷情,這一點我也很理解。我們在拍方艙醫院那場戲的時候,現場有很多真正的護士也參演了,她們曾經參與過方艙的救助,除了參與演出之外也會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我記得她們看到我們拍攝的一些畫面的時候,當場就哭了,因為勾起了她們的回憶。在此我也想向她們致敬,她們的付出和她們的位置是無法被取代和磨滅的,我們非常尊重每一位護士。除了護士,還有其他醫務工作者在電影中也都有代表人物,我們沒辦法把所有人都放到電影裏,但這部電影確實是獻給你們所有人的。
《中國醫生》已經上映了,如果說這部電影要傳遞甚麼樣的資訊,我是希望大家能從中感受到力量。為甚麼我們不怕疫情,是因為有醫務人員擋在我們和疫情之間,是因為全體中國人在危急時刻可以站在一起共同面對。這是會讓人瞬間充滿勇氣的,我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应该让《生门》的导演陈为军来拍,至少人家在医院扎扎实实蹲了1年。
我不喜欢强行感动煽情,鼓吹只有牺牲自己才是好医生的论调。
医生也是人,七情六欲,有技高人胆大又有点调皮如李家福,也有脾气暴躁但说的大实话的医生......
《中国医生》是博纳公司的“中国胜利三部曲”中的第一部,2020年10月1日开机拍摄,2021年7月9日定档上映,
感叹“中国速度”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中国胜利三部曲”的共同点,它们讲述的,都是那群一直为了中国的胜利默默奉献和付出的英雄。
《长津湖》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役中,长津湖战役里志愿军战士的故事。
《无名》讲述了潜伏在敌人内部的特工人员,在危险的环境下,在地下战场战斗的故事。
而这部《中国医生》,则讲述了武汉疫情期间,为了国家和人民,冲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故事。
将这三部电影放在一起,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这个时间点来看,让人感触颇深。
建党一百年来,我们的祖国经历过战乱,经历过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经历过军阀混战时期,经历过内战时期,但一路走来,我们能最终赢得胜利,都是因为那群最勇敢的人,一直替我们负重前行。
他们是共产党员,革命先烈,是红军战士,是八路军战士,是解放军战士,也是志愿军战士。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有我们新中国的诞生。
国家建立以后,每逢遇到天灾人祸,都有人冲出来,冲在第一线,为普通百姓铸成钢铁长城。
1998年的抗洪抢险,人民子弟兵冲在第一线,用自己的肉体挡住了洪水,夜以继日地抗洪抢险拯救了无数无辜百姓的生命和财产。
2004年“非典”来袭,中国医护人员担起了责任,不顾一切抗击非典型肺炎,最终让国家回到正轨。
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第一时间到位,解放军、志愿者以及消防员、搜救队,全国的力量都集中在汶川,为拯救生命贡献力量。
2010年大连火灾事故,消防员又冲到了第一线,他们用生命与烈火做斗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制造的疫情凶猛,来势汹汹,从湖北省武汉市迅速向各地扩散,一场关系到每个中国公民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在神州大地打响。
全国的医护人员再次冲到第一线,他们无休无眠,夜以继日,夙兴夜寐,甚至不吃饭不睡觉24小时连轴转,在病毒和死神手里抢人。
84岁高龄,依然在努力发挥权威影响力,毅然奔赴疫情第一线的“逆行者”钟南山院士,成为了举国敬仰的英雄:敢言直言,大医精诚,国士无双!
各地医务人员紧急驰援湖北,驰援武汉,他们连同坚守的当地医务人员一起,放弃了春节假期,夜以继日,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贡献巨大,功勋卓绝。
各个平台上,有一段关于医生和护士的视频广为流传,「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那些本是花季年华的年轻护士们,一个个剪去青丝,将后脑勺剃成半瓢。
除夕夜阖家团聚、家家户户吃着丰盛年夜饭时,一线的医务人员拿着泡面充饥,又迅速投入和病毒的战斗,
这些被称为“逆行者”的白衣战士,被口罩和防护服遮掩了容颜,在最危险的地方坚守阵地,争分夺秒与病毒去抢夺生命。
如果说这场抗击疫情斗争是一场战争,那么每位一线医务人员都可以说是为保卫人民安危,在第一线浴血奋战、勇敢坚守的战士。
广大医护人员与病毒争抢时间的反应速度,和舍生忘死的工作热情,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动员力,和社会制度优越性。 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严峻斗争中,他们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都是可敬可爱的战士!
而具体到每一个普通人,纵然不能一掷千金,倾其财力物力,帮助抗疫斗争,但只要努力去熟悉和了解防疫知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信谣不传谣不添乱,积极配合和协助社区人员的排查、管控工作,同样身体力行向亲友去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同样也是为这场抗击病毒的“全民战争”出了力所能及的一份力。
还记得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时,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举国上下十几亿人民,无不是全力以赴,用各种方式参与到了抗灾斗争,亦向全人类展示了我们震撼世界的巨大能量。
一个面临巨大天灾时,能瞬间出动十万军队紧急救援的国家,一个因民众争相自发献血,而造成多处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可能被任何外敌与灾难打垮!
无数量装卸机车忙碌,短短一周时间就竣工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就是证明!
我们代表着过往5000年里,物产丰盛,衣饰精美,文华风物,地灵人杰,延绵千载,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我们在过去70年里日新月异、飞速赶超,建成了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没有什么敌人,是我们不能打败的,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克服的。
社会各界的众志成城,14亿人民的群策合力,万众一心,友爱互助,我们扫尽阴霾,平安康健,百毒辟易,国运隆昌,终于取得了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以致于让外国政治家由衷感叹与钦佩:「中国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回望历史,这些最勇敢的人一一浮现在眼前,他们是解放军战士,也是志愿军战士,他们是消防员,也是白衣天使。
每个人都尽职尽责,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任何职业都有担当,有勇气,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勇于奋斗的果敢,这就是勤劳顽强的中国人。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无论对武汉这座城市还是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大考,在这次大考中,医务人员们冲在第一线,真正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最勇敢的人”。
勇敢不分职业,也不分性别,不分年纪。
当灾难来临,那些冲在第一线的90后 00后护士们是勇敢的,那些敢于在第一线指挥协调的主任医生是勇敢的,那些从四面八方自愿请战驰援武汉的援鄂医疗队队员是勇敢的,所有白衣执甲,一路逆行的医务工作者,都是勇敢的。
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是真正继承和发扬先辈勇敢精神的人。
那句“谢谢你扛住苦难,换回这花开春还!”现在听来还很有感触。
不敢想象没有这些白衣天使们,我们的疫情还需要多久才能过去,我们的正常生活还需要多久才能到来。
所以能有《中国医生》这样的电影,真的很好,很幸运。
看完电影的观众们都说好,有观众直言:“感谢我们武汉医护人员的坚守!感谢援鄂医疗队拉了我们一把!”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向所有医护工作者致敬!谢谢你们。”
这就是中国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虽然战衣换成了白衣,虽然职业从军人变成了医生,但是他们的精神从未改变,他们还是那一群最勇敢的人。
观看《中国医生》,重新感受抗疫过程中那群勇敢的白衣天使,乃至于每个普通人的努力,也是重新体验了这段波澜壮阔的抗疫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