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答一下。
首先,电影值得看。但不是蝙蝠侠粉丝的话,不一定要去电影院看。没有大场面,不是超级英雄片,没有激烈打斗,没有惊人的视觉特效,最后一小时情绪拖沓。如果刨除了对大场面和特效的期待,那么这是一部对于普通观众重新认识蝙蝠侠的不错的犯罪电影,为之后的蝙蝠侠续作来说,是个很好的开端。只可惜普通观众可能耐不住三小时的性子看一个和之前电影中形象如此不同,尤其是不酷炫的蝙蝠侠。
以下分析无剧透:
【有部分情节讨论,不涉及关键剧情】
没有那么“神”,但也还算优质。
烂番茄一直都不太信的,投票机制本身导致曾经出现过分数虚高的情况,并且通常烂番茄的分数也比较好看,所以常被拿来做宣发依据,看看就好。
去电影院之前偶然看到了一些网络评论,把本片捧得很高,“蝙蝠侠系列最佳”、“重新定义超级英雄电影”,搞得自己的期待值也蹭蹭往上蹿。但在看过之后,个人觉得MetaCritic目前的媒体均分73,才更接近于自己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目前MC收录了62家媒体的评分,其中超过一半集中在 70-80 分之间,也是我猜想两周后在国内上映时大概会开出的分数段。甚至可以预想到会有观众把这部电影和去年上映的《沙丘》进行类比:毫无疑问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和没有太多意外的主线剧情。
1、
尽管是回归漫画初心,但和蝙蝠侠系列其他电影相比,本片也确实显得足够“意外”与新颖:
主线上,连环谋杀案的解谜追凶,颇有《电锯惊魂》加《十二宫杀手》的既视感,环环相扣的谜题设计,以及残忍令人咋舌的“处刑式”杀戮。只不过,本片最终定级为PG-13,所以并没有过多的正面血腥镜头,遮挡/模糊处理,估计在国内上映时也不会删减多少。
蝙蝠侠的设定,也不再是坐拥高科技“钞能力”、人前风度翩翩、人后惩恶扬善的贵家公子,而采取了更加压抑的“黑化”设定。
就像早在预告片就出现了的那个谜语:
What's dark and blue and dead all over?
答案就是蝙蝠侠:“黑暗“,淤青,心死。
本片中的他,孤独疯狂偏执,心中还是那个灵魂破碎的少年。长久以来沉溺于黑暗与复仇,从而家道中落。少了些Bruce Wayne和Batman的对比转换,多了的是一贯到底阴郁的神情和让人不敢出大气的震慑力。特别是开场的日记独白,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哦,也许他也是个疯子?”
另外,蝙蝠侠的家庭故事也在本片中有所变化,但因为是关键剧情,在此不过多透露。
并且,作为故事背景的哥谭,这一次真正像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罪恶之都了。
在诺兰三部曲中,虽然说是说哥谭罪恶横生、犯罪率高,但外景取的都是美国寻常都市的模样。特别是第二部、第三部中的城市追车戏,街道上空无一人、异常干净。虽然作为商业片拍摄清场可以理解,看着也清爽舒服,但这样的外景下,哥谭终究不像是哥谭,而像是芝加哥。
但本片则把哥谭那份黑暗混乱、怪力乱神遍地丛生的群像,更加真实可感地展现了出现。个人也非常喜欢这段背景介绍式的开场,巧妙地选在了万圣节之夜,奇葩面具涂鸦下的众人千姿百态,甚至魔幻。大雨磅礴,模糊了夜色下黑暗与霓虹都市的边界,明亮的灯光也变得浑浊。
持枪抢劫、毁坏公物、无差别攻击路人,魑魅魍魉,群魔乱舞。
短短几分钟的开场,就让人看得心惊肉跳,沉浸其中,真的会觉得走在路上都害怕。在此基础上,尽管开场桥段类似《黑暗骑士》,“罪犯看到天空中的蝙蝠灯影而害怕得躲避逃离”,但却也有了更加强烈的震撼感。如此猖狂的罪犯们都对他闻风丧胆,他该是有多么可怕?
They think I'm hiding in the shadows...
but I AM the shadows
他们以为我是躲在黑暗之中,
但我其实就是黑暗。
这段蝙蝠侠的内心独白,在罗伯特低沉的嗓音之下,在地铁站对战小丑帮的“开场杀”烘托之下,也变得更加有力,将那股黑暗的力量席卷了整个荧幕,也为结局买下了伏笔。
本片哥谭的破败感,除了开场桥段精心设计下的烘托,还得益于取景上的风格革新。
新千禧年的蝙蝠侠系列,取景都偏摩登现代,无论是诺兰三部曲的芝加哥,还是施奈德宇宙下的底特律。但是本片这次选择在英格兰取景[1],呈现出来的画风就变得古典与哥特。在雨水下变得斑驳的老旧石块路,看起来就已饱经时间风刷的公墓、教堂和市政厅,等等,无形间营造了一种凋零之感,也符合全片阴郁的基调。
不仅外景,内景也是如此。最旗帜鲜明的就是韦恩府邸,虽然从前几部电影中的阔气独栋别墅,搬到了本片中的高层顶楼,符合修改后的家庭背景。虽然似乎面积减少了很多,但是多亏了屋内哥特式的装潢,总体看起来依旧像是城堡的一角。
说回到本片区别于蝙蝠侠系列的其他方面,
得益于黑色电影的基调,本片90%的戏份都是夜间戏。但没有像权游临冬一战那般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样漆黑的夜晚,一是烘托遍布都市的霓虹灯,笼罩在雨雾之下,有点赛博朋克那味,二则是便于设计悬疑惊悚桥段:一片漆黑之中,突然看到两个眼睛,杀手出现;一处角落的阴影中,伴随着逐渐加重的脚步声,蝙蝠侠缓缓地走了出来……
更别提那大气磅礴、余音绕梁的配乐,出自Michael Giacchino之手(《飞屋环游记》《英雄无归》),伴随着蝙蝠侠靠近的脚步声逐渐加重的节拍,震撼程度堪比19年《小丑》的配乐。当年《小丑》是在杜比影院观看的,直接被视听惊艳到原地升天。这次《蝙蝠侠》是在普通影院看的,虽然依旧震撼,但想想还是有点小遗憾。
和我一样的视听控,可以放心无脑入。
2、
虽然本片之于蝙蝠侠系列、之于时下大多数超英电影,确实足够与众不同
正因为套了个“悬疑谋杀解谜”的故事,所以有评价说本片是“不像超英片的超级英雄电影“,也确实如此。一点都不爆米花,和19年的《小丑》风格类似(但并不是同一宇宙,而是相对独立的故事,看到结局就会知道为啥),和大多数走合家欢够热闹的超英片迥然不同。
但从悬疑惊悚片的角度来看,本片故事算不上新颖,更称不上是“神作”。
If you are justice, please do not lie.
What is the price for your blind eye?
咱也得实事求是,虽然仅为一家之言,但满分我确实是给不了的。
虽然被视听震撼了两三个小时,但是看完走出电影院时,还是有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本以为是沉浸感太强导致回归现实后的不适,但在看到别家影评似乎也有类似的感受时,才开始回想总结了下,让本片“pull the punch“、没能一击入魂的两大原因:
一是故事本身不够惊艳,感染力也有限。
主要还是payoff牺牲太小,不仅是物理上的牺牲,还包括情感上。主角arc基于“中二青年的自我清醒”,“以为自己是XX,结果发现是XX”的角度,虽也算新奇,但确实比较内化,主角也很难演出这种“清醒”,导致不够振聋发聩,情感共鸣上的满足感并不强。另外,作为“真正最后一幕”比较重要的主角情感副线,初看也比较寡淡。
二是第三幕以及结尾的拖泥带水。
慢节奏本身并不是缺陷,毕竟该类型片以及导演摄影的风格就是如此。就算前2/3的悬疑主线本身有点套路化,按部就班拿下凶手后反转的布局称不上出奇,但凭着步步解谜的形式,以及时而点缀的精彩动作追车戏,也让前两个小时不那么漫长。但是谜题揭晓后的一小时,脱离了这个框架,虽然有反转有大场面,但持续的慢动作凹镜头,对于观众而言,再怎么构图精美的画面,总归还是会有点审美疲劳。
更别说“虚晃一枪”的结尾。说实话,看的时候有两个地方都以为是结束了,准备收拾起身了,结果镜头一转发现还没完。特别是下图所对应的蒙太奇总结片段,个人更希望是在这里就结束。但似乎为了铺垫下一部电影,已经进一步加深主角感情线,又延续了快二十分钟,这一部分相对冗余而单调,淹没了下图这样标志性的句点,也冲散了好不容易集中释放的情感。
动作戏算不上拳拳到肉,虽然配合光影有些桥段让人印象深刻(比如黑暗走廊中的对打只有开枪时的短暂火亮),但整体只是合格而已。比不过《夜魔侠》《侠探杰克》等美剧的打戏,一是PG-13分级的限制,二则是受到了本片整体较慢节奏的影响。但总归打戏确实不是本片能够夸的点。
不现实的情节bug虽然也有,但只要不出戏就还能接受。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常被谈及的“为啥不直接朝蝙蝠侠脑袋开枪“,在第一次俱乐部一战时似乎给出了个自嘲,即有个打手朝蝙蝠侠大喊“住手,不然我爆你头“,反正我是蚌埠住了偷笑了一声(当然也没被爆头,不然就全剧终了)
全员演技在线确实是真。企鹅人,谜语人,猫女,甚至是戈登,表现都是可圈可点。扮演企鹅人的Colin Farrell面目全非,但在他最激动时的声音中还是能够听出他(PS,本片关于企鹅人的衍生剧,已经在HBO Max平台策划中);癫狂至极的谜语人,一个微笑就能让人背后发凉,影片2/3处也贡献了一段惊艳全场的表演,真的把那种被抛弃、被无视的底层愤怒之感演活了。
反倒是主角罗伯特帕丁森的表现,虽然贴合了角色,但也确实相形见绌,在一众飙演技的团队中几乎垫底。主要还是受到角色设定的限制,一丧到底,时而暴怒,能看出来是在努力演,但最后展现出现还是少了些层次。一个是他在医院的那场戏,想要展现bruce的脆弱崩溃,但结果却显得和平时的丧气相差无几,观众看得也就波澜不惊。另外角色arc变化上,他曾经是shadow,是vengeance,是fear,但后来,他还是hope。这样的变化观众可以心领神会,但如果也能从他的表演中看出那种成长,那就更好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确实算是一次剑走偏锋、大胆且成功的尝试,将一种全新的视听叙事风格带到了蝙蝠侠电影系列中。作为系列第一部,已经是“开门红”起了个好头。
视听上的极致表现,足以让其闪耀其列,但它离登上最顶端,还是差了那么一口气。不过未来还有机会。特别是在创造了这么个令人目瞪口呆又流连忘返的新哥谭之后,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真是让人期待不已。
3、
- What does a liar do when he's dead?
- He lies still.
谜语人谋杀时留下的线索,每次都是这样的谜语/脑筋急转弯,也算是本片的核心要素。
上面这个谜底,就是“依旧撒谎”和“躺着不动”的双关。也大概是全片四五个谜语中,最易懂的一个,最后西语那个听不懂,还没有字幕,一脸懵逼,但也不影响理解剧情。
这里想单独提一下的,就是为了宣发,官方特别设计的类似剧情的“谜语”网站(本片无片尾彩蛋,但据说报幕结束后的最后一个画面,闪过的就是下面这个网址[2])
域名rata alada,“rat with wings“,有翅膀的老鼠,是片中一个谜题,答案蝙蝠,也就是蝙蝠侠。网页风格如下图所示,互动性Q&A,会问3个谜语,全部输入正确答案之后,就可以下载Reward“彩蛋”物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一试。
本周的三个问题的答案如下:
1/ Fear he who hides behind one. (mask)
2/ I am first a fraud or a trick, or perhaps a blend of two. That's up to your misinterpretation (confusion: fraud对应Con,blend对应fusion,而misinterpretation又是confusion同义词)
3/ When was new, is new again, rebirth, restoration, reformation. (Renewal,电影中的关键词)
特别在你抓耳挠腮想的时候,超过时间,他还会嘲讽一句,模仿的就是片中谜语人的语气,似乎他本人就是网线的另一端,瞬间紧张感拉满QAQ
第一个彩蛋答完题就可以下载 [Click for reward],第二个则需要刷新页面后再下载,如下图所示
Do you think Thomas Wayne is a great man?
对应到了电影中的关键内容……(这里输入Y或者N都可以,但回答不一样)
而且这个网站是持续更新的。
第一个下载链接的彩蛋,
上周是Wayne家族的全家福,而这周随着电影上映,彩蛋变成了Thomas的竞选视频(解压密码是promise)
而第二个彩蛋,就是由剧组设计的符号密码了,一个符号对应一个英文字母。
不过这么多月的积累下,已经有网友快速总结了一些字母的logo对照。
比如这周的 maze of riddles,在前面网页回复的最后一句中也出现了,“You have solved my maze of riddles“。
这些符号,在本片的宣传物料中也有出现,
比如海报中,以及下面这个立牌左下方,细心留意的话也许还会发现其他一些。
这样的猜谜&小游戏的网页,也是华纳宣发的传统项目了,之前《西部世界》上线时,也有类似对应剧集内容的官方网页。总的来说还是挺有趣的,虽然非母语者表示这些谜题还是有点点费脑子。
与众不同的是,本片的这个网页,时常有更新,所以还能带来不同的惊喜与烧脑。
续集也在商谈之中了,说不定第二部的相关teaser就会发到这个网站,可以持续关注。
撰稿不易,欢迎点赞三连支持~
点个关注,看电影追美剧不迷路
DCEU相关:
《蝙蝠侠》发行有关:
最后最后贴个票根:
这部电影受限于预算除了大场面会有所欠缺之外全都是看点,哥谭气氛营造、人物和剧情这两个方面会是最大的看点。
当然最大的看点就是新蝙蝠侠让诸多魔怔群体大面积破防➕发疯,这比电影本身还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