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知道的“懂吃的人”只吃过:
兰州拉面黄焖鸡、校园小炒肯德基;
麻婆豆腐水煮鱼、酸菜鱼片炸小串;
百元自助石锅饭、平价日料炸酱面;
沙县小吃煲仔饭、剁椒鱼头三杯鸡;
鸳鸯火锅麻辣烫;血鸭腊味盖码饭;
四川小吃肉夹馍;爆炒猪肝酸辣粉;
麻辣香锅水煎包、花溪牛肉烤豆腐;
老妈蹄花配燃面、牛羊肉串小龙虾;
锅包肉片棒子骨、鲅鱼饺子地锅鸡;
出前一丁螺蛳粉、煎饼果子红烧肉。。。。。。
等等廉价的食材和重口味的饭菜
没吃过真正好吃的东西
这四个地方又穷又土,还没文化,连馒头都不会做,也不大吃面条,居然还吃河里和海里的东西,说他们是荒漠都是非常客气了。
尤其是开门见虫的那个地方,吃锅边糊,吃面线,一小盅一小盅的蒸猪肚,简直了,什么东西都讲究鲜美,不讲瓷实,落后透了,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把要饭叫花子煮成一锅的烩菜,叫做佛跳墙,笑死人了,完全不认字儿,毫无文化底蕴,这还是咱中国嘛?
很简单,因为中餐的精髓在于对辣和香的追求,也就是各种调味料的广泛应用,可以说,不会放辣,就是不会做菜,而这恰恰是题中四省的地方菜系所忽略的。
比如说广东菜,相信很多吃过粤菜的朋友都有一种感觉,就是粤菜看似菜式多样,实则选择有限,这是烹饪方式过于单调的结果,不是清蒸就是水煮,导致每道菜虽然都用了不同的食材味道却大同小异。
尤其是广式早茶,我还真尝不出虾饺和金钱肚的味道到底有什么区别,只感觉都挺清淡的。而且粤菜也不注重对肉食腥味的处理,白切鸡就是典型,根本就是将鸡肉灼水,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做菜,别说追求香辣兼备了,鸡肉一股鸡味实在令人鉴赏不来。
除了烹饪方式要多样,要靠火锅、红烧、烧烤、油炸来激发食材的香味,食材本身的搭配也非常重要,简单地说,就是不单调,这方面闽菜是真的踩雷,以沙县小吃为例,一碗馄饨居然就是只有馄饨,一碗水饺只有水饺,关键是都泡清汤,甚至不放红油,这叫人怎么吃?要知道任何一种食材,单独吃都是不好吃的,所以才有小鸡炖蘑菇和川渝地区的火锅,那才是有文化、有底蕴的料理,我觉得吧,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这个:
还有呢?大家有没有发觉,粤菜之所以没有川菜和北方菜好吃,还因为广东的饮食习惯中碳水、蛋白质和蔬菜的搭配并不是非常科学,比如艇仔粥和肠粉,基本上都是碳水,缺乏蛋白质,营养价值不高,每天吃真的很容易肥胖,福建的蚝烙也是,全是粉浆。
那么真正科学的搭配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是煎饼果子和肉夹馍,因为这两种食物里有适量的碳水、蔬菜和肉,营养均匀。
当然了,饮食最重要的还是健康,这方面江浙两地的菜系真的需要改进,别做什么菜都放糖,太甜口了,吃多了糖不仅容易肥胖还容易得病,广东也是,煲汤这种吃法显然就不应该保留,煮完没味道就算了,营养还大量流失,而且汤里有嘌呤,喝多了真的不好。
做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对食材的基础处理再到下锅、下料、烹煮和装盘,每一步都是水平的体现,如果无法通过这些步骤令食物变香、辣,那就是水平欠缺。
最后我想说,虽然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该放弃的还是应该放弃,中餐要走向世界,靠的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是创新和融合以及火锅烧烤小龙虾,毕竟,大多数人爱吃的,就是美食。
我发现这个回答真的是万能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智商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轻度
智商在50~69之间,成年后可达到9~12岁的心理年龄,幼儿期即可表现出智能发育同龄儿童迟缓,小学以后表现为学习困难。能进行日常的语言交流,但是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通过职业训练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有谋生和家务劳动能力。
2.中度
智商在35~49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6~9岁的心理年龄,从幼年开始,患者智力和运动发育都较正常儿童明显迟缓,不能适应普通小学的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但效率低、质量差。通过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3.重度
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3~6岁的心理年龄,患者出生后即表现出明显的发育延迟,经过训练只能学会简单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能学习,不会计数,不会劳动,生活常需他人照料,无社会行为的能力。可伴随运动功能损害或脑部损害。
4.极重度
智力在20以下,成年以后可达到3岁以下的心理年龄,完全没有语言能力,不会躲避危险,不认识亲人及周围环境,以原始性的情绪表达需求。生活不能自理,尿便失禁。常合并严重脑部损害、躯体畸形。
上一次看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些真正懂吃的人说,江浙地区是美食荒漠”,这一次增加了闽粤;请问以每一问增加2个省的速度,要问多少个问题,才可以问为什么全中国都是美食荒漠?
题主,你先把说这话的人说出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