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连续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但是农业却没明显的发展?也缺少高学历人才加入? 第1页

  

user avatar   chun-guo-xue-x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

有很多人对“三农问题”盲目乐观。

诚然,在“以工补农”之后,国家对“三农问题”极为重视,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巨大;农村基层组织在大力整顿、重新建设,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农村基础医疗体系、农村基础社保体系都已经在重建;再加上近年“城市化”成就斐然……于是“三农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矛盾尖锐了……

于是,某些人就认为万事大吉了,认为可以无视小农经济本身所固有的阻碍技术进步、极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问题了,认为只需等待农村人口自然凋敝就能解决“三农问题”了……甚至以“经济规律”、“保护农民利益”为由,反对推进合作化,对农业农村的现实发展困境不管不顾,指望“三农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地消失……

甚至

试图以“2050年总人口将下降至13.5亿、劳动人口也会净减1亿”的预估来证明城市化进程中能保障充分就业。

试图以发达国家的农业从业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占比极低(美国1.4%、英国1.1%、法国2.5%、德国1.3%、日本3.5%、以色列1%)为例,证明“自然凋敝”的后果是可以接受的……

问题是

30年后劳动力供应减少1亿多就一定能充分就业?如果按同样的逻辑,是否也可以说:强消费能力者减少1亿多可能导致就业困难?

发达国家的农业从业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占比极低就能证明:即使我们对农业农村的现实发展困境不管不顾,三、五十年后也会农业从业人员占比极低?并且也能实现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是

按“经济规律”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必然,但是,在100年、还是50年、还是30年内集中,集中到80%、还是90%、还是99%,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从欧美的城市化历程看,“自然凋敝”耗时百年不说,过程中出现大规模贫民窟更是必然。

姑且认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会极为顺利,假设,如某些人在就业问题上“最乐观的预估”:中国用30年走完西方100年的城市化进程,2050年城市化率接近80%并能完全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的城市就业等问题,同时“总人口下降至13.5亿,劳动人口也会净减1亿”……可能出现如下变化:

现在(2019年):农村(乡镇乡村)常住人口5.5亿人(占比39.4%);农村从业人员3.3亿人(占比42.9%),其中农业从业人员2亿人(占比26%)。

预计(2050年):农村(乡镇乡村)常住人口近3亿(占比22%);农村从业人员约1.5亿(占比22%),其中农业专职从业人员约0.1亿(占比1.5%)。

注: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七普”数据:农村常住人口50579万人,占36.11%;因“七普”无就业数据,为口径一致,此处采用《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如果我们也有百年时间来“自然凋敝”,如果可以无视这个过程中贫民窟的出现,如果可以无视这个过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困境,问题就简单了。

但这可能吗?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二、

先谈农业专职从业人员问题。

农业发达国家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地多人少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实行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市场主体的规模化农业,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少人多国家如以色列、荷兰等,则实行以合作社(农协)为主要市场主体的集约化农业,注重提高耕地生产率。

以、荷、丹、法等发达农业国家的集约化农业构建、发展中,“基布兹”、“居马”等各类型合作社均起到了关键作用;就连日本农业也是因为有“农协”才有可能“通过承受农产品高价把问题稳住”实现基本集约化。这是目前中国农业所不具备的条件。

所以,中国农业的现实是:商业公司在利润驱使下的农科研究推广行为已经在引导农户更多地、无上限地增加投入化肥、农药和各种农机具等生产要素,而不是“合理配置各项生产要素,使其得到最佳组合和最优利用……”。结果就是中国农业在拥有美式的高劳动生产率之前就有了美式的高消耗,能量的“投入产出比”逐年下降,甚至亩均化肥、农药用量已远高于美国,土壤污染和退化愈演愈烈……因“以提高耕地生产率为主的集约化”与“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规模化”的两条道路之间,后者更易实现高利润;放任自由之下(实质是在资本的引导下)的小农经济、中国农业,走向集约化的可能极其微小。

碎屑化的农民对此毫无抵抗之力,甚至毫无抵抗之心。

但是

美国规模化农业模式与其它模式的本质差异在于:最大地以资本排除劳动。

美国农业的高效率是建立在没有把“不需支付成本或成本很低的生态、耕地等自然资源”纳入核算体系的高效率。当然,这也是美国得天独厚的体现之一:耕地资源极丰厚,生态容量很大,容许他们挥霍一时。这是我们所不能比拟的。

美国以24亿亩耕地提供了200万高质量农业岗位,以此模式,中国18亿亩耕地只能提供150万个农业岗位,仅预估2050年农业从业人员的15%。远远不及集约化农业所能提供的农业就业数量。

有些人始终对家庭农业、家庭农场情有独钟,对小农经济百般曲意维护;甚至用美国这种平均规模达千亩以上的“大农经济”为例来为其论证。他们却没想过,即使我们不计代价地学习美国大农场模式,不仅意味着农业就业岗位降至现有的1%以下——同时意味着:以耕地面积折算,中国粮食总产将损失4成多,农业总产值将损失8成半,至少增加2.5亿吨粮食和8000亿美元农产品进口!

这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未来。

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中国用约18亿亩耕地生产了6.12亿吨谷物、9786亿美元农业总产值,美国用约24亿亩耕地生产了4.67亿吨谷物、1779亿美元农业总产值;美国的“单位面积耕地产值”仅中国的14%。与集约化农业国家相比,不但“单位面积农业产值”仅以色列的10%,荷兰的8%,“单位农业人员产值”也并不高,为以色列的73%,荷兰的101%。

如果任由农村在资本引导下滑向美国农业模式……

以中国严峻的生态、资源条件,如果追随效仿美国农业道路,也许我们连改正错误的机会都没有。

另一方面,中国要用三、五十年走完西方百年的路,在如此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即便不能让农业农村具有“引力”,也至少不能让“斥力”过大,把问题稳住拖一拖。通过改善、提高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进城有序可控,有工可做,有保障可依;最终实现留乡和进城农民都能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享有的待遇和保障。而不是“三农”问题还没解决,农民工问题还没解决,先制造出世界最大的贫民窟问题。

我们必须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是继续维持目前低效率、碎屑化的小农经济并任由农业农村“自然凋敝”?还是应该采取先发制人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农民避免灾难?

所以

即使是“最乐观的预估”,也要求我们必须对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向予以控制,不能任由“自然凋敝”成美国模式,更不能任由农业农村农民在小农经济所造成的困境中贫困、停滞、死亡。


三、

再谈农村从业人员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个目标,农村人口人均产值10万元是底线。

注意:这是底线,在经济发展乐观的情况下,以下数据均应有相应提高才能实现目标,和城乡均衡发展。

预计2050年农村(乡镇乡村)常住人口近3亿,也就是说必须实现农村总产值(含农业及在乡镇乡村的二、三产业)30万亿元,农村从业人员人均产值20万元:

1、粮食安全必须保障。在适宜地区择优质粮田组建集约化、机械化大型农场,但应避免美式农业道路,注重耕地生产率(如:采用间套作、农业综合防治等)。以每年南北综合(含复种)稻玉麦等粮食平均亩产800公斤计算,全国应维持优质粮田8亿亩。以每公斤粮食均价3元多点计算,这些大型农场产值约2万亿元。

2、其它农产品供应。除开8亿亩粮田还有10亿亩非粮耕地,以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亩均产值世界最高的荷兰、日本的6500元/亩来计算,总产值为6.5万亿元。

3、在农村的二、三产业。30万亿元-2万亿元-6.5万亿元=21.5万亿元,农村从业人员1.5亿人-农业专职从业人员0.1亿人=1.4亿人。在农村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及兼职农业人员1.4亿人需实现21.5万亿元产值。

我们的难题在于:

1、通过不计代价的人力物力投入,我国2018年亩均产值虽不及粮作占比较小的荷兰、日本,但也居世界前列,是世界平均和美国亩均产值的3.5倍以上。现因农业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失使旧模式无法维持,必须全力依靠技术进步,在农业从业人员从2亿人下降至0.1亿人,减少95%的情况下,确保2050年“单位面积耕地产值”不仅不能下降,如果经济发展乐观还必须有很大提升,难度可想而知。

2、要在二、三产业中实现21.5万亿元产值并不难,难的是把这21.5万亿元产值留在农村,并且尽可能公平地分配到农民手中,实现共同富裕。

这两个难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科研与一线生产紧密结合”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的观点始终如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相关科技的研发、推广,及其工业化成果的应用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唯一源泉。在这方面,能够拥有自己的农技中心的合作社优势明显,更易实现“科研与一线生产紧密结合”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耕地生产率以实现高质且高量地安置人口,实现共同富裕。

不同于家庭农场、个体经营可以“野蛮生长”,成也就一家富裕,败也就一家破产;农民合作社因其涉及人、事、物太多,必须有思想、理论、政策、法律、规章等等一系列支撑之后,才有可能整合众人为一体,团结一心,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生存并发展。资本主义以色列、荷兰、丹麦的合作社能成功,在国情基础上学习其经验,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制度体系之后,社会主义中国没理由失败。

详见:

我国农业改革的逻辑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是怎样的?

乡村振兴建设应该怎么做,农村的根本出路到底是什么?

所以

即使真的能如“最乐观的预估”,也要求我们必须对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向予以控制;无论农村人口是留下3亿还是2亿人,无论农村劳动力是留下2亿还是1亿,他们都仍然需要发展和希望!不能任由农业农村“自然凋敝”。


四、

要在二、三产业中实现21.5万亿元产值并不难,难的是把这21.5万亿元产值留在农村,并且尽可能公平地分配到农民手中,实现共同富裕。

可行性:

1、我国小微企业占注册工商企业总数的76.57%,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总量的60%、57%。其中仅工业小型企业2016年产值就达到了44.3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38.5%。现在农村从业人员中的二、三产业人员大约1.3亿人,与预估的2050年农村从业人员中的二、三产业(含兼职农业)人员1.4亿人差异不大。

2、曾辉煌一时的乡镇企业中包括了一二三产业。1978年社队企业总产值(431.4亿元),约占全国社会总产值7%,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37%。1983年社队企业总产值(928.7亿元),约占全国社会总产值9%,相当于工业总产值的11.7%,并改名为乡镇企业。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达到3200亿元辉煌一时。后来虽然纷纷消亡,但也奠定了义乌小商品制造基地等中小微型制造业企业的基础。

3、以前企业、工厂向城市聚集的主因是城市信息、物流、交通、基建等便捷完善得多。现在虽然离“县县通高速路”似乎还差了点,但即使我这里的偏远山区也是村村通光纤网,组组通水泥路了。非偏远山区,尤其是高速、高等级公路途经的农村,其信息、物流、交通、基建等条件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需要,猬集于城市并无优势可言。

现在,农村的二、三产业最大的问题是以个体工商业户为主,小、散、弱,效率效益很差;尤其是其中的第二产业,规模小、污染大、效益差、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人员学历低、发展质量不高、自我升级能力不足、优质人员流失严重。农产品深加工不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67.5%,比发达国家低近18个百分点;产业链条完整度不高。一产延伸不长、二产拓展不足、三产开发不强、一二三产有机融合不够,乡村产业难以深度发展。

所以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和《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都在大力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深挖农业增值潜力。通过统筹安排各种农作物的播、收期,合理协调农场工人在农田和工厂的劳动,避免闲时闲死忙时忙死。由单纯出售粮食、蔬果改变为出售精米、饮料、方便食品、超市食品等农产精加工品。直接向工厂采购、订制,甚至因地制宜引进相关技术人才自己发展农机修配制造、育种制种等农资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把农资产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市场服务、电子商务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

2、依托本地资源拓展产业边界,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破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藩篱。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特色农业(花卉、食用菌等)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品种多元化、经营方式多元化。壮大第一产业、联动第二产业、开发康养、旅游等第三产业,催生“农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跨产业兼职发展,拓宽跨界就业、增收机会。形成诸如“一三互动,农旅结合”等模式,实现产业融合、优势互补。

3、除农业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之外,还有工业的。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或效仿基布兹合作社下属企业扩张进入不涉农的工业领域的模式;或效仿江浙粤鲁等省的“饰品乡、雨伞镇、线缆村”等模式,避免原有乡村产业的原料靠进口、加工在城市、供需有矛盾等问题的同时,统筹建设产业基础安全可靠、产业链条健全完整的新项目,挖掘、培养创新技术和经营理念,推进产业整合、升级,找准目标打造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以“城镇化”代替“城市化”,跳出农业这个圈子,把“农民收入主要是农业收入”加上“在农村的二三产业”后变成“主要是农村收入”,拓展“农民收入”增长潜力。

虽然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并非必需合作社,但因家庭农场自身不具备“农、工、贸一体化”能力;所以要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占据相当比重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

农民合作社模式虽然推进难度远远大于家庭农场模式,却绝不可偏废;农民合作社必须发展壮大到能够在政策支持下,起到引导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向、推动科研与一线生产紧密结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作用。不能任由农业农村“自然凋敝”。


五、

不谈未来只谈现在,不谈宏观只谈个体,不谈理论只谈现实,仍然不能任由农业农村“自然凋敝”:

假设,你是一个普通农民……

大城市打工十多年后终于攒下笔辛苦钱了。以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一起受穷;二是老幼留守自己进城打工。现在老人无力劳作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又出了点问题,于是你必须思考一下后路了。算了下账,还是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了解了下相关知识和市场后,你拿辛苦钱作本钱把家里的十来亩地全种上了葡萄。

数年辛苦后葡萄投产了,因离市区和县城较远只能在镇上卖,但品种选得好技术过关品质不错,能卖4、5元/斤,一年能收入十来万,你很满意。邻居亲属看到葡萄收益不错也纷纷跟进。

你的葡萄进入丰产期了,邻居亲属的葡萄也投产了,很快因本地市场容量太小(最多消费数万斤)而价格大跌。你发现运到市区和县城去卖价格要好点,但一是运费支出和运输损耗较大,二是数量尴尬,没多到能建立固定销售渠道,又没少到能很快抛售或零售,所以并不划算。

幸好,之前效益好时周边数村也纷纷跟进,年产葡萄达到了数十万斤后,外地收购商开始进场了。虽然收购价只有2、3元/斤不及自己零售,但是:总产数十万斤是本地市场根本无法消化的,而最多也就一户数万斤的规模又让自己长途贩运的成本不可承受;受限于信任、设备、运费、渠道等,虽有一些合伙长途贩运的但始终不多。所以,虽然收入有所下降但胜在省事,似乎也不太算吃亏,卖给外地收购商成了你的唯一选择。

这种产销模式如果能稳定下来似乎也不算太差,但是这种模式是注定无法稳定运行的。

一是农户议价权太弱,产销两方在规模、信息(农户只能了解产地信息,几乎无法了解销地信息)等方面均优劣悬殊。

二是产销双方互无约束。一旦有较大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销方可自由选择进场或不进场,何时进场,何地收购,何价收购,很容易减损止损;而产方葡萄熟了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卖出去,否则就只能烂在地里,因此绝大多数时候都要承担基本所有的市场风险。

三是农户数量太多且碎屑化,必定良莠不齐、难以管束。所以产业规模做大容易,但品质、规格、产业结构要有所提升是难上加难;更不乏某些农户以次充好、“高价”强卖……甚至发生过因销方出价太低农户强扣人、车,伤人毁物,导致次年销方裹足不来价格大跌。

这些问题,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无法解决,甚至有时连是非曲折也难以理清、无从判断。

所以这种模式不仅无法稳定,更无法保障农户合理权益和农业发展前景。

最终

你发现:你葡萄管理得再好,再怎么努力提高葡萄产量品质,却因销售渠道受制于人,收入无法提高;甚至在市场波动时还要全担风险有血本无归的可能。即使政府有产业扶持政策,免费为你建冷库、路渠、肥水药一体化系统等等,却因牵涉太广而作用有限甚至只能废弃。要增加收入、改变现状就必须控制渠道、升级产业、树立品牌,但这些是你个人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实现的。

你在辛苦多年后却看不见希望了。


六、

以上并非个例,批量农产品购销现在大多是这种模式:

农户=》小收购商(如本县有大型批发市场就没有这个环节)=》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部分超市没有这个环节)=》零售商或超市=》市民。

这种模式即使通过建设大型产地批发市场来“稳定”下来后,也还有这些问题:

1、因不具备合作社和农协模式直销超市、零售商的能力,此模式的农产品汇集、转运、分发环节太多,不仅中转时间长、损耗大,且每个环节都会被加价100%上下,有时田间地头1元钱的瓜果蔬菜到了市民手中可卖上10元,农民却毫无利润可言。

2、一个大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是一县或数县的数十万农户,每户供货通常数百至数万斤;另一方是数百批发商,每户收购通常数百至数万吨。而在所谓的“头部效应”下,批发商中有实力有渠道有资金能收购数万吨的就那么几家。时机恰当合计一下认为有利可图或能减损止损,再在中小批发商中串通一下,利益所向自是从者纷纷,压价抬价也好,拒收惜售也好,都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在这个博弈中,因体量悬殊,农户对此是基本毫无议价能力、反抗能力;因是“市场经济”,政府的干涉能力也非常有限。

于是,“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向钱葱”等等和滥市滞销是轮番上演。菜价高涨时农民分润很少却可能被误导盲目扩大种植规模;滥市滞销却总是农民血亏,而批发商最多小亏有时还能大赚。

再如:

“公司+农户”模式下的奶牛、茶叶、食用菌、加工用果蔬(如酿用葡萄等)等的“农协”和“合作社”,绝大部分仅徒具名义,实质是企业“管理”农户和套取国家补贴的工具。农户基本没有话语权,对企业处于绝对弱势;甚至农户在联合体中的利益保障和联合体的稳定,都只能寄望于企业会是否会立足于长远而让利于农户。农户当然也就不会主动支持农产品品质、生产等技术提升,不会主动关心企业和“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当然发展前景堪忧。

这是奶牛饲养技术、牛奶品质难以提升和知乎上“为什么中国牛奶又贵又难喝?”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

从《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看,估计因国际形势日益严峻,并非迫在眉睫且牵涉太多的工作就只能放缓了,所以近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将是以“投资引导”为主而非强力调整。但是,这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合作化、产业化有所突破之前;即使年年都是一号文件,“三农问题”也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甚至可能会有局部恶化。

鼓吹“市场”和“自由竞争”解决一切问题的人,完全无视了这一事实:碎屑化的农民在克苏鲁一样的市场、资本之前,毫无议价权可言。

所以

只要是真诚地为农民利益考虑,而不是为抬杠或其它什么因素,即使再怎么不喜欢“合作”,排斥集体经济,反感能够强力协调整合农民农业生产的农民合作社,但至少也应反对现在的农民高价进(购买农资是最高的零售价)低价出(出售农产是最低的地头价)、受制于人的农业模式吧?至少也应积极支持农民合作组建能提供统筹营销服务、越过中间商直接联系农资厂商和超市菜市的日本式“农协”吧?至少也应积极支持农民合作协商协调管好用好各种惠农设施而非放任其锈蚀废弃吧?至少也应积极支持农民合作抱团取暖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议价地位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吧?……


七、

在等待农村人口自然凋敝的过程中,时间是漫长的,农民更是痛苦的。

最让人感叹的是,持“自然凋敝”论调者却是戴着“保护农民利益”面具出现。

他们即使无法否认合作化的必要性,却认定合作社有风险,为保护农民利益就应“等待责任制自然崩溃”,一再坚持“等待农村人口自然凋敝”之后就会一切都好了……

我是真不明白他们的思维方式。

合作社有风险,但有风险就要因噎废食?畏缩不前?合作社危害更大还是“等待农村人口自然凋敝”危害更大?合作社的“风险危害”真的不可避免?为什么以、荷、丹、法等国的合作社能成功?

合作社有风险,为兴利除弊、规避风险,不是更应该尽快启动以下工作吗?

一是小规模、多模式、广泛多点试验探索适合国情的合作社的各种模式;二是重视周家庄、南街村、华西村这些最佳的合作社建设改革的“试验田”,深入探讨、协助改革其已经在新形势下暴露出的监管、财务、任免等制度问题;三是各部门院校合作,系统性地研讨探索在社员异质性情境下能强力协调整合生产的农民合作社的管理问题;四是建立健全明确合作社架构和运作规则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法律政策制度体系;五是在实践层面应强调“契约精神、合作精神”,对不遵守合作社章程,损害集体利益者必须严格依规管理处罚,不能仅因“自主经营权”就投鼠忌器。

不管未来会怎样

在当前,农业农村也仍需要发展,没有进城的农民也必须有发展权。

在当前,必须解决农民的现实两难问题:在家一起受穷、或自己进城打工老幼留守?

在当前,农业农村要有发展的活力,就必须解决小农经济严重阻碍技术进步、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问题。

极端一点地说:即使是明天农民就要全部进城,今天也必须为农民备好发展道路,给他们希望,不能让他们感觉走投无路,否则一定会出大事!

放任农村人口自然凋敝,对农业农村的现实发展困境不管不顾,指望“三农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地消失……这不过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托辞,其本质是逃避问题。

根本没人敢保证在这个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会“自然凋敝”成某些人理想化的就业数量,和想象中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因为没有“合作社”、连低配的“农协”也没有,就是走向“通过承受农产品高价把问题稳住”的日本农业模式的希望也很渺茫。现实是,现实发展困境和资本引导已经让农村正在向美国农业模式的方向滑坠。

另一方面

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威胁最大的是“……以耕地面积折算,中国粮食总产将损失4成多,农业总产值将损失8成半,至少增加2.5亿吨粮食和8000亿美元农产品进口!”这意味着粮食安全、农业安全不保。所以,如果真能解决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问题,国家不是怕花钱,而是怕花不出去钱,怕花了钱也没有实效!当今世界的农业发展,无一不依赖于政府补贴和扶持,但怎么补贴和扶持是个关键。

所以,即使真如某人所言“南街华西周庄之流是由于政治吃到了特殊利益”,也至少让惠农资金真正发挥了实效;而不是象其它地方一样,送钱都送不出去,即使送出去了有时也是送到骗子手中,即使送到农民手中有时也发挥不了作用,即使发挥了作用有时也是畸形或负面效应……实效极差。

所以,现实问题正是我曾提过的:如何解决“南街华西周庄之流”所已经暴露出的问题、探索适宜的合作社模式让每年的巨额支农惠农资金发挥更佳更大的实效!而合作社失败可能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完全可以通过农业保险、产业扶持保底等配套政策来解决。

如果不能对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向予以控制,而是继续给小农经济输血续命,而是任由农村“自然凋敝”;即使再多惠农政策、扶持、补助也只能延缓滑坠速度和微调滑坠方向。最坏的情况就是我在《我国农业改革的逻辑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是怎样的? 》一文中所预计的进程也无法实现,只能画“美”不成反类犬搞成不伦不类的“贫困山寨版”家庭农场模式;因此导致单位面积农业产量产值大幅下降、粮食安全农业安全不保,出现比非法移民为主体的美国季节性农场工人更贫困、更多得多的季节性农场工人……

持“自然凋敝”论调者,实质上根本没看见、或根本不在意农业农村的现实发展困境;从未想过因小农经济的脆弱和在市场中的弱势,碎屑化的农民单凭自身努力而非共同合作抱团取暖,有几人能在市场和资本这两个克苏鲁样恐怖巨物的挤压下生存?

有无发展空间和希望?

我不知道持此论调者在眼睛、良心、大脑之中,缺的是哪种。



春过雪消: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

春过雪消:地主阶级是怎样阻碍生产力发展的?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春过雪消: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

春过雪消: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春过雪消:我国农业改革的逻辑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过雪消:农村的乡村振兴的根本怎么建设,农村的根本出路到底是什么?

春过雪消:为什么连续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但是农业却没明显的发展?

春过雪消: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

春过雪消:就中国而言,近代到今最伟大的人是谁?

春过雪消: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一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

春过雪消: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讨厌日本?单纯因为历史?

春过雪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春过雪消: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国家一个政策或者法律,你会改变什么?

春过雪消:有哪些农业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农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春过雪消:中国整体的潜力有多大,尽头在哪里?


user avatar   xi-yun-yong-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农民、农村中和农业发展本来就是不可能三角

中国式农民+中国式农村=半死不活,城乡二元化

想让中国农业发展,就必须较少农民数量,推广各种农场,消灭农村

既要又要,结果就是死局。最终结果就是等到对农村没有特殊感情的城市00、10后占据主体后,一波图哈切夫斯基或安德鲁杰克逊式农业改革一了百了。


user avatar   feng-yun-piao-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农业怎么发展?

没法干。

初中地理课本就告诉你了,中国七山二水一分田。

除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华中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外,其他地区大部分都是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的地方。

机械化耕种,只要你地多一亩地赚500都有钱赚。

人力耕种一亩地赚1500都划不来,而且一个人顶天了种七八亩地。

如果是山地丘陵地区,无法机械化耕种,大型农业设备无法进场的耕地,拿水稻举例子,手工种一亩水稻,从犁地,耙田,播种,插秧,施肥,杀虫,追肥,收割,晾晒,一亩地,做的慢的要20个工作日,做的快的也要15个工作日。算你一亩地种1000斤,一斤收购价1.5元,你累死累活干15天日薪才100一天。这还没去掉农药化肥种子的成本。去掉之后日薪只剩下八十几块。

你告诉我农民怎么发展?

我算你在南方,一年三熟,种三季,一季1000斤,种五亩地。一年种15000斤粮食,一亩地一季按快的算,忙15天,你要忙225天,换回来15000斤粮食,一斤1.5元,一年赚22500元,去掉农药,化肥,自己吃喝拉撒,交了水电费,有线电视费,电话费一年到头来还能剩下几个钱?而且这还是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才有的待遇,我二十几岁,十年一遇的洪水遇到了四五次,百年一遇的洪水一次,千年一遇的洪水一次98年那次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至于强台风那更是数不清了,更何况农民人均也没有五亩地啊他们人均才一点几亩地,我特么进厂打螺丝不比这强多了?

知道为啥这么多人愿意进厂打螺丝了吧?知道为啥这么多农民工要去搬砖,去工地了吧?

知乎有一个很蠢的提问,问种地和996那个累?一堆人居然说996累,真特么搞笑,说什么农忙只忙个把月,辛苦只是几个星期。有机械耕种很轻松,说的好像中国全国都是平原可以机械化耕种一样,你TM退休老头去玩农家乐养老,一年只种一季,一季只种一亩地当然轻松,前前后后二十天就忙完了,但是那点钱够你家交水电费吗?不累你多种几亩试试看?种多两季试试看?扯犊子。

中国地理条件摆在这,光靠四大平原不够保住中国的耕地红线,除开四大平原,其他大部分地区别说普通农民,你就算给补贴请有技术,有大型耕种机械资本家去,他都不愿意去,那些地方谁种粮食谁亏本。

但是粮食价格又必须控制死,不然粮食价格暴涨全国其他老百姓都受不了,粮食收购价格摆在那,农民根本没钱赚。没钱怎么发展?

除非大规模承包,大面积,机械化耕种,不然种啥都发不了财,没听说过金三角墨西哥哥伦比亚那个种罂粟花的农民发财的,发财的都是背后的武装集团。

还有自然灾害不一定都绝收,绝收到还好点,那玩意有政府补贴救助,遇到百年一遇的灾害,新闻联播都报道那种政府会立即救助,06年我们当地来一发百年一遇的洪水,大部分田地绝收,政府还能想办法帮你,房子冲塌了想办法给弄好,最更多的是时不时隔几年来一次的那些小自然灾害,动不动让你减产百分之二三十。这玩意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你上班兢兢业业干一个月,不犯错误,结果老板莫名其妙扣你三分之一工资,你可以去告你老板,你种地老天爷给你来一发天灾,让你减产二三十,你还能告老天爷?

而且菜贱伤农,粮食丰收还好,因为国家控制粮价,其他很多农产品丰收往往带来的是收购价暴跌,经常可以看见新闻报道,农产品丰收,然后烂地里。丰收产量暴增,农民挎着脸,卖不出去收购价太低,赚不到钱。收购价暴涨的年份,农民又挎着脸,因为今年遇到天灾大幅度减产,还是赚不到钱。


user avatar   a-li-er-jie-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引:

2007年,FBI公开了恋童癖圈子的符号。恋童癖通过这些符号来分辨性取向,用来沟通在哪里可以找到对方或者找到“猎物”。这些恋童癖符号经常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他们自作聪明地以为人们会永远被蒙在鼓里,没有想过有一天人们会觉醒,而这些象征主义符号就会导致他们自己的失败。



这是一张江南布衣线下活动的宣传照。

如果说是我们不懂西方文化,无法理解图片是有多诡异,那笔者今天就借这篇文章给大家普及普及。(注:笔者在他们删微博前,存了那么一点图片。)

01

9月19日,有家长发文称,家里的一件“jnby by JNBY” 童装上印满了“Welcome to hell(欢迎来到地狱)”



“let me touch you(让我摸摸你)”等诡异图案和英文开始。



到众多购买过江南布衣的家长们开始自发讨论退货。

除了文字,网友晒出的衣服上还配有一个魔鬼形象的人作势要砍掉一只脚、另一个男人把手伸向旁边的男孩以及疑似车裂酷刑等诡异图案。

随后的9月23日,江南布衣发布了致歉信,全文如下:



但道歉有用吗?你的危机就能解除吗?从网友反馈来看,大多人对这份声明的态度并不满意。

02

因事件不断地冲上热搜,而后又经过网友的不断发掘,这才发现出问题的衣服不止一件Welcome to hell。

多名消费者也纷纷晒出自己购买的童装照片:

比如“七窍流线”的锈色兔子图案,

这玩意别说穿在小朋友身上,穿在成年人身上也会做噩梦呢。



还有乱箭射死的图案,屠杀印第安人血淋淋的历史。



断肢、爆头的诡异设计



而且在官网宣传照上,也明目张胆的宣传。



这些让人引起不适的设计被网友痛批,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冤枉。



在童装产品中,有一款服饰的印花图案取自艺术画作《人间乐园》,花苞和蛇的图案设计,印上女孩的裙子上。尽管这一画作的艺术价值很高,但凑近了仔细看才能发现这是一个倒立的裸女半身,双手盖住敏感部位,下体还有一坨巨型红色水果。






性元素应用于儿童服饰上明显不妥,也在很大范围内引起人们的视觉不适。而这件服装是江南布衣2017年的产品,至今已有5年时间。

03



据企查查显示,江南布衣集团成立于1994年,但其品牌的主公司——杭州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为登记于1997年9月4日。



赴港上市后,总市值一度拉升至百亿港元以上,号称“中国设计师品牌第一股”。



其创始人李琳更是被外界贴上了诸多标签:“浙大学霸”“山本耀司拥趸”“不计回报的环保主义者”……

此后江南布衣正式推出jnby by JNBY童装品牌,主打“纯粹、自然、趣味”的设计风格。



为了打进“中高产阶级家庭”的心里,江南布衣对新开拓的品牌配备了对应的设计师团队。

从首席创意官到主设计师再到摄影师,每位均在集团工作超过16年,以保证“出品高质”。



但问题在于,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官、设计师、摄影师真的就懂艺术吗?真的以为从骨子里默认西方元素那就是艺术吗?

笔者也在江南布衣摄影师袁xx身上又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嗜好。



为某男朋友系列拍的耳环饰品照片。



一个小男孩的摆拍,向wolfgang tillmans致敬!












再到给江南布衣拍摄的照片!

笔者都想问问江南布衣童装和童模图片展示出来的血腥、暴力、宗教等图案和英文表达,设计师与摄影师们是出于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希望向少年儿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04

回到恋童癖标志。

2007年,FBI公开了恋童癖圈子的符号。恋童癖通过这些符号来分辨性取向,用来沟通在哪里可以找到对方或者找到“猎物”。






蓝色螺旋三角,这代表喜欢男童,而浅蓝色的螺旋三角代表喜欢男幼童。粉色心形,代表的喜欢女童,而双色蝴蝶代表男童女童都喜欢的恋童癖。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恋童癖设立儿童机构或者组织,就可以很轻易的从那些儿童中选择猎物。

江南布衣明目张胆地将三角恋童标志放在线下买家亲子照活动中,还要用兔子毛衣代替easter bunnypedo,所有兔子服饰、背包……

05

难道这个企业不去反思一下吗?



在江南布衣在道歉信中:“我们希望通过全面回顾服装设计及审批流程,建立更严格的内部审核机制,完善消费者体验。”

在我这家长看来,这样的道歉毫无诚意,不过,也就如此吧!

或者这根本不是某个或者某些设计师的问题,而是从根上,从企业文化上,从设计理念上,从垃圾员工身上,这家企业,就已经出问题了!

孩子,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不是孩子,

或许就是一个猎物,可怕么?

真的,细思极恐!


user avatar   song-yun-40-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嘉靖? 嘉靖这也太惨了,本来俩爹他都快搞不清楚认哪个了,你这来了第三个。

朱祐樘、朱祐杬还不算,这还来个十全老狗,嘉靖表示很淦。

嘉靖肯定不担心他爹再把位置抢回去,因为他爹只是兴献王,没办法跟他抢皇帝,而且他爹嗝屁了,他叔朱祐樘也嗝屁了,他哥朱厚照也嗝屁了,他啥都不担心。

而且他真的很孝顺,为了他爹一个死鬼跟三朝老臣整个文官系统为敌,排除他的心机,至少他表面上真的孝顺。

还有,你问问十全老狗手底下能不能容得下公子章和田不礼有如此大的权利,你再问问信期、李兑能不能在老狗手里掌握如此大的兵权,虽然都是奴隶制朝代,通古斯王朝好歹领先了周王朝2000多年,要是这点儿皇权经验都没有,那通古斯人早就滚回通古斯老林里了。

把问题问对了我再来答,要不你问问他 @大明世宗嘉靖帝 有什么感想,反正我没什么感想。

谢谢。




  

相关话题

  汤加火山喷发,会对我国农业甚至全球农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什么中国玉米比国外的贵? 
  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怎么说服家里人让我选择农林经济管理? 
  “智能温室”到底靠谱吗? 
  早起农业时代一天吃几顿饭? 
  是否可以用克扣口粮的方法激励奶牛多产奶? 
  是否可以用克扣口粮的方法激励奶牛多产奶? 
  汤加火山喷发,会对我国农业甚至全球农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求助!自己家种东北大米,各手续齐全,请教如何把米销售出去? 

前一个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运-20 飞行员冯玮建议「更高效地使用战略投送力量」,对空军战略能力建设有什么意义?
下一个讨论
如何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