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第一章,空空道人抄书之前说过这么一段话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
“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
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
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
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空空道人看完了全部的故事后,就已经判定这本书没什么大的价值,恰烂钱都恰不上。
我们来看看石头是怎么回答的:
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
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
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
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然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哪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
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
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石头的回答同样可以用来回答你的同学。
现世的人,穷人996,富人贪不够,就算得空了脑子里也都是黄色废料,想要放松、放空,哪里还有空去看正经书。
所以石头记录下了这段故事,不图世人给他刷火箭送游艇,只为了让他们提前看遍人生百态,也省去了奔波的力气。
熟悉红楼梦的小伙伴应该知道,红楼梦有多个别名。
《红楼梦》成书于清朝中期,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原因,《红楼梦》有了多个别名。
《石头记》是小说的本名,脂「脂砚斋」本系统的大多数本子都是以它为书名。
在作者世时,《红楼梦》一名就传开了,乾隆时代的人一般都以红楼梦称呼全书,现在更是如此。
但《红楼梦》本来只是第五回那十二支曲子的曲名,也指贾宝玉做的那个游太虚幻境的梦。
《金陵十二钗》本是指《红楼梦》中十冠首女子的统称。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月录,分出章回,又题日金陵十二钗。
小说还曾以《金玉缘》等书名刊行过。
所谓《金玉缘》是金锁与宝玉的姻缘。
《金玉缘》并非曹雪芹取的书名,而是在《红楼梦》被禁的情况下,书房老板使用的障眼法。
《风月宝鉴》与小说中贾瑞的故事有关。
大病之中的贾端照风月宝鉴的背面时,见个骷髅在里面,照正面时,凤姐在里面向他招手,于是进去幽会, 这样反复几次,贾瑞就一命鸣呼了。
小说取《风月宝鉴》之名,意思是告诫后人妄动风月之情。
作者在第一回的开篇写了一大段作者自云: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 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甄士隐贾雨村,已经有很多人解读过了,就是真事隐假语存。
小说只是「真事」的载体,「假语村言」的前三字谐音的「贾雨村」才是重点。
与这两个名字有关的提示还有一个,那就是风月宝鉴。
鉴,就是镜子。
《红楼梦》第十二回是「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大体内容是贾瑞对嫂子王熙凤有不轨之心并被王熙凤识破,王熙凤并未声张,假装要与贾瑞相好,实际上却是捉弄他。
原文说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贾瑞行为不端,不务正业,不是正经人,后面他竟公然调戏王熙凤,王熙凤就设局把他害的生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正是这时候,有个跛足道人送来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叫「风月宝鉴」,关于这面镜子的来历,原文交代的很详细。
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
说毕,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
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
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
“风月宝鉴”表面看是指镜子,而同时《风月宝鉴》又是《石头记》的一个另书名。
在“千万不可照正面”处,批文曰:
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
这已经是红楼梦的第二次提示,不要只看《红楼梦》的背面,即所「隐」写的「真事」,不要满足于正面小说故事。
上面引用的那段话「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照看」处,庚辰本和戚序本都有夹批曰:
所谓无能纨绔是也。
这又是一次疯狂暗示:这本小说,表面所描写的是「空虚幻设」的假话。
这些假话是「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来看的,这些人也就是「所谓无能纨绔」——只追求消遣、娱乐,无能有钱的公子哥儿。
第十二回蒙府本还有侧批曰:
此一句力如龙象,意谓:正面你方才已自领略了,你也当思想反面才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石头记》是部「奇书」,有正、反两面。
你既已了解了正面小说,那就应当翻转到背面,看看所隐写的真人真事。
而只有用「龙象」之力,才有可能将镜子调过来。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力量非凡;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力大无比。
一开始是借用书中人物引你琢磨背后的故事,现在直接借用文中人物明示,「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
作者的这种告诫,也反映在庚辰本第三十四回的“分位虽低钱却比他们多”处,有夹批曰:
惊魂夺魄,只此一句。所以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世事、反面《春秋》也,所谓痴子弟正照《风月鉴》。
若单看了家常老婆舌头,岂非痴子弟乎?
「正照《风月鉴》」再次阴阳只把这本书当做消遣娱乐的读者,批语认为这种人是「痴子弟」,俗称「憨批」。
脂砚斋在戚序本第二十二回回末总批中写道:
作者具菩提心,提笔现身说法,每于言外警人,再三再四,而读者但以小说鼓词目之,则大罪过。其先以庄子为引,及谒曲句作醒悟之语,以警觉世人,犹恐不入,再以灯谜伸词致意,自解自叹,读者忍不留心而慢乎耶。
《石头记》中,除小说故事之外,另有所隐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这是因为在初期,为了向读者传递这种信息,作者多次疯狂暗示,担心读者不去探求小说背后之隐。
批书人看出来了,所以才夸作者「具菩提心」,因为作者「提笔现身说法,每于言外警人,再三再四」。
为了警示大众,一次看不出来可以暗示第二次,就像是期末绞尽脑汁想要让学生及格的老师。
看到这里,如果你的同学还觉得这本书「全是糟粕,狗都不读」,那也是「痴弟子」了。
最后,这里贴上贾瑞照风月宝鉴的原文,以警世人。
贾瑞收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
想毕,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士混帐,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
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
到了床上,哎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手里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
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
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
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刚要出镜子来,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只说了这句,就再不能说话了。
旁边伏侍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落下来便不动了。
众人上来看看,已没了气.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
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
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
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面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