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钢架雪车危险性极高,可能是个误区。至少,在冬奥会项目中,钢架雪车的危险性并不算高。
冬奥会目前常设项目有滑冰、冰球、冰壶、滑雪、冬季两项、雪车和雪橇七大项。
其中,滑冰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3个分项;滑雪包括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6个分项,雪车包括钢架雪车和雪车两个分项。
按照类别可以分为竞速类(更快)、技巧类(更高)和综合类(更强)。竞速类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越野滑雪、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技巧类包括花样滑冰、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部分项目等;综合类包括冰球、冰壶、冬季两项、北欧两项等。
在全部冬奥会项目中,雪上项目尤其是跳台滑雪,高山滑雪以及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的大部分项目,比钢架雪车更像极限运动,且危险性更高。
钢架雪车虽然看上去速度极快,运动员除去头盔也没什么额外的保护措施。但钢架雪车的赛道设计,是基于动力学原理基础的,即赛道的弯度和弧度都是按照可以约束运动员比赛时产生的离心力为基础条件设计的,这其实是类似过山车的设计。钢架雪车对参赛运动员及雪车的总重量有限制,也是为了避免出现离心力超出赛道可控范围,进而引发可能冲出赛道的危险。
因为钢架雪车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只能极轻微的干预雪车的转向,大部分时候依靠重力加速度完成比赛,因而雪车的运行轨迹基本不会超出赛道设计的约束。所以尽管它看起来非常疯狂,但从很多方面来看,它是滑行运动中最安全的,因为有赛道对离心力的约束保护。也正因为如此,自钢架雪车诞生以来,其实很少出现事故。
而很多单纯依靠运动员自主控制的比赛,反而危险性更高。
比如高山滑雪,比赛场地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进行,其中最惊险的速降项目,赛道长度2000米,落差700米,时速高达130km/h。如此超高的速度且完全依靠运动员的身体操控来调整行进路线,稍有不慎就会冲出赛道,引发危险。
再比如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四到六名运动员同时出发,以最快速度竞相越过陡坡、急弯、高台,同时还要避开对手,占据最佳位置,其危险性也不容小觑。
再比如自由式滑雪的技巧类项目,运动员要腾空做复杂的空中翻腾及转体动作,落地时全凭身体极限能力进行控制,没有任何保护,其危险性同样巨大。中国运动员贾宗洋腿内植入的2块钢板与22枚钢钉,以及谷爱凌上赛季的首肩部负伤,充分说明了雪上技巧类项目的危险性。
钢架雪车在冬奥会历史上被取消,是因为钢架雪车在某种意义上跟雪橇项目区分度不大,且运动员对比赛过程及结果的控制干扰有限,缺乏必要的竞技性,而非单纯的因为项目危险性取消。后来之所以又回归冬奥,只是因为,冬奥会比赛项目尤其是雪车、雪橇类,实在是少,需要扩大该大项的奖牌总数及影响力而已。
如果赛道设计合理,运动员训练严谨,规则把控严格,这个运动也不见得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危险。
冬季奥运项目中,伤亡最严重的是高山滑雪。
大跳台可能比这个雪车还要危险许多。
只要运动员贴合雪车,然后滑道侧壁够高运动员和雪车不会被甩出去,那么在曲面的滑道上,没有来自行进方向正前方的碰撞,大概也不会特别危险。
可以做钢架雪车训练和比赛的场地非常少。
参与这项运动的人也非常少。
所以专业度其实比滑雪各个项目要高得多。
钢架雪车的运动员,大多不是来自滑雪项目,而是来自田径项目。奇怪吧?
因为参与者少,群众基础都小,所以这个项目其实没什么特别有垄断优势的国家。所以这个项目出奖牌反而容易。尤其是主办国出奖牌,压力可能比其它项目小。
这个项目贵不是贵在雪车和装备上。贵在那条雪道。真不是一般国家能干的了的。
所以上这种项目,也都是国家意志。